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开化公务员政审 开化县公务员

开化公务员政审 开化县公务员

时间:2020-08-13 10:06:16

相关推荐

开化公务员政审 开化县公务员

1871—1873年,日本派遣岩仓使团外出考察。该使团由50位政府使节组成,游历了美国及欧洲12国,参观了各国的工厂和政府办公楼,与时任美国总统尤利塞斯·格兰特以及欧洲各国政要进行了会面,并出版了一本长达五卷的报告,详细描述了西方国家在方方面面的行事方式。

该使团宣称,他们的目的是“从开化的国家所盛行的各种体制中找出最适合我们目前国情的制度”。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之时,日本也派出了两名观察员,只为收集有关欧洲人如何作战的第一手资料。

——《剧变》

历史上的今天

金玉均(朝鲜语:김옥균,1851年2月23日—1894年3月28日),朝鲜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朝鲜开化党的领袖。字伯温,号古筠、古愚,本贯安东金氏,出身没落贵族家庭,青年时代受国内实学思想影响,也接触了西方资本主义近代文明。1872年由科举及第进入政界。1882年至1884年间三度赴日本考察,与洪英植、朴泳孝等结成开化党,力图仿效日本明治维新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1884年金玉均等人领导开化党联合日本发动“甲申政变”,企图藉此使朝鲜走上近代化道路,但很快失败,金玉均逃亡日本。1894年3月28日被朝鲜刺客洪钟宇暗杀于中国上海。

某年某月某日,余秋雨给某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当文化评委,主持人的题目是:司马迁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请问他的代表作品是什么?请问他的《史记》是在哪个朝代、哪位皇帝统治时期写的?他是因为替谁辩解而被汉武帝施以腐刑?他的《史记》又叫什么名字?

选手答出了《太史公书》,没有答出“李陵”。余秋雨先生点评:不知道李陵这个人,也没什么关系,因为他的事件给司马迁这位大史学家造成了终生的屈辱和阴影。司马迁和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有关,如果我们把必须知道的中国古代文化名人的数字限定在5个以内的话,司马迁的名字也一定在当中。正是由于他在遭受腐刑之后艰苦卓绝的创作,才使我们的历史得以传承和记载下来。

《史记》或者说《太史公书》,是一整部《二十四史》的开头,司马迁堪称是《二十四史》当之无愧的总编纂。在他写《史记》的时候,很多国家的历史发展还处在未开化的蒙昧阶段,也正因为如此,很多国家的历史一直是依靠相对暧昧、模糊的传说和故事等保存下来的,而司马迁对于每一个历史人物的清晰记载,却绵延了中华民族的悠久传统。

我一想起司马迁的形象,就觉得这个人的头上笼罩着一层苍白色的忧郁:一个伟大的男人,经历了那么重的刑罚,却依然能够秉史笔而直书,将帝王将相的千秋功过昭告后世。

余秋雨毫无疑问是懂《史记》的。有一次他在北大讲授文化课,讲到《史记》时,一位女学生举手发问,秋雨老师,司马迁写到“垓下之围”,英雄末路的项羽,唱起“力拔山兮气盖世”,与心爱的虞姬告别,最后的几百个壮士也在这场战役中牺牲了。那么,是谁目睹了项羽临终前的一系列戏剧性场景?司马迁没有告诉我们这个材料的来源,就把它写到《史记》里面,这么写真的好吗?

余秋雨说,你触及了一个重大的学术问题,迄今为止,没有哪个历史学家敢于担保自己的历史表述是充分客观的,尽管他们经常会以充分客观的面貌表现出来。司马迁怎么知道项羽唱歌、虞姬自杀的具体情景?他其实有过不少考察,不仅有当时留下的文字资料,还亲自到过那些地方,搜集过各种传闻。如果司马迁还在,你问他,他会告诉你当时是根据多少资料的集中对比才作出最后选择的。

司马迁的史学是一种“文学化的史学”,而不是“科学化的史学”。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征。但是,司马迁毕竟是在写史,因此他的文学又受到严格控制。例如,写到传说的地方,他会让读者感觉到这是传说,彼此心照不宣。

司马迁走遍了几乎整个大汉疆域,他一路上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是史料的考证?是传闻的搜集?是对每个历史事件地点的确认?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两个收获:一是采撷到了豪荡之气;二是获得了现场感。这两种东西,我们在读《史记》的时候能够充分领受。司马迁在两千多年前极为落后的交通条件下走了那么多地方,是他后来成为中国首席历史学家的基础。

余秋雨说,《史记》是一种以第三人称“夹叙夹议”的散文。历史本身就是一篇大散文。它有情节但不完整,有诗意但不押韵,有感叹但无结论。最好的散文总是朴素的,司马迁的文笔,像历史本身一样朴素。他用朴素无华、灵活自如、摇曳生姿的正常语言写作,像一场浩荡的清风席卷文坛。

《史记》向我们证明,中国语文的最高本领是质朴叙事,而不是抒情铺陈。在质朴叙事的过程中,司马迁还会有一些警句、格言式的点化之笔,提挈全篇。这也就使质朴与哲理互相呼应。

余秋雨被誉为当代文化大师,他不仅散文写得好,“蹈大方,出新裁(贾平凹语)”,别出机杼,自成一格,直追唐宋八大家,而且文学鉴赏力非常高。以上对于《史记》和司马迁的妙论,便出自他的《中国文化课》。

出于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出于对广大读者迫切需要了解中华文化的关爱,余秋雨把自己的博士生教材整理出版,取名《中国文化课》。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在于,它不是照本宣科的冷冰冰的将中国文化复述了一遍,而是加入了余秋雨几十年潜心研读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感悟,还有自己一生跌宕传奇的人生经历,让自己和古人形成互相映照的共鸣和辉映。千年文化,娓娓道来,温情脉脉,和暖如春,普照人心。

余秋雨说,买了我的书的好处,便是让你的人生不留遗憾。即使把它放在书架里长久不理,也会安静地在那里等着你。

司马迁说: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虽然我们囿于生活所迫,不能像余秋雨一样放下一切,去体验苦旅,去寻求文化,但是我们可以阅读余秋雨先生的文化散文,感受文中的意象,悟道修身。夜深人静,放首轻缓音乐,斜卧在床,读着读者,渐入梦乡,这是多么美好的事。

喜欢的朋友赶紧买一套看看吧,点击下方链接即可直接购买。

【诗漫】 给青少年的中国文化课(全三册)磨铁直发

19世纪中期,中日大致同时迎来了西洋列强的冲击。站在大航海时代的立场上,中日都是技术的落伍者和全球扩张运动的出局者,当中日之国门被相继撞开后,又都经历了一段迷信万国公法,以为可以用协商手段维持国权的阶段。明治四年十一月,日本政府组建了规模庞大的使节团,以右大臣岩仓具视为特命全权大臣,率领50名团员(其中包

括伊藤博文)50名留学生,出访欧美各国,企图以此证明日本已经文明开化,进而换取列强废除对日的不平等条约。不难想象,这个使命是无法完成的。但日本在德国却有一个意外的收获,在款待日本使节团的国宴上,俾斯麦以惊人的坦诚发表了如下演说:“方今世界各国,皆谓以亲睦礼仪相交,此全系表面文章,而背地则强弱相凌,大小相侮,所谓公法以保全列国权利为常典,实则当大国争利而于已有利时并不要求执行公法,而若于己不利,即翻脸示以兵威。本无常规可守,小国孜孜以条文与公理省察自己,不敢有越,以努力维护自主之权,但遇对方簸弄凌辱之政略,亦每每难能自主。”从此,日本高层开始认清现实,将19世纪的世界理解为一个放大的“战国时代”,进而借助现代交通技术的进步,施展远交近攻之策。与此同时,日本高层认为:“在欧罗巴,最有势力国家当推英法德奥俄五国。欧洲各国之能强弱相持、无大小相制、自主独立,皆赖此五大国保持均势。其中最雄强者为英法,最不开化者为俄国,各国自可寓权诈而施其政略,但我最亲厚者抑或英法、抑或俄国、抑或德奥,应以体察世界之真实形势而加以切实了解为定,而对历来之臆说与虚幻之论,应加痛斥而澄清自己之精神,乃识者之所望。”能够看出,此时日本已形成一种清晰且强烈的结盟意识。经过相一段时间考察,日本最终决定全力向英国靠拢。这就是后来吉田茂委婉承认的:盎格鲁-撒克逊是世界发展主流,日本要与其保持一致,从而顺势发展。尽管日本的搭车战略要到甲午战后才大见其效,日英关系也要到日俄战争时才达到最佳状态,但在甲午战争前,通过日本不懈的努力,其大致维持了一个良好的日英关系,预设了日英同盟的伏笔,并破坏了中英同盟的成立。

1992年,《白鹿原》出版,编辑问陈忠实:“是要稿费还是版税?”陈忠实不明所以地回了编辑一句话,而恰是这句“傻话”,让他赚了455万!说起陈忠实的憨厚回答,亦是令人哭笑不得!#我要上微头条#

当代中国文坛,陕西作家占据了半边天。从“陕军东征”的高建群、贾平凹和路遥,再到后来的“三驾马车”,每一个单独拎出来都能竖大拇指。从《平凡的世界》、《人生》到《秦腔》和陈忠实的《白鹿原》,陕西就像一片沃土滋养着中国文艺界。

如果给“三驾马车”排一个先后次序,陈忠实的《白鹿原》当属第一,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能排第二名,贾平凹的《秦腔》和《废都》也是顶流作品。

事实上,陈忠实《白鹿原》的成功是充满艰难、苦涩的。

陈忠实和路遥、贾平凹不一样,陈忠实年纪最大,而且也没有接受过大学教育,文笔底子也是断层的。

当年,陈忠实考学时,刚好那年遇到政策收紧,因而他被刷了下来,求学之路就此中断。

好在陈忠实一直坚持爱好。因为受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影响,陈忠实欣喜感叹:“这样的文字都能被当作教材?”于是他开始了小说创作,陆续写作了《蚕儿》、《信任》等。

陈忠实能够成为当代文坛巨匠,赵树理的影响功不可没!

时间来到80年代,让陈忠实倍感焦虑、压抑的是后来者居上的两个晚辈,他们就是路遥和贾平凹。

路遥出生陕北,他的《人生》发表之后引起轩然大波,影响力之大,堪称文坛的奇迹,高加林和刘巧珍的爱情遗憾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时至今日,依然不减。

贾平凹更是一个潜力无限的后起之秀,老贾心思细腻,观摩和揣测人物心理的功夫堪称一绝,加上其文笔幽默细腻,顺利凭借《浮躁》和《怀念狼》顺利闯入文坛。

一次偶然,陈忠实骑着自行车从市区到西安郊区,不料刚好撞上了几个熟人。

或许是无意的闲侃、聊天,陈忠实被朋友的话深深刺中。朋友说:“你一个搞文学的,怎么连个《人生》也弄不出来?”对于常人,这或许是无关紧要的耳旁风,但作为一个作家,陈忠实是不能接受的。

这句话就像深深刺在心底,陈忠实由此也萌发了一颗“梦想的种子”——有生之年一定要写作一部死后能垫棺作枕的不朽之作。

关于写作《白鹿原》,陈忠实或多或少有一些负气成分,民间俚语说: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口气。其次,这个决定也有一些文人傲骨的加持。

面对贾平凹和路遥的来势汹汹,作为长者后辈,陈忠实创作显得乏力。鉴别一个作家能力的,永远是对长篇的布局和把控,可是陈忠实没有一部能拿得出手消灭舆论的长篇小说。

关于《白鹿原》的构想在陈忠实的心底成熟起来,这部作品必须书写民族史、附带历史使命的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浩瀚史诗,一定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

为了写作《白鹿原》,陈忠实实地考察,走访蓝田、咸宁和长安等地方,收集县志,与当地老农下地劳作,攀谈。一如当年的路遥一样。

写作《白鹿原》,陈忠实态度是决绝的,彼时他已46岁,所以更是怀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心。他为此放话:“如果《白鹿原》出版不了,就去养鸡”。

陈忠实为了一心写作,他将自己拘禁在乡下老家,每日馒头、咸菜,妻子过几天就来给他送一次吃的。

就在《白鹿原》封笔的最后阶段。妻子这一天如常来送吃的,就在她要离开时,陈忠实说了一句话:“下次别来了,白鹿原就要写完了”。

妻子问:“如果出版不了怎么办?”陈忠实说:“出版不了,那我就去养鸡了”。陈忠实当然没有开玩笑,他年已50岁,如果在文坛仍旧没有建树,那么作家生涯可能就此到头!

《白鹿原》的诞世,充满了艰辛。后来,北京编辑去四川时,绕道陕西取稿。陈忠实颤颤巍巍将厚如砖块的沓纸交给编辑,一如将承载他6年辛勤汗水的委屈与辛劳交了出去。

两位编辑在火车上当即便开启了《白鹿原》的阅读。就在陈忠实疑虑重重、为《白鹿原》的前途担忧时,一个令他“沸腾”的消息传来了,编辑对《白鹿原》回应了四个字:开天辟地。

陈忠实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另一方面,陈忠实的养鸡事业就此“泡汤”。

《白鹿原》获得了成功。1992年 ,编辑问陈忠实:“《白鹿原》是要稿费还是版税?”陈忠实用浓厚的陕西方言说:“你说咋弄就咋弄?”最后,他与出版社签订了一份10%版税的合同。

后来,《白鹿原》迎来了销售热潮,仅仅4个月,发行了56万册,等到1997年时,累积发行了160多万册。陈忠实凭借455万的版税登上了作家财富榜第13名。

然而,1997年“茅奖”评审会上,《白鹿原》却成了褒贬不一的作品,其中对男女情事的露骨描写致使很多评论家抨击太过低俗、迎合,无奈,陈忠实只能删减50000字后,《白鹿原》得以拿下“茅奖”,这也成了遗憾!

尽管《白鹿原》拍成了电视剧,但因为各种删减,早已没有了原著作品的深邃、厚重。时隔20多年,随着思想开化,未删减版《白鹿原》得以回归,

经典面前,建议大家去读原著未删减的《白鹿原》,文字的世界,更隽永、厚重,更有生命力!戳下【看一看】

[微风]19,一位科学家来到委内瑞拉的原始森林勘探资源,结果中途被两只直立行走的猿猴所阻拦。

科学家大怒开枪射击,当场打死一个猿猴。

但还没走出5公里,眼前的一幕让他流泪忏悔:“我是个罪人。”

[胡瓜]198月16日,这位名叫弗兰索瓦·德洛的瑞士地质学家,率领考察队在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交界处的热带雨林进行考察。

八月的南美北部正是雨季,十分炎热,热带雨林里常常出没蟒蛇爬虫,考察队都提心吊胆的小心前进着,经过漫长的漂流,队伍来到了塔拉河。

漫长的行程和湿热的环境使得大家情绪都十分糟糕,为了能够更好地安抚大家的情绪,德洛让大家在岸边原地休整,补充体力后继续从陆地前行。

队伍中负责护送的保镖开始查看周围的环境,并确认所在的位置,他们还不知道,接下来,他们将会遇到一对巨猿。

休整之后,队伍再度从陆地出发,刚走不久,意外发生了。

此时,一雌一雄两只巨猿正在河边寻觅着食物,它们拨弄着丛林里的杂草,发出窸窸窣窣的响声,这也引来了考察队队员的注意,于是大家开始仔细的寻找着响声的源头。

这时有人大叫道:“上帝啊!那是什么东西!”

随后他立刻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不已,原本两只巨猿只是专心地做着自己的事情,却在听见叫声后受到惊吓。

雌猿如惊弓之鸟般慌乱的四处跑动,雄猿此时也开始叫嚣起来,并用手抓取地上的泥土朝人群扔去,烂泥溅的到处都是。

保镖持枪走上前,准备朝巨猿射击,又一块烂泥扑面而来,保镖一枪射歪,正打在树干上,雌猿被溅射的木片击中,疼痛使得它开始展开报复,捡起石头朝保镖扔去。

保镖眼见石头飞来,立即躲闪,正砸在身后德洛的脸上,德洛只感觉鼻头一热,鲜血便流了出来。

德洛叫骂道:“该死的东西,把枪给我!”

顺势抢过保镖手里的枪,朝着两只巨猿一通乱射。

雌猿因为受伤向雄猿身后退去,雄猿正咆哮着挥舞双臂,十分吓人,这时一颗子弹从雄猿喉咙穿过,顿时鲜血四溅,随后重重倒在地上。

[微风]德洛看到雄猿倒地,又感到了深深的负罪,随后停止了射击,雌猿看着雄猿倒地不起,恐惧的朝丛林深处跑去。

众人见雌猿逃跑,也不敢再追,毕竟丛林深处,任何情况都有可能发生,于是,走到雄猿跟前查看。

雄猿此时还未断气,倒在地上,鲜血从喉管和嘴里流出,并伴随着痛苦的哀嚎,德洛见此情形,朝着雄猿的心脏又是一枪,彻底了结了它的生命。

看着眼前的巨猿,众人心中仍然感到害怕,这只雄猿十分高大,有一人多高,双臂修长,半蹲时就能触到地上,浑身覆盖着毛发,从生殖器官来判断,确实是雄性类人猿。

另一方面,它鼻孔上翻,嘴巴大张,形象十分接近人类。

恐惧之余,德洛叫人从船上取下箱子和相机,将猿猴放在箱子上,用树干支撑住巨猿的下颌,拍下了许多照片。

德洛随后对其他人说到:“弟兄们,咱们把它的皮毛剥下来,带回去研究。”

[作揖]但众人都觉得麻烦,最重要的是,看着眼前的这个生物,大家都感到十分恐惧,加上它的形象太接近人类,大家在心理上也无法接受这么做。

于是,德洛也只好放弃这一做法,带领队伍继续前进,还没行进几公里,众人便被眼前的景象惊呆,前方正是一片被丛林遮住的峡谷,一旦掉下去,必然粉身碎骨。

联想到一开始见到巨猿的情形,德洛跪倒在地,掩面痛哭道:“主啊!我真是罪人!”

原来,巨猿朝考察队扔烂泥石头,是想吓走他们,可是文明的子弹最终消灭了野蛮物种的善意,想想这位科学家,还意图将它剥皮,不禁令人痛心。

前行无路,众人便背上行囊折返,并准备将它安葬,当众人抵达后,它的尸体仿佛从未出现过一般,消失了,众人只能口中祷告,希望他们的上帝能接纳这个生物,但更多的是在为自己的罪行忏悔着。

[中国赞]考察结束,返回时,队伍遭遇到了洪水,许多物资被打湿,或是遗失,很不幸的是胶卷也没能幸免。

最终只有一张照片保存下来,多年以后,科学家向朋友们诉说着自己这段不凡的经历,众人也只当是朋友,他为了引人注目所编造的故事罢了。

时过境迁,许多事情已经过去太久,但我们仍然要反思,当文明与野蛮相遇时,所谓的文明社会真的会表现得更加文明吗?

或者只是因为文明社会可以向未开化的物种,掏出更具有说服力的武器而已呢?

清末侠士吴樾给未婚妻严无畏写了一封信,过几天严无畏慷慨自刎以殉情。吴樾,何许人也?为何未婚妻严无畏愿慷慨自刎以殉情?

吴樾(1878一1905),安徽桐城人。自幼好古文,诸子百家之说他都读过。犹好古诗文,但极恶八股之术,不愿入仕。

20岁又东游浙江沪一带,目睹江南“开化之风”。后又由堂叔吴汝纶推荐与1902年入保定高等学堂就读,广阅革命书籍,如《 革命军》,《警钟报》,《自由血》,《 黄帝魂》,《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记略》等等,后在蔡元培的介绍下加人光复会。

吴樾受革命思潮的影响,由支持变法改为暴力推翻满清,吴樾先是和赵声、杨毓麟创建了北方暗杀团,伺机对清朝掌权者和大臣开展暗杀活动。

1903年吴樾遇到自己的未婚妻严无畏,两人情投意合。

有一天,吴樾和严无畏说,不久清朝五大臣将出洋出洋考察宪政,我此次去誓除五贼(五大臣:载泽、戴鸿慈、徐世昌、端方、绍英),恐凶多吉少,望小妹保重!

让吴樾稍感意外的是,严无畏听罢非但无惊惧之色,反而表现出一种大义凛然的气魄,慨然赞同道:“人心未死,谁不思汉?只恨我体弱多病,恐为你累赘,不能同你一起去。”

她来到书桌前,赋诗《三绝》,赠与吴樾:

感君爱国救同胞,几个男儿意气豪;愧我无才能共事,莫因离别赋牢骚。

诸般讲解殷勤教,领悟无缘恨未消;从此窗前难共语,奈何天里度终朝。

茫茫后会知何日,痛苦分离在目前;好梦岂知容易散,痴心空望月常圆!

字里行间痴情凄婉又深明大义,吴樾读罢,百感交集的揽严无畏入怀,说道:人生有此红颜知己足矣!但为了千万万同胞之觉醒,我吴樾今生今世恐怕要有负于你了!

吴樾到京城后,严无畏的写的信也到了京城,除表达无尽的思恋以外,严无畏还誓言,如果爱人牺牲了她将一定为他复仇。吴樾很快回一封长信给严无畏。

书信内容如下:

人之死生亦大矣哉!盖生必有胜于死,然后可生;死必有胜于生,然后可死。可以生则生,可以死则死,此之谓知命,此之谓英雄,昧昧”者何能焉!生不知其所以生,死不知其所死,以为生有生人之乐,死则无之,故欲生恶死之情自往来于胸中而不去,则此准之生如秋蝉,死若朝菌”者,可无足怪矣。

若夫号称知命之英雄,向人则日:“我不流血谁流血?”此即我不死谁死之代名词耳,及至可以流血之日,而彼则曰:“我留此身将有所待。”持之又久,则此身或病死或他故而死。

吾知其将死之际,未有不心灰意冷,勃发天良,直悔前言之不践,与其今日死不如昔日之不生也。然悔之何及,徒益悲伤耳。

此吾之所为有鉴于此,而不敢不从速自图焉。亦以内顾藐躬,素非强壮,且多愁善病,焉能久活人间?与其悔之他时,不如图之此日。抑或苍天有报,偿我名誉于千秋,则我身之可以腐灭者,自归于腐灭;而不可以腐灭者,自不腐灭耳。

夫可以腐灭者,体质;而不可以腐灭者,精灵“。体质为小我,精灵为大我。吾非睐珠者比,能不权其大小轻重以从事乎?而况奴隶以生,何如不奴隶而生?以吾一身,而为我汉族倡不奴隶之者,其功不亦伟耶!此吾为一己计,固不得不出此,即为吾汉族计,亦不得不出此。

吾决矣,子将何如?古人有言日,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秦山,有轻于鸿毛。子即不为汉族计,亦独不为己计乎?子自思身材之短小体气之柔弱,精神之欠乏,饮食之简少,且卫生之不讲,心境之不宽,劳苦之不耐,疾病之时至,非较吾为尤甚乎?吾窃不逊,若子能寿一百,吾即能寿年一百一十。

吾今自思不过得寿四五十,子可作比例观。且子多寿,有何所用?虽如彭祖,亦不过饮食衣服之较多于人,而况子非其比。势不得不为一己计,则当捐现在之有限岁月,而求将来之无限尊荣。且也,以个人性命之牺牲而为铁血强权之首倡,此为一己之计,即所以为汉族计也,非一举而两得乎?予再三覆思之。如以吾言为然,则请为子书善死之策;若以为否,则请留此书于临死之日,再一阅之,以证吾之见地如何。

这是吴樾在行刺出洋考察宪政的五大臣前,写给未婚妻的信。在信中,他劝告未婚妻要树立正确的生死观,不要平平庸庸,“生若秋蝉,死若朝菌”,而应该“捐现在之有限岁月,而求将来之无限尊荣”,表现出一个民主革命者勇于为共和事业献身的崇高精神。

1905年9月24日,五大臣正式出洋考察。吴樾穿上役衣服混进火车,在火车开动之际引爆身上的炸药,准备与五大臣同归于尽。吴樾当场被炸死,另有两人死亡。五大臣仅受了轻伤。吴樾的未婚妻知道夫君殉国的消息后,慷慨自刎以殉情。吴樾行刺五大臣的事迹很快传遍天下,同盟会的“天讨”号增刊把他的遗著全部发表,追认他为盟友。

细思恐怖!《白鹿原》中被强行删减的一幕:新媳妇夜里醒来,发现身边丈夫没了人影。此时,她看见婆婆屋子里的灯亮着。新媳妇思量,“又开始偷吃了···”抹着黑暗,她亦步亦趋走到公婆房门外,结果听到丈夫和公婆谈论着要吃掉她,新媳妇吓得身体酥软!#头条文史#

《白鹿原》中有太多大尺度、不能直视的情节,但一经改编为电视剧只能将其删去。如果读过原著,就会被其中的内容所震撼!可以说原著《白鹿原》和电视《白鹿原》有着天壤之别。

比如白嘉轩七娶六丧的事实,原著读完发人深省,令人觉得害怕、诡异,但是电视中《白鹿原》只是简单的一笔带过,丝毫不曾提及。要知道,作者陈忠实花了整整两大章交代娶妻丧妻的始末。

又比如说,原著《白鹿原》中男女情感的细节描写,鹿子霖和田小娥的情感秘事,露骨而大胆,完全超出了读者的想象,以及白灵和鹿兆鹏住在一起后房东老太太的一番盘问与调侃···“颜色”之浓烈,其实比起《废都》来丝毫不逊色,同时,还有很多被省略的不能入眼情节!

回到文初,媳妇来到屋子门口,“如今没有粮食,老天爷是要收走一批人。”公公说。紧接着婆婆说:“等过了这一阵子,再给你娶一房就是···”新媳妇吓得双腿发软,脊背一阵冰凉,她抹着黑夜跑回娘家,将公公婆婆要吃自己的事情告诉了父母。

在安慰中新媳妇安然入眠。然而夜里她从梦中惊醒,听见父母亲居然也在商量着吃掉她。“与其便宜了别人,还不如我们自己吃掉···”他们说。新媳妇陷入了疯癫。从此,她成了白鹿原上的疯婆娘。

剧版《白鹿原》与陈忠实的原著,已经完全是两个版本,在被篡改到面目全非之后,很多章节和情节都与原著不符合,丝毫不能呈现、还原《白鹿原》的深刻。

事实上,删减和篡改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电视和原著本就不能同日而语,剧版是大众化的作品,剧中不能呈现那些不健康的内容,有悖社会道德、风气。原著不同,它是读者通过文字自己构筑原始版的《白鹿原》世界。

直到现在,很多人质疑《白鹿原》缺乏真实性,认为是陈忠实只为博人眼球。可是只要了解一点历史就会深以为然。上世纪关中大旱,从春季到秋天,几乎没有下一场雨,人们吃尽了口粮,只能吃树皮、草根,甚至观音土。

天灾固然没有办法,但人祸也不少。彼时,正值民族生死攸关——清廷腐败,列强入侵,军阀混战,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资本掠夺。饿死很多人,无数人逃荒。一幕幕惨象,在中国大地上演。那时候的政局,就像电影《1942》所呈现的那样。

《白鹿原》是对动荡历史的1:1还原,而非虚妄的只为博人眼球而作!为什么这样说呢?

写作《白鹿原》,陈忠实花了6年,光准备工作就用了2年。这2年他到地方调研,考察白鹿原上各个村子、县落里不为人知的历史史事。走访长安、咸宁、以及蓝田···

通过调研,陈忠实才发现他对自己脚下这片土地知之甚少,但往前追溯100年,便会发现它如此魔幻,有太多不可思议的民间诡事、骇人听闻的传说。

其实任何一个人,如果将生活的故乡追溯到100年前,都会发现它的历史是如此惊心动魄、匪夷所思。

某种意义上来说,《白鹿原》和拉丁美洲的《百年孤独》没有二议,从清末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前后一百多年,几代人的兴衰荣辱被大时代的意志挟裹向前。马尔克斯笔下的“马孔多”就像白鹿原,是一面镜子,折射着整个历史发展的进程,被全世界人民所知晓!

陈忠实描摹了一个真实、令人不寒而栗的白鹿原世界。关中平原,中国大地版图的几何中心处,这里代表着最纯正、最原始中国农耕文明,是历史的活的标本。

曾有一个河北读者指着厚如板砖的《白鹿原》原著惊讶说:“写完这样一本书,是不是作者生命耗尽了?”诚然,55万字的长篇巨著,浩浩荡荡,如同史诗,将民族的演变浮沉定格在历史坐标上。

陕西作家有一种共性,执拗的坚韧,以命博文,让人敬佩之余却也令人怜惜,陈忠实如此,路遥也一样,贾平凹差点步了路遥后尘···或许这就是这片土地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

电视版《白鹿原》太多删减、篡改,致使原著《白鹿原》的精髓和深刻并未呈现出来。其实也能理解,电视剧、电影是大众艺术,内容必须健康、正能量。但是这并非第一次删减。

1995年,“茅奖”评审时,《白鹿原》由于大量的男女情事描写被抨击“低俗,不入流”,因而评论家们反对入选“茅奖”。

1997年二审,赞成和反对双方一经协商,要求陈忠实删掉其中50000字的大尺度描写,惟其如此,才能通过评审。

陈忠实不得不删减其中50000字。一个作家,一生能拿到中国文坛天花板荣誉的“茅奖”,可以说此生无憾。对陈忠实,同样如此!

20多年后,社会文明程度变高,人们思想开化,《白鹿原》最初未删减版才得以面世,被删减的50000字重新回到大众视野。

如果你依然停留在电视、影视剧,记得翻看原著、与陈忠实对话,它更震撼、更激荡人心,捕捉内心敬畏,体验意外收获!《白鹿原+百年孤独》戳下【看一看】

,陈忠实被某大领导质疑:“写完《白鹿原》山穷水尽了吧?还是应该好好体验生活,深入基层!”不曾想这句话点燃了陈忠实。陈老接下来的一句话让对方尴尬不知所措!#我要上微头条#

有人说,陈忠实不懂收敛,故意给别人难堪。可真的是这样吗?

“深入基层,体验生活”这八个字,任何时候都不要在陈忠实面前提起。坊间有句话:“不懂别人苦,莫劝他人善“。为写作《白鹿原》,陈忠实付出了太多。其中的苦楚,恐怕唯有陈老自己知道——那是一种精神上的折磨,也是身体上的考验。毫不夸张地说,《白鹿原》夺走了陈忠实多活几年的光阴。

1992年以前,陈忠实作为陕派作家代表人物,他先后发表多部作品,并一再登上赫赫有名的《当代》杂志。到八九十年代,陕西文坛乍然“新星”涌现。其中就有陕北路遥,陕南商州贾平凹。

路遥一部《人生》,声名鹊起,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人生》高潮。彼时,同在陕西作协工作的陈忠实,每天都有人来拜访。让他苦闷的是,这些读者都是问路遥办公室在哪里的?《人生》的成就之高,在今天亦是难以企及的高度;另一方面,后起之秀的贾平凹异军突起,凭借《秦腔》和《酱豆》等作品获得了茅盾文学奖。

反观陈忠实,虽然多年来一直坚持创作,但都是短篇,没有一部大作能够拿得出手撑门面。衡量一个作家水准的,恰恰就是长篇小说的驾驭能力。刺激陈忠实放弃作协职务的是另一件事。

一天,陈忠实骑着自行车奔驰在渭河平原,恰好遇上几个老朋友。对方打趣:“你一个搞文学创作的,怎么连个《人生》都弄不出来呢?”陈忠实听到这句话,就像一根针扎在心上。但此后他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写就一部死后能垫棺作枕的作品,否则就是白活一世。

为写作《白鹿原》,陈忠实辞去省作协职务,直接搬家到乡下,开启了“苦行僧”式的写作。当时生活过得紧紧巴巴,每个月全家也就100元收入,家里开支、三个孩子都要从里面出。陈忠实生活非常艰苦——馒头就大葱、咸菜经常就是标配。唯一改善伙食的机会,便是当地有红白喜事的时候,陈老就会以账薄先生前往,别人给他一点钱,接下来的日子好过几天。

生活难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为了写作和还原真实的《白鹿原》世界,陈忠实不得不走访和实地考察、调研。深入一线、基层,和当地原上老农一并翻地、干农活,通过这些上一辈老者,陈忠实得到了大量荒诞、离奇的别人看不懂的奇闻轶事。与此同时,他多处走访、询问,在蓝田、长安和咸宁等地,搜集到了20多卷资料。

翻开那些泛黄的扉页,各种旧社会或诡异、或荒诞的故事扑面而来。陈忠实这才发现,虽然这片土地已经生活了40年,但自己一点也不了解。县志所记载的民间诡事、传说,成为陈忠实《白鹿原》中人物、事件的直接来源。

20卷县志,光记载贞妇烈女的就多达4-5卷。一方面,这些珍贵的县志资料给了陈老切实可依据的史事真料;另一方面,翻阅县志,书中人物活灵活现,一如滚动的幻灯片一样在眼前浮现。如何铸就伟大的作品?这些鲜活的血淋淋的例子不能被尘封在关中平原的土地上。

男尊女卑,一个宏大的历史主题,它即将成为历史。由此,“女性悲剧”成为《白鹿原》的一大核心呈现。集合了千万种不幸,囊括了世间苦难···一个活灵活现的田小娥在陈忠实脑海诞生。

1988年,陈老就坐在椅子上,他写下一句,撕掉一张,写下又继续撕掉。桌子上的茶,凉了一次又一次。几经思考,他终于写下那句“白嘉轩后来引以为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的经典开篇。这句话一出,灵感喷涌,眼前一幕幕铺天盖地而来。在这种前所未有的沉静中,陈老仅仅10个月就完成了《白鹿原》的初稿。

直到完结前夕,妻子又到乡下送馒头。临走时,她问了一句话让陈老既惶恐又释然:“如果写完发表不了怎么办?”陈老不避讳说:“那我就去养鸡,把写作当副业”。

1993年《白鹿原》出版了,销量一路攀升。陈老因为《白鹿原》,得获455万版税,跻身作家财富榜13名。

陈老曾经的“养鸡梦”,从此也就落空了!

1995年,《白鹿原》送审茅盾文学奖。在场23位评委一致通过。然而等到1997年二审时,却遭遇了尴尬一幕,一大批评论家指责、抨击《白鹿原》太多露骨的“男女情节”描写,因此不能通过。几经权衡,最后在陈忠实删减50000字后得以通过“茅奖”审核。

删减的50000字,成了作者和读者的心头遗憾。直到后的今天,随着文明开化,思想开放,人们不再忌讳。最初版《白鹿原》才得以呈现,那些被删减的50000字重新回归。

多年后,某领导质疑陈忠实黔驴技尽,《白鹿原》后无新作。陈忠实直言回击:“你懂个锤子···”(陕西方言,好友之间打趣)。

《白鹿原》多经典?学者范增评:“一代奇书,比之巴尔扎克、斯坦达尔未肯轻让”。

一部《白鹿原》,半部近代史。它是中国的《百年孤独》,囊括千年民族秘史,还原百年社会变革动荡。原著震撼、激荡雄浑。戳【看一看】若未曾翻看,收入书架、囊中。

各路洋人汇聚丽江之际,中国学者也冒着抗战烽烟急起直追:首先是丽江方国瑜(1903-83)先生1933年从京师大学和北京大学返乡调查,1934年6月编成《纳西象形文字谱》且有章太炎作序称为“先导”,奠定后来“纳西语言和历史学研究之父”和“南天泰斗史学巨擘”的根基。

最先考察丽江的内地学人陶云逵(1904-44)原籍江苏寄居天津,1924年入南开大学,1927年赴德国柏林、汉堡两大学攻取民族学人类学博士学位。1934年入职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后跟凌纯声调查丽江、中甸、维西及滇缅滇越边境两年。1940年,他从吴文藻手中接掌云南大学社会学系主任且兼任西南联大教授、南开大学边疆人文研究室主任并主编《边疆人文》杂志,三年油印3卷18期。第1卷第2期刊出“西南部族之鸡骨卜”,认定汉人“鸡卜”之法从边疆民族传入。这是现代中国民族学研究纳西族和傈僳族开山之作。他的调查报告包括“几个云南土族的现代地理分布及其人口之估计”、“碧落雪山之傈僳族”、“几个云南藏缅语系土族的创世神话”、“车里摆夷之生命环”等,散见于《西南边疆》、《边疆人文》。陶云逵《边疆人文》后转而关注边政实务,曾写有“边疆与边疆社会”、“开化边民问题”、“论边地汉人及其与边疆建设之关系”、“论边政人员专门培训之必须”等文章。其中金句之一是:“我们的边疆政策,弊病在于单边的,仅顾政府一方面意旨而未从边民意旨与生活实况着想。”这些成果收录于李东晔近年整理的《陶云逵民族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

连载(245)

《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序

国际烹饪大师甄文达

饮食之道,体现的文化内涵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饮食文化遗存,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它的源远流长,回望这浩荡的文化源流,可以领悟到中华文明雄厚根基之所在。

探讨整理我国饮食文化的宝贵遗产,以服务于人民的健康事业,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时代前进的要求。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有这样一位饮食服务业的专家,穷20余年之功力,矢志不移,孜孜不倦,为弘扬中华饮食文化、推动中国餐饮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就是《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主编,我的好朋友关伟雄先生。

读《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人们不但能够尽情地领略1万年的华夏文明,还可以见证中华民族77万年的烹饪历程,探索1800万年的自然酿饮之源,追寻4500万年的人类

足迹……

《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中有1500多幅珍贵图片和翔实的文字说明,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系统而独到的专业理论,再现了人类进化、烹饪演进、饮食文化发展的简明过程。图书视角独特,以炊具的更新和演进为分期依据,将中华饮食文化的历史进程形象地

概括为八个阶段——

第1个阶段:从距今约4500万年前山西“世纪署猿”的出现到77万年前“北京人”学会用火熟食为“烹前时期”。如:170万年前云南元谋人或115万年前陕西蓝田人,他们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过着未开化的“茹毛饮血,生吞活嚼”之饮食生活,完全不识“熟”滋味。

第2个阶段:中国烹饪诞生的时间约公元前77万年至公元前3万年为“无炊具烹时期”。如:北京周口店猿人洞遗址,发现人类用火遗迹,中国考古学家据此做出“北京人”发明用火熟食论断,证明这里就是中国烹饪发源地,距今约77万年的历史。以前教科书上老写“北京人”生活约50万年前,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沈冠军等人采用最新考古方法“铝铍埋藏测年法”重新测定了“北京人”遗址和用火遗迹,认为这些远古人类生活在77万年前。烹饪诞生的伟大意义就是人类从此与动物划清界线走向文明。

第3个阶段:历史上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约公元前3万年—公元前1万年)为“石烹时期”。如:山顶洞人发现烤肉时,小块原料偶然落在石头上面,肉很快成熟,又不会烤糊,于是利用石块烹制食物,从而诞生石烹。

第4个阶段: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1万年—公元前2600年)则为“陶烹时期”。如:1962年在江西省万年县仙人洞出土中国最早的陶器,随后在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中国烹饪进入“陶烹时期”。

第5个阶段:青铜食器得到广泛应用的公元前2600年至公元前475年为“铜烹时期”。如:马家窑文化遗址发现青铜器, 随着青铜炊具、食具逐渐出现,中国烹饪进入“铜烹时期”。

第6个阶段:根据河北平山县出土战国时期的铁釜后,铁制炊具逐渐出现并得到广泛应用的公元前475年至公元19为“铁烹时期”。因为中国历史上的战国到清朝有两千多年,所以又分为:战秦汉魏晋南北朝为铁烹早期,隋唐宋为铁烹中期,元明清为铁烹近期。

第7个阶段:公元19至,随着电器炊具的逐渐出现,并得到广泛应用,为“电器烹时期”。

第8个阶段:公元,国外出现分子烹饪 并被国内餐厅引进制作,中国烹饪开始进入“分子烹时期”。

这一崭新的提法在中国饮食文化研究史上可谓独树一帜,首开先河,使读者对中华饮食文化有了更为系统而明晰的理解。

关伟雄为编著《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一书进行了漫长而艰辛的探索。他一头扎进77万年中华饮食文明的海洋里,查阅图书、收集资料、寻访专家、考察全国各地省市级博物馆、古迹遗址……20多年里,没有谁能统计出关伟雄啃过多少本晦涩难懂的饮食典籍,做过多少万字的读书笔记,没有人会知道他在考证饮食文化遗址的漫漫旅程中洒下了多少汗水,付出了多少心血!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艰辛的付出必然会获得相应的回报,经过长时间的研究考证,反复修改,关伟雄终于编著成稿《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这本书不仅唤醒了人们沉睡已久的饮食文化情节,而且为弘扬中华饮食文化提出了具有创见性的诠释。特别是在饮食文化的研究理论上,他不仅系统、全面、深入地将中国饮食文化进行了归纳、整理,而且独辟蹊径,结出了丰硕的新的理论成果,具有宝贵的原创性。

我深信《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必将受到大众的欢迎与喜爱,因为它是中华民族的一大幸事,是华夏儿女的骄傲,让我们共同期待它的早日出版。我坚信:“甄能煮、你也能煮”,成功无它,用心而已!

连载(237)

《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序

国际烹饪大师甄文达

饮食之道,体现的文化内涵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饮食文化遗存,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它的源远流长,回望这浩荡的文化源流,可以领悟到中华文明雄厚根基之所在。

探讨整理我国饮食文化的宝贵遗产,以服务于人民的健康事业,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时代前进的要求。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有这样一位饮食服务业的专家,穷20余年之功力,矢志不移,孜孜不倦,为弘扬中华饮食文化、推动中国餐饮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就是《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主编,我的好朋友关伟雄先生。

读《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人们不但能够尽情地领略1万年的华夏文明,还可以见证中华民族77万年的烹饪历程,探索1800万年的自然酿饮之源,追寻4500万年的人类

足迹……

《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中有1500多幅珍贵图片和翔实的文字说明,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系统而独到的专业理论,再现了人类进化、烹饪演进、饮食文化发展的简明过程。图书视角独特,以炊具的更新和演进为分期依据,将中华饮食文化的历史进程形象地

概括为八个阶段——

第1个阶段:从距今约4500万年前山西“世纪署猿”的出现到77万年前“北京人”学会用火熟食为“烹前时期”。如:170万年前云南元谋人或115万年前陕西蓝田人,他们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过着未开化的“茹毛饮血,生吞活嚼”之饮食生活,完全不识“熟”滋味。

第2个阶段:中国烹饪诞生的时间约公元前77万年至公元前3万年为“无炊具烹时期”。如:北京周口店猿人洞遗址,发现人类用火遗迹,中国考古学家据此做出“北京人”发明用火熟食论断,证明这里就是中国烹饪发源地,距今约77万年的历史。以前教科书上老写“北京人”生活约50万年前,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沈冠军等人采用最新考古方法“铝铍埋藏测年法”重新测定了“北京人”遗址和用火遗迹,认为这些远古人类生活在77万年前。烹饪诞生的伟大意义就是人类从此与动物划清界线走向文明。

第3个阶段:历史上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约公元前3万年—公元前1万年)为“石烹时期”。如:山顶洞人发现烤肉时,小块原料偶然落在石头上面,肉很快成熟,又不会烤糊,于是利用石块烹制食物,从而诞生石烹。

第4个阶段: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1万年—公元前2600年)则为“陶烹时期”。如:1962年在江西省万年县仙人洞出土中国最早的陶器,随后在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中国烹饪进入“陶烹时期”。

第5个阶段:青铜食器得到广泛应用的公元前2600年至公元前475年为“铜烹时期”。如:马家窑文化遗址发现青铜器, 随着青铜炊具、食具逐渐出现,中国烹饪进入“铜烹时期”。

第6个阶段:根据河北平山县出土战国时期的铁釜后,铁制炊具逐渐出现并得到广泛应用的公元前475年至公元19为“铁烹时期”。因为中国历史上的战国到清朝有两千多年,所以又分为:战秦汉魏晋南北朝为铁烹早期,隋唐宋为铁烹中期,元明清为铁烹近期。

第7个阶段:公元19至,随着电器炊具的逐渐出现,并得到广泛应用,为“电器烹时期”。

第8个阶段:公元,国外出现分子烹饪 并被国内餐厅引进制作,中国烹饪开始进入“分子烹时期”。

这一崭新的提法在中国饮食文化研究史上可谓独树一帜,首开先河,使读者对中华饮食文化有了更为系统而明晰的理解。

关伟雄为编著《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一书进行了漫长而艰辛的探索。他一头扎进77万年中华饮食文明的海洋里,查阅图书、收集资料、寻访专家、考察全国各地省市级博物馆、古迹遗址……20多年里,没有谁能统计出关伟雄啃过多少本晦涩难懂的饮食典籍,做过多少万字的读书笔记,没有人会知道他在考证饮食文化遗址的漫漫旅程中洒下了多少汗水,付出了多少心血!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艰辛的付出必然会获得相应的回报,经过长时间的研究考证,反复修改,关伟雄终于编著成稿《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这本书不仅唤醒了人们沉睡已久的饮食文化情节,而且为弘扬中华饮食文化提出了具有创见性的诠释。特别是在饮食文化的研究理论上,他不仅系统、全面、深入地将中国饮食文化进行了归纳、整理,而且独辟蹊径,结出了丰硕的新的理论成果,具有宝贵的原创性。

我深信《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必将受到大众的欢迎与喜爱,因为它是中华民族的一大幸事,是华夏儿女的骄傲,让我们共同期待它的早日出版。我坚信:“甄能煮、你也能煮”,成功无它,用心而已!

连载(295)

《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序

国际烹饪大师甄文达

饮食之道,体现的文化内涵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饮食文化遗存,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它的源远流长,回望这浩荡的文化源流,可以领悟到中华文明雄厚根基之所在。

探讨整理我国饮食文化的宝贵遗产,以服务于人民的健康事业,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时代前进的要求。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有这样一位饮食服务业的专家,穷20余年之功力,矢志不移,孜孜不倦,为弘扬中华饮食文化、推动中国餐饮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就是《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主编,我的好朋友关伟雄先生。

读《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人们不但能够尽情地领略1万年的华夏文明,还可以见证中华民族77万年的烹饪历程,探索1800万年的自然酿饮之源,追寻4500万年的人类

足迹……

《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中有1500多幅珍贵图片和翔实的文字说明,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系统而独到的专业理论,再现了人类进化、烹饪演进、饮食文化发展的简明过程。图书视角独特,以炊具的更新和演进为分期依据,将中华饮食文化的历史进程形象地

概括为八个阶段——

第1个阶段:从距今约4500万年前山西“世纪署猿”的出现到77万年前“北京人”学会用火熟食为“烹前时期”。如:170万年前云南元谋人或115万年前陕西蓝田人,他们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过着未开化的“茹毛饮血,生吞活嚼”之饮食生活,完全不识“熟”滋味。

第2个阶段:中国烹饪诞生的时间约公元前77万年至公元前3万年为“无炊具烹时期”。如:北京周口店猿人洞遗址,发现人类用火遗迹,中国考古学家据此做出“北京人”发明用火熟食论断,证明这里就是中国烹饪发源地,距今约77万年的历史。以前教科书上老写“北京人”生活约50万年前,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沈冠军等人采用最新考古方法“铝铍埋藏测年法”重新测定了“北京人”遗址和用火遗迹,认为这些远古人类生活在77万年前。烹饪诞生的伟大意义就是人类从此与动物划清界线走向文明。

第3个阶段:历史上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约公元前3万年—公元前1万年)为“石烹时期”。如:山顶洞人发现烤肉时,小块原料偶然落在石头上面,肉很快成熟,又不会烤糊,于是利用石块烹制食物,从而诞生石烹。

第4个阶段: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1万年—公元前2600年)则为“陶烹时期”。如:1962年在江西省万年县仙人洞出土中国最早的陶器,随后在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中国烹饪进入“陶烹时期”。

第5个阶段:青铜食器得到广泛应用的公元前2600年至公元前475年为“铜烹时期”。如:马家窑文化遗址发现青铜器, 随着青铜炊具、食具逐渐出现,中国烹饪进入“铜烹时期”。

第6个阶段:根据河北平山县出土战国时期的铁釜后,铁制炊具逐渐出现并得到广泛应用的公元前475年至公元19为“铁烹时期”。因为中国历史上的战国到清朝有两千多年,所以又分为:战秦汉魏晋南北朝为铁烹早期,隋唐宋为铁烹中期,元明清为铁烹近期。

第7个阶段:公元19至,随着电器炊具的逐渐出现,并得到广泛应用,为“电器烹时期”。

第8个阶段:公元,国外出现分子烹饪 并被国内餐厅引进制作,中国烹饪开始进入“分子烹时期”。

这一崭新的提法在中国饮食文化研究史上可谓独树一帜,首开先河,使读者对中华饮食文化有了更为系统而明晰的理解。

关伟雄为编著《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一书进行了漫长而艰辛的探索。他一头扎进77万年中华饮食文明的海洋里,查阅图书、收集资料、寻访专家、考察全国各地省市级博物馆、古迹遗址……20多年里,没有谁能统计出关伟雄啃过多少本晦涩难懂的饮食典籍,做过多少万字的读书笔记,没有人会知道他在考证饮食文化遗址的漫漫旅程中洒下了多少汗水,付出了多少心血!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艰辛的付出必然会获得相应的回报,经过长时间的研究考证,反复修改,关伟雄终于编著成稿《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这本书不仅唤醒了人们沉睡已久的饮食文化情节,而且为弘扬中华饮食文化提出了具有创见性的诠释。特别是在饮食文化的研究理论上,他不仅系统、全面、深入地将中国饮食文化进行了归纳、整理,而且独辟蹊径,结出了丰硕的新的理论成果,具有宝贵的原创性。

我深信《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必将受到大众的欢迎与喜爱,因为它是中华民族的一大幸事,是华夏儿女的骄傲,让我们共同期待它的早日出版。我坚信:“甄能煮、你也能煮”,成功无它,用心而已!

夜读《史记》之七,将画饼变为现实的秦文公。

秦国的立国异常艰辛,从商朝镇守西垂的将军中潏,到效忠纣王战死沙场的勇士恶来。至周以后,沦为在西周与西戎之间夹缝中求生存的牧民,靠着叔伯兄弟之间的关系,借造父之荫而袭赵氏。直到非子养马之功,才得秦嬴的名号,有了自己的姓氏。秦仲与戎人搏命才获得大夫的身份,庄公以战功才获得镇守西垂的权力(西垂大夫)。而襄公因护驾有功才封为诸侯,秦国始立,从中潏到襄公经营西垂己三百余年。而国虽立,疆宇未平,周平王所封岐山以西之地,连岐山都在戎人手里,周王认戎王不认,要将画饼变为现实,必须将这些土地从戎人手里夺回来。因此,秦襄公立国之后,急于夺回岐山,多次征战,但敌强我弱,未能取胜,最后死在征战的途中。襄公的儿子秦文公继位后,改变了策略,先埋头抓经济,发展壮大后,再收复失地。文公刚继位时,还住在犬丘的西垂宫,按郦道元《水经注》的说法,这西垂宫为庄公为西垂大夫时所建。这里是秦人的发源地,商代中潏就在此出生,他是父亲胥轩与后来周的申国的郦山之女联姻而生,直到大骆在此娶申侯女而生成,与别的女人生非子。秦仲征戎失败,戎丘被戎人所占,大骆长子成的后代尽数被杀。到庄公大破戎人,夺回故地,周王任其为西垂大夫,并将此封给秦。因此犬丘也是面对西戎的最前沿。住在这里,貌似很勇敢,直面敌人。很坚贞,坚守故地。而实际对自身发展并不利,因为在这里与西戎形成对峙,疲于应对各种侵扰,难以集中精力搞建设。而且国家新立,襄公初败,不宜出击。于是文公三年,秦文公带着兵士七百人以狩猎的名誉向东进行国力和迁都选址的考察。文公四年,他们来到了当年非子养马的地方,汧渭之会的秦亭(今陈仓),这是周王封给非子的故地。秦文公看到这里水源丰沛,土地肥沃。于是说:“当年周天子赏赐我的先辈秦嬴(非子)这块地方,后来才终于获得了诸侯国的封号"。因此叫巫师占卜这地方适不适合建都,结果是吉。随即文公令人在此营造都城,迁都于此。到了文公十年,经济和人口都得到了很大的恢复,秦文公开始着手抓文化建设,他在鄜这个地方设立祭坛,用最高祭礼牛,羊,猪各三头(三牢),供奉秦人的天神白帝,以此建立秦人的精神纽带。文公十三年,秦国开始设立史官记录国家的历史大事,人民也得到教育和开化。十年磨一剑,当物质储备和人口素质都准备充分,秦文公十六年,文公发起对戎人的攻击,大获全胜,戎人败逃。一举夺回了岐山周原之地和周的遗民。为了取信于天下,文公按当年周平王与秦襄公的誓约将岐山以东的土地归还给周朝([鼓掌])。文公十九年,秦文公在陈仓狩猎时获得一枚象鸡一样的宝石,听人说这是祥瑞的神物(陈宝,陈仓之宝),于是将它供奉起来,这就是宝鸡地名的由来。经过后人的附会,这块象鸡一样宝石預示了秦人的未来,暂且不表。文公二十年,为了加强对内部统治,秦文公颁布了株连三族的连坐法,继承了先祖皋陶以刑律治国的衣缽,走上了以法治国的道路。文公二十七年,人们在砍伐南山的大树时,遇上了一头大公牛(大特),秦文公在此建立祠堂,祭祀公午。关于丰大特的解释很多。个人认为,此举应是秦文公鼓励惯于游牧的秦民,定居农耕的一项重大措施,将南山向阳的林木伐掉,开荒种地。而公牛是农神的象征。文公四十八年,秦文公所立的太子先他而亡,赐号为竫公。文公将竫公的大儿子立为太子,是他的孙子辈。两年后,秦文公死了,埋在西山。太子继位,称为秦宁公,小孙子登基,带来重大隐患。

《秦本纪》原文:

文公元年,居西垂宫。三年,文公以兵七百人东猎。四年,至汧渭之会。曰:“昔周邑我先秦嬴于此,后卒获为诸侯。”乃卜居之,占曰吉,即营邑之。十年,初为鄜畤,用三牢。十三年,初有史以纪事,民多化者。十六年,文公以兵伐戎,戎败走。于是文公遂收周余民有之,地至岐,岐以东献之周。十九年,得陈宝。二十年,法初有三族之罪。二十七年,伐南山大梓,丰大特。四十八年,文公太子卒,赐谥为竫公。竫公之长子为太子,是文公孙也。五十年,文公卒,葬西山。竫公子立,是为宁公。

附:秦之宗系图

黄帝→昌意→颛顼→女脩→大业→大费(伯益)→大廉→中衍→中潏→蜚廉→恶来→女防→旁皋→太几→大骆→秦非子→秦侯→秦公伯→秦仲→秦庄公→秦襄公-秦文公→秦宁公。

连载(301)

注:最后一编连载,多谢大家关注与支持!明天起连载由关公宴关厨圣主编《中国名厨星光大道历代名厨排座次》。

《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序

国际烹饪大师甄文达

饮食之道,体现的文化内涵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饮食文化遗存,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它的源远流长,回望这浩荡的文化源流,可以领悟到中华文明雄厚根基之所在。

探讨整理我国饮食文化的宝贵遗产,以服务于人民的健康事业,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时代前进的要求。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有这样一位饮食服务业的专家,穷20余年之功力,矢志不移,孜孜不倦,为弘扬中华饮食文化、推动中国餐饮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就是《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主编,我的好朋友关伟雄先生。

读《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人们不但能够尽情地领略1万年的华夏文明,还可以见证中华民族77万年的烹饪历程,探索1800万年的自然酿饮之源,追寻4500万年的人类

足迹……

《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中有1500多幅珍贵图片和翔实的文字说明,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系统而独到的专业理论,再现了人类进化、烹饪演进、饮食文化发展的简明过程。图书视角独特,以炊具的更新和演进为分期依据,将中华饮食文化的历史进程形象地

概括为八个阶段——

第1个阶段:从距今约4500万年前山西“世纪署猿”的出现到77万年前“北京人”学会用火熟食为“烹前时期”。如:170万年前云南元谋人或115万年前陕西蓝田人,他们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过着未开化的“茹毛饮血,生吞活嚼”之饮食生活,完全不识“熟”滋味。

第2个阶段:中国烹饪诞生的时间约公元前77万年至公元前3万年为“无炊具烹时期”。如:北京周口店猿人洞遗址,发现人类用火遗迹,中国考古学家据此做出“北京人”发明用火熟食论断,证明这里就是中国烹饪发源地,距今约77万年的历史。以前教科书上老写“北京人”生活约50万年前,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沈冠军等人采用最新考古方法“铝铍埋藏测年法”重新测定了“北京人”遗址和用火遗迹,认为这些远古人类生活在77万年前。烹饪诞生的伟大意义就是人类从此与动物划清界线走向文明。

第3个阶段:历史上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约公元前3万年—公元前1万年)为“石烹时期”。如:山顶洞人发现烤肉时,小块原料偶然落在石头上面,肉很快成熟,又不会烤糊,于是利用石块烹制食物,从而诞生石烹。

第4个阶段: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1万年—公元前2600年)则为“陶烹时期”。如:1962年在江西省万年县仙人洞出土中国最早的陶器,随后在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中国烹饪进入“陶烹时期”。

第5个阶段:青铜食器得到广泛应用的公元前2600年至公元前475年为“铜烹时期”。如:马家窑文化遗址发现青铜器, 随着青铜炊具、食具逐渐出现,中国烹饪进入“铜烹时期”。

第6个阶段:根据河北平山县出土战国时期的铁釜后,铁制炊具逐渐出现并得到广泛应用的公元前475年至公元19为“铁烹时期”。因为中国历史上的战国到清朝有两千多年,所以又分为:战秦汉魏晋南北朝为铁烹早期,隋唐宋为铁烹中期,元明清为铁烹近期。

第7个阶段:公元19至,随着电器炊具的逐渐出现,并得到广泛应用,为“电器烹时期”。

第8个阶段:公元,国外出现分子烹饪 并被国内餐厅引进制作,中国烹饪开始进入“分子烹时期”。

这一崭新的提法在中国饮食文化研究史上可谓独树一帜,首开先河,使读者对中华饮食文化有了更为系统而明晰的理解。

关伟雄为编著《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一书进行了漫长而艰辛的探索。他一头扎进77万年中华饮食文明的海洋里,查阅图书、收集资料、寻访专家、考察全国各地省市级博物馆、古迹遗址……20多年里,没有谁能统计出关伟雄啃过多少本晦涩难懂的饮食典籍,做过多少万字的读书笔记,没有人会知道他在考证饮食文化遗址的漫漫旅程中洒下了多少汗水,付出了多少心血!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艰辛的付出必然会获得相应的回报,经过长时间的研究考证,反复修改,关伟雄终于编著成稿《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这本书不仅唤醒了人们沉睡已久的饮食文化情节,而且为弘扬中华饮食文化提出了具有创见性的诠释。特别是在饮食文化的研究理论上,他不仅系统、全面、深入地将中国饮食文化进行了归纳、整理,而且独辟蹊径,结出了丰硕的新的理论成果,具有宝贵的原创性。

我深信《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必将受到大众的欢迎与喜爱,因为它是中华民族的一大幸事,是华夏儿女的骄傲,让我们共同期待它的早日出版。我坚信:“甄能煮、你也能煮”,成功无它,用心而已!

1933年,冰心在《大公报》上连载了一部轰炸文艺圈的小说,林徽因在看到这部作品后,直接寄了一瓶醋给冰心,两人关系正式宣告破裂。

这部小说名为《我们太太的客厅》,讲述了一个爱出风头,善于心计的太太的故事。这位太太整天没事就在自己的客厅开宴会,宴请一群虚伪做作的男性画家、诗人、哲学家,言语之间,尽是暧昧。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冰心这部作品是在讽刺林徽因,嘲讽她是个交际花,小说里的诗人和哲学家就是徐志摩和金岳霖,而小说里木讷不知所措的丈夫就是梁思成。

比如冰心在小说中这样写道,哲学家对太太说“太太,无论哪时看见你,都如同一片光明的云彩……”,而众所周知,徐志摩有一句标志性的诗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这明摆着就是宣告世人,我写的就是徐志摩和林徽因的奸情。

这部作品一经发表,就轰炸了整个文艺圈。大部分人对此的看法都是,冰心这是在嫉妒林徽因,毕竟,同作为民国才女,林徽因不仅比她貌美,而且颇受很多名人喜爱。

而林徽因显然也是这么认为的。她在看了这部小说后,立即挑了一瓶又陈又香的陈年老醋送给冰心。言下之意,显而易见,你就醋吧。

实际上,冰心之所以会有这个举动,倒不一定是对林徽因有多嫉妒,而是她虽然经历过五四的洗礼,但骨子里或许还是一个较为传统的女人。在一个传统的女人看来,林徽因这种已经结婚嫁人的女人,还和一群男人混在一起,实在难以忍受。我想,这才是冰心此举的真正原因。

这一点,鲁迅看透了冰心。他曾评论冰心道:“冰心像个因为别人调戏,就上吊的女人。”

林徽因自小跟着父亲到西欧游历,接受过西方较为开放的教育,行为举止上颇有一番新时代女性的感觉。她办茶话会,结交各界人士,爱漂亮。

而冰心则是在一个较为传统的家庭中长大的女孩,按部就班接受中式教育。虽然后来在新文化的影响下,思想有所开化,但小时候的教育或多或少都对她产生了影响,对林徽因的一言一行自然看不惯。

比如,林徽因和徐志摩牵扯不清时,冰心还专门跑去找林徽因,劝她不要和徐志摩走太近,影响不好。她甚至还专门发表了一篇文章,名叫《我劝你》,公然将林徽因和徐志摩的关系昭告天下。

后来,徐志摩因为去看林徽因的路上,坠机而死,冰心又发表看法说:“志摩是蝴蝶,而不是蜜蜂,女人的好处就得不着,女人的坏处就使他牺牲了。”

所有的一切都被林徽因看在眼里。随后的很多年,两人都再没过交集。

无论两人的恩恩怨怨如何,冰心也好,林徽因也罢,作为民国才女,她们其实都为中国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没有谁比谁更好之分。

冰心在世期间,写过《寄小读者》、《小橘灯》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作品婉约典雅,清灵秀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而林徽因作为一代知名建筑师,用脚步丈量过中国大地,和丈夫一起考察了很多古建筑,还为新中国设计了国徽,成就也非常大。

几十年过往,物是人非,再多的恩怨,我想也会随风消散吧。

#民国风月#

连载(六十三)

《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序

饮食之道,体现的文化内涵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饮食文化遗存,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它的源远流长,回望这浩荡的文化源流,可以领悟到中华文明雄厚根基之所在。

探讨整理我国饮食文化的宝贵遗产,以服务于人民的健康事业,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时代前进的要求。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有这样一位饮食服务业的专家,穷20余年之功力,矢志不移,孜孜不倦,为弘扬中华饮食文化、推动中国餐饮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就是《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主编,我的好朋友关伟雄先生。

读《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人们不但能够尽情地领略1万年的华夏文明,还可以见证中华民族77万年的烹饪历程,探索1800万年的自然酿饮之源,追寻4500万年的人类

足迹……

《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中有1500多幅珍贵图片和翔实的文字说明,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系统而独到的专业理论,再现了人类进化、烹饪演进、饮食文化发展的简明过程。图书视角独特,以炊具的更新和演进为分期依据,将中华饮食文化的历史进程形象地

概括为八个阶段——

第1个阶段:从距今约4500万年前山西“世纪署猿”的出现到77万年前“北京人”学会用火熟食为“烹前时期”。如:170万年前云南元谋人或115万年前陕西蓝田人,他们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过着未开化的“茹毛饮血,生吞活嚼”之饮食生活,完全不识“熟”滋味。

第2个阶段:中国烹饪诞生的时间约公元前77万年至公元前3万年为“无炊具烹时期”。如:北京周口店猿人洞遗址,发现人类用火遗迹,中国考古学家据此做出“北京人”发明用火熟食论断,证明这里就是中国烹饪发源地,距今约77万年的历史。以前教科书上老写“北京人”生活约50万年前,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沈冠军等人采用最新考古方法“铝铍埋藏测年法”重新测定了“北京人”遗址和用火遗迹,认为这些远古人类生活在77万年前。烹饪诞生的伟大意义就是人类从此与动物划清界线走向文明。

第3个阶段:历史上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约公元前3万年—公元前1万年)为“石烹时期”。如:山顶洞人发现烤肉时,小块原料偶然落在石头上面,肉很快成熟,又不会烤糊,于是利用石块烹制食物,从而诞生石烹。

第4个阶段: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1万年—公元前2600年)则为“陶烹时期”。如:1962年在江西省万年县仙人洞出土中国最早的陶器,随后在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中国烹饪进入“陶烹时期”。

第5个阶段:青铜食器得到广泛应用的公元前2600年至公元前475年为“铜烹时期”。如:马家窑文化遗址发现青铜器, 随着青铜炊具、食具逐渐出现,中国烹饪进入“铜烹时期”。

第6个阶段:根据河北平山县出土战国时期的铁釜后,铁制炊具逐渐出现并得到广泛应用的公元前475年至公元19为“铁烹时期”。因为中国历史上的战国到清朝有两千多年,所以又分为:战秦汉魏晋南北朝为铁烹早期,隋唐宋为铁烹中期,元明清为铁烹近期。

第7个阶段:公元19至,随着电器炊具的逐渐出现,并得到广泛应用,为“电器烹时期”。

第8个阶段:公元,国外出现分子烹饪 并被国内餐厅引进制作,中国烹饪开始进入“分子烹时期”。

这一崭新的提法在中国饮食文化研究史上可谓独树一帜,首开先河,使读者对中华饮食文化有了更为系统而明晰的理解。

关伟雄为编著《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一书进行了漫长而艰辛的探索。他一头扎进77万年中华饮食文明的海洋里,查阅图书、收集资料、寻访专家、考察全国各地省市级博物馆、古迹遗址……20多年里,没有谁能统计出关伟雄啃过多少本晦涩难懂的饮食典籍,做过多少万字的读书笔记,没有人会知道他在考证饮食文化遗址的漫漫旅程中洒下了多少汗水,付出了多少心血!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艰辛的付出必然会获得相应的回报,经过长时间的研究考证,反复修改,关伟雄终于编著成稿《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这本书不仅唤醒了人们沉睡已久的饮食文化情节,而且为弘扬中华饮食文化提出了具有创见性的诠释。特别是在饮食文化的研究理论上,他不仅系统、全面、深入地将中国饮食文化进行了归纳、整理,而且独辟蹊径,结出了丰硕的新的理论成果,具有宝贵的原创性。

我深信《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必将受到大众的欢迎与喜爱,因为它是中华民族的一大幸事,是华夏儿女的骄傲,让我们共同期待它的早日出版。我坚信:“甄能煮、你也能煮”,成功无它,用心而已!

国际烹饪大师甄文达

来自大兴安岭的鲜卑族最晚入主中原,却统一了整个中国北方

鲜卑民族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根据语言学家们的考察发现,“鲜卑利亚”里的“鲜卑”二字与“西伯利亚”的来源一致。而依据史书的记载,鲜卑一族发源于大鲜卑山,也就是我们今天的大兴安岭。

上世纪八十年代,考古学家们在今天的呼伦贝尔鄂伦春旗地区考古发掘了大量拓拔鲜卑氏族社会时期的遗物。作为鲜卑氏族的重要一支,拓跋鲜卑的祖先们曾在这崇山峻岭的一座石室中世代居住并繁衍。

鲜卑民族大约是在西汉的时候出现在中国的历史纪录上,然后这个民族走出了大兴安岭,一步一步向南迁徙,大致的线路就是从今天的呼伦贝尔到锡林郭勒,然后来到了广阔的内蒙古草原的南部。在东汉的时候,由于东汉初年,汉光武帝打败了当年称霸中国北方草原几百年的匈奴族,匈奴分裂为南匈奴和北匈奴。北匈奴西迁,向西沿着北纬大约四十度这条纬度线,来到了今天地中海的东岸,成为今天土耳其、保加利亚的主干民族之一。而南匈奴呢,向光武帝投降了,被安置在山西吕梁地区。

匈奴分裂后,北方草原霸权出现了真空期,这时,从大兴安岭迁来的鲜卑族成为了蒙古高原的主人。

从东汉中后期一直到魏晋末年,在这大约二百多年的时间里,鲜卑族部落在内蒙古南部游牧,并开始接触到汉文化。北魏王朝建立之前,中国处在一个十六国时期,这时在中国北方有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民族逐渐登上了历史舞台。这五个强大的少数民族比较的话,鲜卑族进入中原最晚,它的开化程度最低。

五胡:①是匈奴,匈奴东汉光武帝时期投降,它已经南迁到了山西的中部吕梁地区,已经进入汉人的地区了;②羯族它实际上是一个来自中亚的少数民族,它最有名的人物是石勒、石虎——建立后赵王朝的两个皇帝。

羯族,现在学术界普遍认为是中亚的召武九姓之一,他们姓石。他们这批人应该说在此之前,羯族进入中原之前就陆陆续续的从中亚迁过来了,但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地进入中国北方。③、④羌族和氐族,是我们今天甘肃一带中国西部固有的民族,他们是很早就进入中原。⑤而这个建立北魏的鲜卑族,它在建立国家之前一直在中国的边疆以北,它一直没有进入到真正的中原。

五胡十六国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混乱分裂的时期,建立了北方统一政权的拓跋鲜卑部落之前一直游牧于今天的山西、河北以北的地区,直到道武帝拓跋圭带着他的草原部落真正迁入到了汉人的居住地之内。而这段时期是中国社会大变动时期。

因为在此之前,五胡十六国时期,南下的五胡逐鹿中原。中华民族遭受了一场巨大的劫难,社会极其黑暗,老百姓生活没有保障,战争连年,生活不安定,随时有死亡的危险。这一个混乱的时期,老百姓水深火热,这为佛教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发展提供了一个肥沃的土壤。太武帝在攻克北凉之后,九年时间出兵西域,五千骑兵把今天的新疆四十八个城邦国家全部平定。于是,迎来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中西文化交流的高潮。第一次是汉武帝时期,第二次就是太武帝时期,第三次是唐初,第四次是蒙古国时期,第五次是清代康熙皇帝时期,第二次中西文化交流时期极其重要,重要之处就在于这个时期佛教大量进入中国。随着太武帝拓跋焘东征,十六国最后一个王朝北凉被征服,佛教中心也随着太武帝的征程,从佛教重地姑臧(今甘肃武威凉州区)迁移到了平城(今山西大同),在这里开启了佛教历史上的一次空前盛世。

连载(112)

《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序

饮食之道,体现的文化内涵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饮食文化遗存,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它的源远流长,回望这浩荡的文化源流,可以领悟到中华文明雄厚根基之所在。

探讨整理我国饮食文化的宝贵遗产,以服务于人民的健康事业,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时代前进的要求。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有这样一位饮食服务业的专家,穷20余年之功力,矢志不移,孜孜不倦,为弘扬中华饮食文化、推动中国餐饮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就是《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主编,我的好朋友关伟雄先生。

读《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人们不但能够尽情地领略1万年的华夏文明,还可以见证中华民族77万年的烹饪历程,探索1800万年的自然酿饮之源,追寻4500万年的人类

足迹……

《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中有1500多幅珍贵图片和翔实的文字说明,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系统而独到的专业理论,再现了人类进化、烹饪演进、饮食文化发展的简明过程。图书视角独特,以炊具的更新和演进为分期依据,将中华饮食文化的历史进程形象地

概括为八个阶段——

第1个阶段:从距今约4500万年前山西“世纪署猿”的出现到77万年前“北京人”学会用火熟食为“烹前时期”。如:170万年前云南元谋人或115万年前陕西蓝田人,他们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过着未开化的“茹毛饮血,生吞活嚼”之饮食生活,完全不识“熟”滋味。

第2个阶段:中国烹饪诞生的时间约公元前77万年至公元前3万年为“无炊具烹时期”。如:北京周口店猿人洞遗址,发现人类用火遗迹,中国考古学家据此做出“北京人”发明用火熟食论断,证明这里就是中国烹饪发源地,距今约77万年的历史。以前教科书上老写“北京人”生活约50万年前,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沈冠军等人采用最新考古方法“铝铍埋藏测年法”重新测定了“北京人”遗址和用火遗迹,认为这些远古人类生活在77万年前。烹饪诞生的伟大意义就是人类从此与动物划清界线走向文明。

第3个阶段:历史上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约公元前3万年—公元前1万年)为“石烹时期”。如:山顶洞人发现烤肉时,小块原料偶然落在石头上面,肉很快成熟,又不会烤糊,于是利用石块烹制食物,从而诞生石烹。

第4个阶段: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1万年—公元前2600年)则为“陶烹时期”。如:1962年在江西省万年县仙人洞出土中国最早的陶器,随后在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中国烹饪进入“陶烹时期”。

第5个阶段:青铜食器得到广泛应用的公元前2600年至公元前475年为“铜烹时期”。如:马家窑文化遗址发现青铜器, 随着青铜炊具、食具逐渐出现,中国烹饪进入“铜烹时期”。

第6个阶段:根据河北平山县出土战国时期的铁釜后,铁制炊具逐渐出现并得到广泛应用的公元前475年至公元19为“铁烹时期”。因为中国历史上的战国到清朝有两千多年,所以又分为:战秦汉魏晋南北朝为铁烹早期,隋唐宋为铁烹中期,元明清为铁烹近期。

第7个阶段:公元19至,随着电器炊具的逐渐出现,并得到广泛应用,为“电器烹时期”。

第8个阶段:公元,国外出现分子烹饪 并被国内餐厅引进制作,中国烹饪开始进入“分子烹时期”。

这一崭新的提法在中国饮食文化研究史上可谓独树一帜,首开先河,使读者对中华饮食文化有了更为系统而明晰的理解。

关伟雄为编著《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一书进行了漫长而艰辛的探索。他一头扎进77万年中华饮食文明的海洋里,查阅图书、收集资料、寻访专家、考察全国各地省市级博物馆、古迹遗址……20多年里,没有谁能统计出关伟雄啃过多少本晦涩难懂的饮食典籍,做过多少万字的读书笔记,没有人会知道他在考证饮食文化遗址的漫漫旅程中洒下了多少汗水,付出了多少心血!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艰辛的付出必然会获得相应的回报,经过长时间的研究考证,反复修改,关伟雄终于编著成稿《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这本书不仅唤醒了人们沉睡已久的饮食文化情节,而且为弘扬中华饮食文化提出了具有创见性的诠释。特别是在饮食文化的研究理论上,他不仅系统、全面、深入地将中国饮食文化进行了归纳、整理,而且独辟蹊径,结出了丰硕的新的理论成果,具有宝贵的原创性。

我深信《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必将受到大众的欢迎与喜爱,因为它是中华民族的一大幸事,是华夏儿女的骄傲,让我们共同期待它的早日出版。我坚信:“甄能煮、你也能煮”,成功无它,用心而已!

国际烹饪大师甄文达

在前往鸡足山火把村的路途中,遇到了一只对着我不停哀叫的黑山羊,她卧在地上,但当我走过去时,她又安静地不再叫了。

这一段小小插曲,让我不知不觉偏离了原路线,绕进了一个叫寺前的村子,误入村后的凤凰山,然后在凤凰山上,遇见了一间用泥巴与稻叶夯成的茅草屋。

这个茅草屋的特殊之处我说过了,就再不复述。我可以肯定的告诉大家,大家熟知的文人,明朝有杨升庵,徐霞客,曾经从这儿走过。

徐霞客就不说了,中国第一大行者、近代地理学开创者、大文人,著有《徐霞客游记》。

杨升庵大家可能不太熟悉这个名字。但他的家喻户晓程度,我先唱一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初次来到这茅草房,我以为这里居住的,可能是一个普通的隐士。但随着我接下来长达一周对于整个凤凰山的考察,以及对历史典籍的深入研究,才发现内有乾坤。

这个草屋坐北朝南,地理位置极其考究。从现在看,它就是一个在深山里随手一建的房子。但是,如果你把时间往前推一百年,甚至三百年,五百年,这个草房子就是一个人人必争的修行宝地。

我也是把整个凤凰山与玉龙瀑布右侧的山脉走遍了,找到了无数个古寺庙废墟遗址,才发现它的奥秘的。

关于鸡足山,流传下来的典籍不多。我看了不少古代文人游览鸡足山的游记,对于这个位置的记载,竟然还是徐霞客游记最为详细。他对这一块地域,给与了极高的评价。

“乃东北下峡中,一里,有垣围一区,浚山为池,畜金鱼于中,结茅龛于上者,亦传衣之裔僧也。云影山光,以一泓印之,不觉潭影空心。峡西有草庐菜畦,则犹传衣之蔬圃也。峡中水至是如引丝,反不如悬瀑之势巨矣。”

这是徐霞客崇祯年初九日,游鸡足山的日记。这里徐霞客两次提到了这间茅草屋,从他描述的“水如引丝”,以及方位,我可以确定,这间草房子,就是徐霞客所说的“峡西草庐”。

没有想到,这个草房子,竟然存在了近五百年……怕是鸡足山现存的建筑里,它得算是“老祖宗”了。

没想到正因为它的破败,不显眼,而使得它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逃过一劫,没被摧毁掉。

根据徐霞客的记载,这草房子,连接了八角庵、圆通庵、慈圣庵、雷云寺、静云庵、净土庵、开化庵、九莲寺、报恩寺、白石庵。等一众寺庙,处在交通要道上。

而它竟也不喧嚣,徐霞客对此的描述是“云影山光,以一泓印之,不觉潭影空心。”

草庐的居住者,不是隐士,而是徐霞客所说的“传衣之裔僧也”。

而历史的真相,究竟是热闹的,还是寂寞的?

杨升庵在《三国演义》开篇说,滚滚长江东逝水……而三国演义,我们都知道,是一个群雄逐鹿,金戈铁马的热闹时代。

而为这个热闹时代开篇的,竟是一个正处在寂寞当中的人。寂寞得如这间深山中的草房子。

因为,这个草房子的主人之一,正是杨升庵。

大家是不是觉得很惊奇?历史竟然兜兜转转得如此巧合,好像是冥冥里安排的一样。

一个从小听着“滚滚长江东逝水”的孩子,有一天,他在一个离家几千公里外的苍莽得如同原始森林的深山里,遇到了一间草房子,这个草房子竟然与他的童年连接在了一起。而一只不知从哪里来的黑山羊,在中间充当了穿针引线的“红娘”。

世界上还有比这更离奇更奇妙更匪夷所思的事情麽?

这里还有一个故事。明嘉靖年,杨慎(号升庵)被贬云南。一天,他与至交好友李元阳同游鸡足山。在玉龙瀑布前,遇到了四个秀才。秀才们恃才傲物,在瀑布前吟诗作对,互相吹捧,口出狂言,说是李白杜甫就算在这里,加起来也不是他们的对手。

正洋洋自得间,这几个秀才不知道,他们这一脚,可是踢到钛合金不锈钢板上去了。他们旁前站着的,是当世最牛的两位大拿。一个是明代三才子之首,一个是白族第一文人。你就是把整个云南的才子都搬过来,怕是都要落一鼻子给灰,哈哈。

果然,杨慎在一旁不作声色,默默提笔,写了一首嘲讽诗,几个秀才看得羞愧难当,发觉自己引以为傲的文才,在这人面前简直提鞋也不配,只好灰溜溜下山去了。

而现在我看到的这座草棚,正好在玉龙瀑布下方,曾住着传衣寺僧。传衣寺的建造者,正是李元阳。他为什么要在这里建一座草棚?答案不言而喻。这个草棚,见证了当年激扬文字携手同游的两个壮志青年,傲笑西南五百年的风云一生。

草棚旁边有一条开阔的路,直通到传衣寺前。传衣寺当然已经化作云烟,但当年文人僧侣的遗迹仍然在,在一棵树前,半片瓦下,和数尺爬满苍苔的石碣里。

鸡足山景区里,有一条路叫“徐霞客古路”,据说扫码就可以登上去了。

我到过那条路,但有点失望。那条旅游路牌上写的霞客古路,是给旅游的人方便而设计的,还原度远远比不上这里。这条路,是竹杖芒鞋的行者真正踏过的。

鸡足山的寺庙取名都带着佛家烙印。唯独这传衣寺,我初见就眼前一亮,不愧是儒家手笔。

这里说的,是为给我下个视频做注脚。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