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伤寒与副伤寒概述

伤寒与副伤寒概述

时间:2022-05-09 17:23:26

相关推荐

伤寒与副伤寒概述

伤寒又名肠伤寒,是由伤寒杆曹侵袭引起以持续发热、肝脾肿大,玫瑰疹、相对缓脉及白细胞减少为特征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属中医“湿温”范畴.病因病理中医学认为本病外感湿热病邪,也可因素蕴脾湿又

1关于伤寒

伤寒又名肠伤寒,是由伤寒杆曹侵袭引起以持续发热、肝脾肿大,玫瑰疹、相对缓脉及白细胞减少为特征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属中医“湿温”范畴.

病因病理

中医学认为本病外感湿热病邪,也可因素蕴脾湿又复感外邪而发病.病邪多从口入,进而伤及胃气,湿热之邪阻遏中焦,或上阻清阳,而致脾胃运化失常.湿热蕴蒸日久,可化热化燥,热甚,而致脏实燥结之象.漫热传营入血,则热伤营血,热迫血溢.湿为阴邪,留恋日久则可伤人阳气.湿热久部不解,酿蒸痰浊则蒙蔽心窍,若气分热邪未解,而营分热邪已盛,则气营两燔,热扰心营.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由肠杆菌科沙门菌属D群的伤寒杆菌引起.内毒素是其主要致病因子,伤寒菌随饮食入胃,经肠系膜淋巴结,胸导管入血,如机体缺乏免疫力,伤寒杆菌可经血循环到肝、脾,骨髓、淋巴结等单核-吞噬细胞内大量繁殖后再次入血,形成第二次菌血症,因菌量多并释放内毒素,开始出现临床症状.其基本病理表现为全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增生性反应,以回肠末端淋巴组织病变且著.病变侵蚀小动脉引起肠出血.肠胀气者,少数溃疡深者可致肠穿孔,病菌易在胆汁中繁殖,使少数病人成为慢性带菌者.

治疗

(一)普通康复疗法

(1)按消化道传染病隔离消毒

(2)急性发热期给予易消化,无渣流质饮食,热退后改用无渣软食,膻胀,腹泻时不宜多给牛奶及食糖。高热呕吐不能进食者应静脉补液,日进水量成人不少于2500毫升.

(3)严密观察体温、脉搏、血压,腹部体征及大便情况。防止发生并发病症。

(二)中医分型与中药治法

1.湿郁卫气

身热不扬,形寒少汗,头身困重,脘痞腹胀,纳呆不欲饮水,小便短少,苔白腻,脉缓。

[治法] 清利湿热,芳化宜透.

[方药] 三仁汤加减:杏仁12克,白蒄仁13克(后下),制半夏12克,厚朴花12克,薏仁米25克,滑石13克,通草12克,淡竹叶45克,甘草4克.

2.气分湿热

身热起伏,午后热甚,持续不退,汗出不解,面色晦垢,口渴不欲饮,腕膛痞满,便溏或秘.或胸腹出现红疹、白瘖,或皮肤巩膜发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 清利湿热,理气和中。

[方药] 连朴饮加减:川黄连7克,厚朴45克,制半夏12克,石菖蒲12克,焦栀子12克,淡豆豉12克,芦根13克,甘草4克。

3.热入营血

身热夜间为甚,烦躁不安,或神志昏蒙,循衣摸床。身发斑疹,甚则大便下血,或伴腹痛,舌绛少苔而干 ,脉细数。若卒然腹痛便血,可见身热骤退,面色苍白,汗出肢冷等危象。

[治法] 清营泄热,凉血散血.

[方药] 清背汤加减:水牛角35克,生地25克,赤芍16克,黄连12克,桅子12克,地榆16克,丹皮13克。若湿热酿痰、蒙蔽心窍则以菖蒲郁金汤为主:如偏热重者,可送服至宝丹、紫雪丹、安宫牛黄丸,偏秽浊者,送服苏合香丸,若热动肝风,出现手足抽搐,肢体强直者可加羚羊角、钩藤、僵蚕之类,若湿热化爆,津液耗伤,则以玉女煎,若湿热化燥,营热动血可用犀角地黄汤。

(三)现代西医西药治疗方法

1.抗菌治疗

(1)氧霉素:①连续给药法,成人每日1.5~2.o克,儿童每日25~50毫克/千克体重,分3—4次口服,或加入10%葡萄糖液1000亳升内静滴,热退后减半,总疗程2~3周:②间歇给药法,剂量同前,体温降至正常后2~3天停药,停药1周后再服药1周(全量或半量).服药期间注意观察病人血常规变化.

(2)复方新诺明:成人每次3片,每日2次,热退后减至每次2片,每日2次,再服7—10天,儿童每日

50毫克/千克体重,分2次服。

(3)痢特灵:成人每次o.2克,每日3次,儿童每日10一20毫克/千克体重,分3次口服,疗程2~3周。

(4)氨苄青霉素:成人每日3~4克,儿童每日100毫克/千克体重,分4次肌注成静滴.退热后改口服,全疗程2周以上.

(5)氟哌酸,成人300—400毫克,儿童每日20~30毫克/千克体重,分3—4次口服,疗程3~4周耐氧霉索伤寒感染首选药.

(6)羟氨苄青霉素:成人每日4克,分4次口服,疗程2—3周.

(7)头孢苗索类:适用于老年及婴幼儿,高度耐药的重症伤寒,多脏器损害,及其他药物不能耐受或有免疫缺陷的病例。

2.对症治疗

(1)高热者用温水或酒精擦浴,必要时用1/3量阿司匹林,婴幼儿可用安乃近点鼻,腹泻可用铋剂收敛药。

(2)中毒症状严重时,可用小剂量激素:强的松每日15~20毫克,分2~3次口服,或琥珀氢化可的松20~25毫克,加5%葡萄糖液300毫升缓慢静滴.疗程2~3周.

(3)肠出血;①绝对卧床休息,禁食,严密观察血压,脉搏,神志变化及血便情况,②给予静脉输液,或输新鲜血,③用药物止血:维生索K、安络血等,④对难以控制的肠出血者,可考虑作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以查出出血准确部位,滴入血管加压素,使局部止血.

(4)便秘者;生理盐水低压灌肠,忌泻剂,

(5)腹胀时:可用松节油腹部热敷,并以肛管排气,忌用新斯的明类药物.

(四)单味药与经验方冶法

(1)风尾草合剂:风尾草,鱼腥草各65克,绵茵陈13克,藿香梗13克,每日1剂,至体温正常后,剂量减半,再服1周.

(2)二连汤:黄连13克,连翘16克,水煎,去滓分2次温服,每日1剂.

(3)白花蛇舌草60克,水煎去滓温服.治疗伤寒邪犯气分,湿热并重,人体抗病能力低下者.

(五)手术治疗

(1)肠出血经内科治疗无效者.

(2)肠穿孔;先禁食,肠胃减压,静脉补液,加强抗生素治疗,争取尽早手术治疗.

(六)针刺穴位疗法

伤寒病人腹胀可予针灸,体针取足三里、气海、关元.

(七)饮食疗法

(1)清营粥:生地15~30克,竹叶卷心s克,银花10克,犀角3克(用水牛角6~10克代),粳米100克.将生地,竹叶卷心、银花、水牛角洗净,同入砂锅煎汤,取汁去渣,再入洗净的粳米,同煮为稀粥.每日2—3次,沮热服食.功能清营泄热,兼以透表.适用于营分热盛.症见身热,夜间尤甚,烦燥,咽干但不欲饮,舌质红绛,无苔,脉细数.

(2)加味芦根粥:鲜芦根100~150克,薏苡仁30克,竹茹15~20克,生姜2片,粳米100克.取鲜芦根洗净后,切成小段,与竹茹同煎取汁去渣,人粳米、薏仁一并煮粥,粥将熟时加生姜2片,稍煮即成。每日2次,温热服.功效能清热化湿,主治湿温.症见发热口渴,脘痞膻胀,肢酸倦怠,咽肿溺赤,苔黄腻等.

预防与护理

(1)按传染病隔离、消毒、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B和C。

(2)卧床休息,保持皮肤及口腔清洁。

(3)定期复查血常规。细菌培养。

2伤寒与副伤寒概述

伤寒是伤寒桿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的病理特征是全身网状内皮系统的增生反应,以回肠下段淋巴组织的病变最为显著。典型的临床特征为持续发热、相对缓脉、全身中毒症状、玫瑰疹、脾肿大与白细胞减少等。肠出血和肠穿孔是主要并发症。 副伤寒,分别由副伤寒甲,乙,丙桿菌引起。它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与伤寒相同。 本病分布我国各地,常年散发,以夏秋季最多,发病以儿童,青壮年较多。可因水源和食物污染发生爆发流行。近年耐药菌株感染增多,给治疗和预防带来困难。

3伤寒与副伤寒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伤寒、副伤寒是由伤寒和副伤寒杆菌甲、乙、丙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可因水源和食物污染发生爆发流行。本病分布我国各地,常年散发,以夏秋季最多,发病以儿童,青壮年较多。

本病的病原是伤寒杆菌,属沙门菌属D族(组),革兰染色阴性,呈短杆状,长1~3.5μm,宽0.5~0.8μm,周有鞭毛,能活动,不产生芽胞,无荚膜。在普通培养基上能生长,在含有胆汁的培养基中生长较好。

伤寒杆菌在自然界中的生活力较强,在水中一般可存活2~3周,在粪便中能维持1~2月,在牛奶中不仅能生存,且可繁殖,能耐低温,在冰冻环境中可持续数月,但对光、热,干燥及消毒剂的抵抗力较弱,日光直射数小时即死,加热至60℃经30分钟或煮沸后立即死亡,在3%石炭酸中5分钟即被杀死,消毒饮水余氯达0.2~0.4mg/L可迅速致死。

伤寒杆菌只感染人类,在自然条件下不感染动物。此菌在菌体裂解时可释放强烈的内毒素,对本病的发生和发展起着较重要的作用。以少量内毒素注射于人或家兔静脉内,可引起寒战,发热,不适和白细胞减少,这些现象和伤寒病人的表现极相类似。伤寒杆菌的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和表面(“Vi”)抗原均能产生相应的抗体,但这些并非保护性抗体。由于“O”及“H”抗原性较强,故常用于血清凝集试验(肥达反应)以辅助临床诊断,亦可用以制做伤寒菌苗供预防接种。“Vi”抗原见于新分离(特别是从病人血液分离)的菌株,能干扰血清中的杀菌效能和吞噬功能,是决定伤寒杆菌毒力的重要因素。但抗原性不强,所产生的“Vi”抗体的凝集效价一般较低且为时甚短;当病原菌从人体中清除后,“Vi”抗体滴度迅速下降。“Vi”抗体的检出虽对本病的诊断无多大帮助,但却有助于发现带菌者。含有“Vi”抗原的伤寒杆菌可被特异的噬菌体裂解。利用“Vi”Ⅱ型噬菌体可将伤寒杆菌分为约100个噬菌体型,对追踪传染源有帮助。

4副伤寒流行特点

1.易在伤寒、副伤寒老疫区发生,如出现新疫区,有可能出现了局部暴发流行,发病集中;

2.7~9月份为发病高峰季节,最早可出现在4月份;

3.菌型发生改变,甲型副伤寒杆菌占优势;

4.临床表现不典型,以轻型病例为主,主要症状为持续性发热,无玫瑰疹、伤寒面容、相对缓脉等典型体征。

5.血标本培养阳性率高。

5伤寒论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及其杂病治疗规律的专着。东汉末年张仲景撰于公元200-205。张仲景原着《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 。《伤寒论》全书共12卷,22篇,397法。除去重复之外共有药方个。全书重点论述人体感受风寒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如何进行辩证施治的方法。他把病症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种,即所谓“六经”。根据人体抗病力的强弱,病势的进退缓急等方面的因素,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症候归纳出症候特点、病变部位、损及何脏何腑,以及寒热趋向、邪正盛衰等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

该书总结了前人的医学成就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集汉代以前医学之大成,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系统地阐述了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俱全,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承先启时的作用,对祖国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具体他说,他不仅为诊治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证纲领和治疗方法,也为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辩证论治的规范,从而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为后世医家奉为经典。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伤寒和副伤寒

伤寒和副伤寒

2022-01-25

伤寒与副伤寒

伤寒与副伤寒

2018-11-11

伤寒 副伤寒

伤寒 副伤寒

2024-04-14

伤寒 副伤寒病首选()

伤寒 副伤寒病首选()

2019-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