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核算方式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核算方式

时间:2021-03-10 01:39:22

相关推荐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核算方式

#永州头条# 事业单位招考,有的岗位报名人不多要减低招聘名额,您怎么看。

永州冷水滩事业单位招聘今天开考。

总共职位102个 ,招聘120人,后面有三个岗位每个岗位减少1人,因为报考人数比例没有达到,它们分别是区财政事务中心(财务人员1)、各乡镇卫生院(中医)、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会计),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西医临床(口腔医学))减低开考比例。

中间还推迟一天缴费,说是因为有的考生操作不当缴费失误(只能用建设银行的卡)#冷水滩#

【直击患者业务办理痛点,实现票据查询证明秒办理】#华西微光# 华西医院财务部以服务患者为宗旨,将“最多跑一次”理念作为重要导向,从患者业务办理最难、耗时最长的事项入手,探索票据查询证明办理的新思路。过去遗失结算票据的需复印证明的患者,到我院提交申请表后,财务人员前往档案室人工查找票据底联,复印盖章后通知患者到院领取,增加了患者等待时间和往返次数。为此,经过多轮讨论与方案设计,与相关管理部门沟通,财务部联合信息中心开发了医疗票据查询系统,通过对患者结算数据的精准筛选和提取,即可快速开具各类结算票据查询证明。业务办理时间由过去的一周缩短至不到一分钟,真正实现了“秒办现取”。这一创新不仅极大方便了患者,同时也提升了我院财务工作流程的优化以及管理质效。#我是华西共产党员 我为患者办实事#

#黄石职业故事#【我的职业生涯(连载之二)从赤脚医生说起2】

二、提前毕业回大队

1976年4、5月,所在的大队新组建了医疗室,有一名女同志培训过三个月,只会打打针、换换药及小伤口包扎等之类的事务。5月份,公社卫生院(已撤区拼社)拟派一名医生下乡驻点(一个月还是三个月不记得了),在这种大潮之下,5月份我提前毕业,回到大队走马上任当起了名负其实的一名赤脚医生。

毕业集体合照,是同年6月26日,返校补照的。这一天,正好是毛主席要把医疗卫生工作放到农村去(即六二六指示)发表十周年纪念日。

回大队第二天,公社派驻的王姓医生来了,王老师我对他的尊称,他医术医德,及为人处世,均影响着我不断进步,他帮了我的大忙,从医疗站组建到药品采购与保管,他手把手教,如何看病,如何开处方等,更是无微不至……在王老师关怀下,大队医疗站正式对外运营,那时候大队实行的是合作医疗制度,患者看病不打针只收5分钱,打针每打一针加收5分,后来我们自行增加了点滴项目,每输液一次收费1角。药品费全免,不用个人掏腰包,全部由大队合作医疗报销。

原来大队规模不大,人口1400多人,各小队集体统一交纳合作医疗基金,分配计划记得很清楚,每人每年出钱20元,全年不到3万,小小的医疗站仅靠那点微薄之力,维持着运行还非正常,那时我是医疗站负责人,不管钱只管帐,帐目清楚。在后来移交帐目与平帐时,受到大队管家会计的赞赏。

当初大队人员不多,但地域纵横跨度大,有十来个大小自然村,各自然村较分散,呈椭园型状,若遇有出门巡诊或打针换药,完全靠步行(那时农村自行车少有,更不用说用上摩托车了),从东环北向西绕南,再返回到医疗站,大约需要整整一天,如果处置病例多或事杂,有时要忙至半夜,都是一个人独立完成。另一位女同事,在站内值班,基本上按处方配药、发药打针,处理紧急事务。

有一次,一位患者因身上奇痒,经我查看后没有大毛病,便开了一点口服药,另加外用药(粉剂一小包),就外出巡诊去了。由于同事发药时,误将外用药写成口服一日二次,那位患者是一位小学老师,当日晚上服用后感觉不适,大概在7点左右,通过大队广播呼叫"寻我在何处"多遍,让赶快回医疗站……待赶回,问明事由,马上让这位老师口服浓盐水催吐,还好误服量不多,一会儿就解决了向题,当然也无大障,这是医疗站中的小小插曲。它提醒并警示从医者,必须胆大心细。从此,立下规矩,配药和发药一定要看清处方,口述告知患者或家属,要坚持按处方用药。

在医疗站期间,说起胆大,实例真不少。乡下的季节交替,尤其是在冬天、春天,小孩突然晚上半夜发高烧是常有的事。过去一般是送到卫生院或请卫生所的医生来看,如今有了大队医疗站,他们的亲人或者邻居会马不停蹄地来叫我们这些"土"医生去处理。一次,朱姓理发师傅女儿发高烧来叫诊,我问清病情与原由,就准备了一下,带上刚采购回来的点滴器具(巳高温消毒过)、常用药品与点滴用生理盐水,背上红十字药箱及消毒专用包,与三四位来人一起同行出发了。乡下山路弯道多,行走不易,这趟一走就是半个多小时。到达后就是看病,第一件事先测体温,39.8℃,让人吓了一跳。一边咨问起病前后情况,大小便是否正常,有无其他病史,发烧多长等等,一边拿出压舌板,让患儿啊啊几声,便知道了过大概,再听听肺部、支气管炎均无杂声,心中更有数,便确诊是急发性扁桃体炎症。开处方最为关键,一是用土方法毛巾敷冷水物理降温,退烧是首要任务。二是确定输液,打点滴有青枚素,先皮试等待配药,15分钟皮试正常,配好药挂上瓶,点滴半个小时后,温度逐渐下降,我也只能守在患儿身边,看着液体慢慢地一滴一滴流入到患儿身体中,二个多小时两瓶水打完,患儿病情基本稳定,便嘱咐家长,再连打三天针,有什么不适要及时联系〈那时没有电话,更没有手机)。在乡下医疗站打点滴,且是上门第一次打点滴,无不良反应,十分庆幸,真的是天助我也!!!

此时天还没亮,我得回医疗站休息,明日还有明日事。收拾药品与器具起身告辞,见患儿要照顾,陪同去叫诊的邻居各自都回了家,就没让家长陪送,一个人壮着胆子,一路奔波,路过山凹或坟地汗毛四射,心惊肉跳,不怕是假,但仍是毫毛无损、安全地回到了大本营大队医疗站。

这个病例突出的是两个胆大,一是第一次敢用点滴,也是医疗站组建后的首次,而且是带药物和器材上门,那时的农村医疗条件与环境,不用说便可想而知。二是夜行山间小路,一个不满19岁的小伙子独自返程,农村的老爹爹常常讲些鬼故事,虽不曾有人真见着,但说不怕,谁相信?

三、行医与学习的趣事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