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科举 科举逆袭:最强女首辅

科举 科举逆袭:最强女首辅

时间:2018-09-10 16:51:53

相关推荐

科举 科举逆袭:最强女首辅

#每日国学常识##大有学问#昨天我们说到会试,会试以后就是终极大考殿试。

殿试是皇帝主持的考试,主要是考策问。前面的几次考试考的是八股文和试帖诗。八股文就是在宋代经义散文的基础上,又规定了程式,比如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等;规定了字数,500到700;规定了措辞,必须用古人的口气,以代圣贤立言;规定了文字的内容,必须在朱注释四书五经中等等等等。总之,从我们现代人的角度来看八股文就是变相PUA,自我阉割,起到的作用完全就是为了表现皇帝对你所有权。你要到我的队伍里来赚我的钱,就要听我的。

不过招官员毕竟不等同于招太监,除了有受虐的爱好外,也要有点才能才行,所以经过前面几轮的筛选,最后一轮皇帝才会考实用的策问,有了所谓的“德”再来考考有用的才。

殿试通过以后就可以被称之为进士了,同时分为三甲录取。

一甲赐进士及第,录取三名,一甲第一名就是大名鼎鼎的状元了,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称之为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同时除了状元榜眼探花这三鼎甲以外,其他的进士都要再参加朝考,考论诏奏议诗赋等,选取擅长文学书法的为庶吉士,其余进士等各部官员有空缺,再行候补。候补的规则都不一样,有些甚至有看长相和仪态的,所以有些进士到老都没候补到官职……

庶吉士在翰林院内特设的教习馆肄业三年后举行考试,成绩优良的分别授予翰林院编修、翰林院检讨,其余分发到各部任主事,或分发到各省任知县等职务。现在大家知道那时候有笔好字有多重要了吧。

庶吉士和进士可谓天地之别,能选上庶吉士基本就肯定有官做,算是出头了,而进士的话有可能只有等候补,这一等就不好说了,五年、八年、十来年都有可能。

另外,翰林院算是侍候皇帝文事的近臣,在皇帝面前混个脸熟,运气好点入阁当辅政大臣也是很正常的,大家有兴趣可以去查下明清的内阁有多少辅政是翰林院出身。

到这里在古代一个读书人算是功德圆满了,大家想想看这过五关斩六将的,到底要付出多少辛劳才会有收获?

一个儒生必须背熟四书五经,四书还好点,也就五六万字,五经就惨了,估计怎么着也有七八十万字,这是原文,还有朱熹的注释。所谓微言大义,一个字的注释可能有几十个字,这都是要背得滚瓜烂熟的,因为八股的出题就是从当中抽一句出来。

这是经书部分,你要写文章你历史要知道吧?典故要知道吧?还有八股文的起承转合要练习吧?书法要练吧?诗词歌赋要学习吧?万一能上殿试,被皇上问起,其他实用点的知识比如水利,兵事,农业等等要略微懂点吧?你们看看以上的东西如果让我们学有所成,大概需要多久?

以上是要学习的天堑,,其他方面的难题还有:一、开考时间,有些考试是三年一次,一次不中,就要等三年,人生有几个三年?有些考试又是接二连三,比如秋闱和春闱,我们现在是方便,国内任何城市几天也就到了,那时候要走几个月啊,所以考完秋闱就别回家过年了,等着春闱吧。

二、录取比例。明清两代秀才学额是按县录取,按赋税、文风归为三档,大州县50、中等30、小规模的15人。但这也就是书面上,具体学额是有变化的。基本上是,越富裕的地方学额越多,考生也越容易考上。考上的人数越多,中举的比例越高,而且越富的地方,能捐的起监的越多。所以户籍在什么地方,那时候就很重要。

三、各种意外。父母去世,要守孝三年才能参加考试,如果双亲正好和三年一考错开的话,最倒霉的情况可能近十年没法参加考试。考试有连坐制,万一你选的队友舞弊的话,你也就完蛋了。

封建王朝下的科举选拔人才,不就是考取公务员吗,那时候但凡有条件读书的都全力以赴的考试,和今天的考公有本质的区别吗?

财恐龙

千军万马争考公务员现象的背后,提高工人地位和待遇已经迫在眉睫

一图了解古代科举考试

池z鱼

一图了解古代科举考试

#每日国学常识##大有学问#还有我国最后一个皇朝清的科举制没有讲,之所以放到最后也是因为清朝的科举组织和形式已经完备,算是登峰造极,集前代之大成了。

首先清朝设有府学、州学、县学,一般都和当地的孔庙设在一起,称之为学宫,内设教授、学正、训导等教官。

所有要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儒生首先就要考入当地的学宫,入学考试称之为童试,参加考试的成员称之为童生。这里大家要注意,从童生到秀才不是考一场,而是考三场,县州道(院),只有三场都通过了才是我们熟知的秀才,也称之为生员或者庠(音同祥)生。否则就是一辈子的童生,比如蒲松龄……县试和州试每年一次,而最高的道试是三年两次,同时中秀才后每年都要重考一次,叫"岁试",以防不进则退。

秀才中也是分等级的,等级最高的叫廪(音同领)生,国家粮食补贴,名额有限;其次叫增生,增生没有吃国家公粮的资格,但有可能作为“替补队员”,升到廪生的行列;附生就是新入学的。

好了,考到了秀才,总算有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了……接下来的是乡试,一般每三年一次,又称大比或者秋闱。乡试取中后称之为举人,乡试的第一名称之为解元,比如唐伯虎。

注意,从童生到秀才是一次飞跃,飞过的是平民到士阶层的鸿沟,秀才可能很穷,但是还是有一些平民所没有的特权,比如免徭役之类的;从秀才到举人又是一次大飞跃,因为举人是有机会做官的。所以秀才会穷酸,而举人都是老爷。

那么如果不是秀才能参加乡试吗?理论上肯定是不行的,但是我们国人都是灵活的,所以有了例监一说,由捐钱而取得监生(国子监学生)的资格,就可以参加乡试了。当然除了钱,权也管用,所以还有恩监,就是皇帝特许的;还有荫监,就是祖上为国捐躯的忠臣之后。

继续那么,秀才是不是一定不能做官?理论上是不行的,但是(但是又来了)到了秀才考不上去的是大多数,如果不给这些大多数一个希望,怕是不太利于社会的和谐,于是贡生就出场了。

贡生和监生一样都是国子监的学生,但是贡生和监生不同的地方在于,一、贡生以后可以做七品或者以下的小官,而监生只能往上考,不能做官;二、贡生进入国子监不是靠钱,主要有五种途径,所谓岁、恩、拔、优、副,这里就不细说了,无非就是熬资历,靠推荐等等。

乡试后第二年的春天举行会试,又称礼闱或者春闱,在礼部举行,考上的称之为贡士(注意不是贡生),第一名称之为会元。贡士是要进乾清宫等地方进行复试的,只有复试通过了才能进入最终的大考殿试!

科举确实难,但顺风顺水的大都还是知识精英阶层,只能说是给穷人一条为数不多的出路罢了。

杭州小黑诸鸣

古代#科举考试 到底有多严?年纪最大的考试居然有102岁!#知识出游计划

鉴于科举考试关系重大,明代规定:但凡作弊者,一经查实,脑袋是必须要掉滴。

但由于作弊前景太过美妙,所以作弊者层出不穷,作弊招数也推陈出新、由低到高,大致分为四种:

最初级的作弊方式是夹带,所以明朝规定:进入考场时每人只能携带笔墨,进考场就把门一锁,吃喝拉撒都在里面,考完才给开门。

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同学们那是脑洞大开:有把毛笔凿空里面塞上小抄的;有在砚台里面夹藏的;更牛一点的是找人在考场外看准地方,把答案绑在石头上扔进去,据说射箭进去的也有。

面对这种新局面,朝廷又规定:毛笔只能用空心笔杆、砚台不能太厚、考场内要派人巡逻等等。

当然了这是基本技术,更高级一点的是第二种方法:枪手代考。

明朝的同学们那是四处找人代考,当然了朝廷也不是吃素的,最后在准考证上加上了体貌特征描述,比如面白、无须、高个等等。

以上两项技术那都是常用技术,非常好用,所以成为了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弊方式,甚至流传至今,并且得到发扬光大,今日的校园继承这一光荣传统者大有人在。

但真正有钱、有办法的,用的是第三种方法——买考题。

考试最重要的就是考题,只要知道考题哪愁考不上,所以出题的考官都是重点对象。

但问题是明代规定:凡知情人员如果卖题,基本是先下岗再处理,轻则坐牢,重责杀头,风险太大。而且明朝为了防止作弊还额外规定:所有获知考题人员必须住进考场,无论如何不许外出。

所以在明朝卖考题的生意是非常不好做的。

虽然买不到考题,但天无绝人之路,有权有势的同学们还有最后一招杀手锏——买考官,此招一出,必定上榜!

不过,这些考官并不是出题的考官,而是改题的考官。

因为知不知道题目并不重要,就算你交白卷,只要能搞定改题的人那就能金榜题名。

不过还有一个问题:给钱很容易,但钱给后那么多卷子,怎么知道哪个是你的?

最原始的方法是认名字,毕竟跟高考不同考试的人就那么多,看到名字就录取就行了。

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此后朝廷规定:试卷实行封名,进行匿名批改。

然而道高一丈后,魔又高了一丈一,因为作弊的同学们是不会甘心失败的,于是有的做记号,有的故意在考卷里增大字体,只为对改卷的考官说一句话:我就是给钱的那个!

一图了解古代科举考试

这就是科举为什么南方状元比北方多的原因!南方有钱 读书人多,汉人也多!

红旗卷南风

和古都南京相比,为什么同是古都北京的街巷名有很多都“低俗难听”? 南京有鸡鸣寺、玄武湖、莫愁湖、乌衣巷、凤凰台、琵琶

古代科举考试,简直就是“人间炼狱”啊。蜗居在1㎡的小隔间里,连续3天吃喝拉撒睡+答题考试……

今天,不少孩子一到期末考试就犯愁。但殊不知,我们古代的科举考试那才叫真正的“可怕”,抛开考试内容不说,单是这个考场环境,让人看了就要“望而却步”。

古人进行“乡试”时,要进入一个总面积不过1㎡的小隔间,叫作“考棚”。考生一旦进入考棚,就不能轻易出来了,要在这里完成三天两晚的答题、休息、吃喝、睡觉。

如此狭窄的一个空间,如何容纳考生既答题、又吃饭和休息呢?靠的就是两块可以活动的板子。答题时,一高一低便可以搭成椅子和书桌;想睡觉了,两块拼在一起,就勉强成了一张床。

如果需要上厕所,小便就在考棚里的马桶自行解决;如果大便,需要和考官报告,由专人陪同考生上厕所,以防作弊。

除了试题难度和环境简陋,孤独感也是特别折磨人的。因为三天时间里,考生不能随便走动,也不许和其他人交谈,考棚里没有任何书籍资料可以翻阅。一分一秒时间的消耗,考生能面对的只有自己——和蹲监狱没啥区别了。

所以说,今天的小朋友们可要知足啊,坐在教室里考试不比“考棚”幸福多啦?

#头条创作挑战赛##头条历史##我要上头条#

#每日国学常识##大有学问#昨天发了唐朝的科举制度有关内容,很多人感兴趣阅读了,感谢。喜欢国学内容的朋友可以加下关注,基本每天都会编写一点有关内容。今天我们继续来看下下面几个朝代的科举。

宋代的科举跟唐代最大的不同有两个地方。第一,就是宋代开始对试卷进行严格密封,防止舞弊。唐朝的时候我们已经说过了,不仅不密封反而要行卷,要让主考官知道考生是谁,有多少实力。宋朝则是反其道而行之,密封,誉抄等等,就是怕主考官知道考生的身份。很难说这两种制度哪种更好,我个人的话更倾向于唐代,毕竟一考定终身太残酷了。

第二,废除明经科仅保留进士科(王安石建议的),同时不再考诗赋而改试经义,此外仍考策论(唐朝也考)。礼部考试合格后,再由皇帝殿试复审,然后分五等授予官职(终于不用再考制科了)。

到了元代,科举考试可谓是一波三折,折了又折。蒙古的勇士们都是靠烈马长弓夺得的天下,所以诗词歌赋儒学什么的对他们来说都是没用的,儒生在他们统治下的地位甚至不如跳大神的,更是远远比不上工匠什么的手艺人。

在这种情况,开什么科举?反正有世袭的蒙古贵族,还有被征服国家的色目官员可以管理整个国家。所以一直到蒙太宗(窝阔台)十年,才在耶律楚材的再三奏请下,开了所谓的戊戌选试。

说来也可怜,儒生们以前参加科举考试的目的都是当官,而这次考试,考生们大部分都是以希望脱离奴籍或者提升社会地位为主。这次选试一共有四千三十人通过,而这四千多人中就有四分之一都是驱口(奴婢、俘虏)身份。

也就是说,“戊戌选试”让最少一千名儒士摆脱了奴婢的身份,重见天日,恢复往日的身份,更重要的是蒙元政府也通过这次选试,正式确立“儒户”这个体制,儒生的社会地位总算进了一步,挤进了匠户制里。

然而戊戌选试也只是昙花一现,始终没有形成常例。直到元仁宗年间,和戊戌选试隔了将近八十年才开了常例的科举,历史称之为延祐复科。你们看看,一个已经搞了几百年的科举制度,到这会儿都又重载史册一次了。

元朝每三年进行了一次科举考试,也就是成为了定制。然而,和宋朝相比,元朝的科举录取人数严重不足。南宋每次录取都是几百人甚至上千人,而元朝的汉人和南人加起来不过五十人。就算是这样,元朝后期科举也停过两次,所以元朝不短命都没天理。

到了明朝,最被后人诟病的八股取士正式登上考场。八股文是从宋朝的经义论里衍生出来的,只不过宋朝还是散文没那么变态死板,到了明清,极致的形式化了。

明代另一大改变就是生源有硬性规定,“科举必由学校”所出,此处的学校是指的官办学校,而非启蒙的私塾。教材必须是朱注,文章必须是八股,出身必须是官办学校,老朱家还真会养猪。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