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河北大学考研分数线多少 河北大学考研复试分数线多少

河北大学考研分数线多少 河北大学考研复试分数线多少

时间:2021-05-19 10:50:09

相关推荐

河北大学考研分数线多少 河北大学考研复试分数线多少

1967年,我国氢弹试爆成功。法国总统戴高乐勃然大怒,痛斥专家。美苏则怀疑有人泄密,下令彻查。后,于敏身份解密,他们均被狠狠打脸!

于敏1926年出生于河北宁河一个普通家庭。

父亲是小职员,母亲则是家庭主妇。虽家境贫寒,但其父母却千方百计支持儿子上学。

于敏没有辜负父母的厚爱,加倍努力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1937年,日军冲进了我国边界,手持枪炮,恃强凌弱。看到战士们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爱国之火瞬间在11岁的于敏心中点燃,他立志要好好读书,报效祖国。

终于于敏凭借优异的成绩,免费入读耀华中学。在那里,于敏结识了陈克潜同学。

不久,于敏成功考上了北京大学,可就在这时,他的父亲病倒了,家里失去了经济来源。拿着录取通知书和20银元学费单,一家子犯愁不已。

当好友陈克潜知道了于敏的难处,二话不说回家恳请父亲赞助于敏上学。陈父慷慨伸出援助之手。

就这样,于敏来到了梦寐以求的北大求学。在北大,于敏如饥似渴学习各种知识。

虽然北京离他的家乡很近,但每年暑假,他都拿不出路费回家。于是,他就常常跑到景山顶上乘着凉风,专注看书学习。

于敏很有天赋,但却依然努力。他后来评价自己:“我不笨,我自己认为我也不聪明。但是,我是很勤奋的。”

天道酬勤。有一次,学校“精心”安排了一次极难的超纲考试。结果整个数学系的平均成绩不满20分,可没想到,于敏作为选修生却得了个满分。

然而,于敏不骄不躁,继续埋头苦学。

1945年,两声巨响,随之震惊世界的可怕武器面世。于敏为之震撼,他决定放弃工科,投身理科。

3年后,于敏成为了张宗燧教授的门生。因为家里经济条件有限,他只能边当助教边攻读研究生。

1951年于敏毕业,成绩突出的他被钱三强看中,顺利进入中科院,成为了一名助理研究员,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

经过多年钻研后,他联手杨立铭教授留下的《原子核理论讲义》,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就在他的研究频出成绩时,从未出国留学的他,被大家亲切地称呼为“国产专家一号”。

忽然有一天,钱三强表情凝重找来于敏谈话说:“你已经被选入了氢弹技术理论研究小组 ”

可于敏此前从未接触过氢弹的理论研究,这不是他的兴趣,接受调令则意味着从头开始。

可美军派出了军舰带着核武器来到了我国近海,是可忍孰不可忍。当爱国主义精神压了兴趣,于敏表示:只要国家需要我,我便全力以赴。

“中华民族不欺负旁人,也不能受旁人欺负,核武器是一种保障手段。”这便是于敏的精神动力。

从此,于敏开始了长达28年的“隐形”历程,连妻子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

原子弹的工作原理是核裂变,而氢弹则是核聚变,在技术封锁的情况下,于敏要研发氢弹要比原子弹难上数倍,全靠自己摸索了。

其中,氢弹研发免不了纷繁复杂的计算环节。可国家当时正百废待兴,我国只有一台算力每秒万次计算机,且它95%的时间,要用于更为紧迫的原子弹研究计算,只有5%的时间留给于敏。

大多数时候在于敏带领下,科学家们只能通过,一个算盘,一把计算尺,一张张草稿纸,废寝忘食,精益求精地计算着。

研发小组一次次头脑风暴,于敏一次次归纳,提炼,总结。1965年,研究组终于定下了几种成功概率较高的方案,然后奔赴上海进行计算机数值模拟验证。

由于当时计算机的性能很差,计算过程中易跳出,为不出错,科学家们只能派人在机器旁守着,定时把计算好的数据存在磁鼓中,一旦机器跳出,就“取鼓重做”。

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于敏每天蹲守计算机房,埋头分析计算结果。

连续奋战100多个日夜后,他们终于完成了从原理到构型的整套物理方案。即我国特有的“于敏构型”方案。

于是,于敏赶紧带着人转战大西北。他们不畏飞沙走石,刺骨寒风;吃沙子馒头、喝苦碱水。但没人抱怨。在他们的努力下,于1966年底,氢弹原理试验取得成功。

1967年,随着大漠上蘑菇云拔地而起,中国成为世界上第4个掌握氢弹技术的国家。

当于敏得知爆炸的威力和自己计算的结果完全一致时,他才终于能睡一觉安稳觉。

从原子弹到氢弹,按照突破原理试验的时间比较,美国耗时7年多,苏联耗时6年多,英国耗时4年多。而我国仅仅历时2年多就研制成功了。

当我国成功试爆消息传开后,美苏简直无法相信,他们甚至怀疑有人将氢弹设计原理泄密,并下令彻查。然而,莫须有的事终将查无所获。

而当时法国先于我国着手研发,却被我们抢在前面完成。其总统戴高乐勃然大怒,痛斥他们的专家速度太慢。

直到1988年,于敏身份解密,人们才得知,氢弹是由土生土长的于敏,带领我国的科学家团队,自己设计、自己制造出来的。美苏两国被狠狠打脸!

“隐形”多年,看到国家扬眉吐气那一刻,于敏说:“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

感谢有你们的默默付出,让我们如今可以脊梁挺拔。致敬!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