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旬阳县城关小学语文 旬阳县城关镇第三小学

旬阳县城关小学语文 旬阳县城关镇第三小学

时间:2020-05-02 12:30:00

相关推荐

旬阳县城关小学语文 旬阳县城关镇第三小学

1981年,陕西旬阳,13岁的宋清拉住同学,拿着一个黑不溜秋的印章,就要往他脸上盖,恰在此时,语文老师踩着上课铃声进来了,他一把夺过印章,定眼一看,觉得是文物,于是大声问道:“这东西哪来的?”

宋清闻言,吓了一大跳,急切道:“老师,这……这是我捡的。”接着,宋清一五一十地讲述了自己是如何发现这枚印章的。

那天放学回家的路上,宋清捡了一根带叉的树枝,一路推着前行。树枝在地面欢快地弹射着,恰似他飞扬的青春……

突然,树杈和一个黑不溜秋的石子亲密接触在一起,“噗”的一声将石子撞飞,石子划过一道优美的抛物线,掉落在路边的杂草丛中。

“石子上面好像刻着字!”宋清一个箭步上前,在杂草丛中翻出那块石子,果然发现上面刻着字。

这是一个漆黑如墨的石子,呈球体8棱26面,其中正方形的面有18个,三角形的面有8个,宋清数了数,有14个面刻着字。

“这是印章吗?”宋清拿着石子,翻来覆去看了又看,实在看不出个所以然,便将其揣进了裤兜里。

第二天,宋清带着石子来到学校,一名同学看到后,指着上面的“刺史之印”说:“刺史是古代的官 名,这应该是仿照古代官 印做的玩具。”

宋清觉得在理,连连点头称是。随即,他把印章上带有“令”字的一面拓在纸上,作为指使同学的一张令牌来做游戏,而后又把“大都督印”“刺史之印”等拓在纸上,给同学们“任命”,教室里顿时充满了欢快的气息。

玩到兴起,宋清还逮着同桌,作势要给他脸上盖个章,说要将他发 配岭南,结果被语文老师撞个正着。

老师发现印章上所刻的书法遒劲挺拔,有浓厚的魏书意趣,不像现代人的手笔,于是劝说宋青将这枚印章上交给了旬阳文化馆。而后,学校特地给宋清奖励了一支钢笔和一本笔记本。

然而,由于这种多面体印章太过罕见,文化馆的工作人员也无法说清这枚印章的价值,只能把他放在角落蒙尘。旬阳县博物馆成立后,文化馆又将其移交至旬阳县博物馆。

岁月悠悠,转眼就是十年。1991年的一天,考古专家王翰章采风时途径陕西旬阳县,得知当地有一枚印章至今未鉴定出来,特地赶到旬阳县博物馆一探究竟。

当他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印章,不由惊讶道:“居然是煤精!”

煤精,煤中之精华,抛光后光润如玉,适宜于雕刻工艺品和装饰品,故有的人称它为雕刻漆煤。王翰章小心翼翼地捧起煤精印章,仔细研究起来。这枚印章通高4.5厘米、宽4.35厘米,重75.7克,共26个面,其中有14个面刻着规范的楷书阴文。让他咋舌的是,印面所刻的官 职一个比一个大,什么大司马印、大都督印、刺史之印、柱国之印……

印章的主人到底是何方神圣?王翰章迫不及待地翻看起其他印文:臣信上疏、臣信上章、臣信上表、信白笺、密、令……

显然,这枚印章的主人是一名叫“信”的朝廷重臣,那么,历史上是否有个叫“信”的大佬呢?

不待王翰章细想,一面刻有“某孤信白书”的印面闯入他的眼帘,仔细辨认后,他喃喃道:“独孤信,原来是你呀!”

谜底终于揭晓!原来,这枚印章的主人是大名鼎鼎的“天下第 一岳父”——独孤信。

独孤信,原名独孤如愿,宇文泰赐名为“信”,是北魏、西魏、北周时期名将。此人容仪俊美,善于骑射,年少时,与贺拔度等人一起斩杀了破六韩拔陵的将领卫可孤,因而知名。

成名后,他追随葛荣,屡立奇功,成为北魏朝廷的一颗闪耀的明星;后来,他率众归属老乡宇文泰,并得到孝武帝的重视,在西魏混得风生水起;再后来,宇文泰笼络世族豪强,形成了在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关陇集团”,北周建立后,独孤信作为关陇集团的核心人物,地位自然是水涨船高。

不过,独孤信让后人传颂的并非他的丰功伟绩,而是他响亮的称号!独孤信最让人称道的是他有三个杰出的女儿。长女嫁给了宇文泰庶出的长子宇文毓,后来成为北周皇后;四女儿是唐高祖李渊的母亲,后追封为元贞皇后;小女儿独孤伽罗,嫁给了隋朝开国皇帝杨坚,成为隋朝开国皇后。

独孤信一共有七个女儿,三个女儿成为一国之后,因而被后世戏称为“天下第一岳父”。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独孤信的三个女儿,影响了数百年间的政治变迁。难怪连史书都惊叹,独三代外戚,“贵戚之盛,莫与为比”!

也正因如此,鼎盛时期的独孤位高权重、身兼多职。可以想象,每次他要回复公文,要在一堆官衔印章中找到一个合适的印章盖上去,也是一件颇为头疼的事,这就能解释,他为啥要刻制一枚24个印面的煤精印章,如此,才能一劳永逸。

值得一提的是,独孤信死后并没有葬在旬阳,那为何他的印章会在旬阳发现呢?有专家推测,独孤信曾在旬阳附近带兵打仗,这枚印章有可能在那个时候遗失于此,也有可能是被后人带到了旬阳。

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不仅造型独特、制作精良,更是独孤信戎马一生、显赫一世的见证,它的发现为研究北魏至北周的官 印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标本,意义非凡,因而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现珍藏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是该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真知新坐标#

1981年,陕西一中学生,一边走路,一边踢石子玩,随手捡起一块貌不惊人的小石头,没想到竟捡了个举世无双的国宝。

这个学生名叫宋青,陕西省旬阳县初一学生。这天,他和往常一样,背着书包,和同学们一起走路去上学。

途中,大家玩起了踢石子比赛,看谁石子踢得最远就算谁赢。宋青看见一个小石头,正准备一脚踢上去,突然发现这个石头有点特别。

他好奇地把它捡了起来,掏出纸巾把面上的灰擦干净后,竟发现石子上面刻了好多字,形状有点像骰子,但是呢,又比骰子面多很多,拿着还沉甸甸的。

同学们见他一直盯着一块石头看,也一起跑了过来,结果不小心将宋青手中的石子撞落到地上了。

出人意料的是,这颗石子不仅没有滚动,反而是像跳球一样,弹离地面一米多高。宋青觉得挺有趣的,便捡起装在书包里,高兴地去学校了。

到学校后,这颗石子变成了他和同学们游戏的玩具。除了当跳球玩,他们还发现了新的玩法。

那就是把小石子上各面的文字,像印章一样使用,拓在白纸上,发给同学一起玩起命令游戏。

也正是由于这个玩法,引来了语文老师的注意,也改变了小石子的命运。

老师把他的小石子拿过来一番查看,发现这颗石子有26个面,还是大小不一的三角形、正方形等。

不仅如此,有14个面还刻有楷书阴文。老师叫来了宋青,问清楚了石子的由来,并告诉宋青他应该是捡了块文物。

当时“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块钱”的童谣,家喻户晓。宋青在得知自己可能捡了个文物,便和父母一起,将这颗小石子带去了旬阳县文化馆。

文化馆的工作人员接过去细细查看一番,也犯难了。他们也不知道这小石子是什么时期的,干什么用的,唯一能确定的肯定是件文物。

宋青想着,既然是文物,就不能再留在自己这当玩具用,他便将小石子留在了文化馆。工作人员为了表扬宋青这拾金不昧的精神,送了一支钢笔给宋青,作为奖励。

就这样,这个小石子就被放在了文化馆的角落里,一直也没弄清楚。直到3年后,西安的一行文物专家来县文物局调研工作,专家王翰发现了这颗小石子。他拿起来仔细一看,这不就是独孤信的印章么。

独孤信是谁?这枚印章用来干什么的?

独孤信不仅是北魏、北周时期的名将,战功赫赫,还是历史上第一老丈人。他的大女儿嫁给了北周的明帝为后,四女儿是唐代的开国皇帝李渊生母,七女儿独孤伽罗还嫁给了随开国皇帝杨坚。

独孤信的这枚印章更是位高权重的代表,它虽然不大,高4.5公分,宽4.35公分,26个面有14个印章。印文内容包括“大司马印”“大都督印”等公文用印,“臣信上章”等上书用印,“独孤信白书”等书简用印。

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一个多面体的印章,让身兼数职的独孤信使用起来非常方便。真的是一印在手,应有尽有。需要盖哪个章,翻个面就是了。

这枚独孤信的多面球体印,堪称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最牛的印章。后来,随着陕西博物馆的兴建,现珍藏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并成为了该馆的镇馆之宝,感兴趣的大家可以抽时间去欣赏一下。

13岁的宋青,在意识到是文物的时候,没问价值,也不求回报,更没有私自收藏,而是直接无偿献给了国家,这份拾金不昧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这种文物保护意识值得我们称赞。

有人说,由于当时宋青还是学生,而这枚独孤信多面球体印也只是确定为文物,用一支钢笔作为奖励,合情合理。

但在被确认是独孤信的印章后,被陕西历史博物馆收为镇馆之宝后,博物馆应该给宋青追加奖励,你们觉得该不该追加呢?#文物#

1981年,陕西旬阳,13岁的宋清正拿着一个“黑煤球”,要在同桌脸上盖一个印时,语文老师踩着上课铃响声进来,双眼定定盯着宋清手中的“黑煤球”,突然两眼放光,然后大声问宋清,“这东西哪里来的?

宋清被吓了一大跳,他慌乱地回答老师,“这……这是我捡的”,接着,他如实的把情况一五一十的告诉老师。

前天,他放学的时候走着走着,觉得无聊,在路旁摘了一颗树枝,把树枝叶顺着地板推着走,走着走着,树枝与一个像石头子一样的东西碰撞起来,折断了。

像石头一样的东西受到树枝的作用力,滚到了旁边的杂草丛里面,宋清一眼瞄过去有点红光闪闪,感觉这个东西有点奇怪,于是走近一看,“石子上面竟然刻有字”。

宋清把它捡起来,翻来覆去的看,可是也看不出个所以然,这是一个漆黑如墨的石子,呈球体8棱26面,其中正方形的面有18个,三角形的面有8个,数了数发现有14个面刻着繁体字。出于好奇,宋清于是把它捡起放进书包里带回家了。

第 二天宋清,把这石子带到学校里面,和同学们一起研究,有点像“魔方”又有点像“骰 子”;其中一位同学指着上面的“刺史之印”四个字说,刺史不是古代的官名吗?你这应该是仿照古代做的玩具吧?

宋清一听,他灵机一动,把印 章上面的“令”字按在一张白纸上,然后又把“大都督印”“印刺史印”都按在白纸上分发给同学,和他们玩起了“任命游戏”,同学们也乐在其中,教室里充满欢快的笑声。

玩得正高兴的时候,上课铃响了,语文老师踩着铃响声进来,看到了这个“黑煤球”,一眼发现印在上面的字很特别,不像现代人的手笔。下课后叫宋清带上“黑煤球”到办公室,细看之下上面的字浑厚端正,有浓厚的魏书意趣,感觉来头不小。

于是老师让宋清带上“黑煤球”直奔旬阳文化馆,很快工作人员联系了专家,对“黑煤球”进行研究鉴定。

结果显示是块煤精,顾名思义,是煤中精华,具有明亮的沥青和金属光泽,抛光后光润如玉,适宜于雕刻工艺品和装饰品,故有煤玉、黑宝石之称。煤精的形成条件甚为苛刻,罕见之物。

这枚煤精通体高4.5厘米、宽4.35厘米,重75.7克。接着专家破译了上面的文字,只见上面刻着:大司马印、大都督印、刺史之印、柱国之印……印面所刻的官职一个比一个大,上面蕞耀眼的一个“信”字,一面刻有“ X 孤信白书”的印面闯入他的眼帘,仔细辨认后,喃喃道:“独孤信,原来是你呀!”

终于揭开谜底!原来,这枚印 章的主人是大名鼎鼎的“天下第 一岳父”独孤信!为什么世人称独孤信为“天下第 一岳父”呢?

独孤信,鲜卑族,原名独孤如愿,宇文泰赐名为“信”,是北魏、西魏、北周时期名将。他长相俊美,善长于骑马和射箭,年少时,与贺拔度等人一起斩杀了破六韩拔陵的将领卫可孤,因而知名。成名后,他追随葛荣,屡立奇功,成为北魏的一颗闪耀的政 治明星;后来,他率众归属老乡宇文泰,并得到孝武帝的重视,在西魏混得风生水起。

鼎盛时期的独孤自然位高权重、身兼多职。可以想象,每次他要回复公文时,要在一堆官衔印 章中找到一个合适的印 章盖上去,也是一件颇为头疼的事,这也能解释,他为啥要刻制一个24个印面的煤精印 章。

正因为如此,他的印 章设计得如此独特,别出心裁。

独孤信是西魏与北周时期的重臣,据说他一共有7个女儿,其中三个女儿分别做了三个朝代的皇后,十分传奇。

独孤信蕞让人称道的是他有三个杰出的女儿,北周时期,大女儿嫁给明帝宇文毓,成了北周皇后;隋朝时,小女儿是隋文帝杨坚的皇后,隋朝开国皇后;到了唐朝,四女儿因为是李渊之母而被追封为元贞皇后。因此,独孤信被称为“天下第 一岳父”。

然而,政坛上的丰功伟绩却远远不如独孤信名垂千古的“天下第 一岳父”的称号响亮。

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不仅造型独特,制作精良,更是独孤信戎马一生、显赫一时的见证。此印 章采用的楷书字体,将煤精楷书入印的历史提早了400多年。

专家将结果告知宋清,这是一件国宝,建议他将印 章捐给博物馆,宋清点头同意,为感谢宋清,工作人给他送上了一支钢笔和工作笔记本作为奖励。

它的发现,为研究北魏至北周的官印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标本,意义重大,因而被列为国家一 级文物,现珍藏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是该馆的镇馆之宝之。

1981年,13岁的中学生宋清正跟同学打闹。他手拿一个黑溜溜的“小石子”玩具,说要给同学脸上盖章。恰好语文老师进教室,看到宋清手里的“玩具”,一把夺过来,定睛一看,激动道:这东西哪来的?

宋清被吓了一跳,支支吾吾回道:“这,这是我捡到的。”说完很急切地看着语文老师。

语文老师意识到自己太激动了,忙安抚宋清,说不是怀疑他,只是想知道这东西是哪里来的,可能是非常珍贵的文物。

宋清搞清楚语文老师的意思后,赶紧就把他发现这枚印章的过程告诉了语文老师。

原来,就在前一天放学回家的路上,他拿着一根树枝,一边走,一边随手划拉着脚下的泥土。当时的路都是光秃秃的泥地。

走着走着,树枝忽然扫到一个黑黑的“石子”,“石子”被树枝扫的滚到路边。宋清隐约见那个“石子”上有红颜色,于是跑到路边去仔细查看。

他捡起“石子”,发现这些红颜色标记出来的好像是一些文字,而这个“石子”好像也不是一般的石头材质的,形状好像还挺有规则的,但是又不是圆形。

宋清拿在手里把玩,时不时地又端详几眼,那些字像是繁体字,他也不认识。按理说刻字的一般都是印章之类的,可是自己捡到的这东西,有好多面都有字。

弄不明白,宋清也没太在意,顺手就放在书包了。隔天来到学校,课间的时候,宋清忽然想起自己捡到的这东西,于是拿出来跟同学一起玩。

同学看到后,还非常认真地跟宋清商量,说这上面有“刺史之印”,这东西应该是仿制古代的图章玩具。

宋清一听觉得很有道理,既然是玩具,他就找来白纸,把图章上有字的那些面都印到白纸上,然后发给同学们做游戏,让同学们扮演古代不同的官。

大家玩的非常开心,正在兴头上,宋清拉着同桌,开玩笑说要给他脸上盖个章,给他发配到哪里哪里去。

同桌配合着他,刚要盖章,这时上课铃突然响起,语文老师抱着教材走进教室。而宋清还拿着这“图章玩具”,没来得及收回姿势。

语文老师看学生们很闹腾,就走过来把宋清手里的“玩具”夺过去。谁知他无意中瞥了一眼,立马皱起眉头。

语文老师平时是一个书法爱好者,他一眼看出这上面的字体很不一般,不像是现代人的笔法。语文老师暗想,这东西不普通,很有可能是文物。

于是他激动地问宋清,这东西哪里来的,假如是宋清家里的,家人多多少少都会知道这东西的重要性,不会让孩子当成玩具的。

宋清说完捡到“玩具”的过程后,语文老师听罢,几乎可以确定这东西不简单,他跟宋清仔细说了文物的有关价值和规定。

宋清随后就把这“小石子玩具”交到了旬阳文化馆,学校也专门为此奖励了他一支钢笔和一个精美的笔记本。

文化馆的工作人员拿到这黑不溜秋的“石子”,一开始也有些拿不准主意,不确定这到底是什么材质、有什么研究价值。

后来专家们不懈努力、多方查证史料,才得知这是一种煤精材质刻成的印章。煤精,就是煤中精品的意思,本身带有金属的光泽。

煤精在打磨抛光后,常常被用来雕刻成工艺品或精美的装饰品。它形成条件非常苛刻,因此也被人称为煤玉、黑宝石等。

这枚煤精印,通体乌黑,看起来平平无奇,但却是非常难得一见的稀罕物,专家们几乎也是头一次见到。

@虚白说故事

专家们把它命名为“多面体煤精印”。整体呈球体,重75.7克。8棱,一共有26个印面。其中正方形的面是18个,三角形的面是8个。

印面上的字也的确表示官职,并且都是非常高的职位,比如大司马印、大都督印、柱国之印等等。

专家仔细查看图章,发现这是一个名叫独孤信的人的私章。而独孤信曾被誉为“天下苐一岳父”。

独孤信,鲜卑族人,原名独孤如愿,是北魏、西魏、北周时的名将,由西魏皇帝宇文泰赐名为信,表示深受百姓爱戴,威名远播。

据说,独孤信本人长相俊美,武艺精湛,能文能武,十分了得。这样一个英俊潇洒、能力出众的人,他的后代也非常出类拔萃。

独孤信一共有7女6子。其中,蕞令人津津乐道的是他的三个女儿。长女嫁给西魏大皇子宇文毓,后来是北周皇后。

四女儿则是李渊的母亲,后追封为元贞皇后。而小女儿则是隋文帝杨坚的妻子,美貌聪慧,后来成为隋的开国皇后。

而独孤信也因这3个皇后女儿,成为了三朝国丈,因此也被后人戏称“天下苐一岳父”。

鼎盛时期的独孤信,身份很贵重,更是身兼数职。

这样的情况,就使得他在批阅公文时,需要来回更换不同的图章,估计这也非常令他头疼,因此就有了这枚26印面的“煤精印”了。

这枚章不仅制作精美,每一面雕刻的印字内容,更是独孤信这一生鸿才大略的见证。

独孤信煤精印的发现,也为我们研究北魏至北周时期官印制度、书法雕刻提供了重要的实体依据。

目前它馆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是该馆的镇馆之宝,也是国家1级文物。

你们有见过这个黑不溜秋的印吗?

关注我@虚白说故事 ,看更多精彩故事~

#十大考古# #点亮真知计划#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