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苏轼的水调歌头是写给谁的

苏轼的水调歌头 苏轼的水调歌头是写给谁的

时间:2021-08-14 08:49:51

相关推荐

苏轼的水调歌头 苏轼的水调歌头是写给谁的

1.苏轼的生平和成就

苏轼(1036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号东篱。北宋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理学家。他的文学成就异常辉煌,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又称“苏门四学士”之首。其论文、诗词、散文风格不拘一格、妙在隽秀,兼具豪放、清新、娓娓道来的写法。两汉评论家刘向曾形容苏轼为“险巧之士”。著名诗文有《赤壁怀古》、《水调歌头》、《蝶恋花·春景》等。

2.《水调歌头》的创作背景

《水调歌头》作于1076年,是苏轼在广州任上谪官时创作的一首词,共26句,自成一曲。这首词出自苏轼的《浣溪沙》系列,是由《江城子》、《定风波》、《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等组成的,因用韵灵活、格律优美,成为苏轼晚年地位更为崇高的词作之一。

3.词体背景

《水调歌头》形式上是一首七绝连篇,按《太和正音谱》所载,每句双调、低昂,音调舒缓悠扬,章法变化别致,有别于其他词作的表达形式,清新淡雅、富于婉约之美。词体起源于唐代五代山东的乐府诗,抒发人生的疑惑、哀伤和渴望。 二、《水调歌头》的内容与韵律

1.内容概述

《水调歌头》是苏轼晚年,身处南国沉浸在大自然美景中,表达自己的愁怀疑惑的一首词。从绘制唐诗《梦江南》山水、以至于自己追求梦想未果,再到对家居生活颇多感怀,词中透露着苏轼的心绪,灵敏的意识铺陈着一幅水墨画,描绘了苏轼的心理和悲愁,也揭示了当时中国人的一些文化情思。

2.韵律分析

《水调歌头》的韵律多姿多彩,颇具特色,平仄转化圆熟,极富韵律之美。其特点有:

(1)变化的平仄

《水调歌头》以平仄相间的七绝词体为韵律基础。数句之中,韵脚、平仄交织,变化繁多,给人以美的音乐感觉。如:“游春芳洲,芳洲尽、杨柳岸、晚眺重湖、渐闻笛、声匿曲、因舞弄、清影何促、衷心悄愿、寥落谁复、客中何处、来访凭谁、目送茫茫、云海横流”等。

(2)双调结构

《水调歌头》七绝词体,除了平仄转化有变化以外,还采用了双调结构,使其音调舒缓悠扬,进一步提高了词的文艺性和婉约度。如: “满庭芳、尽粉墙、翠梧鸭、窥闲行冷落成、腰肢软、眉黛新、何事落花飞絮中、说甚么、依依问旧欢”。

(3)章法别致

《水调歌头》作为一首完整的词,在章法上也别具一格。它采用有别于一般连词词序的写法,每句之间的联系是很紧密的,在语序上无不通行,犹如变幻无穷的洛阳花鼓,吸引人们聆听。如:“江城如画、瑶池作伴清波、自在逍遥、漫步云端、云湿风鸣、山红流水、何处秋风悲画扇、独自凭栏。遥看千帆竞过、 滟滟长江水、向西楼。玉碗盛、金醞温、何物当年、两茫茫、 多少泪、清霜满天。\"]

三、《水调歌头》的意义

1.对景抒怀,表达心情

《水调歌头》表现了作者的意犹未尽、惆怅宿命的心境,抒发了他对现实的憧憬与对人生的感慨和追求。苏轼在词中通过绘制自然与人生、现实与理想的对比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对现实生活的反思既深刻而感慨,又富有情调和想象力。

2.文化背景下的人性思考

苏轼的词作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艺术表达,更是一种文化价值中的价值观、思想和情感的表达。《水调歌头》描绘了一个自由而飘渺的理想国,这一表达思想强烈的主题,在宋代的文化环境中找到了广泛的共鸣声。在苏轼的时代,南方大多为文化沙漠,苏轼之所以能如此激荡他的内心情感,和时代的文化背景、压抑和冷漠的社交环境密不可分。

3.富有美学审美价值

《水调歌头》具有美学的审美价值。苏轼的词具有浓郁的叙事色彩、双重意味和深层次的隐喻,语言表达简练,形式新颖,力求完美,是一种高雅、婉约而华美的艺术表达方式。《水调歌头》的音调韵律非常优美,承继了唐诗韵律的传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烈的审美趣味,呈现出一种美感和思想美学的魅力。

综合来看,《水调歌头》不仅在文学艺术上具有优美的价值和欣赏性,而且在思想、人性和文化等方面也呈现出强烈的价值和意义。苏轼的《水调歌头》在古代中国文化历史和文学理论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影响力,是中国文学经典的重要代表之一。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号东篱。北宋文学巨匠,籍贯河北省涿州市,之后移居黄州。故乡附近有以黄州起义著名的军阀黄巢,苏轼也是深受其影响的文人之一。苏轼出生于一个学者家庭,祖父、父亲都是知名的文学家,因此苏轼在文学方面的天赋也是从小就显露出来。苏轼的文学功底极为深厚,在其创作的诗词中可以感受到他的博学,和卓有成效的读书人修养。同时,苏轼的文学风格也很鲜明,他的诗词中注重情感的表达,对于自然、人文都有独到的见解。而在苏轼的长篇小说《水浒传》中,他也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近百个人物形象,刻画了复杂的社会关系与丰富的情感。

2、苏轼的诗词创作题材

苏轼的文学创作范围涉猎广泛,涵盖了自然、社会、人生等各个方面的主题。苏轼最善于的,是在他的诗词中表达深沉、复杂的情感。例如在《水调歌头》中,苏轼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爱恋、失落、痛苦、不甘等情绪,在读来十分动人;而在《后赤壁赋》中,他对于故国沦陷的愤怒、对英雄的崇拜与自身的失意等情感的表达,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学佳作。在苏轼的作品中,也有涉及自然山水、游历社交、诗词、画等领域的作品。

3、苏轼的水调歌头背景

《水调歌头》是苏轼著名的词作之一,这首词曲风优美,深情浓郁,曾多次被改编成歌曲。这首词写于苏轼晚年,在此之前,苏轼的一生都充满了艰难的历程和曲折的经历。苏轼因为一些政治原因,被贬官数次,遭受了许多磨难;而他的兄弟苏辙也因为同样的原因陷入了囚狱,甚至被判了死刑。在这样的背景下,《水调歌头》成为了苏轼表达自我情感的舒缓之作,并且在许多读者中引起了共鸣。

4、《水调歌头》的内容

《水调歌头》的内容是一段人与人之间的哀怨爱情故事,这首词的情感表达深刻动人,以至于许多读者都无法忘怀。整首词曲调非常悠扬,从叙述主人公的情感纠葛到对自身遭遇的反思与寄托的描述,都给人以柔和、动人的感受。苏轼的安排与运用韵脚的技巧则使这首词显得极为细腻的同时,更显得饱含着情感故事中的无奈与遗憾。

5、《水调歌头》的传说

另外,无论是这首词译成的《一剪梅》、水调歌情等,都成为了广为传唱的经典曲目;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影视剧中,欧阳娜娜也曾用苏轼的词作为片尾曲,这一点可见它的影响力也是深远的。

6、《水调歌头》写给谁

虽然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并未直接点出歌曲的对象,但是从词曲的歌词内容,词曲风格与苏轼的生平经历来看,可以大致推断出《水调歌头》所写的对象。首先,词中提到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可以推断这是一个相隔甚远的故事。加上词中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等内容,可以认为故事的背景是战乱年代。其次,从苏轼的生平经历来看,苏轼因为政治原因数次被贬官,遭受重重磨难,而且他的兄弟苏辙也因为同样的原因陷入囚狱,甚至被判死刑。第三,从苏轼在散文和诗歌中对于历史、社会的提法来看,孑然一身、有恨无人问者,写出漂泊流离、惆怅无依的心境。

结论: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大致推断出,《水调歌头》所写的对象可能是一个曾经相爱却因为天命、战乱等随时断绝的信念使得两人相爱难圆的故事。同时,在苏轼的经历与写作风格上也能看出这首词曲的情感来龙去脉,及其所蕴含的深邃之意。 苏轼的水调歌头,就如他的绝大部分文学创作一样,是对生活感悟的一种表达和凭借形式发泄自我情感的渠道。可以说,这首词代表了苏轼文学成就的一部分,并且依然在对我们的美好情感进行寄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