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母亲身患癌症 骗孩子说与父亲离婚!家庭教育该有一堂死亡教育课

母亲身患癌症 骗孩子说与父亲离婚!家庭教育该有一堂死亡教育课

时间:2024-02-18 02:01:26

相关推荐

母亲身患癌症 骗孩子说与父亲离婚!家庭教育该有一堂死亡教育课

文丨福林妈咪

全文1618字,阅读时间大约4分钟,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女心理师》中有这样一个片段:癌症晚期的妈妈在面对死亡时,与心理师沟通后选择对一双儿女隐瞒,告诉他们父母离婚而他们跟爸爸。

看到女儿的愤怒和歇斯底里、儿子的无助和哭泣不断地向心理师祈求“别让妈妈离开我们”。

作为一个妈妈,我不是很理解,相比妈妈的死亡,被妈妈抛弃难道不是伤害更大么?

也许,这位妈妈想的是不希望让自己的死亡对孩子们的心理造成伤害,这就像我们常说的那些“美丽的谎言”:

某某没有死,他只是睡着了,去了很远的地方,或者你只要好好学习妈妈就会回来接你,等等诸如此类自以为是的谎言,为孩子变质这一个美丽却永远不会实现的梦境。

每一个孩子无论年纪大小都是有思想的个体,他们对世界都有自己的理解,将实情告诉孩子们,告诉他们妈妈非常的爱你,然后一家人相依相偎走过最后的时间岂不是更好。跟老公聊起时,他说:死亡的伤害更大,离婚至少人还在,不会绝望。

这让我不禁思考,关于孩子的死亡教育,父母真的不应该回避,我们自以为是冠上“以爱之名”的帽子,只会让孩子更难面对。

我在当妈之后,一度拒绝看所有孩子死亡、生病、受伤的新闻,眼泪会止不住地流,那些为情所困而放弃生命的人我不再同情,而是愤怒,直到看到电视剧中的这个片段时,我才发现,作为家长,原来我自己对于死亡教育本能地也在逃避,如果我不去正视死亡,何谈对孩子的死亡教育呢。

不要把孩子当做孩子来骗

中国人的传统思想会避讳死亡,常常在提到时就会被打断:别提那些不吉利的事。

逃避变成大家对自己的心理慰藉,而面对孩子的询问时,主动告诉他人都会死,却在看到他眼窝里逐渐蓄满泪水时去转移话题,想想等他再大一点再说吧,我们的自以为是反而忽略了在这段时间孩子对死亡的恐惧。

每个孩子都是有灵性的,他们往往比我们想想的更加成熟和坚强,平视孩子也在家庭教育中更容易被接受。所有恐惧都源于无知,与其让孩子们自己去想,不如在他问的时候就全部告知,也许他不能真正了解,但相信在我们一遍遍解释下,随着他的成长和认知逐渐成熟的过程中会对死亡不再恐惧。

直面死亡是对生命的敬畏

死亡是自然规律,面对死亡时所有的难过、悲痛、恐惧和眼泪都会在时间的抚慰下缓缓淡化。要告诉孩子的是,死亡是必然,而我们要做的是珍惜眼下鲜活的时光。

在树叶枯黄前尽情欣赏它的生动,在冰雪融化之前伸手感知它的沁心,学会保护生命,不伤害、不逃避、明白独一无二和无可替代才是对生命最大的敬畏。

死亡不遥远,教育在身边

我们也不必把死亡教育想的那么沉重,日常生活足以完成。

跟孩子一起读一读绘本,像《爷爷变成了幽灵》。

这本绘本的作者是 [丹麦]金·弗珀兹·艾克松,讲述的是小艾斯本的爷爷死后和小艾斯本之间的故事。爷爷出现在小奥斯本的房间,游荡叹气,奥斯本就和爷爷一起寻找他忘记的东西,在寻找的过程中,和爷爷一起回忆他的人生。

亲人死亡之后去了哪里,这可能是孩子最好奇的问题,关于死亡教育,我们需要从孩子能够理解的角度去做注解,在看这本绘本的过程中,可以让孩子慢慢了解,什么是人生的必经过程,什么是人生的真谛,如何面对成长过程中亲人的离去,如何面对自己最终离去,如何过好自己的一生。

还可以看一看有关死亡的动画、电影,像《寻梦环游记》;还有就像清明节、烈士纪念日等这样的特殊日子,都可以将安全教育、爱国教育和死亡教育融合到一起,让孩子能够更明显的感知。

再简单就是日常春去秋来、冰雪消融、老去的小动物和亲戚家的新生儿,每一项都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沉重,家长正确对待孩子们才能勇敢面对。

泰戈尔诗曰:“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生命有开始,就会有告别,从“绚烂”到“静美”是自然的历程。但是因为对死亡的思考,我们才能以绚烂登台,以静美退场。死亡不应该被回避,直面死亡敬畏生命才是孩子应该接受的教育。

相关文章阅读:

当娃问:“妈妈你会死吗?”,借机给他一次“死亡教育”吧!

0-6岁孩子适合看什么绘本?根据年龄段选择,一步步培养阅读兴趣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福林妈咪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