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良乡古塔家具城电话 良乡家具城有哪些

良乡古塔家具城电话 良乡家具城有哪些

时间:2020-08-17 22:28:02

相关推荐

良乡古塔家具城电话 良乡家具城有哪些

发现一个近代古塔在良乡昊天公园制造精美完整保留下来因为疫情没有开放只能从远处看看。

刚说完北京比较大众一点的山,再说个小众的吧-谷积山,这里真是人迹罕至,古迹遍地。

谷积山,在北京一个鲜为人知的地界儿,它位于房山区与门头沟区交界处。在连绵起伏的山间多有古迹,寺庙遗址、历代石碑以及一些高僧舍利塔,但更鲜为人知的是,在大明一朝,很多宫内的管事太监也在此物捐钱修庙,死后都葬在了山上。

这些照片是我左右手机随手拍的,有灵鹫禅寺,圆通殿,无梁殿,内官监左少监叶公寿藏碑,『内官监太监葉公之墓』及被盗地宫,好几座古塔,不知现在此地修葺成啥样了,疫情所致想去的朋友提前查好是不是能进去,别吃了闭门羹。

北京房山水峪村,其实是个不下雨就旱一下雨就涝的缺水的村子。但风景却着实漂亮,且历史厚重,人文特点明显。从村口处的桥洞到村子深处的明清大院,千年古树以及娘娘庙和山顶的古塔,这个古村处处都是古建群,布局巧妙,风格古朴,穿行其中,仿佛回到明清时代那种小巷石板路斑驳悠长,青砖黛瓦的屋檐下,大红灯笼随风飘摆,满村鸡鸣犬吠,山峦下炊烟袅袅的时光穿越之感。

唐天复四年至天佑四年(904年至907年),唐末中央集权暗弱,地方割据势力日盛,卢龙军节度史刘仁恭以大安山为中心,与其子刘守光先后控制今水峪村一带。刘仁恭修建的出山道路,成为后来水峪古商道的雏形。

元末明初,山西客商在此开设了十几家客栈商号,之后形成了一度繁华热闹的商道古村。

秋天的水峪,群山环绕枫林尽染,极目眺望红林叠嶂,风光无限。

【房山万佛堂花塔】位于北京房山磁家务矿区家属院内,多年前来过这里。这次是重游,这里有两座塔,一座就是著名的辽代万佛堂花塔,形制少见。旁边还有一座元代古塔叫龄公塔。而中间就是孔水洞。过去还可以到达殿门口,上面石匾刻着“大历古迹万佛龙泉宝殿”现在外面用铁栅栏圈了一个院子,连门口也到不了。寻古要趁早啊!现在寻古迹越来越难了。(照片拍摄不易,严禁盗图,商用联系)#北京头条#

房山还有一座有名的古塔--昊天塔,据说与杨家将有关。

草莓公主刘优质旅游领域创作者

房山是个让人有两极看法的地方。第一印象就是穷,这部分其实也非常容易理解,都知道房山的房价在北京是洼地,因为永定河天然屏障是硬伤。再者就是周边,门头沟西长安街沿线打通,晋升为京西改善区,靠着的丰台那也是典型的城区“闲散王爷",大兴有亦庄产业园、有新机场,而且明显爱上了通州,昌平紧抱海淀大腿,回天码农聚集地,未来科技城也是相当的有发展。和他们相比,房山好像没有特别能拿得出手的好。那房山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其实作为北京的郊区,房山的风景那是相当的不错,据说当年还有太监在深山里定居养老呢! 金秋十月,正是看红叶的时候,那就不得不提到坡峰岭了,相对于香山的摩肩接踵,坡峰岭的山色多了几分闲适、从容。位于周口店镇黄山店村境内西北处的坡峰岭,从山下到山上的步道,全由石阶铺就而成,坡度平缓,极易攀爬,到达顶端是3000米。在赏叶最高处的鹰嘴岩,可将整个山色一览无余。下山则有另一条环路,也是3000米。每隔千米还有凉亭、石凳供游客休息。据当地工作人员介绍,坡峰岭本没有路,这6000米的步道全是黄山店村的村民一步一步砌出来的,石阶全部采用本地山石,沙子和水泥则依靠人力背至山上,可谓是经历千辛万苦才有了供游客游览的健康步道。所以说,坡峰岭不仅自然风光好,还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如果您现在来景区,不仅能欣赏到令人心醉的红叶美景,还可品尝到实惠而又地道的农家菜呢,这可是坡峰岭的一大特色,千万不能错过哦。在距离景区入口处不远的地方,一处农家小院,院内装饰古朴,茅草小屋和瓜棚相映成趣,充满浓郁的农家气息,这里就是供景区游客就餐的“背篓餐厅”。在此处,您不仅能体验懒驴拉磨,还能喝到现磨的豆浆、吃上现做的豆腐和现压的饸饹面,而这些接地气儿的食材,全部来自黄山店村农业合作社。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的黄山店村周围的7个村子只有1个供销社,由于交通不便,山上的人很少到山下买东西,当时供销社的负责人带领村民肩背背篓,跋涉于险山峻岭之间,无论刮风下雨,坚持送货上门。同时也收购群众的山货,解决了很多出门不便的老人的实际困难,所以给起名叫它“背篓商店”。到现在,依然坚持用当地饲养的柴猪来做农家红烧肉,这菜可是餐厅点击率最高的一道菜呢,此外还有1元钱1个的素馅大包子,备受游客的欢迎,因为菜品全部采自当地农户自己种植的绿色有机蔬菜,据说有许多住在城区的大妈大婶,因为酷爱吃这既便宜又好吃的大包子,一买就一大袋子。 此外景区有两条常规路线介绍一下,一个就是从大门起—秋枫亭—鹰嘴岩—仙人洞—古藤幽径—肉夹馍—黄栌王—层林观景台,优点就是红叶多,缺点就是人也多!另外一条就是从大门开始—玫瑰亭—云上石屋 —秋枫亭—悬索桥—鹰嘴岩—黄栌王—层林观景台,人会稍微少一点,可以走走停停安静的独享红叶美景。坡峰岭之所以出名,除了是观赏红叶的好地方外,景区内还有明清时期的房山八景之一的“红螺三险”,不过重点说一下的是,这地方没点户外经验和体力的千万不要去啊,那是需要团队配合及丰富的户外知识的。像我这种户外小白,可以沿着山路去探访传说中太监的养老院看看,这就是玉虚宫。过了背篓餐饮服务部,继续往上两层山路,你会看见一个分叉,往左修得很新的是景区的游览道路,去往秋风亭,右边一条比较破的山路,就是红螺三险登山步道之一了,我从这里开始离开了坡峰岭景区,往玉虚宫进发!整条步道有一段修得不错,但大部分还是比较原始,而且有几处有落石及山体滑坡,比较难走。有人会问,这么偏僻的地方,是如何寻到的呢?据说,玉虚宫原本打算建在坡坡儿岭的南端坡跟儿,即现在坡峰岭公园的登山入口台阶处上方。因对面山岭崖壁上突出一条行石,似宝剑插入山岭,外剩剑柄,称插剑岭。山形凶险,不吉利,才选址改建在宝金山。别小看这僻静之地,在过去,这里可是非常重要的交通要道,是霞云岭地区通向平原的主要通道 ,它的作用相当于现在的108国道。 走了将近个把小时,终于到了坐落在深山的半山坡上的玉虚宫。看有关史料记载,道观内曾经住过太监,是李莲英别墅。真的这样吗?玉虚宫分上下两院,上下两个院子以回旋的石阶相连。每个院子都是四合院布局,传统四合院具有的影壁墙、门墩等一应俱全,房子已经破损不堪,但从院内残存的鹅卵石道上,依然能看出当年的精致。而院内的几通石碑上记载,清朝末年,多名宫中太监出资买下玉虚宫,翻修后成为“太监养老院”,一些太监在此养老并管理院落,连大名鼎鼎的李莲英的名字都出现在院子里的石碑上。 不过玉虚宫作为道教圣地,其实是元始天尊的道场,是京郊建筑规模较大的道观之一,同时也是拥有百年历史的文化底蕴的全直道龙门派修行道场,其历史上曾称“三清宫”、“纯阳宫”。

京郊这座千年古刹,被誉为“北方巨刹”、“北京的敦煌”,却鲜为人知

北京西南的房山一带,自隋唐以来就是佛教胜地,至今留有很多佛教遗迹,云居寺是其中最有名的,素有“北京敦煌”之誉。

云居寺位于北京房山区大石窝镇水头村,距市区约70公里,寺院坐西朝东,环山面水,规模宏大。

云居寺始建于隋末唐初,初名“智泉寺”,经过历代修葺,形成五大院落、六进殿宇。两侧有配殿和帝王行宫、僧房,并有南北两塔对峙。1942年毁于日军炮火中。解放后,经过两次大规模修复。

云居寺有三绝四宝,三绝为石经、纸经、木版经,四宝为舍利、千年古塔、古钟、铜佛像。

云居寺“因经而寺,寺以经贵”,寺内珍藏的石刻佛教大藏经、由明代僧人祖慧用舌尖血书写而成的“舌血真经”、乾隆年间用檀香木雕刻的《龙藏》,被誉为“国之重宝”。

云居寺收藏的“石刻佛教大藏经”共1122部,3572卷,14278块,3500万字。这部浩大的石经是由隋末高僧静婉主持创刻的,历经隋、唐、辽、金、元、明六个朝代一千余年才告完成。其年代之久远,工程之浩大,刊刻之宏伟,均为世界之最。上世纪五十年代印度总理尼赫鲁访华,周恩来总理亲自陪同其参观石经,尼赫鲁提出用同等重量黄金换取同等数量石经的请求,被周总理婉拒,说:“黄金有价,石经无价。”

云居寺珍藏的两颗佛祖赤色肉舍利,与北京八大处的佛牙舍利、西安法门寺的佛指舍利,并称为“海内三宝”。

除了佛教三绝和佛舍利,寺内还有十余座建于唐代和辽代的千年古塔。其中的南塔和北塔建于辽代,南塔又称藏经塔,地下有藏经穴,原塔已毁于战乱,复建的南塔共十一层。北塔为砖砌舍利塔,高30多米,造型特殊。北塔的四面各有一座三米多高的七层小唐塔,其中建于唐景云二年(公元7)的石塔,是北京最古老的塔。位于南塔西南侧的琬公塔是石刻大藏经创始人静琬的墓塔。

供奉于弥陀殿内的阿弥陀佛铜佛像,高约3米,重7.5吨,仅修复一个缺损的指头就要用去1.5公斤铜料。

云居寺四季皆可游览,春日看百年古杏和玉兰绽放,夏日漫步竹林避暑,秋日观银杏翩翩,冬日赏白雪红墙。还可以拍云板、摸石鱼,祈求吉祥。

#冬日生活打卡季# #京郊冬日游推荐#

北京天开寺,供奉释迦牟尼佛骨舍利的寺庙,究竟有何渊源?

1990年,国家文物局及其相关单位,对天开寺古塔进行深入发掘考证时,发现并确认,古塔地宫内存有稀世国宝—释迦牟尼佛骨舍利!当时天开寺尚未复建,为方便管理,佛骨舍利被供奉在云居寺。

天开寺位於北京市房山区韩村河镇元宝山上,是北京历史最悠久古刹之一,距今己有1950多年的历史。据历史记载,天开寺塔内供有15颗佛舍利,因此天开寺的影响力是世界性的。

天开寺始建于东汉。据元代碑刻和乾隆本《上方山志》记载,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年(公元34年)中印度梵僧华严慧晟来到东土。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来到此地,创建天开寺院,传播佛法。此后历经各代,都有诸多记载。在战乱中多次被毁,多次重建。至民国,这座塔两层以上均已坍塌。日军侵华时,挖掘塔下地宫,寻找宝物。突然间狂风大作,冰雹辅天盖地,使日军胆颤,不敢继续挖掘。1991年日本人组团参访北京天开寺,这其中就有当年挖过地宫的日本士兵,一方面表示忏悔,一方面描述了当时的情景,成为见证人之一。

至,由龙门生态园出资重建天开寺,此后恢复开放,重现辉煌。地面建筑基本都是新建的,天开寺塔还留有部分古代遗迹。#真知新坐标#

一座山,一万块石,数十代僧人,一位公主、多位不同民族的皇帝,

甚至赵孟頫、董其昌等大师也致力于这项伟大事业,

在不同时代多次震动朝野,现在已经开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旅程,而极少为人所知!

不朽传奇!——《房山石经》刻经始末(二)

1957年,以南塔铭文为线索,于南塔南发现地穴。地穴南北长19米,东西宽10米,深5米,分为南北两穴,中间用墙隔开,两边共计经石10082块。1958年,一万余块石经挖掘整理后,存放在简陋的库房。现在的地宫是1999年专为回藏辽、金石经所建。就座落在原石经出土穴之上,面积400平。

石经山就在云居寺东北,从云居寺路口往北过一个检查站,再往前不远处向左上山,就到了。买过票后,从右手边小路开始爬山。正路已被一条铁路截断

爬到施茶亭,大门前有一唐式密檐塔,五层檐。塔身是新的,塔檐是附近发现的古塔残件,新旧拼凑而成。

施茶亭再往上走,有一条千年古道。这条道开凿于隋大业年间,正是为了运输石经、石板而修。已有1400多年历史。

古道边有一口古井,也是刻经先人所凿。

再往上,即是第一、二窟。石经山共有9个藏经洞。这九个洞中,雷音洞最大,也是唯一开放的,其它洞窟都是将经板藏入即封死。历史上也许有过破坏,但是现在的其余8窟依然是封死的,可以从门缝看到,里面密密麻麻摞满石经板。

9个洞窟分两层,下层这两窟是静琬的第四代弟子惠暹所凿,一窟藏经972块,二窟藏经1018块。

第一、第二藏经洞

再往上走,是剩余7洞,7洞都是开凿于唐代。左手边是藏经七洞。 此洞藏经13部、道经一种,1130卷,共283块,包括《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般涅盘经》、《妙法莲华经》等。

第七藏经洞

旁边是藏经六洞,即董其昌题字“宝藏”之洞。除佛经外,洞内还藏有明宣德三年(1428年)道教两大宗派代表人物全真教陈风便、正一教王至玄等所刻道经。洞旁边是《四大部经成就碑记》。

再往上走,就是雷音洞。窟外壁有方正的大门,朝向东南方,原应是石门,现已是朱漆木门。两侧为方形落地石窗。窟内为方形窟室,四面墙贴满石经板。连门和屋顶之间的狭窄长条空间都刻满经文。柱子雕千佛。每一面都雕两列小佛。一根柱子共计16列17排,272尊小佛,四根柱子就是1088尊。石室中间地面就是佛舍利出土穴。

雷音洞再往里走是第四、三藏经洞。洞门封死,里面都堆满石板。

第三、第四窟

第七藏经洞东北边是两口古井。古井上方的崖壁上雕有两尊摩崖造像,为释迦、多宝二佛并坐说法。

二佛说法

古井边是第八、九藏经洞。第八洞藏经69部,300余卷,共计772块,包括《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一》、《金光明景胜王经》和《观音普门品》等。第九洞藏经221部,398卷,共347块,包括《太子和休经》、《大灌顶经》、《放光般若波罗蜜经》等。

第八洞

第九洞

第八洞和古井之间的崖壁上方有一小壁龛,内有一碑,名为《玉皇宝诰碑》。明末道教弟子也想在此山刻道家经典,但当地寺僧不同意,于是他们带来此碑作为在此山刻经的依据,寺僧一看,天命不可违,就同意了,并为他们提供吃住的场所,还将道教经典和佛教经典共同藏在第九洞中。

玉皇宝诰碑

第七洞旁边,有一条陡峭的石阶,从此上山,即可到金仙公主塔,此塔在雷音洞的上方,坐西北朝东南。

此塔为唐代方形密檐石塔,现存七层塔檐,高三米余。正面开一尖拱券门,两侧力士,与云居寺四唐塔形制相似,,尖券旁边还有一段题记,题记刻于辽太平六年(1026年),内容记述永兴宫都部署权知军州事韩绍勋与县郡夫人及儿女一同前往石经山巡礼烧香,见佛像残缺不全,故补接齐全,并将此善行记于塔壁上。

塔身西侧塔铭为《云居石经山顶石浮图铭并叙》,下部已漫漶不清,隐约可辨认。根据铭文可知,此塔建于唐开元九年(7),原为九层。

塔身后壁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唐金仙公主请译经施田记》,塔身下部的碑文已难辨认。

铭文记载开元十八年,金仙公主奏请将4000余部新旧译经赐予范阳县(今涿州,辖区包括石经山)作为刻经范本(此时还没有印刷术,经书全部是手抄卷子,十分珍贵),并将附近大量土地赐予云居寺,供养寺僧。金仙公主是唐玄宗的第八妹,自幼崇信道教,十八岁度为女道士,筑观京师,以方士史崇玄和叶法善为师。但她同时也支持佛教发展。也正是在她的支持下,惠暹开凿了第一、二藏经洞。此塔也是因为公主的善行,才被称为金仙公主塔。

我们将《房山石经大乘密严经》 精确复制,作为极其重要的“法帖3.0”藏本以飨书友!请注意,“法帖3.0”出品是原汁原味、无限接近原件超精复制品,不是网上通行的严重调色的低精度图片形态!

欲购专业级《房山石经大乘密严经》超清复制件的书友,可点击下面商品卡,品鉴与激赏!

房山石经大乘密严经

北京仅存的两座花塔之一、带您看看离市区最近、交通最便捷的镇岗塔。

[微风]它位于北京西南丰台区长辛店镇,乘坐公交830\951等镇岗塔路南口站下车往东走400米,就矗立在马路边的土坡上。

[微风]镇岗塔始建于金代,明嘉靖年间重修,为九级密檐式砖砌实心花塔,通高18米,底周长24米,底座呈八角形。花塔的特点是上部像玉米一样密布fo龛,每龛内端坐一尊fo像,神态各异。相传塔所在地是一条long脉,建塔者唯恐long脉塌毁,遂建塔镇之。从老照片上看:塔前有碑、塔后有庙,现已荡然无存。

[微风]目前,塔前正在施工铺砖、修围墙、停车场,不知以后会不会收费?

[微风]另外,顺道帮大家看了看昊天塔(良乡塔),目前公园仍在封闭中,只能远观。据说已经关了一年多了。

#域见北京# #我的京彩时刻# #古塔#

走马云居寺

今天参观房车展,中午饭后觉得已经跨越北京城了,临时起意跑去云居寺,四点清场到达3点。

云居寺始建于隋末唐初,位于北京西南房山区大石窝镇水头村,距市中心70公里。云居寺不仅藏有佛教三绝与千年古塔,而且珍藏着令世人瞩目的佛祖舍利。50年代末,利用三年时间发掘整理出大量石经。

#这个景点有故事#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分享北京云居寺的故事。

素有“北京敦煌”之誉的云居寺,坐落在北京房山区西南,自隋唐以来就是佛教胜地。

云居寺有“三绝”“四宝”。“三绝”为石经、纸经、木版经;

“四宝”为舍利、千年古塔、古钟、铜佛像。

云居寺“因经而寺,寺以经贵”,寺内珍藏的石刻佛教大藏经、明代僧人祖慧用舌尖血书写而成的“舌血真经”、乾隆年间用檀香木雕刻的《龙藏》,被誉为“国之重宝”。

云居寺收藏的“石刻佛教大藏经”共1122部,3572卷,14278块,3500万字,由隋未高僧静婉主持创刻,历经六个朝代一千余年完成,被周总理誉为“黄金有价、石经无价”。

云居寺珍藏的两颗佛祖赤色肉舍利,与北京八大处的佛牙舍利、西安法门寺的佛指舍利,并称为“海内三宝”。

列位,百闻不如一见,如果您有兴趣的话,可以到此一游,绝对不虚此行!

遼南京析津府遼塔之三——房山万佛堂花塔

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抢救性保护项目。

古塔建于遼咸雍六年(1070),八角密檐实心砖塔,通高28米;位于北京房山区万佛堂村附近的万佛堂、孔水洞景区山岗上。1995——1996年抢救性维修。

该塔奇异之处,其园形花束状塔身,几乎占全塔一半。塔上由层层莲花瓣组成了一朵大莲花,每个花瓣上雕塑佛龛,里面有文殊或普贤菩萨塑像,下面分别雕塑他们的座骑狮子或象。

这种花塔,北京只有两处。

唐万佛堂与孔水洞是元大德元年(1279)重建。

现在的万佛堂龙泉宝殿为明代无樑建筑。万佛堂三壁镶嵌满镌刻——《万佛堂法会图》汉白玉浮雕和《莲花经观世音普门二十四品》刻经,完成于唐大历五年(770)年,属于绝世珍品。

佛寺地下孔水洞有奇异的钟乳石流水景观 ,可以乘船游览。

在北京房山区周口店镇篓子水村的深山里,有一座辽代古寺,名曰“超化寺”,也叫“庄公院”。从山下沿着步道缓步而上,约莫二十分钟左右就来到寺前。首先见到的是一进大殿,面阔三间,硬山顶,灰色筒瓦,券门券窗,门楣匾额,上书:“超化寺”。不知道是不是疫情的缘故,殿门紧闭。寺院后边西北角的山坡上,还隐约可见一座古塔。

从旁边的山门进入寺院,“超化寺”大殿后边券门上悬一匾,书“天王殿”,天王殿正面供奉着大肚子弥勒佛,背面供奉韦陀菩萨,四大金刚分列两厢。出天王殿是一处院落,院落中央供奉着高大的观音像,观音像前面立着几通石碑。据碑文记载,明代崇祯年间这里叫作“砖公院”,是佛教寺院。康熙年间这里仍叫做“砖公院”,不过却是道教庙宇,康熙曾敕建一座三清殿。乾隆时期这里已经叫做“篓子水村庄公院”了,该地名沿用至今。院落西北角有一处泉眼,清澈甘冽,不妨一饮。寺中僧人还备有消毒过的水杯水具供游人使用,善哉。

院落后边坐落着第二进大殿“地藏殿”,两侧券窗开佛龛,龛中分别供奉有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殿内供奉地藏菩萨。大殿依山势而建,拾级而上,地藏殿上边是一座“西方三圣殿”,殿中供奉着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以及二位胁侍“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三圣殿后边是大雄宝殿,殿前左右关公秦琼把守大门,殿内供奉着释迦摩尼佛。在大雄宝殿西边是一座观音殿,供奉观世音菩萨。

观音殿西边的山坡上有一座三层八角密檐砖塔,此塔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双层素面基座,八角形塔身坐北朝南,塔身南向开券形塔门,内置佛龛,供奉定光佛,故此塔称为”定光佛舍利塔“。定光佛又名燃灯佛、普光佛,是释迦摩尼的授业恩师。塔身东西两侧开直棱假窗,东南侧嵌有石碑,其余素面。塔身上枋是粗壮的砖雕斗拱,上承三层叠涩法密檐,每层檐间均有砖雕斗拱及砖雕仿木椽子,檐角悬挂铜铃。塔刹由八角形刹座承托单层仰莲座,上置圆形宝珠座,刹顶宝珠已无存。这座塔的珍贵之处就在于原汁原味,因地处深山,远离战火及人祸,比较完整地保留着辽代的原貌,使我们有幸一览千年前的古塔风姿。

根据塔身碑文记载,在辽代这里地名叫做“燕南良乡县”“瓦井村。这座超化寺是一位来自涿州的法号叫法慈的沙弥(和尚)主持修建的,寺院建成后法慈在超化寺诵读法华经。碑文的主笔者为乡贡进士“刘师民”,因此,该塔也被误称为刘师民塔。又有人把这位笔者误读为“刘师尼”,这座塔又以讹传讹地成了尼姑塔了,真是阴差阳错。欣赏完古塔,从旁边的山路继续上山,远处山头有一处观景长廊,举目远望,山势逶迤,曾经的良乡县城尽收眼底,景致绝佳。周末来此登山健身,礼佛观塔,不虚此行。

重阳节登上方山访古:

层峦叠嶂峰入云,

人在秋色画里行。

半日闲为山中客,

鸟鸣万壑天青青。

注: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房山区韩村河镇,古称六聘山,为大房山支脉,房山区名即源自于此。以山奇、林密、洞幽、寺古享誉京城,集山、林、洞、寺、泉、馆、坑等各类景观于一体,史称“幽燕奥室”。因林海茫茫,峰峦奇秀,洞穴深奥,环境幽雅,万壑鸟鸣的奇景而被誉为“南有苏杭,北有上方”。

山中拥有华北很少见的保存完好的原始次生林,珍木奇花遍布,仅药用植物就有300多种,其中黄精、拐枣、香椿为“上方三宝”。 山花烂漫的春天,苍翠欲滴的夏日,红叶满山的秋色,雪被松柏的银裹,构成了上方山变幻无穷的森林景观。穿梭于山林之间的野生猴群,更为这片秀美的山林增添了几分生机和灵气。

山上有千年古树10多棵,柏树王、松树王、银杏王、槐树王合称“千年古树四大树王”,其中柏树王树龄达1500多年。当地传说,有天来了两歹徒,白天烧香拜佛,晚上就来砍伐这棵柏树。他们又砍又锯,可就是砍不断。后来一看,锯和斧子上全是血,吓得连夜跑了。他们的恶行把柏树王气坏了,长出一个大包。有趣的是,柏树王的粗干上还真有一个大树瘤。

上方山有著名的“九洞十二峰七十二禅院”景观。九洞是:天王洞、九环洞、延寿洞、阴阳洞、华严洞、金刚洞、朝阳洞、西方洞、云水洞。其中最著名的为“云水洞”,洞深八层(只开放六层),有108处景点,皆由历代僧人命名。钟乳石、石笋、石柱、石幔栩栩如生,惟妙惟肖。高达38米的石笋,被誉为“擎天柱”,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高石笋。钟乳石石锣、石鼓、石琴,用木棍敲打能演奏《我是一个兵》《八月桂花遍地开》《大秧歌》等歌曲,令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十二峰是:紫金岭、观音峰、啸月峰、回龙峰、毗卢峰、锦绣峰、象王峰、望海峰、天柱峰、骆驼峰、茶罗峰、狮子峰。群峰耸秀,变化万千。天柱峰是最高峰,亦称“摘星坨”。山顶建有势至庵,皇上赐匾:“空中见佛”。

早在1400多年前的东魏时期,禅宗就在此开山建寺,成为北京地区最早确定宗派的佛教圣地,但最终在这里发扬光大的却是华严宗。现有寺庵及遗址72座,其中最著名的是始建于隋代的兜率寺。古诗曰:“幽燕古奥室,兜率居中岩。花宫七十二,上下东西嵌。”兜率寺是众寺之首,位置在全山中心,群峰环拱,众星捧月。寺后为一独立山峰锦绣峰,上方山十二峰之一。明代《大藏经》(一套南藏、一套北藏)、石刻佛说四十二章经和华严祖师肉身佛为佛界三珍,其中前两件在兜率寺,华严祖师肉身佛在华严洞。兜率寺大殿后墙上的《佛说四十二章经》,即佛经中的四十二段语录,是佛经精髓,也是金庸著名武侠小说《鹿鼎记》中作为寻宝线索的《四十二章经》。《四十二章经》既然在此,宝物自然也在山中。但山中究竟有何宝物?宝物究竟藏在何处?佛曰:不可说。此外,山上还拥有华北最大的古塔群,54座古塔占北京古塔总数的四分之一。

云梯是登上方山的必经险道,始建于金代,明代曾三次重修,共有262级台阶,盘崖而上,异常险峻,仿佛直插云霄。电影《智取华山》的天险外景就是在此拍摄的,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可以让人体验到“自古华山一条路”的感觉。《野店侠女》《烟火行》《隋唐演义》《野人》,以及我国第一部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等影视剧也在此取景。

这里还有在我国北方首次发现的天坑,其独特之处在于别处天坑都在沟谷地带,这里则是在山上。天坑口小底大,呈倒喇叭状,坑底生长着多种植物,并发现多种动植物化石。

盘点中国地理之城市

涞水县,中国河北省保定市辖县,位于河北省中北部,保定市境西北部,太行山东麓北端,地理坐标东经114°49′~115°48′北纬39°17′~39°57′,纵距137.9公里,横距74公里。东界涿州、高碑店,南与定兴、易县为邻,西与涞源、涿鹿、蔚县交界,北与北京市门头沟区、房山区相接。总面积1658平方千米。总人口32万人。全县辖1个街道,11个镇、4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

涞水境内有山区、丘陵、平原三种地貌。地域狭长,地表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差异悬殊,呈山区、丘陵、平原三种类型阶梯状分布。山区最高海拔1983米,丘陵海拔100米左右,平原海拔30米左右。属太行山脉,境内长约50公里,为西南—东北走向,海拔高度1122.6-1983米,相对高度500-1100米,最高的是白草畔海拔1983米,最低的是龙潭顶,海拔1122.6米。矿藏有煤、铁、铜、金、银、锌、云母、石棉、大理石、陶土等。京源铁路、高易铁路、京广西线公路、津同公路、京源公路、京张公路过境。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野三坡旅游区。古迹有唐代镇江塔、辽代西岗古塔、皇甫寺塔、龙门峡摩崖石刻、蔡树庵长城、清怡贤亲王墓、石牌楼等。

#头条创作挑战赛#

我是上世纪1986年7月大学本科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市房山县北京煤矿机械厂的,至今已经36年了。可北京实在是太大了,好过地方没涉足过,甚至有的从未听说过。

今天到魏公村北大口腔总院看牙,午间休息时借机在医院周边溜达了一圈。

出医院西大门沿路往南走,经过三个红绿灯,看到有条河,路边提示牌介绍说,河的名称叫“玉河”,河边的小路地面上有“五塔寺路”的铜地标。顺着河流往东走约200米,路的北侧远望真的有五座塔立在一个塔座上。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未能进到寺院内部近距离观看。

“五塔寺”是我在北京第一次看到的类似于印度建筑风格的古塔,也是第一次知道这个名字。百度一查得知:

真觉寺金刚塔宝座(俗称五塔寺塔),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白石桥东的南长河北岸,建于明成化九年。宝座分为塔座和五塔两部分,塔座为长方形砖砌拱券结构,座上北面是五座“密檐式”小石塔。整个塔座及五个小时塔身上遍饰雕刻,是中国现存建筑年代最早,雕刻艺术最精美的金刚宝塔式石塔,是中国明代建筑和石雕艺术的代表。

等我明年退休后一定好好转转,以填补我对北京的认知!#我的生活#

#谷积山#

谷积山,地处北京门头沟和房山交界,有着悠久和丰富的宗教文化历史,由于近代遭破坏,现仅存有三塔、两墓、两寺,是北京地区少有集塔、寺、墓一体的文物群。

这次从从门头沟鲁家滩西口徒步上,依次经过:

1.舍利塔(现在铭牌上标注为东塔),距今有534年历史,塔尖(也叫塔刹)据说曾被盗贼从塔顶拽下来过,但由于太沉无法弄下山,最后放弃了,该文物才得以保存;

2.鞭塔,建于辽代,为密檐式六角形七级砖塔,坐落在谷积山正中。该塔在修复之前曾发现辽金绳纹砖,可以推断此塔存世年代较远,是辽代谷积山院的遗物,具有难得的历史价值,由于独特的位置推测此塔应是谷积山院某位高僧的寿塔,高僧涅槃造塔,俯瞰着山谷中最为久远的建筑灵鹫禅寺,鞭塔正下方是灵鹫宫寺;

3.张南溪墓,张南溪历史上是乾清宫内府御马监的太监,由此可以看出也是位高权重,只不过该墓现已被盗遭破坏,让人唏嘘不已;

4.铃铛塔,始建于明正十三年,在三塔中最显眼最高大,由于在鞭塔的西边又被称为西塔。铃铛塔建于明代,属于八角形九层楼阁式寿塔,原仅存下面两层,后修复时重建了上面七级。塔身的每个檐角都留有孔洞,想是用来悬挂铃铛的,这种形制的古塔在北京并不多见。

本次由于行程原因,还有几处古迹没看完,下次再去探索。对历史或宗教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走走,挺不错的。

《云居寺》

云居寺位于北京西南房山区,距市中心70公里。占地面积70000多平方米。云居寺、石经山藏经洞、唐辽塔群构成中国佛教文化特色一大宝库。

云居寺始建于隋末唐初,初名“智泉寺”,后改称“云居寺”,经过历代修葺,形成五大院落六进殿宇。两侧有配殿和帝王行宫、僧房,并有南北两塔对峙。南塔又称藏经塔,地下有藏经穴,曾毁于战火,重建。北塔是辽代砖砌舍利塔,又称“罗汉塔”,始建于辽代天庆年间,高30多米,塔身集楼阁式、覆钵式和金刚宝座三种形式为一体,造型极为特殊。塔的下部为八角形须弥座,上面建楼阁式砖塔两层,再上置覆钵和“十三天”塔刹。这种造型的辽塔,十分少见。寺院坐西朝东,环山面水,形制宏伟,享有"北方巨刹"的盛誉。

云居寺是佛教经文聚集的地方。寺内珍藏着石经、纸经、木版经号称"三绝"。"石刻佛教大藏经"始刻于隋大业年间(605年),僧人静琬等为维护正法刻经于石。刻经事业历经隋、唐、辽、金、元、明、六个朝代,绵延1039年,镌刻佛经1122部、3572卷、14278块。如此大规模的出版物和悠久的历史确实是世界文化史上罕见的壮举。它可媲美世界七大奇迹长城和京杭大运河。它是世界上稀有而珍贵的文化遗产。被誉为"北京的敦煌"和"世界之最"。

云居寺不仅藏有佛教三绝与千年古塔,而且珍藏着令世人瞩目的佛祖舍利。舍利(佛教名词)意为尸体或身骨。相传释迦牟尼遗体火化后结成的珠状物。1981年11月27日在雷音洞发掘赤色肉舍利两颗,这是世界上唯一珍藏在洞窟内而不是供奉在塔内的舍利,与中国北京八大处的佛牙、陕西西安法门寺的佛指,并称为“海内三宝”。为千年古刹增添一份祥光瑞气。

云居寺已经成为国内外著名的佛教寺院,著名的宗教活动场所,其特有的幽静地理环境,奇特迷人的秀丽风光,蕴涵着浓郁的佛教文化特色,是藏经纳宝之地、祈福迎祥之所云居。

众所周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含金量最高,这180处国保单位中,有16座古塔,我去过其中12座。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