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描写战争的诗 描写战争的诗句及作者出处

描写战争的诗 描写战争的诗句及作者出处

时间:2022-07-03 15:17:19

相关推荐

描写战争的诗 描写战争的诗句及作者出处

#怎样用一句诗来概括一句话?# 可形容俄乌战争的冷血残酷:一将功成万骨枯!

诗经按照内容可以分为祭祀诗,农事诗,怨刺诗,战争诗,婚姻爱情诗歌等。诗经它是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回跌宕起伏的艺术效果。它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联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此外,诗经在押韵上有的是句句押韵,有的是隔句押韵,有的是一韵到底,有的是中途转韵,而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这些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侵华战争为背景,再作两首爱国诗。[微笑]

《国魂•其二》

枭蛇众魅欲侵吞,

虎步龙骧铸雄魂。

荏苒流年今痛在,

强军富国化鹏鲲。

《国魂•其三》

穷兵黩武掠金樽,

虎啸狼号遍疮痕。

陷阵三军撼天地,

拾柴万众振乾坤。

辛丑冬月于京感之。

#诗词原创#

我给《孙子兵法》十三篇创作了一首诗,让你快速了解每一篇的核心内容。

五事七计慎用兵,

费钱耗时速战赢,

先谋后打伤亡少,

最小成本赢战争。

以镒称铢多者胜,

奇正相生谁能穷,

避实击虚攻弱点,

后发先至时间赢。

九变五利知用兵,

行军舍营观敌情,

六地六败将知晓,

九地策略兵用好,

火攻伤敌水攻强,

五间俱起敌难防,

地形情报用得当,

弱敌强我杀敌将。

始计篇: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

作战篇: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谋攻篇: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军形篇: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

兵势篇: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虚实篇: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

军争篇: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

九变篇:故将通于九变之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九变之利,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行军篇: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丘陵堤防,必处其阳,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

地形篇: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凡兵有走者、有驰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凡此六者,败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九地篇: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圮地,有围地,有死地。九地之变,屈伸之力,人情之理,不可不察也。

火攻篇: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积,三曰火辎,四曰火库,五曰火队。故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强。

用间篇:故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

#孙子兵法#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图解孙子兵法

抗争

苍天不佑无可奈,

绝症如虎扑面来。

要看明天红日出,

一场战争序幕开。

今天收拾东西,发现父亲之前写的这首诗,一切尘埃落定充满了无奈

七律•解放战争

诗/生泉楼主

野战雄师斗志昂,时机看准显锋芒。

荆山一夜中华固,勇士合围残敌亡。

淮海纵横驰铁马,舟船竞渡破江防。

蒋家统治化灰烬,旗展城楼傲宇苍。

关于《孙子兵法》的几行诗,送给大家

五事七计慎用兵,

费钱耗时速战赢,

先谋后打伤亡少,

最小成本赢战争。

以镒称铢多者胜,

奇正相生谁能穷,

避实击虚攻弱点,

后发先至时间赢。

九变五利知用兵,

行军舍营观敌情,

六地六败将知晓,

九地策略兵用好,

火攻伤敌水攻强,

五间俱起敌难防,

地形情报用得当,

弱敌强我杀敌将。

原创 来首时事诗

七律 * 俄乌战争

弥天人祸起俄乌,

遍洒哀殇向诡途。

铁甲洪流星月暗,

苍生涂炭气神无。

交枝棠棣繁春景,

鹬蚌争衡利钓夫。

且看东方和煦日,

光辉到处万江苏。

(注:新韵,有用错位对)

读雄诗 温党史

《卫 岗 初 战》

陈 毅

弯弓射日到江南,

终夜喧呼敌胆寒。

镇江城下初遭遇,

脱手斩得小楼兰。

这是一首描写抗日战争的七绝,乃一代儒将陈毅元帅所写。诗很易懂,但其中所蕴涵的历史信息与军事知识,如果只作粗读,未必不会忽略。且听我道来。

当年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开始长征。那时的陈毅,因为重伤在身而无法跟随大部队行动,于是奉命留守在崇山峻岭之中,一边养伤一边开展游击战。《梅岭三章》就是他在那时候写的:“断头今日意如何”、“旌旗十万斩阎罗”、“此头须向国门悬”,与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坚苦卓绝。

于1938年2月(南京大屠杀结束后1个月),毛泽东电令新四军到镇江,建立茅山抗日游击根据地。6月,粟裕陈毅率领新四军挺进茅山。

诗的第一句,“弯弓射日到江南”,用的是“到江南”,而不是“在江南”,就是暗述了刚才说的这段历史背景。

在初稿中,第一句写的是 “故国旌旗到江南”,后来改成了 “弯弓射日到江南”。初稿也通,改后更佳。意思都一样,新四军开拔到了江南来抗日。故国,是祖国之意,不是李煜笔下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的被灭亡了的故国。旌旗:旗帜,代指军队。

①弯弓射日,是(弯弓+射日)的组合,是动词词组,比名词词组 (故国旌旗)更有气势。② 弯弓射日,在字面上引用典故 后羿射日,而实际上说的是抗日,是谐音,是一语双关,更有趣。③弯弓射日,还与诗的最后一句相呼应,让整首诗显得更加紧凑。

第二句,“终夜喧呼敌胆寒”。这句是革命的乐观主义写法,实际上他写的是新四军的游击战术,让日伪军很害怕。毛主席对游击战术概括为十六字方针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终夜喧呼敌胆寒――乃 “敌驻我扰” 也。

第三句,“镇江城下初遭遇”。一个 “初” 字点明这是新四军 “到江南” 后,与日伪军的首战。首战的胜利很重要,极能鼓舞士气。战斗的地点,就在镇江城西15公里的韦岗,也有人叫它卫岗。这离镇江市很近,所以诗中说 “镇江城下”。新四军居然敢在离敌据城市这么近的地方对敌下手,足见其英雄胆略,攻敌之所不备,一战成名。

第四句,“脱手斩得小楼兰”。韦岗之战实际上是伏击战,打了敌人一个埋伏,速战速决。这种战法是新四军的专长。新四军韦岗首战告捷,捷报传来,时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的陈毅即兴写下了这首诗。

“斩楼兰” 是典故。西汉大将军霍光派傅介子和精兵,用计斩杀楼兰王,平定了楼兰。

本诗中的“脱手”斩得小楼兰,这是革命的浪漫主义写法。“脱手”二字与第一句的 “弯弓射日” 相扣,是说拉满弓的手一松,箭就飞出去把敌人给射死了。如果第一句用 “故国旌旗”,这“脱手”二字就不好理解了,可能要改成“挥刀、挥剑”更好些。

在当年抗战那样艰苦的情况下,这场胜利和这首雄诗也不知激励了多少抗日志士。韦岗伏击战只是一个序幕,此后新四军驰骋于大江南北,先后取得了大小一百余次战斗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江南人民的抗日信心和决心。全诗弥漫着革命的英雄主义气息!

不知道新四军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在解读这首诗的时候,能否把第一句中 “到江南” 的 “到”字解读出来,能解读出来则更有历史的景深;从第二句中若能解读出游击战术,才能让听众觉得收获更大;读第三句,若重视 “初” 字才知这次战斗意义的重大,重视 “城下” 才能体会到当时的惊险,才能体会到新四军的决心与胆识;第四句若结合第一句读,则更能体会到新四军司令员的革命的浪漫主义情怀。

读友诗和韵 七律 谈神论道62

(龙吉公主)

战争不妨女儿娇,

尽展芳华系剑腰。

月老做媒圆梦昼,

仙翁牵线度良霄。

痴情无视旌旗绕,

挚爱只观烛火飘。

公主愿随洪锦老,

择夫有幸尽神标。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