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吴木匠家具厂 俞木匠家具有限公司

吴木匠家具厂 俞木匠家具有限公司

时间:2020-07-07 04:51:43

相关推荐

吴木匠家具厂 俞木匠家具有限公司

希望有关部门能尽快解决。

@怀庆府建筑木工《吴》:农民工!

[微风]1981年,江苏淮安马甸中学聘请了一位名叫吴顺来的老木匠,修理校舍年久失修的门窗,但吴师傅一看到木头,脸色大变,说:“这工作我做不了,你还是找别人吧!”

马甸中学的负责人听到吴师傅这样说很是疑惑,他坚持问师傅这是为什么。

虽然他们学校比较穷,但是工费可是会一点不少地支付给木工师傅的,不明白为什么这个吴师傅如此坚决的拒绝,毕竟当初答应的时候还是很痛快的。

见到马甸中学的负责人反复询问原因,原本并不想明说的吴顺来实在拗不过,他有些忐忑的对学校负责人说道:“不是我不想做,是你们的这个木头不行啊,你看这上面是什么?”

说着就将一块有字的木头递给学校负责人。

学校负责人看了看,这上面确实有文字还有花纹,他自然是知道这木材的来历的,但是从没有对外人说起。

显然这老木匠是懂的人,如果隐瞒,肯定是不能干的,到时候出了事情怎么办?

想到这里,这位负责人说:“我知道的,可是这个木头便宜,我们学校又没钱,你也看到了,总不能让孩子们挨冻吧,您帮帮忙吧!”

学校负责人的话让吴顺来很动容,他们这个地方孩子上学难,学校环境不好,确实辛苦了当地的老师和学生。既然如此,他还有什么好说的,怎么能不答应?

事情告一段落,窗户和门也用了好几年,学校的老师也换了一批。如今来这批教学的老师中有个姓何的,他对历史和语文学科都很擅长。

为了增加学生对文学和历史的兴趣,他建议大家了解历史著作的作者的故事,首先推荐的就是《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

如此有趣的课题让学校的学生瞬间积极起来,他们不断搜索吴承恩的来历和生平轶事。

吴承恩出生在淮安府山阳县的商人家中,家中给他起名为承恩,字汝忠,其意思很明确,就是希望他能读书成名后上承皇恩,下泽黎明。

确实当时的社会中读书入官就是提升家族地位的好办法,何况原本吴承恩祖上就是官宦,只是后来没落才成为商人,由此就说明家族对吴承恩给予厚望。

可惜吴承恩的性格不够圆滑,且喜好看的书也都是奇奇怪怪的小说,这句导致他考学以来,一直无法考上。

后来只能混个贡生,直到60多岁才获得河南新野县知县的职务,之后在官场上再无其他成就,反而是用一生写了历史闻名的小说——《西游记》。

吴承恩的生平被学生名挖掘出来后,班级的一名学生反而有些疑惑起来,他将自己疑惑告诉给何老师,并在老师的陪同下来到家中查看。

果然,学生家中的石碑中上面刻着碑文,虽然字迹不算很清晰,但是其落款确实很容易辨识,正是“吴菊翁”几个字。

何老师见到此立刻想起来吴承恩生前喜爱菊花,所以经常以“菊翁”称呼自己,那么这就说明,这个墓碑是吴承恩的!

由于何老师不敢确定,所以他叫来了当地的考古队,其中一名姓刘的专家看过后确定这墓碑的真实性,并通过询问得知墓碑的来源地。

整个考古队对当时的墓地进行超验,发现里面的骸骨,并通过3D成像技术后确定是吴承恩及其家人,而墓地中的陪葬品及棺材都不见了。

经过与盗墓者联系,他们发现棺材木被卖给马甸中学,其中有文字的一块棺木正在吴木匠家中,他听到消息之后已经将其交给考古队。

之所以盗墓者变卖棺木,正是因为墓中没有昂贵的东西,所以才出此下策,听到这个原因,不禁让整个考古队扼腕叹息。

可是事已至此,只能尽量将物品寻回,并将墓中物品全数的保存在博物馆中。

另外,为了让吴承恩老先生和家人安息,考古队还重新做好棺椁,讲他们一家埋葬在一起,并在前面立好墓碑,希望这位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文学家能不再被打扰,长眠在此。

参考资料:

[1]亲历者说:吴承恩墓发现记-徐怀庚 - 《江苏地方志》 -

[2]幸运的吴承恩-蔡铁鹰 -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3]故居之吴承恩故居-日月 - 《初中生世界》 -

1974年,淮安马田中学请木匠吴顺到学校修门窗。没想到,吴先生一看到木头,脸色就变了。我不能做这份工作...

1974年秋天,淮安马甸乡二堡村的郭金峰打算做一个粪桶,但找不到木头。为什么?那个时候,农村还处于人民公社时代,所有的材料都是统一出售的,没有私卖,所以很多材料都供不应求。生产队连木头都没有。农具 每个人都得想办法。

郭靖峰从长辈那里听说,马甸镇有很多高官,最近有人用铁钻找到了“土料”(棺材)。农具。于是他请了一些朋友在麦田里挖“土”。

郭靖峰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坟墓挖开,坟墓越来越大,三具棺材逐渐出现在我们面前。中间的棺材稍大,两边的棺材稍小,没有一个腐烂。棺盖打开时,只有骨头,没有陪葬品,说明死者并不富裕。

他们将白骨扔进坟墓,抬起三口棺材,连同埋在地下的两块大石板一起拉出。不料,郭靖峰挖出“土料”的消息不胫而走,生产队赶来,没等粪桶做好,就把棺材没收了。两块石碑没用,丢在郭靖峰的猪圈旁边。

今年冬天,马甸中学决定修好破旧的门窗,找到了木匠吴顺来。但吴大师看到树后一再拒绝,一遍遍摇头摆手。吴大师果然是个行家,一看木头就知道是棺材。

但教师也有麻烦。学校真的很缺钱。天气越来越冷,教室通风了。孩子们不能静坐。请立即购买和使用。修复后是既防风又美观的漆面。见老师们一头雾水,吴大师接过任务。

第二天,他的几个徒弟看到棺材凹凸不平,放下了棺材。复原后,发现棺材顶部有“吴”字。一名弟子道:“师父,这是吴家老祖的棺材!”

吴大师没有多想,就吩咐徒弟干活,学校门窗都修好了,可是他越干越不爽,那就太离谱了!想了想,武大师拿了个箱子回家——形棺材上刻有“景福极山”字样,藏起来。白骨灵。”他说。 ,现在有三个部委称吴承恩为他们所在的人。 “诶?”全班都瞪大了眼睛。

放学后,何洁立即跟着学生们来到了家中的猪圈。果然,两块石碑立在他面前。 ,被签为“孤儿”。

他的眼睛亮了起来。吴承恩的父亲名叫“居文”。据他所知,他觉得这石碑可能是吴承恩写给父亲的祭文。于是,何老师立即向校方报告,校方联系县文化馆的人进行确认,最终确认,这块石碑就是吴承根为父亲所写的碑文。

1981年,为纪念吴承元逝世400周年,淮县考古队发现了当年的盗墓贼郭靖峰,并带领他在当年发掘的墓葬中,发现了3块白骨。 ,被确定为1男2女。

郭靖峰也说明了三口棺材的问题,考古学家顺着线索找到了学校,把木匠吴顺来带了进来。吴大师详细描述了做门窗的棺材的文字。

吴师傅回家了他从藏品中取出棺材,考古学家看到“京福吉山”字样,非常兴奋。 “景府”是指淮安著名的金湾府,“基山”是指金湾府的八品官,负责对府中子弟进行礼仪和法律的教导。

考古人员已确认此墓葬为明代墓葬,因此考古人员认为,雕棺的主人为吴承根,而古墓中的三块骨头就是吴承根和他的两个妻子。

附近竟然是吴家的坟墓。晚年的吴承远过着悲惨的生活,死时没有丧葬用品。后来淮安政府组织人重修吴承恩墓,才有了现在的吴承恩墓地。

当时人们对文物保护意识薄弱,最终确定吴承元是淮安人。

#在头条新闻中看世界#

1981年8月,淮安市马甸中学请一位姓吴的木匠,用学校买来的棺材板做桌椅。吴木匠发现有块棺材板上写有“吴”字,于是别人就同他开玩笑说,你这木匠竟把自家老祖宗的棺材板打成了课桌!

这话让吴木匠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觉得自己好像真的做了一件对不起老宗的事。思前想后,吴木匠决定把剩下一块,上面写有“荆府纪善”四个繁体字的棺材板带回家中收藏起来。

一转眼几年过去了。这天,县文化馆的工作人员突然来到吴木匠家,向他询问那块从学校拿回家的木板。吴木匠拿出木板,工作人员端详着上面的四个繁体字,突然惊呼道:这正是吴承恩的棺材板!

吴承恩的棺材板怎么会被学校拿来做桌椅?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事情还得从1974年说起……

1974年12月,中国的农村还处于人民公社时期,村民们参加大集体的劳动,农具得从家中自带。当时的江苏淮安石塘公社二堡大队,有位女社员名叫刘秀华,是位刚结婚不久的新娘子。

当时正值寒冬,生产队的主要农活是给过冬小麦施浇氨水。刘秀华由于婆家人口少,农具短缺,没有粪桶挑氨水。无奈之下,她就找来饭桶挑氨水,可饭桶没有粪桶挑的多,刘秀华每天得到的工分要比其他社员低。

有劲没处使,这让刘秀华心里感到十分郁闷。她很想做一个新粪桶,但由于当时是计划经济,箍粪桶需要杉木,而杉木是计划供应物资,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刘秀华只好叮咛丈夫郭锦峰,让他多多留意,看看哪里能搞来杉木。

郭锦峰将妻子的话放在心上,不断地打听着。终于有一天,郭锦峰听说相邻大队的社员因买不到木材添置农具,另辟途径,在用铁扦寻找“土材”。

所谓土材就是棺材板。石塘公社所在地区,人杰地灵,历史上名人辈出。周围几个乡镇,埋有很多古代的官宦人家、商贾巨富、文人墨客,比如清末直隶总督杨士骧、道光年间礼部尚书李宗昉、清末小说家《老残游记》作者刘鹗等。

当时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普遍非常淡薄,郭锦峰得知此事后,喜出望外地从公社农具厂搞来一根铁扦,约了郭锦忠、郭锦亮等族兄弟径直来到大田里开始勘探。他们用铁扦不断地往地下扦去,查探着地下的情况。

随着日复一日的勘探,终于,在村中小路南侧的麦田里,铁扦从土中抽出后底端带有木屑,同时地下似乎隐约可以听到异样的声音。几人当即找来农具,将土地掘开。果然,地下有棺木,而且不是一副,是三副!正当大伙喜出望外之际,二堡大队干部得知此事,棺木随即被没收了。

时间转眼来到1981年,这年8月,附近的马甸中学急需木板做桌椅门窗,四处购买都没有买到时,意外听说二堡大队几年前没收了三副棺材板,于是赶紧派人出钱将其买了回来。接下来就发生了开头所写,吴木匠收藏写有“荆府纪善”四个字的棺材板一事。

那么,县文物馆究竟是如何得知,这块木板是吴承恩的棺材板的呢?

正所谓无巧不成书,当地二堡小学初中部有位语文教师名叫何杰,此人熟谙地方掌故。有一天,何杰讲到《西游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何老师口吐莲花容,将这个故事讲得栩栩如生,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课讲完后,何老师布置了一道课外作业,他对同学们讲:《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是明代的淮安人。但现在还有其余三个省,也宣称吴承恩是他们那里的人。你们回家多留心,在这二堡一带,只要发现纸上、木头上、石头上有吴承恩的名字,就来告诉我。

说来真巧,时间不长,学生郭锦爱跑到学校,告诉何老师说:吴承恩找到了,就在我们庄上!

何老师赶紧跟随学生前往查看。果然,在一户人家的猪圈上,他看到两块从土中刨出的石碑,冲洗后发现,一块是墓碑,上镌刻着“明吴菊翁之墓”;另一块是墓志铭,刻着吴菊翁的生平,落款则赫然写着“吴承恩”三个字。

吴菊翁是谁呢?他正是吴承恩的父亲吴锐。何老师知道事关重大,立即直奔二堡大队说明情况,大队干部赶紧打电话给县文化馆,报告发现了吴菊翁墓的有关情况。

县文化馆一边出运费五元,请生产队社员用手扶拖拉机把墓碑运到县城文化馆;一边紧急派人赶往二堡大队。

很快,县文化馆工作人员通过郭锦峰,弄清了当年挖墓的原委,并顺着棺木的去向,找到了吴木匠。当看到吴木匠收藏的那块木板上写有“荆府纪善”四个字时,工作人员肯定了,棺木的主人正是吴承恩!

所谓“荆府”, 指的是明代荆王府;“纪善”,则是明代藩王府的一项官职,正八品。吴承恩去世七年后,其好友吴国荣曾在《射阳先生存稿跋 》中记载说:(吴承恩)有荆府纪善之补。据《明史》记载,有明一代,淮安具此职衔者仅吴承恩一人。

1987年9月,考古人员在郭锦峰的引导下,重新发掘了吴承恩墓,并清理出一男二女三具骸骨,判断是吴承恩和他的两位夫人。事后,考古人员重新安葬了三人。后来,淮安市人民政府将以吴承恩墓为中心的三亩地征用下来,建成了吴承恩墓园。

两块石碑文物等级高,现珍藏于南京博物院。至于刻有“荆府纪善”的棺材挡板,现存放在吴承恩故居内供人参观。

1974年,淮安市马甸中学请木匠吴顺来到学校修理门窗,没想到吴师傅看到木料脸色都变了,连连摆手说,这活儿干不了……

1974年秋天,淮安马甸乡二堡村的郭井锋打算做一对粪桶却找不到木材。为啥?当时的农村还处于人民公社时期,一切物资都是统筹统销,没有私人买卖,因此很多物资短缺,生产队里连做农具的木材都没有,大伙只能自己想办法。

郭井锋听老辈人说过马甸乡曾出过很多达官贵人,而且最近有人用铁钎子找到“土材”(棺材),都是上等的楠木和杉木,做了不少农具。于是他约上几个朋友也到麦田里挖“土材”。

果然,老辈人说得不假,郭井锋没费多大劲儿就钎到一处墓穴,他和朋友赶紧拿起铁锹用力往下挖。挖到一米多深时,墓穴越来越大,渐渐三口棺材出现在眼前。中间一口稍大,两边的棺材略小些,都没有腐烂。打开棺材盖,里面只有尸骨,并没有陪葬品,大概死者不是什么有钱人。

于是他们把尸骨扔到墓穴中,将三口棺材抬了出来,顺便将埋在地下的两块大石碑一起拉回家中。没想到,郭井锋挖到“土材”的消息不胫而走,粪桶还没来得及做,生产队就来人把棺材没收充公了。两个石碑没啥用,一直扔在郭井锋家的猪圈旁。

这年冬天,马甸中学决定将破烂不堪的门窗修缮一下,找到木匠吴顺来。可是吴师傅看过木料之后,又是摇头又是摆手,连连拒绝。原来,吴师傅是行家,一看木料就知道是棺材板,这东西哪能随便动啊!

可老师们也难哪,学校实在没钱,天气越来越冷,教室四下透风,孩子们冻得都坐不住了,学校和二堡村大队商量,低价将棺材板买下将就用,修完刷上油漆既挡风又美观。吴师傅见老师们为难的样子,就把活儿接了。

第二天,他的几个徒弟见棺材板上有凹凸榫,就将棺材复原,发现棺材头上有个“吴”字。一个徒弟说:“师父,这个是你们吴家老祖宗的棺材!”吴师傅蹲下身将棺材头擦了擦,露出了一排字:“荆府纪善射阳吴公灵柩”。

既然学校让做门窗,吴师傅也没多想就指挥徒弟们开干,可是他越干心里越不是滋味,若真是自己的老祖宗,这可是大逆不道啊!思前想后,吴师傅把一块刻有“荆府纪善”字样的四四方方的棺材板带回家,藏了起来……

这天,有位叫何杰的语文老师给同学们讲完《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课文后,说:“作者吴承恩是我们淮安人,听祖辈讲,他家在二堡村有田地,死后也葬在这里,可是,至今没有找到他的坟墓,现在,还有三个省也称吴承恩是他们那里的人。”

何老师叮嘱同学们以后凡是发现带“吴”字的东西都要告诉老师。话音刚落,有个学生抢着说:“老师,我家猪圈边有带“吴”字的石碑!”“啊?”全班同学都瞪大了眼睛。

放学后,何杰立刻跟随学生来到他家的猪圈边,果然,两个石碑立在眼前,一个石碑上刻有“明吴菊翁之墓,”另一块写满碑文,落款是“孤小子承恩”。

何老师眼前一亮,吴承恩的父亲号“菊翁”,根据自己的知识他觉得这石碑有可能是吴承恩写给父亲的祭文。于是,何老师赶紧向学校汇报,学校联系县文化馆的人前来查证,最后确认了石碑正是吴承恩为父亲写的墓志铭。

1981年,吴承恩去世400周年之际,淮县考古队找到当年的盗墓人郭井锋,在他地带领下找到了当年挖掘的墓穴,发现了那三具尸骨,经鉴定为一男两女。

郭井锋将三口棺材的事也交代了出来,考古人员顺着线索找到学校,又找来木匠吴顺来。吴师傅详细描述了做成门窗的棺材板上的字,遗憾的是考古人员找遍学校的门窗也没有发现那几个字。

吴师傅又把家中收藏的棺材板拿了出来,考古学家一看“荆府纪善”几个字,激动不已。“荆府”是指明代淮安有名的荆王府,“纪善”是指荆王府里的正八品官员,负责给府内子弟教授礼仪和理法。

考古人员经考证确定古墓为明代墓,淮安人在明代只有吴承恩做过“荆府纪善”,而吴承恩又号称“射阳山人”,因此,考古人员认为刻字的棺材主人是吴承恩,古墓中的三具尸骨,正是吴承恩和他的两位夫人。

原来附近这一带是吴家的家族墓,因为吴承恩晚年境况凄凉,靠卖诗文谋生,入不敷出,因此故去时没有什么陪葬品。后来,淮安政府组织人重新修建了吴承恩的坟墓,于是有了现在的吴承恩墓园。

那个年代的人们对文物的保护意识薄弱,还好,吴修来师傅保留下的刻有文字的棺材板帮了大忙,考古人员多方查找,最后确认吴承恩是淮安人。历经坎坷,一代文学大师的长眠之地终于重见天日。

#在头条看世界#

古时,一木匠妻子患病去世,他万分悲伤,不愿与妻子分离。木匠到妻子坟前,搭三间木屋守着孤坟。一年后中元节,夜里妻子回来,第二天他按指引,钻进山洞中,抱回一个美貌女子,给他生下两个儿子。

韶州北面多山,山间有个叫吴店的村子,村里有个叫吴青的年轻木匠。

吴木匠跟随名师学艺,木匠手艺十分精良,出师后生意很好。不久娶了一个美貌的妻子刘氏,二人十分恩爱。

结婚不久,刘氏却患上了一种怪病,身上无端生出许多透明水泡,十分的疼痛难受。找了许多郎中来看,都不知病因。

一天夜里,刘氏惨叫几声,就这样去世了。

吴木匠万分伤悲,刘氏过门才大半年,就这样离开了,他实在无法接受。妻子葬在了后山坡上,吴木匠每天都去坟前看她。

后来,吴木匠觉得妻子太过孤单,不顾家人和村民劝阻。自己亲自动手,在妻子的坟头上,搭起了三间木屋。

左边的一间屋子,正将妻子的坟罩在屋中。中间屋子放上床和桌椅,自己平日居住,右边一间则是做厨房。

吴木匠晚上就在这里住了下来,很少回村中祖屋。

这天晚上正是中元节,吴木匠来到左边妻子坟屋中,摆上丰盛的祭品,在妻子坟前烧纸,想着去年此时,夫妻恩爱,不禁悲中心中起。

吴木匠觉得很困乏,靠着坟前墓碑迷糊起来。他心中正想着妻子,耳边突然传来了妻子的声音。吴青大惊,抬头看见刘氏已经站身前了。

吴青急忙站起来,声音颤抖地问:“我妻,真是你吗?你回来看我了?”

刘氏黯然说:“相公是我,我因前世的罪孽,所以突然身亡,对不起我相公啊,今天鬼节,阴间大赦阴阳互通,因此我才可以还魂归来!”

吴木匠知道妻子是鬼,但激动不已上前抱住她,只感觉她身子如冰块一样,凉得直透骨髓,但吴木匠却不愿放开。

刘氏轻轻推开他说:“相公,我现在是鬼,对人有害无益,否则会害死你。我也不想和相公分开,有一法子,或能和相公相聚一年,为吴家生下儿女。”

吴木匠一听大喜,忙问自己要怎么做。刘氏说:“夫君,今夜鬼节,有许多鬼官出游。夫君到外面多烧些纸钱,默念着让城隍和鬼官们收取,表明我二人相爱之情,或许他们能对我网开一面,让我在世间滞留一年。”

“若做到此事,妾身便去后山,趁今夜阴气极盛,我或许能附身山中狐仙,借用她的身子。狐仙之体对人无害,我二人便可以做得一年夫妻,到时自然可以夫妻阳世间相聚。只是这附身有一定凶险,成功只有三成把握!”

吴木匠听了大喜,但又有些担心,夫妻俩坐下细细商量了一番。

不一会,吴木匠从家中拿了许多纸钱,带着妻子的鬼魂,来到屋外的野地中,他开始点起纸钱,嘴里念叨着。夫妻二人一起跪下,向着四方祷告拜求。

许多纸钱烧完后,刘氏大喜对丈夫说:“相公,城隍大人看我二人深情,同意我留世间一年,明年中元节再回地府了!现在,我就去找那狐仙。夫君记住我刚才说的,明日天亮后,你来到那个山洞里找我。”

刘氏说完,身子化成一道白色的光点,往后山飞去。吴青只好回到屋中,这个夜里,人不能到外面乱撞,他只有焦急地等着天亮。

刚听到鸡鸣声,吴青便出了门,往北山奔去,妻子说的那个山洞,他只知道大概位置,以前没有去过,从没想到那里还住着一个狐仙。

吴青花了半个时辰,在天色大亮前赶到了这个山洞,打起火把进洞一看,见洞口不远处,果然有一个白裙女子,此女美貌异常,但此时昏倒在地。

吴木匠连忙将她背起来,回到自己的木屋,将她放在床上。他在身边一声声呼唤,过了许久,那女子睫毛微动,接着眼睛缓缓睁开,一下醒了过来。

吴青心中大喜,看着她急切地问:“我妻惠儿,是你吗?你成功了吗?”

那女子看见眼前的男人,一下从床上坐起来,看着他神色惊慌地说:“你是谁,你这个登徒子,对本仙做了什么?”

吴木匠一愣,顿时羞得满脸通红,一时间根本没法解释。

那女子见他十分窘迫,掩嘴笑起来说:“相公,你还真是个老实人啊,奴家昨晚附身成功啦,刚才只是逗逗你的。”

吴木匠一听这声音,当真是妻子刘氏,心中惊喜异常,一下将她抱进怀里。

女子也很温顺,双手搂在他肩上,尽显女人温柔。夫妻俩喜极而泣,生死重适,这也是太难得了,这是爱情创造出的奇迹。

一个月后,狐仙女子怀上了孩子,过了大半年,生下了一对双胞胎,两个儿子都俊美聪慧,生得极为好看。

不久就到了第二年中元节,刘氏与丈夫话别,不得不回阴间转世。

刘氏离开,那狐仙女子醒来,见自己与吴青已生了一对儿子,便只好长叹一声,留了下来,安心和丈夫过日子。

这个故事叫《鬼妻与狐仙》,来源于《静月斋民间故事》,作者:阿飞

吴木匠的痴心世间少有,在坟上筑屋相守,世间又有几人能做到?他创造出的爱情奇迹,正是因为爱情的痴狂让人感动。

现在的一些夫妻,相逢时情深,日久后情浅,再然后生出许多间隙来,以至于分道扬镳,其实都应该向吴木匠学习啊!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