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二战寄宿考研学校排名榜 考研二战有必要报寄宿学校吗

二战寄宿考研学校排名榜 考研二战有必要报寄宿学校吗

时间:2019-11-08 16:53:50

相关推荐

二战寄宿考研学校排名榜 考研二战有必要报寄宿学校吗

冬奥会都拿三金了

女足都站到亚洲之巅了

男足队员累到每天吃海参了

23考研的你确定不现在开始备考?

#寄宿考研# #二战# #23考研#

考研英语完形填空七分秘籍,熟记这些高频、零频、极高频词汇(超核心词),22考研党get#考研# #考研二战# #寄宿考研# #考研英语# #考研复试#

哥特式建筑艺术风格最完美的典范——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位于德国西部的科隆市,坐落在美丽的莱茵河畔,始建于1248年至1880年,由德国皇帝威廉一世宣告完工,耗时超过600年,此后仍修缮工程不断。科隆大教堂是科隆市的标志性建筑,其高度列世界第三,是世界十大教堂之一。

整个建筑以一对八角形塔楼最为抢眼,建于1842-1880年,高150余米,仅塔尖的十字花就高达9.5米(图4为同样大小的实物)。大教堂中厅宽12.6米,高46米,这一具有哥特式建筑风格最完美的典范,举世无双。教堂内有大批精美的雕像、壁画,是名副其实的艺术殿堂。

二战后期,科隆大教堂曾经经历过一次劫难,差点被彻底摧毁。当年教堂的地下甬道里(图18)寄宿着大批流浪者,当盟军决定轰炸德国西线最后的据点科隆时,流浪汉中一位老者挺身而出,他说,过去大教堂给予我们无私的庇护,今天,我们无力保护它,但我们可以将教堂的玻璃壁画全部拆下来,留给后人。在他的带领下,流浪汉们开始拆卸玻璃壁画。当盟军的轰炸机掠过教堂时,被这些悬挂在教堂外壁的“蜘蛛人”震撼住了。于是,几天后整个科隆被夷为平地,唯有科隆大教堂依然耸立在原地,人们认为这是上帝冥冥之中庇佑了它。

1996年,科隆大教堂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带你走遍全世界##我的旅行日记##德国##科隆大教堂#

近期在研读的一本书。

当看到这一章时,再结合当前国内Y情的上升趋势和乌俄战争中在乌发现的mg资助的生物研究室,不由得让人有所深有感触、毛骨悚然,原来这一切的一切都可以追根溯源。

自二战起,战争受害者死于战争引起的疾病,远比死于战斗创伤的要多,胜利者们常常不过是那些携带可以传染给敌人最可怕的军队。

从来都是先进文明者的病毒单向的向落后文明者进行病菌交流,远到西班牙人征服印第安土著、近到二战。那些病菌的祖先,无一例外都是从原来寄宿主动物身上转移到人类身上来。

当下,只不过由艾滋病的模式,变成了xg。不敢再往深处思考,越想越可怕……但话又说回来,这反而是人类发展演化必要的进程和规律。

#魁独始末#【魁北克独立运动史 · 三十八 和解无期】在一些具体问题上,西方主流社会付出的代价也不小。加拿大非常有代表性的是原住民教育。加拿大原住民教育曾经有过一段黑暗的弯路,从1800年代晚期到1996年的原 住民儿童寄宿学校是加拿大教育史上最丑陋一页,寄宿学校由一批土著儿童的学校组成,资金通过各种基督教派资助,约60%资金来自天主教,30%来自新 教。当时加拿大联邦印第安和北方事务部制订了相关法律,支持把原住民儿童强行关进这些学校。

原住民这些学校管理粗暴混乱,全国范围内到底有多少原住 民学生在就读期间死亡,被埋葬在寄宿学校没有标明的坟墓里面,到现在也没有准确数字。有些死亡案件线索混乱,专案研究者罗伊(Susan Roy)发现,考察寄宿学校主办方之一联合教会(United Church)的档案卷宗,有的学生离开学校,却死在医院里面,责属问题带来迷惑。

从1800年代晚期到1996年,大约有15万原住民的 子女,入住全加拿大130所寄宿学校就读。1996年最后一所寄宿学校才关闭。寄宿学校的目的是,是“开化”原住民儿童,教他们英文或法文,将其转换为基 督教,结束其传统生活方式。在这些学校里,印第安、梅蒂斯和伊努伊特等民族的大量儿童受到包括性虐待在内的各种身心伤害。公开进行文化同化的寄宿学校制度,标志着加拿大历史上最大的文化悲剧之一。加拿大联邦政府已经公开承认上述行为是错误的,并公开向受害者道歉。图片是最新的对死亡儿童的纪念,这两年又发现了数百个无名坟墓。

来自欧洲基督教文化传统地区的殖民者,在世界各地制造过 类似加拿大原住民寄宿学校的人间惨剧。澳大利亚在对相关历史的反省中,称这些被强行打断文化纽带甚至失去血亲认同的土著儿童,为“丢失的一代”。电影艺术 家还拍过此类题材的影片,结尾是逃出寄宿学校的印第安小女孩儿在大草原上自由的奔跑。

今天,加拿大已经认识到,原住民创造的历史文化,是这个 国家文明的源头,是值得骄傲和记忆的往事。加拿大公立中小学都有涉及原住民文化的本土教育课程,提供一个或多个此类科目,如反种族主义,土著文化和手工 艺,这些课程会邀请土著长老和其他社区成员访问。课程内容往往涉及土著语言,土著精神,土著知识,以及参观土著遗址。虽然多数地区的学生,学习此类科目受 到地域限制,但教学目的一般能够实现。这些课程的目的就是培养人文素质认知,通过指导具体项目的学习,学生对自然生态环境和不断变化的社会历史发展有所了解,同时建立不同种族间平等、尊重的思维习惯。

经过无数的努力,人类终于认识到,和平共处是发展的惟一可能,如果你争我夺下去,随着技术的发展,极可能最终共同毁灭。这种认识的体现是多种多样的,军事 上的控制核武条约,政治上的上世纪五、六年代大规模建立民族国家,经济上的南北对话南南合作,学术上的全球观念地区合作,价值上的种族平等。而在文化理念 方面,就体现为多元文化政策。

多元文化的价值已无需讨论,但在实践中,把自己的价值观 / 文化观强加给其他民族的事情,仍然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发生。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2000年诺贝尔 文学奖委员会,授予用中文创作的中国作家高行健诺贝尔文学奖。高行健的作品,不仅在中国大陆没有读者,在中国香港澳门,中国台湾,甚至海外华人社区,同样没有读者。世界各国的中国文学爱好者,对这个人不感兴趣。高行健的作品只符合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的文化审美观。另一个例子,是美国在二战以后,向全世 界强行推广美式民主政治,包括在阿富汗和伊拉克以武力推广,但此事已经远远不局限于文化范围。

(全文完)

德国安妮:“公主小三”的好命人生

安妮今年81岁,两年前老公去世,然后在继女丽萨的安排下,钟点工,保姆,花匠,司机,一样不少,规格和父亲在世时一模一样!

丽萨的父亲是个成功的建筑师,二战后城市里一多半的市政工程都是他运营的,累计了大量资产和资源。

前妻和他白手起家,并生了一儿一女,后来秘书安妮渐次赢走了男人的心!

前妻一怒之下起诉离婚,却被安妮“巧妙”赶出德国,不仅丢了一双儿女的抚养权,在德国的所有资产也都被冻结!

这事发生在丽萨12岁,哥哥15岁时,两个青春期的孩子碍于父亲的严厉,加上后妈的一手遮天,兄妹俩只能选择默默读书!

安妮原本怀孕了一个孩子,但是她为了全身心的当好后妈,在孩子不足三个月时通过剧烈运动导致流产。

丽萨和哥哥后来都成为了律师,兄妹俩暗下决心要帮妈妈赢回被后妈抢走的一切!

可惜好人薄命,远在西班牙的妈妈年仅50岁不到就抑郁而终!

哥哥多年不服父亲的管教,成为律师后第一件事就是和父亲的建筑公司划清界限,他尝试了几次想为妈妈收集证据并起诉后妈,可惜一是年代久远,二是后妈当年的所有文件和手续都做得滴水不漏!

安妮是个农村姑娘,家里的老五,上面两个哥哥两个姐姐都很朴素安分,但是家里格格不入的就是五妹安妮:有公主情节,漂亮,聪明,读书最好!

后来妹妹拆散人家婚姻并成为了一生的阔太太,两个耿直的哥哥和她多年不肯来往!

丽萨从12岁和安妮一起生活后,她每天目睹后妈像个公主一样的日常:从来不肯自己开车,从来不会自己做饭,甚至从来不肯离开父亲一步!

丽萨的妈妈被安妮打败,但丽萨觉得自己一定要把这个后妈掀翻!她尝试过叛逆,成绩下滑,或者栽赃陷害,但是据说安妮连睡觉都睁着眼睛,她后来还给丽萨安排了Aupair,并警告她:“如果你自毁前途,我会让你爸爸把你送到寄宿学校”!

后来丽萨读了大学,并有了男朋友,结婚,也生了两个孩子!

哥哥最后放弃起诉安妮,而且和男朋友定居在南非,尤其后来妈妈去世,哥哥劝妹妹老一辈的恩怨可以划句号了!

丽萨不干,她说即便妈妈不在,我也要把安妮撂倒,妈妈就是被她害死的!

丽萨看到爸爸越来越老,安妮为了更好的照顾爸爸,特意拿到了药师证书,还处处出席打理建筑事务所的工作,尤其丽萨两个孩子出生后,这个公主奶奶迅速的赢得了两个孙子孙女的喜爱!

丽萨和爸爸有过多次抗争和哭喊,爸爸每次说:你妈妈是自己选择了离开,如果没有安妮,我和她也会离婚的!你要感谢是安妮把你和哥哥一起养大的!

随着丽萨的两个孩子越来越大,丽萨经常很恍惚:安妮对两个孩子那么好,对爸爸那么好,好像,对自己也没什么不好?

爸爸去世时走得很突然,但是遗嘱早就立好:丽萨是第一继承人,安妮名下的房产,继承人也是丽萨!

现在81岁安妮每天还活的像个公主,丽萨就在她楼下办公,钟点工不仅打扫卫生,还陪她遛狗,家里还请了法国厨师,丽萨的儿子女儿也都大学毕业,两个孩子周末回来,除了看爸妈,然后就马上上楼去看公主奶奶!

丽萨今年也快50岁了,他的先生经常说:“丽萨你不是你妈妈,你不应该和安妮搏斗,你只需把自己活好,你的妈妈也不需要你为她报仇”#育儿事务所#

在格鲁吉亚巴统,有两座8米多高的人形雕像,静静地矗立在黑海海岸。它们以“阿里和尼诺”命名,成为这座海滨城市最吸引人的神秘景观之一。

雕塑的灵感来源于一个爱情故事。1973年,阿塞拜疆小说《阿里和尼诺》讲述了一个穆斯林男孩和一个基督教女孩的爱情悲剧。他们学生时代相识,相爱,结婚生子,最后分开。

与大多数静止不动的雕塑不同,阿里和尼诺每天都在缓慢移动,以10分05秒为一个周期,表演着相遇、拥抱、亲吻、最后背离相爱的过程……等等。

仔细看这个雕塑。阿里和尼诺的身体由重叠的钢圈构成。它们相互平行,由底部的转盘支撑。随着转盘的缓慢移动,他们的身体短暂相遇,然后深深相拥,直到深入对方的另一半。由于两个雕塑的钢圈嵌在彼此的缝隙中,它们在视觉上似乎是一体的。

阿里尼诺和阿里尼诺大部分时间都在自己的轨迹中寻找和等待,直到爱情来临,两人身心交融,这才是爱情的亮点。

但很多时候,爱情的高光时刻只有几秒钟,然后人们就面临着把爱情的两面撕裂的痛苦。终于,在相遇相拥之后,他们抵挡不住某种力量,走向了分离。自始至终,即使他们是和谐的,他们的态度也是独立的。

如果要找一首诗作为这座雕塑的注脚,那么聂鲁达的《我喜欢你沉默》再合适不过了:

我喜欢你的沉默,仿佛你已经走了/你的声音像蝴蝶呻吟像鸽子/你从远处听见我,我的声音触不到你/让我在你的沉默中沉默。

情侣分分合合,没有尽头,就像佛教里的轮回,就像现代人孤独的游魂。他们短暂停留,最后因为形态过于独立而错过。然而,我被这种遗憾迷住了,就像聂鲁达的诗的结尾:我会感到幸福,因为这不是真的。

但是,如果你稍微了解一下小说《阿里与尼诺》的背景,你就能意识到,这个雕塑的表达可能更进一步。

不同的宗教和语言把人撕裂,仇恨由此而生。但是爱是一个“无知”的家伙。它不在乎任何差异和仇恨。它诞生于两个信仰不同的年轻人之间,阿里和尼诺。爱的强大力量在仇恨和信仰之间架起了桥梁,使它们更加接近。

在历史上,爱情是恐怖和暴力的牺牲品,但也是在战争的废墟上发芽的第一颗种子。二战反光片《静如大海》中,恐怖的波兰战场上,德国军官寄宿在犹太女孩家中。他们从未有过一言一语的交流,却通过在家里的钢琴上弹奏巴赫的平均节奏钢琴曲来传达自己动荡压抑的心情。

还是马其顿电影《上海黎明》,1992年,东正教的一个小牧师科里,默默发誓要通过不说话来磨炼自己的意志,以求早日修成正果。

这时,一个外星女孩萨米娜为了躲避敌人的追捕,突然闯入了柯睿·景秀的生活。萨米纳只会说阿尔巴尼亚语,而科里只能听懂马其顿语。他们不能通过语言交流,但他们能理解对方善意的举动和惊恐的眼神。短暂的打斗中,爱情也萌发了。

但所有这些故事都有悲惨的结局。不是爱情失败了,而是仇恨和战争扼杀了人性。

从雕塑完成到现在,这座雕塑的神秘爱情故事已经默默轮回了,提醒着人们去思考自己,思考爱的存在。

#每天分手无数次,世界上最悲剧的情侣#

“都给我排队站好!”随着27声枪响,一个苏联女军人举起机枪,射杀了27名同胞游击队员,随后又搜光了尸体上的首饰,然后在德国人的酒会上,逍遥快活的享受。

这个女叛徒名叫做安东尼娜.马卡洛娃,她曾是一位苏联红军,也有着一颗爱国之心,满怀着一腔热血保家卫国。

然而一场战争,彻底改变了她。

马卡洛娃出生于19,年轻时是当地有名的美女,五官精致,身材凸凹有致。

中学毕业后,原本马卡洛娃像很多同龄人一样,即将前往莫斯科继续开始精彩人生。

不过,二战的硝烟打破了这份美好和平静。

在保卫苏维埃政权的号召下,年仅19岁的她毅然从军。

在卫国战争的洗礼中,马卡洛娃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机枪射手,亲手射杀了无数入侵者。

特别是1941年的莫斯科保卫战中,马卡洛娃和上百万苏联军民一同经历了惨烈的战事。

那次“台风战役”,苏军死亡一百多万人,受伤人数多达50多万。

在一次防御中,抱着机枪向德军扫射的她不幸被炮弹气浪掀翻陷入昏迷。

醒来后,战场上只有大遍的死尸,无法寻觅到部队的马卡洛娃,寄宿到当地百姓家中。

在老百姓的照顾下,马卡洛娃伤势也渐渐康复。她急于回到部队,为战友们报仇。

结果走在半路上,她被一位德国军官抓获。

当德国军官得知她曾经是一名机枪手时,他们让她成为德国人的刽子手,杀害被俘的苏联战俘和游击队员,以及许多无辜的平民。

否则就将她杀死。

马卡洛娃思索片刻后,竟然同意当叛国贼。

马卡洛娃第一次执行任务,杀害同胞时,它还有点忐忑不安。

德国军官承诺:干得好,好吃好喝好玩随你!马卡洛娃很快被诱惑,她变得六亲不认。眼里只有金钱和享乐。

那天,在刑场上,面对27名伤痕累累的苏联游击队员,马卡洛娃看着他们愤怒的眼神,有那么一丝丝惶恐,但很快,她面露凶光,大声呵斥:都给我排队站好!

“砰砰砰”随着27声枪响,27名勇敢的游击队被女叛徒马卡洛娃全部枪杀倒地。

更可恨的是,马卡洛娃枪杀完同胞后,还走上前去,搜光了他们身上有价值的物品。

然后在德国人的酒会上,挥霍无度。

此后,马卡洛娃心态上也发生了改变,她已经变得越来越堕落。

渐渐地,她心里没有了愧疚感,甚至有时还会很得意,她已经完全适应了这份工作。

她总是一边抽着烟,喝着酒,一边有条不紊地操作武器,装弹,瞄准,射击……

面对血淋淋的同胞尸体,她面无表情,十分的冷酷。

据不完全统计,几乎有1500多个苏联人死在了她的手下,就连老人和小孩都不放过。

早已成为杀人狂魔的她,每次执行完任务后就能得到一大笔钱。

她拿着这笔钱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在她看来,这是成功的人生,也不知道她半夜会不会被恶魔吓醒。

马卡洛娃除了杀人,还沉溺于淫荡,她心甘情愿当军妓,有时候一天接纳多名德国军人,最后终于得了性病。

当她外出接受治疗时,苏联军队解放了0被德国占领的地区,她逃了出来。

面对德军穷途末路,苏军步步逼近,马卡洛娃害怕了。

罪孽深重的她混进了德国集中营,以被俘苏联女护士的身份蒙混过关。

甚至还和一名苏联军官结婚,过上了幸福稳定的生活。

使用丈夫姓氏金斯伯格的她搬到了白俄罗斯生活,还生育了两个女儿。

在三十多年里,隐藏得很深的她就像遗忘了曾经的血腥岁月一样,相夫教子和工作。

为了安全,她性情大变,内向、沉默寡言,每天低头劳作,一副贤妻良母的样子。

尤其是在群体聚会、灯红酒绿、应酬中。她从不喝酒。

原来她是怕酒后吐真言,说漏嘴了。

因为表现好,只做不说,她甚至还被评选为“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就这样,女魔头安然无恙地生活了33年。

她以为能平平安安过完这辈子。

实际上,苏联红军一直没有停止寻找她,因为她罪孽深重,苏联人对她恨之入骨。

1977年,一个战时曾和她鬼混过的“俄罗斯叛徒”把她招供出来了。

不过,女恶魔的心理素质很强大,面对死刑,她没有任何惊慌。

当检察官问她是否后悔自己的罪过时,女恶魔坦言:不后悔,一切都只是命运。

如果我的部队没有失败,我可能已经杀死了数百名德军。

我只是一个小人物,只是为了生存。

看看,多么不要脸的说辞啊,死到临头了,她还不悔改。

作为一名真正的军人,是置生死于度外,是把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这个女人就是军人中的败类。

1978年8月11日,57岁的马卡洛娃被正式执行枪决。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苏联历史上第一个因为战争罪被处决的女罪犯。#历史#

1939年乔治六世带着家人到皇家海军学院访问。期间,13岁的伊丽莎白公主对一名在学院受训的士官产生好感,眼光始终在他的身上流连。

这名士官名叫菲利普,跟伊丽莎白是表兄妹,他们的曾曾祖父母都是维多利亚女王和阿尔伯特亲王。

不同的是,这位菲利普王子早年的生活比较坎坷。

196月10日,菲利普出生于希腊西部的科孚岛。

在他不满周岁时,希腊发生政变,国王被迫退位,流亡意大利。

菲利普的父亲安德鲁亲王被革命军政府关押在雅典监狱中等待被枪 决。

1912月,英国派出一艘轻巡洋舰,前往雅典与革命军政府交涉。

迫于英国的武力威慑,希腊革命军政府同意释放安德鲁亲王一家。

1岁的菲利普和4个姐姐跟随父母来到了巴黎,借住在一位富有亲戚的房子里。

虽然流亡的日子并不好过,但作为父母唯一的儿子,菲利普备受全家宠爱,得到了很好的照顾。

8岁那年,菲利普被父母送到英格兰一所名为奇姆的寄宿学校。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就在英格兰求学的这段日子里,他的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9岁时,菲利普的母亲患上了精神分裂症,被送到疗养院,一住就是好几年。

妻子生病后,安德鲁亲王也几乎从儿子菲利普的生活中消失了。

他跟一个情 妇住在摩纳哥的蒙特卡洛市,靠着微薄的年金度日。

1944年12月,菲利普出海执行任务时,他的父亲——安德鲁亲王因心脏病去世了,留给他最珍贵的东西就是一枚图章戒指,他一生都将它戴在手上。

菲利普的4个姐姐都嫁给了富裕的德国王子,放假时,他会到姐姐家里做客,可是后来因为希特勒的穷兵黩武,他们姐弟无法再团聚。

少年时期的菲利普像个流浪者一样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既没有家,也没有父母的照料。

1933年,菲利普离开奇姆,辗转于德国和苏格兰,在一个名叫库尔特·哈恩的犹太教育家开办的学校学习。

毕业后,他回到英国,在外婆米尔福德黑文侯爵夫人和舅舅路易斯·“迪基”·蒙巴顿的护佑下生活。

1939年7月22日,菲利普在舅舅迪基·蒙巴顿——当时的皇家海军上校的邀请下,与王室成员共进午餐和下午茶。

英俊的菲利普吸引了伊丽莎白公主的目光,然而,菲利普却从没对公主有特别的关注。

那时,伊丽莎白只有13岁,刚刚步入青春期,而菲利普已经成年。

此外,作为公主未来的丈夫人选,菲利普并没有竞争优势,他没有显赫的出身背景,没有领地,连财产都少得可怜。

可谁能想到,少女爱得如此执着,让这个曾经历家庭不幸的落难王子渐渐打开心扉。

二战期间,菲利普与伊丽莎白时常通信,偶尔,他也会去温莎堡拜访公主。

1943年12月,菲利普休假时去温莎堡过圣诞,他观看了17岁的伊丽莎白表演的哑剧《阿拉丁》。

就在那时,亲友们隐约发现了他们二人之间的某些浪漫情愫。

4年后,伊丽莎白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了人生伴侣,两人的婚姻长达73年,直到菲利普去世。

原来,不是每个王子都拥有属于自己的领地和财富,也不是每个王子都是住在城堡里被众星捧月般呵护着长大。

多年之后,在回答有关成长历程的问题时,菲利普说:“我的家垮了,我就得去适应那种生活。换作是你也得这样,任何人都会这么做。”

人的一生不会永远一帆风顺,磨难随时都会降临,只有去适应,才有可能给自己开辟一条崭新的路。

#阅读的温度# #女性#

近代欧洲有一个特殊群体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他们在普法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被制裁,但影响力仍存在并影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在一般印象中,他们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总参谋部制度的人,是现代化、职业化的军人。他们是普鲁士的容克贵族。

容克贵族是什么样的人?

容克(Junker)这个词来自“年轻的老爷”(junk herr)这一称呼。在中世纪的德意志地区,一个贵族家庭常常会将没有继承权的子嗣打发到波罗的海沿岸地区(今天的爱沙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在那里他们会加入条顿或利沃尼亚骑士团,征服当地的异教徒并获得土地。

条顿骑士团在历史中演变成普鲁士大公国,容克贵族成为了普鲁士贵族的代名词。

和欧洲其他地方贵族最大的不同是,容克贵族既可以控制自己土地上的司法权,也能控制自己土地上的经济收入。容克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建立法庭和警察组织。还可以征召自己土地上农民给自己耕种土地、挤奶、照料羊群、运输货物、在酿酒厂或磨坊干活,甚至是到他家里服侍。当农民想结婚、换个不同的职业或是离开庄园的时候,需要获得容克的许可。这种许可通常是花钱买来的(其他国家贵族通常没有这么大权力,不掌握司法权)。

有如此大的权力,容克贵族也承担有一定的社会责任。他需要管理自己社区的宗教、社会、教育和基础设施。同时还需要在自己手下的农民生病和年老时提供资金以维持他们的生计。

普鲁士国王弗雷德里希·威廉希望把这些贵族和自己的政权更加牢固地捆绑在一起。因此他将所有手下12-18岁的贵族青年登记在册。他在柏林建立了一所寄宿学校,并把这些贵族青年召集到学校进行学习和教育。弗雷德里希·威廉保证容克贵族家庭的青年在从学校毕业后可以进入军队担任军官。逐渐地,普鲁士贵族发现这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在军队中任军职取代了其他传统职位,成为了获取稳定收入的新来源。

每名刚刚毕业的容克贵族青年会在普鲁士军队中任少尉。此时,他的收入仅仅够勉强养活自己,但他还有来自家庭和土地的收入可以依赖。如果能够晋升到上尉,这名青年就有大概一个连的人供其指挥。如果能晋升到上校,则他可以指挥大概一个团的士兵。根据历史记录,在1717-1740年间共有1600多名贵族青年接受了军事教育。这些人全部进入了普鲁士军队任职,最后有40人成为了将军级的高级军官。

容克贵族从军队退役后就会成为地方行政官员,担任县长的职位。普鲁士全国共有80多位县长,他们负责收税、提供军队的给养。维护农民和地主关系,促进农业生产,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以及执行政府法令等重要的行政事务。

这套体系是普鲁士快速成长扩大的最大秘诀。在当时的欧洲,只有普鲁士和英国拥有极高的行政效率,这两个国家的政府都为君主寻找到了合适的合作伙伴。几乎每一条颁布出来的中央法令都会被担任县长的容克贵族在地方推行。普鲁士借着在那个时代堪称变态的行政效率击败了众多对手,从一个不起眼的大公国(卢森堡也是个大公国,小不小)变成了王国,又变成了德意志帝国,成为了今天德国的前身。

在近现代,容克贵族成为了德国高级职业军官的代名词。著名的容克贵族有建立德意志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图一),德国总参谋部参谋长毛奇(图二)等等。一战和二战中德军都有大量的容克贵族家庭出身的高级军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