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双棒玉米 双倍效益

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双棒玉米 双倍效益

时间:2019-04-07 18:04:14

相关推荐

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双棒玉米 双倍效益

金风送爽,景色宜人,正是秋庄稼成熟的时候,秦安县五营乡17000多亩玉米已全面丰收。从田间地头还是门庭院落,金灿灿的玉米棒子映照着农民掩饰不住的满脸笑容,到处洋溢着一派喜气洋洋、五谷丰登的景象。

近日,记者来到五营乡蔡河村村民宋兆虎的家中。一进院门,就看到院子里未剥包衣的玉米棒子堆积如山,黄橙橙的玉米棒子挂满房前屋后。正在廊沿上和妻子串挂玉米的宋兆虎见到记者,随手递过一个刚剥开的颗粒饱满的玉米棒子,乐呵呵地说:“你们数数,一个棒子18行,每行40个籽儿,出半斤净籽儿没问题。我这一亩地能掰3500多个棒子,亩产肯定在1500斤以上。”

正在村里进行秋收指导的秦安县农技中心人员何贵才告诉记者,五营乡的全膜玉米种植是县里重点扶持的科技示范点之一,去年秋播时选用了优良品种,加上及时播种、及时浇水、合理施肥、科学用药,尽管今年前期干旱,后期连日阴雨,但仍能像往年一样增收增产。

“今年玉米的收成好,听说你这几亩地以前是种小麦的,收成怎么样?”记者觉得,通过两种主要农作物的收成对比才更有说服力。

“去年我种的3.5亩小麦,精耕细作辛苦一年,可一亩地才打了400斤过一点。去年麦收后,乡上调整种植结构,在卧牛坪推广全膜玉米,说亩产要在1500斤左右。这产量在水川地上我们听说过,可是到这山上谁也不敢相信,所以大家都抱着尝试的态度,响应了政府的号召,种上了全膜玉米,有个别两三户不相信,还是种植了小麦,不成想,今年旱情严重,普通小麦只有尺把长,一亩地只产300斤左右??玉米就不同了,长势一直很好,都是双棒,穗大粒满,一家人掰了七八天,整整装了8车,亩产可达1600斤,顶几亩麦子的收入。”宋兆虎的院门处停着一辆中型蓝色时风三轮车,半车未卸载的玉米和车体上迎风晃动着的玉米须,向我们展示着丰收的喜悦。

像蔡河村这样的全膜玉米种植示范点,全县共有近100多个。尤其是近两年,秦安县将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技术推广作为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大事来抓,在全力落实良种推广、地膜覆盖的基础上,采取技术人员指导服务到位、村民田间管理到位、政府督促到位等各项措施,全县发展旱作农业全膜双沟播玉米21万亩,抗旱效果明显,预计总产量达1.5万吨,呈现产量连年攀升的良好趋势。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赵方芹、宋宝顺等农户,以及王店、麻沟、薛李等村落,每过一处无不呈现大丰收气象。在蔡河村道的巷子口,已经有来自张川、宁夏等地的商贩和附近集镇的养殖厂家,在和农户谈价订购玉米。陪同采访的该村村支书宋跟太告诉记者,今年玉米市价干的每斤1.12元,湿的每斤1.05元,玉米和小麦保持一样的价格,这是十分鲜见的,玉米变成了农民口袋里的“金豆豆”。五营乡党委书记王义瑞深有感触地说:“县委县政府的政策已经深入民心,连年来农民得到了巨大的经济实惠。实践证明,全膜玉米种植既解决幼树生长期间所需水肥、光照、温湿度的问题,又合理利用株行间空地不减少农户粮食收入,达到抗旱保粮增收和利于果树幼树生长的效果。‘果树+全膜+玉米’抗旱保粮增收的旱作农业生产模式,符合浅山干旱山区实际,节约资源,又能增收,实现了双倍经济效益。”昔日贫瘠荒凉的不毛之地,如今焕发出无穷的活力和勃勃的生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