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三字经 全文 三字经全文及译文注解

三字经 全文 三字经全文及译文注解

时间:2019-11-01 08:52:50

相关推荐

三字经 全文 三字经全文及译文注解

三字经全文3000字

伟人曾经说过,“金钱买不来文化”。这句话诠释的,不仅是财富和千金难买到的文化,更是人们追求的质朴智慧、生命操守和道德情操。在中国,一本古老的书籍——三字经,受到了广泛的推崇,它为我们留下了古代的智慧和为人处世的价值观。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探究三字经并深入了解它的背景、意义以及为什么它能够持续如此长久地流传下来,成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背景介绍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的一本启蒙读物,约成书于明朝初期,作者不可考。三字经长达108句,每句3个字,故名“三字经”。这本书最早流传于善本,除了108句三字经外,还包括13首诗。因此,它也与《百家姓》和《千字文》一样,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启蒙读物之一。三字经被广泛地传播于社会各个阶层之中,成为了中国启蒙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要观念

三字经是一本涵盖了多个领域的书,主要包括:“天地人、品物类、人伦常、三纲备、官治体、家道备、修身立、教子效”。这些内容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化,特别是一些教育家、政治家和早期的儒家思想,这些人认为,正确的道德操守是所有伟大文化的基石。在三字经中,我们可以学习到许多精神和谨守人类基本的价值观念和准则,例如:

1. 人的性格和表现方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是三字经中最有名的一句话,也是它的开篇语句。这一句话告诉我们,人的本性都是善的。然而,由于环境和自己的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人与人之间存在巨大的区别。因此,我们应该学习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使得我们的行为与我们的本性相所吻合。

2. 社会道德和伦理观

三字经还教导了我们关于伦理道德的问题。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句话提醒我们,必须敬重父母,不得对父母的命令或休息要求视而不见。在中国孝敬父母一直都是被尊崇为一种美德,而三字经中的这一句话强调了孩子必须尊重父母的权威。

3. 知识和学问

三字经提到,学问是人类追求知识的道路。在书中,有很多句话强调了孩子应该学习,而学习源于自身的探索和思考。例如,“问则明,不问则暗”和“勤有功,戏无益。”这些句话激励孩子们在努力学习,不断探索的同时,懂得刻苦努力和珍惜时间。

4. 品德和修养

三字经的最后一句话是:“知足不辱,不知足则穷。” 这一句话和我们耳熟能详的“知足常乐”是同一种意思。它告诉我们成为一个全面的人需要有知识和良好品德来支持,这样我们的心灵和道德就不会是空洞的,而也会成为一个精神上和物质上健康富足的人。

意义

三字经教育孩子们的方式很有趣,它通过短小精悍的语言很好地将传统文化流入日常生活中。它向读者传达一个不断追求完美的信息,无论是从知识、品德,还是道德上,三字经都试图鼓励读者不断挑战自我。三字经教育了几代中国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因为它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中国儒家思想的产物,它所传达的价值观念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精髓,使其在今天的中国依然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我们可以在许多领域里看到三字经的影响,例如艺术、文学以及商业等,这些领域在中国历史中也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结论

三字经尤其教育青年人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实践道德操守的态度,因而成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展现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雄才大略与博大精深。它通过指导读者遵循传统的道德规范和追求真理和完美的方式来培养思辨的能力。三字经中的每一句话,都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过程,包括今天的我们。三字经的影响可以传递多代甚至是永久,因此需要我们珍惜这一学问的宝藏并将其传承给后代,作为我们民族的瑰宝。

《三字经》全文及译文注解

导言

《三字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每个中国孩子学习成长过程中必须掌握的经典读物。《三字经》是范仲淹所著,旨在让孩子从小就明白礼、义、廉、耻等人文精神,了解天地人之间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来全文注解《三字经》,让我们一起领略这部经典著作的内涵。

一、原文及注解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 解释:“人的本性是好的,人性相近,但习惯不同,导致行为迥异。”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 解释:“如果不教育,人的性情会产生变化,教育也需要专注和专业的心态。”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 解释:“昔日孟母选邻居,她儿子不好好学习,她不得以毁了织机鼓励其学习。”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 解释:“窦燕山有一套正义的教育方式,并传授给五个儿子,他们也在社会上名扬四海。”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 解释:“如果不教育,父亲有责任;如果教育不严格,老师有责任。”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 解释:“孩子,如果年幼不好好学习,就会对以后的人生造成很大的影响。”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 解释:“玉石不经过打磨就不能成为珍品,人不学习则不能理解什么是正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 解释:“在孩子的成长阶段,要学习各种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 解释:“九岁的香气,可以给棉被保温,这与孝顺老人是相通的。”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 解释:“四岁的融,可以懂得将梨让给别人,大小有别,应该从小懂得孝顺长辈分辨大小。”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 解释:“首要的是孝敬父母和尊敬长辈,其次是了解世界、增长见识,懂得学习数学、文学等知识。”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 解释:“从一开始学习,积累到十的倍数,以此类推,知识的积累可以成千上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 解释:“三才指天、地、人,三光指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 解释:“三纲分别是君臣之间的义、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夫妻之间的和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 解释:“春、夏、秋、冬是四季,大自然的运转永不停息。”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 解释:“南、北、东、西是四个方向,都围绕着中心点。”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 解释:“水、火、木、金、土是五行,表现为本质与数量之间的关系。”

苟志真,好慕学,首孝友,二见闻。

- 解释:“如果人的志向真实,热爱学习,首要孝敬父母和尊重他人,其次是了解世界、增长见识。”

三畏人,一首义,二耻言,三耻行。

- 解释:“害怕对不起别人、首要遵守正义;耻于言论不当、耻于行为不当。”

為人处,莫若父,效父扬,威于众。

- 解释:“作为人,没有什么比亲父亲更好的榜样,如果能够发扬亲父亲的风范会赢得他人的尊重。”

身虽佞,勿复用,言虽直,勿复说。

- 解释:“虽然身世高贵,也不要草率任用;即使口直心快,也不要胡言乱语。”

人有恒,物有极,或躁厥,或廉隅。

- 解释:“人有劣迹,物极必反,无论是过于狂妄,还是过于谨慎,都是不好的。”

三年学,不成请,才杼锲,勿失时。

- 解释:“如果经过了三年的学习,不能成才,要多方请教;只要有机会,就要提高自己的能力。”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解释:“如果内心充满了诗书气息,阅读过万卷书,写下的文字也会非同凡响。”

五言诗,歌以咏德,一将挂名,曰曹刘。

- 解释:“五言诗是可以歌咏美德的,有功成名就的人,如曹操、刘备。”

八股文,始信手,出则巍巍,不逊于人。

- 解释:“八股文的写作技巧要点,练成了的话,是非常卓越的,不输给其他人。”

冠军荣,有凌志,跨马出门,傍若无人。

- 解释:“荣誉与劣迹并存,但过于自负是不好的。”

少年志,补过缺,长者余,修能忒。

- 解释:“年轻时想补偿不足,年长后要修正自己的过失。”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 解释:“做最善良的事就像水一样,对于一切有益却不争,它润物无声,几乎在道路上无人,但是它能够净化一切。”

二、结语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