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手游荒岛求生攻略土著交易 荒岛求生手游攻略 求生册获取

手游荒岛求生攻略土著交易 荒岛求生手游攻略 求生册获取

时间:2018-11-03 19:23:06

相关推荐

手游荒岛求生攻略土著交易 荒岛求生手游攻略 求生册获取

一个美女和32个男人困在一个荒岛上,会发生什么事情?比嘉和子的故事告诉你!

1944年,比嘉和子和丈夫以一个助手来到安纳塔汉岛为公司管理土著人种椰子树。二战期间,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失利,和子的丈夫决定把自己的妹妹接过来躲避战争。

丈夫刚走不久,美军飞机便轰炸了安纳塔汉岛,岛上的土著人全部遇害,仅剩下比嘉和子和助手活了下来。丈夫以为比嘉和子已经去世,便没有再回到岛上。

他们与外界彻底失去了联系,相依为命的和子和助手渐渐日久生情,两人也像夫妻一样的生活。虽然岛上只剩下他们两个日本人,但是养的一些鸡鸭还在,所以基本的生活还是可以保障的。两人就这样幸福地生活着,可是不久之后来了一群不速之客。

他们是日本运输船上幸存的军人和船员,总共31名男子,运输船被美军击沉,他们侥幸游到岛上活了下来。

刚开始,和子和助手很开心,因为有了同胞,两个人不至于过于孤单。他们高兴地接受了这些同胞,并提供给他们最初的食物和工具。这31名男子利用和子夫妻提供的原材料,在岛上辛勤地渔猎劳作 ,解决了生存问题 。

饱暖思淫欲 ,当时食物虽然解决了,但是衣服的匮乏,让他们只能随意的遮挡住私密部位,而这32个男人看着衣不蔽体的比嘉和子,心里的邪念愈发难以控制。助手看穿了这些男人的眼神,为了断绝其他31个男人的欲望,他和比嘉和子当着众人的面结了婚,并搬到了更远的地方。

可是,再远也只是一个小岛,根本阻挡不了这群如狼似虎的男人。这群男人经常偷偷地跑到和子他们的住处窥视和子。如果说这时候还能勉强控制,那么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使事情急剧恶化。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美军曾对岛上的人用扩音器广播这一消息,但这33个人并不相信美军的话,拒绝离开小岛。

一天,有两个男子在岛上发现了美军战机残骸,其中有三把损坏的手枪及七十发手枪子弹。他们把三把损坏的手枪组装成两把完好的手枪,然后人手一支,就这样成了这座岛上的两个王。

作为岛上的王,他们蛮横的占有了和子,而岛上的杀戮也逐渐开始。渐渐地,枪的主人不停的更换,和子的丈夫也在不停的更换。他们达成了一个共识“有枪有女人,谁有枪谁就能去睡和子”。

死得人越来越多,为了改变这种现状 ,一位长者提议:和子在剩下的男人中选择一位丈夫,并让其他人约定不要去骚扰他们 。同时将象征杀戮和权力的手枪扔进海里。

这件事,对小岛来说,应该是一个转折点。从那以后,大家都觉得小岛会和平下去了,但谁知道现状根本就没什么改变啊。之后又有4个人,不是失踪就是死了。

这时候已经过去了5年多,岛上也只剩下了19人,众人整日生活在恐惧中,生怕下一个死去的人就是自己。后来,崩溃的男人们避开和子商讨,决定处死祸乱之源比嘉和子。

但是有个男人爱慕和子,不忍心和子被杀害,于是悄悄地告诉了和子 。惊慌失措的和子连夜跑进密林中藏了起来 。

在密林生活了33天后,一艘美国船只经过这座岛。和子拼命呼救,船上的船员发现了她。把她送回了日本,至此结束了她在岛上的6年生活。

和子回到日本后,发现丈夫依然在世,但是已经重新组织了家庭 ,和子只好回到自己的娘家。

之后,岛上的那些男人也被解救了出来,当人们问他们失踪的人去哪了?他们就编造了各种在事故中死去的谎言。但是因为他们没有事先串通,所以证供有很大出入。最终他们抖出了,因为一个女人而互相残杀的真相。

和子也因此成为名人,被大肆报道,把和子称做“安纳塔汉岛女王”、“拥有32个面首的女人”、“蜂王”、“兽欲和奴隶”、“魅惑男人的女人”等等。

比嘉和子被抹黑和中伤,但这并不是她的错。错的是那些因为欲望而丧失人性的男人们。

后来也有许多人同情和子,并将她的故事拍成电影 。和子49岁时,因脑瘤去世。

也许这部电影意在表达对欧洲历史的反思。

鱼人象征土著民族。

很明显欧洲曾经像对待鱼人一样对待土著民族,屠杀他们,奴役他们,但实际上他们也对自己的行为产生了怀疑,所以他们不能真正把这些劣等民族当成动物,所以他们有了性,有负罪感。

而欧洲世界征服了那些劣等民族之后又发生了什么?那是一战,就是欧洲人和欧洲人互相残杀。

主角逃到荒岛象征着反省。当时是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可以理解为,鱼的出现彰显了主角的哲学思想,所以整部电影有那么多哲学思想。达尔文错了。如果人像动物一样竞争,欧洲国家也会竞争,一战的灾难会重演,直到最后的胜利者。

格罗纳是旧欧洲人的象征,主角是新欧洲人,但新欧洲人并不纯洁,已经被杀死,但他可以反省自己。

阿尔·维格兰,不是杀人犯”就像一战中的士兵不是杀人犯一样。历史上的杀戮不是个人的事情,而是历史的一部分。

最后,格罗娜被那个男人取代,象征着欧洲的历史还在继续,但内容是新的。

当然也可以个人解释,但我觉得这个解释可能更好。因为电影里有枪(象征战争),有灯塔(象征历史进程),有穿制服的人(象征国家),有老船长(象征民族和种族)。

电影的构思并没有那么独特,所用的符号,比如岛屿、灯塔、大海、船长,都不是很新颖。但在影片中,土著的愚蠢遭到了对抗,女鱼人带领自己的同类被杀。历史上印度人确实做过类似的事情,中国人也做过。英国人把鸦片卖给中国人,但后来中国人自己种了很多鸦片,卖得比英国人还痛快。残害自己同类的土著人无法反省自己,就像动物一样。其实今天的中国还是很像动物的。

当男人发现蛤蟆的脸和人类一样有感情的时候,他希望停止战争,和蛤蟆的脸和平相处。但是格鲁纳继续杀蛤蟆的脸,甚至在杀红眼的时候试图杀死男主。上帝的一句话,你不是凶手,唤醒了格鲁纳,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走出灯塔,接受了蟾蜍的面孔。

在孤独中,人会像格鲁纳和男主一样,忘记自己的身份和最初的目的,但无论文明还是野蛮的世界,都逃不过挣扎。弱肉强食是自然规律,食物链是改变不了的。很难把杀戮归咎于生存,但地球乃至宇宙不需要统治者,需要的是同情和爱。换个角度,当我们把对方归类为同伴的时候,我们还会杀人掠夺吗?翻到格鲁纳妻子照片的背面,上面写着爱爱爱。#电影# #观后感#骑扫把讲电影的视频

50岁老人独居荒岛,每晚与100多怪物作战,俘虏怪兽女王做妻子

骑扫把讲电影

家人一下子买来好几本世界名著,我大略翻看一下,对家人说,《月亮与六便士》不适合小孩看。

只适合我这种百毒不侵的人看。

作家毛姆以法国著名画家高更为原型,但我看到还有荷兰画家梵高的影子。

我也不明白,当年那么多欧洲艺术家都走了极端,梵高为了一个jn把自己的耳朵割下来,我也知道梵高和高更也是好朋友,但后来他们两个互相瞧不起,就像文人相轻一样。

《月亮与六便士》实际上的写法就是走的艺术家的极端,主人翁在伦敦看上去很幸福,但他抛家弃子去巴黎学画,把朋友的老婆搞到手,对朋友(也是画家)充满鄙夷,他朋友老婆也因这个叫克兰德的人自杀身亡。

最后,克兰德流落南太平洋荒岛,孤独一生,这也不准确,在那个小岛上,克兰德也娶了一个土著,身材弱小的女人。

《月亮与六便士》适合欧洲人看,但不适合给中国的青少年看,因为克兰德做法思想太极端,我都接受不了。我唯一能接受得了的是毛姆的写作手法和语言。

今天说的这本《海底两万里》是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最著名的小说之一。看到这本书我好像感觉自己又回到了学生时代,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儒勒·凡尔纳(Jules Gabriel Verne,1828.2.8~1905.3.24),19世纪法国作家,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凡尔纳1828年生于法国南特,1848年赴巴黎学习法律。1863年因长篇小说《气球上的五星期》而一举成名,此后开始从事写作,其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代表作为凡尔纳三部曲和《气球上的五星期》《八十天环游地球》等。这本小说是他的“海洋”三部曲之一。1905年3月24日,凡尔纳于亚眠逝世。

《海底两万里》这部作品叙述了法国生物学者阿龙纳斯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故事发生在1866年,当时海上发现了一只被断定为独角鲸的大怪物,阿龙纳斯接受邀请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不幸落水,泅到怪物的脊背上。其实这怪物并非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艇。潜水艇是船长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水发电。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等人乘坐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又经历了搁浅、土著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最后,当潜水艇到达挪威海岸时,阿龙纳斯不辞而别,把他所知道的海底秘密公布于世。

作者通过描写各个人物面对灾难、强大的恶势力等时团结一致、互相帮助的情谊,告诉人们真正重要的正是朋友、亲人、爱人等等,而不是那看起来吸引人眼球的财富,告诫人们不要被欲望、贪婪蒙蔽了心灵,错过了生命中真正美好的东西。

作者独具匠心,巧妙布局,在漫长的旅行中,时而将读者推入险象环生的险恶环境,时而又带进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境界;波澜壮阔的场面描绘和细致入微的细节刻画交替出现。读来引人入胜,欲罢不能。 这部作品集中了凡尔纳科幻小说的所有特点。曲折紧张、扑朔迷离的故事情节,瞬息万变的人物命运,丰富详尽的科学知识和细节逼真的美妙幻想融于一炉。

32个男人和1个美丽的女人荒岛上一起生活了6年,男人越来越少。最后大家一致认为:“红颜祸水”,决定处死这个女人。

1939年,一位16岁的日本青春美少女,从冲绳岛投靠在塞班岛的哥哥,后来又到了巴坎岛。

在巴坎岛,这位姑娘在一家冷饮店做服务员,维持生计。

岛上有个南阳兴发株式会社,负责日本对整个南阳岛屿的开发,有位车间主任叫比嘉正子,是个年轻英俊的小伙子。比嘉正子工作之余,经常到这家冷饮店“消费”,打发时间,就认识了女主这位青春靓丽的服务员姑娘。

不久,一对俊男靓女陷入了热恋。

两年后,比嘉正子和女主结婚,成为夫妻。

三年后的1944年,比嘉正子被公司派往的安纳塔汉岛。

安纳塔汉岛面积30平方公里,不仅有繁茂的树林、充足的淡水,甚至还有一座活火山,简直是鲁滨逊漂流记中岛屿的翻版。

比嘉正子21岁的娇妻也跟着来到了安纳塔汉岛。

安纳塔汉岛是一座火山岛,非常贫瘠。岛上总共只有十来户土著人家,大约二三十人。

在这座岛上,比嘉正子的公司除了他自己,还有一位同事、他的上司菊一郎。

比嘉正子小两口的幸福日子过了一阵时间,比嘉正子想起了自己的妹妹,就动身离开安纳塔汉岛去接妹妹。

比嘉正子前脚刚走,安纳塔汉岛就遭到了美军的猛烈轰炸。得到消息的比嘉正子,以为妻子在轰炸中死了,如五雷轰顶一般,就再没有返回安纳塔汉岛。

美军的轰炸,致使岛上的土著居民全部遇难。但比嘉正子的妻子和他的上司菊一郎侥幸活了下来。

女主左等不见丈夫回来,右等也不见丈夫回来,就以为丈夫比嘉正子遭遇美军袭击死了。

最终,女主就和菊一郎相依为命,二人走在了一起。

到了6月份,几艘从美军空袭中侥幸逃脱的日本渔船停靠在安纳塔汉岛海岸,船上走下来10名日本军人和21名渔民,清一色的男人。

本就食物短缺的安纳塔汉岛上一下子突然增加了31张吃饭的嘴,就更加困难了。

这时,大家经过集体开会讨论,决定做好分工,打鱼解决温饱问题。

在大家的努力下,甚至有了富余的海鱼,于是晒成鱼干,储藏起来。

就这样,吃饭不再是问题。

但新的问题又来了。天长日久,大家的衣服都破了,孤岛上又没有新衣服可以换,也没有织布做衣服的条件,只能用破旧得如同碎抹布的衣服勉强遮羞,如同原始人一样。

“饱暖思淫欲”,菊一郎看出来这群男人开始对女主动了邪念,就赶紧和女人搬离到这座岛的另一头,想着离得远点会安全些。

两年后,一架美军飞机坠毁在岛上,率先发现这架飞机的日本兵中田很机敏,从飞机残骸中找到了四把手枪和90发子弹。

但是四把手枪都有所损坏。正好这群人中,有中田的朋友松尾,松尾做过修理工,修好了两把手枪。

中田和松尾两人每人一把手枪,就这样,他们俩成了这个岛上最有话语权的权威人物。

有了手枪,中田和松尾就拥有了对岛上食物的支配权,他们俩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想让大家吃多少就吃多少。

同样由他们俩支配的,还有年轻貌美的女主,她被中田和松尾轮流霸占。

而菊一郎对此也无可奈何。

腰里别枪的中田和松尾开始制定岛上秩序,首先打死了两位试图找茬的挑战者。

后来,中田和松尾因为“分赃”不均发生冲突,中田打死了松尾,独占了女主。

松尾死了没几天,中田也遭人暗算,两把手枪落在了菊一郎和岩井手中。

人性之恶愈演愈烈。

不久,为了独占女主,岩井开枪杀死了菊一郎。

岛上的男人,都想霸占女主,而霸占女主,就必须使用暴力。

于是,谁都想拥有手枪,但拥有手枪的,又不可避免地成为下一个被杀的人。

很快,岩井也死掉了。

岩井死后,岛上剩下的男人们召开了一次“民主会议”。大家一致决定,要想平安,必须销毁武器。

在众目睽睽下,两把手枪被扔进了大海深处。

然而,没有了手枪,岛上还是没能获得安宁。

又有三个人因为染指女主接连死去。

这时,岛上的男人们忽然顿悟:原来造成杀戮不断的原因不是手枪,而是唯一的女主,是美色。

于是为了活命,他们集体表决,处死这个女人。

就在男人们行动前,有人动了恻隐之心,偷偷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女人。

于是女人悄悄地跑到海边,正巧遇到一艘美国军舰,她获救了。

这时,已经是1950年。

等她回到日本国内,原来丈夫比嘉正子并没有死,而且又重新组建了家庭,这无疑是对她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可是,当媒体知道了安岛上发生的一切时,更大的打击到来了。

社会舆论纷纷指责女主是造成男人们接二连三死亡的罪魁祸首,把她污蔑成“诱惑男人的魔女”、“安纳塔汉岛的女王”等等。

遭到社会敌视的她勉强度日,虽然后来组建了家庭,不过没过几她年就因癌症去世了,年仅49岁。

1789年,9名叛逃的英国海员为了抢占女人,在流落荒岛后杀掉了岛上的20个男人,随后他们又开始相互残杀并相互提防,直到1808年被发现时,岛上只剩下1个男人、10个女人和很多孩子。

18世纪90年代,英国正在大肆向海外扩张,一艘被派往西印度群岛的战舰上发生了哗变,9名海员放逐了船上的其他人,任由他们在海上自生自灭,随后他们驾船到了人烟稀少的皮特凯恩岛。

为了防止被找到,又或者是为了破釜沉舟,他们烧毁了船只,即便是现在也能在海底看到那艘战舰的遗骸,当时皮特凯恩岛上有32个土著人,男人20个,女人12个。

在与世隔绝又物资困乏的孤岛上,突然到来的9名海员更是严重打破了男女比例,血腥事件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携带火枪的海员们迅速消灭了14个男人,只留下了6个奴隶和12个女人。

但是不久之后,由于海员们对“奴隶”的粗暴对待,终于将他们逼反了,通过一番较量,在1794年,岛上就只剩下了4名海员、10个女人和他们的孩子。

然而,由于在岛上生存经验不足,船上带来的必需品越来越少,再加上对女人们分配不均,仅有的4名海员在这片无主之地上开始了勾心斗角和互相伤害,到1799年时,岛上便只剩下两名海员。

两名海员中有一个人因为哮喘病去世,最终便只剩下一个海员,他的名字叫做约翰。

1808年,一艘美国捕鲸船在经过皮特凯恩岛时发现了约翰和他的国,船上的人惊讶地发现岛上的人竟然会说英语,而更令他们感到震惊的是岛上复杂的人物关系。

18,英国人在时隔25年后将哗变叛逃的约翰抓获,但是又将他赦免,不过,仅仅是4年后,约翰就因病去世,而皮特凯恩岛至今仍有许多人在上面生存。

丈夫被展览后她留下遗愿,别解剖展览她,结果还是被观赏72年

综述

从古至今,人在去世之后,遗体会被安葬在坟墓之中,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入土为安。在我们看来,这样的丧葬习俗,对我们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但是对有些人来说,却是一种奢侈。

在1876年,有一位名叫楚格尼尼的老妇人,她在去世之前留下遗愿,希望自己死后,遗体不要被解刨,更不要当作展览品被世人参观。

可惜的是,楚格尼尼的遗愿并没有实现,她的遗体还是被放在展览馆展览,而且长达72年之久。

酋长的女儿

18,楚格尼尼出生在塔斯马尼亚,一座位于澳大利亚南面人烟稀少的荒岛,她的父亲是这座小岛的酋长,可以说她是这个岛上身份高贵的小公主。

当时,塔斯马尼亚人过着原始生活,与外界隔绝往来,所以当地物资匮乏,但是生活在岛上的人却很单纯很快乐。楚格尼尼就是在这种环境中,在父母的爱护下,无忧无虑地长大。

作为当地的土著,塔斯马尼亚人从来没有离开过这座小岛,他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到底什么样,更不知道人心险恶。

1642年,荷兰的航海家发现了这座小岛,也知道了塔斯马尼亚人的存在,也正是因为此次被发现,塔斯马尼亚人原本平静的生活,逐渐的被打破,后来又随着殖民者的侵入,几乎给这个种族带来灭顶之灾。

如牲口一般被圈养

众所周知,欧洲各国曾自诩拥有最尊贵的血统,其他种族都将成为自己的努力,所以那个时候的欧洲各国为了扩张土地,为了获取更多的财富,开始大肆地扩张殖民地,因此有很多小的国家或岛屿都成为他们的殖民地,当地的居民也因为殖民的到来,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在这种大环境下,塔斯马尼亚人也没能幸免。

那是在1803年,英国殖民者发现了塔斯马尼亚的存在,于是就想把这里变成自己的殖民地,当他们来到岛上之后,岛上的人想要阻拦他们的入侵,于是与英国人展开了厮杀。

但是因为势单力薄,手里的原始工具根本就敌不过英国人的刀枪,所以塔斯马尼亚人阻拦失败,最终这座岛沦为英国人的殖民地。

此时的楚格尼尼已经长大成人,而且父母早就为他定下了一门亲事,她的结婚对象是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可以说两人是青梅竹马,因此感情特别的好。

他们结婚之后,并没有过上幸福安稳的生活,因为英国殖民者的入侵,岛上的生活动荡不安,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战争。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岛上的男人都冲到了前线,这其中就包括楚格尼尼的丈夫。

英国殖民者对岛上的居民进行残忍的大屠杀,许多居民都惨死在他们的刀枪之下,再一次与英国人的厮杀中,楚格尼尼的丈夫被英国人杀死了。

楚格尼尼非常伤心,不仅丈夫死了,岛上的居民也被英国人抓了好多,他们把年轻貌美的女性和身强力壮的男性单独挑选出来,然后把他们一起卖到欧洲各地去做奴隶。

虽然身为公主,可她一个弱女子,又是面对如此强大残忍的对手,楚格尼尼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同胞们被杀被卖。

塔斯马尼亚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后,英国派专人来管理这座小岛,那是在1824年的时候,一个名叫乔治的人奉命前来管理小岛,而他的到来,几乎给塔斯马尼亚人带来灭顶之灾。

乔治来到小岛之后,为了方便管理岛上的居民,采取了圈养管理方式,也就是所有人都集中在一起,就像养牲口一样,让这些人为自己干活。

岛上的人对圈养的管理方式非常反感,这简直就是非人的对待,但是他们没有能力反抗,可有时还是会因为不服管理,和英国人发生矛盾。

这个时候,楚格尼尼发挥了自身的作用,她会说英语,所以在当地居民和英国人发生矛盾的时候,她都能站出来为双方做沟通,避免大的冲突发生。

遗体被展览

当时,乔治手下有一个名叫罗宾逊的官员,他是一个善良的人,对待岛上的居民比较友好。他看到楚格尼尼会说英语,又知道她是公主的身份,所以就安排楚格尼尼做自己的助手,这样就能更好的处理部落与殖民者之间的问题了。

在此期间,楚格尼尼认识了同样在罗宾逊手下工作的伍瑞迪,两人情投意合,很快就结婚了。

可是好景不长,岛上突然爆发瘟疫,由于原住民们被集中在一起管理,所以几乎所有人都被传染上瘟疫。

由于当时的医疗水平有限,再加上管理者的不重视,很多原住民都死于这场瘟疫,其中也包括楚格尼尼的丈夫。

瘟疫过后,活下来的塔斯马尼亚人不足百人,楚格尼尼悲痛欲绝,但她还有自己的责任,所以只能坚强地活下去,后来她又嫁给第三任丈夫威廉,也是最后一位男性塔斯马尼亚人。

没过几年,威廉也去世了,作为最后一位男性塔斯马尼亚人,他的遗体被殖民者解剖研究,最后被送到博物馆展览。对于丈夫的遭遇,楚格尼尼伤心又害怕,她怕自己死后也会受到这样的对待。

有句话叫怕什么来什么,在1876年,楚格尼尼在弥留之际留下遗言,希望自己死后不要被解剖或展览,但是殖民者违背了她的遗言,把她的遗体做成标本,放在博物馆里被观赏72年。

有一个生活富裕的证券经纪人,他有一位美丽温柔的妻子还有两个十几岁的孩子,可他却突然决定辞职,抛妻弃子一个人跑到巴黎学画画去了。最荒唐的是此人最后惨死荒岛,他的画作一幅都没留下来。

这个人叫做思特里克兰德,是英国伦敦的一名证券经纪人,他的家庭条件富足,妻子美丽动人,两个孩子也听话懂事。对于一般人来说已经是难得的幸福日子,除了安稳度日之外恐怕也不会有什么其他想法。但是他却像一个狂人一样,结婚后突然抛家弃子,一个人跑到巴黎学画画去了。大家刚开始都以为画画不过是个借口,他肯定是在外面有了情人才会这样,可是到最后人们惊讶地发现,原来思特里克兰德是真的喜欢画画。

我们常说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为什么出发。当年那个充满激情和热血,每天斗志昂扬的少年少女似乎都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消失不见了,我们甚至连当初自己的心愿都已经记不清。但思特里克兰德还记得,现在的他一如当初的他,他的心里一直有一个声音告诉自己:去做你想做的事吧,去拿起画笔成为你自己。

思特里克兰德直到40岁才开始学习画画,而且没有任何老师指导。他孤身一人跑到异国家乡,身无分文,只能靠卖画为生。但他的画作实在是令人不敢恭维,除了一些蹩脚画家会对他表示称赞之外,所有人都不屑于看这些垃圾一眼。正因如此,他的生活一直饥寒交迫,有好几次都险些饿死。

施特略是个好心人,他看到思特里克兰德的窘境之后决定帮他一把,让他来自己家住,没想到却把自己的老婆也赔了进去,给自己戴了顶绿帽。

思特里克兰德这个人是真的没有人情味,他的世界里只有绘画,道德和人情都已经无法在他的脑中留下痕迹。他并不关心别人如何看他,也不在乎金钱与权利,除了画画再也没有东西能影响到他的心神。

从施略特家离开之后他又过上了漂泊的生活,最后他流浪到塔希提岛,与一个土著姑娘结为了夫妻。这个姑娘非常爱他,甚至愿意把自己所有的收入都拿出来给他买画具,用自己的一切支持他的绘画事业。

不过天有不测风云,他最终还是染上了麻风病,全身溃烂而死,在他人生的最后,他完成了自己毕生的杰作,一幅巨型壁画。在他死后,他的妻子按照他的吩咐把他所有的作品全烧成了灰烬一幅都没有留下。

这就是《月亮与六便士》的故事。

许多人都觉得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的一生很讽刺,别人认为他是一个没有责任感没有担当,也没有人性的人。当然也有人说他是一个理想的化身,为了梦想和自由穷尽一生。

可是许多人都不知道,《月亮与六便士》并不是完全虚构的,而是根据大画家高更的经历改编而成。

我们每个人将来都会受到束缚,规矩、秩序,被工作、生活、身份、关系所囚禁着,有多少事是我们想做但做不了的?所有人都差不多,好像每个人都很忙,他们忙得很,甚至没有时间坐下来好好吃一顿饭。生活不易,我们哪有勇气放弃手头所有的一切?甚至对那些敢于追逐梦想的人,我们也会心生妒忌地说上一句“年少轻狂”。

可到底什么样的一条路还是正确的?难道只有康庄大道才是唯一的选择?我倒是觉得,只要我们能毫不后悔地度过一生,别人怎么说又有什么关系呢?

就像书里说的那样:追逐梦想就是追逐自己的厄运,大街上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只想抬起头来看月亮。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