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脱产是什么意思 脱产属于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

脱产是什么意思 脱产属于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

时间:2023-01-23 01:36:38

相关推荐

脱产是什么意思 脱产属于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

有人知道早先企业单位的“脱产、半脱产”的含义吗?如果知道,你一定有那么一段一官半职。大家可以谈谈那个年代的体会。

的教师考编热潮已经过去,一些刚毕业的小可爱还有一些今年没有考上编制的小伙伴,都在纠结一个问题:是先去工作呢还是在家全心考明年的编制。

对于考编,我的经验还是比较多的,我曾经全心脱产考编过,也曾经在职考编过。

我的观点就是最好不要辞职脱产备考。

先来说一下我的考编经历吧!

我大四毕业,当时我作为非师范生决定考编,但是我又不好好学习,仅仅准备了半个多月、靠着我考教资时候的理论知识就上了考编的战场了,结果当然是惨败而归。

没有考上编的我去我们当地一家私立学校面试。这所私立学校在乡镇上,是寄宿制的。当时那个校长和我聊了一会儿就让我入职了,我提出要去看看学校的住宿环境,他以“宿舍管理员没在没有钥匙为由”不让我看。现在想起来真的觉得当时很傻。当我入职之后我才知道他为啥不让我看了。作为北方的省份,没有暖气,全靠空调,关键是冬天水管会冻住,不能洗澡,不能冲厕所,分给我的宿舍还正对着厕所。你们能想象那种90年代的农村环境吗?就跟那样差不多。而且我入职的时候是8月份,去了的第一天居然是先打扫卫生,还要拔草。第一天过去,就有三个和我一起新来的人走人了。实在是受不了。

我忍受了半年的乡村学校的环境,实在受不了。而且给我分配的教学任务太重了,跨三个年级。根本没有时间备考。所以我决定离职。

我为了更好地备考,花了几万块钱报了个笔试面试的地面班。而且为了怕周围的人问我为什么不出去工作,我直接在外边租房子备考。当时的生活真的特别特别艰苦,租房子+报班+生活费都是我自己出的。作为只工作了半年的人,能有多少积蓄呢?全靠大学时期的兼职+工作半年攒下的钱。我是那种要面子的人,我家人问我有钱吗,我都告诉他们我手里有钱。其实那时候为了省钱一天只吃两顿饭。

我以为我付出了很多,在地面班的时候我也好好学习了,我觉得我当时比我高考的时候都拼。但是我居然…………连我们当地小县城的笔试线都没过…………差两分~

我当时直接陷入抑郁的那种状态了。在家躺尸了一个多月,不敢出去见人,不能和别人聊天,连我父母都不行。对自己极度怀疑。

后来躺尸了一个多月以后,我觉得自己不能这样下去。我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我报考了我们省省会城市的合同制教师。报了好几个学校,那段时间四处去奔波着考试。我对这个城市真的非常不了解,有种一个人单枪匹马闯江湖的意思。但是好在,我考上了其中一所学校的合同制。

在做合同制教师的一年里,我的备课都非常认真仔细,除了写教案,甚至到了每次上课之前都要把我自己说的每句话都写下来的地步。就是为了我的面试做准备。可以说这一年我都没有放松过心里的那根弦。终于在,我毕业两年后,才考上省会另一区的编制。

结合我的经历,我说一下我为什么不建议全心备考。

一、经济和心理的双重压力

相信我。

一旦有了经济压力,全身心备考教师编制是很难的。投入进去因为有经济的压力,所以一点安全感都没有,很难全身心投入进去。

小萌新当时准备教师编制考试的时候是边工作边备考的,我也想全身心备考,但是因为有经济的压力,所以一点安全感都没有,当时第一次考编的时候正赶上找工作的时候,最终也没有心思去学习,第一次直接失败了。

除了经济压力之外,全身心备考编制还要面临着心理的压力,如果不一击成功,可能面临着还要再来考一年的窘境。再加上,教师编制考试是优中择优和运气加成的考试,可能你很优秀,但是你的竞争对手更优秀。心理压力不可谓不大。

二、压力就是动力

边工作边考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把工作的压力转化为考编的动力。

题主可以想一下,当你每个月工资只有2000的时候,你是不是看到工资卡上的数字就会有动力去学习了?

三、积攒经验

去做见习教师,也是个和教育相关的工作。一边工作一边考编,可以积攒自己讲课的经验,这个非常有利于题主以后考编面试。

第一学历是看学校而不是学历,把18岁的成绩作为一生成就,本就是荒谬的。#国家政策没有第一学历这个概念#

教育部日前针对网友提问“请问专升本(非成人高招专升本)毕业后的第一学历是专科还是本科?”进行答复称:

学历是指人们在教育机构中接受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的学习经历,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相关政策及文件中没有使用“第一学历”这个概念。我们在管理过程中所说“学历”通常指的是个人获得的最高或最后的学历。

这是近些年来教育部第二次对“第一学历”问题作出说明。

但教育部的说明或者明确是一回事,社会上包括国家机关在招录时的要求又是另一回事。

“第一学历”是个混乱的概念,如果从字面意思来说,大部分人的第一学历应该是小学。

有人对第一学历进行定义,说是“全日制脱产学习的最高学历”。但显然与实际不符,因为各单位并没有对第一学历进行定义,而是用第一学历的名义进行有利于自己的解释,其中包括并不限于是否非全,学校层次,学历层次。

因此,所谓第一学历,其实不是指一种学历名称,而是用人单位对求职者全日制大学学历的考查过程。如果非要拿学历来对应的话,则可以说是指求职者大学全日制就读学校,或者本科就读学校。

对,第一学历看的是学校,而不是学历本身。

在许多时候,第一学历成了一个既让求职者困惑,也让用人单位困惑的概念。有的单位有的地方,在某些时候,甚至在提拔使用在编人员时,都用第一学历进行一次筛选。

这显然已经走火入魔。

在我看来,在现在的条件下,对招录初入职的人员强调第一学历,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在系统或单位员工中强调第一学历,则明显不公平。

因为入职后,主要应当看的是实际的业绩,而不是18岁时候的考试成绩。18岁参加高考时的成绩,只是特定条件下单一模式评价的产物。而入职后的业绩,则是岗位匹配度、个人努力程度、用心程度、爱岗程度等综合因素下的结果。许多业绩明显更好的员工,因为第一学历而得不到重用,业绩一般却有光鲜亮丽的高考成绩者却走到高位,是一种极不正常的逆淘汰现象。

为什么许多地方总是强调第一学历?这是由于一些实权者对某些学历刻板僵化的思维。对于已经入职者,考核使用应当完全把学历抛开,最多在相同条件下因为“学了什么,学得怎样”而作为加分项。

小结一下:招录可以考虑第一学历,这样有一定合理性。但已入职后则应一视同仁,不宜再以第一学历作为限制条件。#媒体人周刊#

“双非”大学生就业难,2200万工作缺口无人填,啃老族又添新成员

随着现如今国家教育水平的提升与高等院校制度的完善,许多个体的人生轨迹也已经发生了变化——当然,大致上的阶段还是依旧存在,但是许多人将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提升自己的学历,为自己“镀金”。

那么为什么现如今人们宁愿多花费两到三年去读研,也难以在本科毕业之后就选择工作呢?这个问题的成因来自许多方面。

根据相关部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止到,伴随着最新毕业、进入社会求职的900万名毕业生,社会当中的职位空缺已经达到了2200万个岗位之多。

这就使得社会当中出现了一个有些矛盾的情况:一方面大量的毕业生在进入求职市场之后面临无工可做的窘境,一方面又存在着大量的职位空缺,二者之间居然令人诧异的重合了。

尤其是对于诸多毕业于“双非”院校的学子们来说,原本院校水平并不错的他们由于人们的就有成见以及当今巨大的就业压力及行业“内卷”,陷入了人们与社会营造出的“漩涡”之中,承担了较大的就业压力。

数据显示,毕业的大学生失业情况已经达到了总人数的19%,失业人数高达172万人。

之前人们调侃的大学生“毕业就等于失业”的情况居然无限接近现实。即便是优于一般院校的“双非”院校毕业生,也依然面临着这种失业危机。

所谓“双非院校”的内涵,是有一定时代变迁反映的。

在“双一流”制度流行之前,这种概念指的是“非985、非211”的高校;而随着“双一流”制度的推行,这种概念的内涵就变为了“非世界一流高校、非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然而,无论是哪一种含义,这类高校代表的都是那些院校实力很强、接近“双一流”高校,却又因为种种原因并未成为“双一流”建设高校的院校。

简而言之,这种院校就是那些实力很强、有某些突出学科,却没有任何“头衔”的院校。

尽管院校的评价标准始终在变化,人们对于高校水平的判断却难以跟随标准的变化而变化。

许多人的观念还停留在之前“985”、“211”院校时代,尤其是某些企业,他们对于职员的要求更新较慢、一成不变,导致在竞争压力极大的今天,他们也依然守着旧有的标准,哪怕已经难以招到心仪的员工。

其实许多“双非”院校的学生,在某些领域是很强的。

比如某些财经类大学、政法类大学、语言类大学,本身就具有极高的专业培养水平,这些学生们其实是很好的招聘对象。

除了应聘的学子与招聘的单位之间标准不一导致的冲突之外,还有一层原因导致今天就业的复杂局面,那就是对于学生而言,社会当中的就业现状让他们对于就业这件事产生了一种恐惧。于是啃老族又多了一群因考试而待业的新成员。

于是大量的本科毕业生选择一种新的“啃老”方式——暂时不去就业,而是在家中以“备考”的名义等待一些比较令人歆羡的机会:比如公务员考试、比如研究生考试、比如司法考试等专业性质的考试。

尤其是对于学历的渴求,几乎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

众多学子们出于对就业现状的考虑,一味地认为只要自己的学历提升了,那么自然有好的就业机会。

与此同时,还有许多已经在职场中就业的人,为了能够让自己可以在现有工作当中“更进一步”,选择以半脱产或者是非全日制等方式进行硕士研究生的学习。

他们的首选目标,往往也就是这些学术水平不错、考试难度又相对不是特别难的“双非”院校。

无形之中也增加了应届学生的压力——学业当中要面对工作经验丰富的同学,就业时这些同学在学历和工作经验上都相对于自己能够取得优势。

一切的一切都是增加“双非”学生们就业压力的原因。

其实对于诸多学子而言,这样的想法是不必要的。学历在今天的价值也在渐渐“变质”,并且时间是耽误不起的。

如果没有成功考研,那么其实不妨先找一份工作,而不是一直“二战”、“三战”的去追求研究生学历。

在英、法社会科学领域,尤其是社会人类学领域当中,普遍存在一种“集体意识”倾向。

以法国著名社会科学大师埃米尔·涂尔干的“社会决定论”观点为例,他认为将集体聚集在一起的一种“无形力量”,就是可以被称之为“集体意识”的社会存在。

同样,对于同样面临类似社会现状的“双非”毕业生们而言,相同的压力也会在他们之间蔓延。

再加上现如今的网络和信息手段日益便利,产生于同辈群体之间的各种交流与声音一定程度上会增加这代人的焦虑与消极情绪。

其实“双非”毕业生们的能力并不差,并且他们如果鼓起勇气去寻找就业机会,那么势必能够进入到某些行业之中。

然而,一方面许多来自社会的压力在各种场合之中增加他们对于就业的恐惧情绪,一方面“双非”学生彼此之间会有一种紧张与不安,最终导致整个群体的集体意识出现了微妙的改变。

总而言之,现如今社会之中就业压力与毕业学生之间的张力原因是多方面的。

对于“双非”毕业生而言,一方面应当认清形势,不宜妄自菲薄;另一方面则应鼓起勇气,去追求自己想要的职业。

我的第一任高干院长。大学毕业那年回医院报到,到政治处院务处接上组织关系和供给关系后就要到医务处报到分配工作了,前两个处找到具体分管的干事助理后事情就办妥了,医务处接待我的是分管医疗的副院长和分管医疗的助理员,以前文章中说过这个副院长是接管的国军医院的中校军医。开头很官方的开始,“表示欢迎”“新鲜血液”等等,关键时刻到了,“组织上决定分配你去麻醉科工作”,当时我一下懵圈了,我当时想的是去哪个内科工作,外科我想我是干不了了,因为在学校实习外科时,有次老师当助手让我当术者,我左手操把刀把老师也搞得发懵,我到底站哪边都不合适,带教老师看出来了,你个左撇子要不改过来的话,以后做外科医生够呛,心里有阴影后觉得这辈子做不了外科医生了。我提出异议,想去内科,哪个专业都可以考虑,答复是这是院里研究决定的,个人意愿要服从工作的需要。官方的谈话就结束了。上次有篇文章介绍了我们男兵的集体宿舍是在门诊楼三楼,我刚到医院报到,暂时住在一个筒子楼里的一个房间,发现时任院长的一家子人也住在我的隔壁,院长可是个老革命,他爹也是共产党的一个地方领导人(不幸牺牲在日本人的屠刀下,按现在说法也是个红二代),他是三八年,时年才十三岁就参加了八路,文革前就是个十三级的高干了(感叹一下那时高干和我们普通一兵同住一栋筒子楼),我们同用一个洗與间,同上一个公共厕所,说是一家人住那,三个孩子老大老二都当兵去了没见过,就老三还在家读书,叫什么不知道,只听他妈叫他小名“小毛”,院长夫人转业到地方一家医院做护理部主任吧。(不想现在再去去核实了,既然是隔离邻居对话的机会还是有的,在他家门口碰到他,他家是两间房,门口都挂一个半短的门帘,走来过去风飘起来偶看一眼,一个是伙房饭厅兼小毛的窝室。我说院长我想干内科不想去麻醉科,院长说你住大学刚回来(他那时把上学喜欢说是住学),麻醉科要充实和掺沙子一下,要改变科里人员的成分和结构,以后麻醉科还要发展,不能除了一个主任是大学出来的,下面都是医助和护改医的,你带个头,以后有大学回来的还要进麻醉科,(后来我们科就有了二军大,同济医大,四医大的毕业生)。十年后全国麻醉学会的专家们呼吁卫生界要逐步淘汰护理人员做麻醉的状况,大学要办麻醉系,还要培养麻醉硕士和博士,后来不得不佩服一个医院管理者的眼光!其实我们院长在做副院长时就去上了七年的二军大,(老革命了五年本科之前还补习了二年的文化课,听他说过他们起早贪黑学高等数学,高等物理的趣事)都是根据需要的,还说什么呢?一翻谈话就定了我的专业。后来手术室有重大手或没事了院长也喜欢到麻醉科转转,有次问我,咱们用了一种新静脉麻药叫氯胺酮没有?我说正在用,301医院牵头我们也是临床协作单位,他说对!专业上要跟得上发展形势,我问他怎么知道有这个新药?他说我前几天看一个科技简报看到的。院长全院四处转动,哪个专科有病例讨论只要有功夫他都去参加,所以有医生说专业有时隔行如隔山,院长到哪个专科都不会说外行话!有次闲聊,他说“小*,我年青打仗时还干过一段时间麻醉,麻药都是打仗时的缴获品,都是洋码字,普鲁卡因用得最多后面卡因用熟了是认识的,一次缴获一批麻药时看到卡因两个字,递给医生用,医生一看说胡来!这是地卡因,当普鲁卡因用是要死人的!才知道叫卡因的麻药还不只是一种的,你们现在不也用了利多卡因了吗?”。老院长的一些做法或几句话可能就影响我的一辈子,如他说过,培养一个顶得起事的医生起码十几年,五年在学校,三年在医院轮转,专科打几年基础再出去进修一年,周期很长的。后来我去二医大进修有点嫌远,想在本地的医院,他告诉我说,一个医院也不能“近期结婚”,其它几个大城市都要分散出去,回来都可以取长补短,你先去上海,回来后还有机会去本地的医院,本地的医院也有好处,人头搞熟了就是一个电话,出去一趟车专家教授就可以到医院帮我们解决紧急问题。老院长和同济医院的裘法祖教授是很熟悉的,我们医院的普外科六七十年代几乎是裘教授和他们科手把手教出来的,听老同志说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我院的空勤灶做的蛋糕经常送给他的德国夫人,因为他夫人说过空医的蛋糕在武汉是做的很地道的。我做医生后还经常给裘教授的手术病人做麻醉。我后来工作中碰到一次接一次的精简整编,每次都是要有转业干部若干,我就想起”培养一个医生周期太长了”,医生每次都是基本尽量保留。一个医院医生是最重要的部分之一(这里没有觉得其实人员不重要的意思)。我住筒子楼的时间不长,就去门诊楼三楼去了,其实我不是谈完话就去麻醉科报到了,去报到前政治处又来通知我到大礼堂报到,医院的演出队(那时叫宣传队)在大礼堂,又是一翻纠葛后七八个月后才到科里上班。若干年以后我又去外地脱产学习几年再回医院老院长就到后勤部做副部长去了。老院长现在身体还挺好的,祝我的第一任院长健康长寿!

脱产国考日报(11)

任务学习:体能(首次进6分配速)√ 行测49/65+一半错题 申论(理论学习为主:站长申论) 学习强国√

申论理论小笔记:①双应证读出题人目的;②文段选择重宏观,通过拆结构厘清行文脉络;关键句找观点词定位;③体现含义,遵从材料,勿要僵化。

今早无缘无故被领导撸了一顿,我很无语,忍无可忍,我就跟领导干起来了!

事情是这样的,我从上个月开始就被抽调去县里某个临时部门上班,这个本来不是我去的,是另外一个同事去的。但那个同事怕辛苦,就拒绝不去了。

那个同事不去, 那总要有人去吧!

领导只好找到我,动员我去那个临时部门上班。

我虽然很不情愿去,但还是去了,我这个人是个老好人,不会拒绝。

去那边上班是脱产去的。

我去准备去报到的前一天,我就已经把我的工作移交给另外一个同事了。

那个同事不知道是怎么想的,接过我的工作之后,并没有做,而是把它丢到一边去。

昨天有检查组来检查,由于材料不齐全,我们单位被点名批评了。

领导以为还是我负责这项工作,今早不问青红皂白,就把我撸了一顿,让我很无语。

如果是往时,我会保持沉默,但这次我不干了,就跟领导顶起嘴来,还把那份抽调文发给他看,领导看到那份抽调文时,当场石化,不敢吭声了。

过了十几分钟之后,领导可能觉得很不好意思,就打电话给我,向我道歉,说错怪我了。

得饶人处且饶人,既然领导都主动承认错误了,我也顺势而为了。

在职场中被领导误解时,一定要勇敢地说出来,不要闷在心里!

#职场治愈时刻#

门市部

在我的记忆中,村里最早的一个商店名字叫地方国营百货门市部,简称门市部,是公社供销社(全称为供销合作社)的派出服务机构。前面戴上“地方国营”四个字,证明是国家的(方言称公家的),百货门市部就是货物齐全的意思,大到布匹、鞋袜、杈筢扫帚镐头锨,小到针头线脑、油盐酱醋、锅碗瓢盆。门市部,顾名思义就是门头店之意,主要面向农村、农民和农业,为“三农”服务。

村里的百货门市部设在老槐树东边一个小巷子里,用的是解放后从地主家没收的三间青砖石灰墙房梁结构宽敞房子,初级社时期是村大队部的办公地,初级社撤销后腾出来用作了百货门市部。当年“小乡”(后改为管理区,介于公社和村之间的行政机构)设在村里,百货门市部也就跟着设在村里,不过,它并不只是为本村服务,它服务小乡所辖七个村。百货门市部里共有三个人,一个经理,一个售货员兼会计员,一个售货员兼保管员,因为是独家经营,百货门市部生意兴隆,闲暇的时候,村里大人时常领着年幼的孩子去门市部看热闹(方言耍的意思)。或许是村子不是小乡中心村的缘故,60年代初,小乡迁址到了一个叫龙泉的村子,此村处在小乡所辖村的中心位置,从此俺村里就没有了百货门市部,村里人购买日用品也就失去了便利条件的优势。

村里的百货门市部迁走几年后,供销社又在各管理区所辖除驻地村外的村子都设立了代销门市部(村里人称“小卖部”),为供销社和百货门市部代理销售一部分日用品,主要是油盐酱醋、烟酒糖茶等副食品物资,还有农药、化肥、塑料薄膜等生产资料物品。村里的代销门市部设在老槐树西边一条南北大街中心段路西旁,三间土坯草房,是大队部专为代销门市部盖的新房子,房内横架两根堂粱,三口间直筒子,中间没有间隔,地面中间有一座水泥抹面的柜台,柜台里面安着货架子。代销门市部是一个小独院,大门朝东,直面大街。我记得,村代销门市部负责人是后街一位秦姓人,村里都称他为秦掌柜的,那时他已经年过半百。代销门市部里就秦掌柜一个人,他是负责人、售货员、会计、保管一肩挑,去供销社或百货门市部拉货也由他一个人承担。秦掌柜属于第三生产小队的社员,虽说去了村代销门市部做事,“脱产”(不参加生产队劳动的意思)了,但社员身份没有变,只是在代销门市部做事比下地劳动好多了,大队部每年按一个正劳动力的工分标准给他记工分,供销社每月还发给他6到8元的代销补贴,在村里人眼里,他干了个顶级好的“肥差”。有的人甚至有些“红眼”,垂涎这个“肥差”,想着争夺这个“肥差”,但终因秦掌柜人缘为的好,没人能夺得了他的位子。听村里人说,秦掌柜与代销门市部是“同生共死”,意思是从村代销门市部设立到撤销,二十余年没有更换过人。村里自从有了代销门市部以后,对村里人来说,有比没有强,购买日常生活需要的日用品就便利多了,除非代销门市部里断货,一般情况下不用出村。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