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发病机制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发病机制

时间:2021-01-24 20:01:33

相关推荐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发病机制

病理性原因:1)喂养问题是指由于喂养技术不当所引起的“呕吐”如母乳喂养时姿势不正确。(如乳头乳晕与婴儿嘴衔接不好鼻贴近乳房卧姿不正确等.2)射乳过快奶速过大致婴儿吮吸及吞咽过快奶量过多奶头

1小儿反胃病理性原因

病理性原因:1)喂养问题 是指由于喂养技术不当所引起的“呕吐”如母乳喂养时姿势不正确。(如乳头乳晕与婴儿嘴衔接不好鼻贴近乳房卧姿不正确等.2)射乳过快奶速过大致婴儿吮吸及吞咽过快奶量过多奶头内陷吸吮困难人工喂养时奶温偏低奶头孔直径过小或奶中热卡不足又喂次偏少婴儿常有非营养性吸吮而致胃内有多量气味奶后又未立位排出气体奶后又未立位排出,胃内气体或奶后给婴儿做各种护理(更换尿布洗澡喂药等)在婴儿不能咀嚼给固体食物强迫婴儿尤其是早产婴进食哭闹前后进食等均可引起。

2幼儿呕吐的原因与护理

这个时期的孩子,因先天性异常疾病而造成呕吐的案例已变少,呕吐原因较多来自于感染性疾病,如咽喉炎、中耳炎、鼻腔炎、肺炎、急性胃肠炎、泌尿系统感染及神经系统的疾病等。

若是周期性呕吐,即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剧烈呕吐而无法进食,常需住院打点滴,每次持续3~5天,然后自行好转,通常经过多次检查都无法查出端倪。

神经性呕吐症,属于慢性呕吐,常见于2~6岁、比较神经质或脾气大的宝宝,往往会因一点点小事就会想吐,属于心理性的呕吐。例如妈妈老是逼迫宝宝进食,造成他看到食物就会想呕吐。此类的呕吐并没什么好担心的, 父母改变一下照顾孩子的方法就可以了。

居家照顾

1.维持呼吸道畅通

宝宝呕吐厉害时,呕吐物可能从鼻腔喷出,爸妈应立即将鼻腔中的异

物清除,保持呼吸道畅通。若呕吐发生在宝宝直立或卧床时,可以先让他的身体向前倾或维持侧卧的姿势,让呕吐物易于流出,不致让宝宝吸入,以免造成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2.保持口腔清洁

呕吐之后,会有一些胃酸及未消化的食物残留在口腔中,难闻的味道会使宝宝不舒服而更想呕吐。较小的宝宝,父母可以湿纱布蘸温水来清洁口腔,而较大的宝宝,可以用温开水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

3.短暂禁食

往往父母因为看到小孩呕吐,就担心孩子体内养分缺乏,所以呕吐后就急着喂食,结果又引起第二波的呕吐(可能吐出来的比吃进去的还多)。其实,呕吐后的处理应是先暂时禁食4~6小时,包括开水、牛奶等。若宝宝吵着要喝水,可以将棉花棒蘸水湿润口腔,大宝宝则可以给予棒棒糖。当症状改善,宝宝较舒服时,再给予多次少量的电解质液。若无明显恶心、呕吐、腹胀情形,可再给予清淡食物(如稀饭、干饭、面包、馒头),但应避免奶制品、油腻饮食(这类食物会引起胃胀或恶心感)两三天。

3小儿呕吐常见的外科疾病

小儿外科疾病引起的呕吐多为先吐后发热,而内科疾病则多为先发热后呕吐,凭这一点可以和内科疾病引起的呕吐相鉴别。

外科疾病引起小儿呕吐的主要特点是:先呕吐,间歇或反复发作,后发烧,有时伴有腹胀、腹痛。

现将急性呕吐和慢性呕吐分述于下:

急性呕吐:多见于先天性食道闭锁(或严重狭窄),表现为生后即呕吐(奶或白沫沫)、无胎便,吃后即吐多为新生儿。

慢性呕吐:多为反复发作。

1.先天性幽门狭窄。此病特点为生后前2周可无呕吐,待2周后才开始呕吐。吐奶为酸奶瓣,胃内容过多时可表现为喷射性呕吐,但孩子吐后仍有饥饿感。由于营养缺乏,孩子面部像个瘦老头,不长个。诊断该病需作钡餐检查,手术治疗后预后良好。

2.先天性贲门失弛缓症(也称贲门痉挛)。此病发病特点是随年龄长大表现为间断、反复发作性呕吐,原因是食道与胃交界处的贲门环形肌发生痉挛(抽筋)所致狭窄引起的。这种不完全梗阻,同样导致孩子营养不足,影响生长发育。患儿诊断也需通过钡餐检查,进行必要的外科治疗后才可彻底治愈。

3.先天食道袭孔疝。此病为腹腔的胃疝入胸腔而导致呕吐。其症状轻重取决于胃疝入胸腔后是否卡得厉害和疝入得多少,胃是否伴有扭转等情况而定。严重者需紧急手术,轻者可择期手术纠正。

4治疗小儿巨结肠有新术

4岁患儿郭某患先天性巨结肠,长期腹胀,排便困难。哈尔滨医大附属一院日前为其施行了经肛门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术中完整地切除了病灶,减少了出血,避免了尿潴留等并发症,术后患儿营养状况迅速恢复。小儿外科李权教授在参阅国际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将经肛门的微创手术与国内流行的“鸡心领”式吻合术相结合,改创为经肛门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大斜面吻合术。该术式创伤轻,腹腔不粘连,手术年龄可提前到新生儿期。(据中文医网)

5连续骶管麻醉用于6岁以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手术

连续骶管麻醉用于6岁以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手术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0年第1期第16卷 临床经验

作者:李顺元陈英勒杨玉欣

我院自1991年~1998年采用Sonye氏根治法和直肠肛管纵切IS形斜吻合的王氏改良根治法手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操作深及盆底,对麻醉要求高,我们对6岁以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采用连续骶管麻醉59例,取得满意效果。

资料与方法

本组59例,男48例,女11例,新生儿7例,1~12个月33例,1~2岁4例,2~6岁15例,体重1.8~15kg,手术时间1~2小时,全组术后均痊愈出院。

麻醉方法术前禁食4~6小时,术前30分钟肌注安定0.1~0.3mg/kg和阿托品0.01~0.03mg/kg或东莨菪碱0.01~0.02mg/kg。入室后先作基础麻醉,方法:将氯胺酮100mg(2ml)+2%利多卡因100mg(5ml)+东莨菪碱0.3mg(1mg)混合8ml为一单元(简称KLS)[1],按0.3~0.5ml/kg肌注,一般2分钟左右进入麻醉状态,麻醉后按杨玉欣等[2]报道的小儿骶管麻醉方法进行连续骶麻。开放静脉通道,选用静脉套管针,新生儿因静脉较细,用二路头皮静脉输液。

骶管用药浓度和用量1个月以内用0.5%利多卡因,1~6个月用0.5%~0.7%,6个月以上用0.7%~1%;用药量按0.7~1ml/kg或利多卡因8~10mg/kg。

术中如出现肢体动,则是需追加辅助用药的信号,均给予KLS按0.1~0.2ml/kg静推。术中常规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

术中监测监护仪连续监测SpO2、RR、HR、2岁以上小儿应监测无创血压。全组中SpO2均维持在98%以上,HR、RR、BP与麻醉前无明显改变。

讨论

小儿骶管麻醉操作简单,对患儿的生理干扰小,临床已广泛开展。本组59例麻醉效果均满意。常规吸氧、SpO2维持在98%以上,血压比较稳定,与报道相符[3,4]。

小儿腹部手术时,牵拉反应有较成人更不易克服特点,故多凭借辅助药物[5],本组术中选用KLS辅助。麻醉中呼吸道分泌物少、呕吐发生率低、对循环影响小。

先天性巨结肠因消化功能障碍而营养不良,体重均偏低,特别是婴幼儿,术前适当营养支持。本类手术创伤较大,应重视术中出血量的估计,并及时补足。输液、输血量应从三方面计算:(1)麻醉前欠量及基础血红蛋白浓度;(2)骶麻后引起的有效循环量减少应按相当于理论血容量的1/4~1/3;(3)术中需要量和损失量。本组平均输液量19.9±14.2ml·kg-1.h-1,输血量9.9±3.7ml·kg-1.h-1。新生儿输血一般要用注射器推,及时等量补给,避免产生休克。

总之,骶管麻醉用于6岁以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手术效果确切、操作简单tulaoshi、成功率高、对呼吸及循环的影响小,可避免气管内全麻术后呼吸道并发症。

参考文献

1,李顺元,杨玉欣,陈英勤,等.6岁以下小儿氯胺酮利多卡因东莨菪碱复合麻醉1#112例.临床麻醉学杂志,1994,109:284.

2,杨玉欣,李玉梅,庄秀琴,等.6岁以下小儿连续骶管麻醉.中华外科杂志,1988,9:298.

3,余志豪,王华强,赵新盘,等.小儿高位骶管阻滞呼吸功能影响的观察.中华麻醉学杂志,1983,3:11.

4,王昌河.一岁以内婴儿硬膜外麻醉.临床麻醉学杂志,1988,4:37.

5,张秉钧.有关小儿麻醉的几个问题.实用外科学杂志,1983,3:163.

收稿:1999-03-31

修回:1999-06-01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