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王熙勋:致力胃肠肿瘤规范化治疗 更好地守护胃肠健康

王熙勋:致力胃肠肿瘤规范化治疗 更好地守护胃肠健康

时间:2019-02-04 20:36:32

相关推荐

王熙勋:致力胃肠肿瘤规范化治疗 更好地守护胃肠健康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11月22日讯 (通讯员 李成修 崔方荣 李凌峰)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此前发布的全球最新癌症统计数据,中国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癌症大国”。在中国癌症新发病例数前三的癌症中,胃癌和结直肠癌赫然在列。面对如此庞大的患者群体,如何更好地“仗剑”走天涯,为他们提供更规范、更精准的诊疗方案是烟台毓璜顶医院胃肠外一科主任医师王熙勋心头始终的牵系。

王熙勋(右一)团队讨论患者病情

“世无难治之疾,有不善治之医”,在肿瘤治疗方式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规范、精准对胃肠肿瘤病人进行治疗更考验医生的“判断力”和“掌控力”。作为山东省肿瘤质控中心胃肠肿瘤质控专家,在他看来,肿瘤的规范化诊疗不是机械地照搬指南,而是在熟练掌握这些规范的基础上,结合个体差异,给患者最精准治疗方案。技术立身,以爱为本,不断精进自身技术的同时,王熙勋更希望能借助科研和团队的力量,给予患者全方位的健康护航。

我国是胃癌大国,每年新发胃癌占世界40%以上,其中中晚期患者比例占一半以上。这组冷冰冰的数字背后关乎一个又一个患者和家庭的悲欢,只有尽己所能给这些胃癌患者更规范化和精准化的治疗,才能真正为患者及家庭分忧。

对王熙勋而言,不断精进技术和治疗理念的背后最大的动力都源自患者,每当看着一个又一个患者因规范而精准的治疗获益,即使再忙再累,他都觉得值得。也正是这份用心和付出,让越来越多患者认可并认准了他。

王熙勋(右一)团队在查房

挑战超低位保肛让患者重燃活下去的希望

延长生存期甚至治愈当然是癌症治疗的最终追求,但却不是唯一的考量标准。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的不断提升,癌症治疗过程中充分满足患者的个性化治疗需要势在必行。挑战超低位保肛手术,就是王熙勋和团队将患者需求时刻放在心上的体现,因为他们的不断尝试与努力,很多晚期直肠癌患者得以重燃活下去的希望。

对于大多数直肠癌患者而言,比“癌症复发”更让人担忧的是“能否保肛”。这并非夸张之词,很多低位直肠癌病人因病情需要腹部“造瘘挂袋”,有的患者甚至表示“如果保不了肛,毋宁死”。但距离肛门3cm以下的低位直肠癌保肛和吻合口漏问题一直是医学界的难题,想要在保证完整切除肿瘤的前提下同时为患者保留正常的排便、排尿、性生活等生理功能并非易事。

为了让更多患者有尊严的活着,王熙勋和团队借鉴世界前沿技术,结合腹腔镜优势,将低位保肛“进行到底”。

王熙勋(左二)团队研究手术方案

为满足部分晚期患者的需要,近年来王熙勋和团队联合化疗科和放疗科医师团队,采取术前新辅助放化疗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及术后辅助化疗的综合治疗,为很多晚期直肠癌患者成功保肛。

这种因人而异的个体化治疗在烟台毓璜顶医院胃肠外一科比比皆是。“规范有效是前提,在这个基础上结合患者的个体差异给予诊疗,才更考验医生的水平。”王熙勋说,肿瘤的规范化诊疗需要“吃透”指南规范的原则,并结合临床需要灵活应变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不仅如此,为给患者最规范有效的治疗,对每一例新发胃肠肿瘤患者的诊治,王熙勋都要组织院内多学科会诊,集全院之力给患者最好的治疗。这是他作为医生尽责的体现,也是作为一名胃肠肿瘤外科专家对治疗规范的坚守。

重视人文关怀,胃肠肿瘤“杀手”不再冷

有人将外科医生比作“刀尖上的舞者”,这话丝毫不为过。在和肿瘤细胞抗争的过程中,既需要杀伐果断的锐气,也需要细致入微的谨慎。但这之外,“行医以德为先”,人为关怀贯穿于医疗全过程,让王熙勋和团队这些有名的胃肠肿瘤“杀手”,有了更多的温度。

从医二十余年,王熙勋从不敢有一刻的懈怠,时刻把患者装在心里让他有了更多的使命感,于他而言,假期的概念是模糊的,早出晚归是常态。周末如果不外出开会,王熙勋总会习惯性地到病房转一圈,和病人面对面交流,一一查看完刚做完手术的患者,他才会觉得更踏实。从不会因为忙碌而怠慢患者及家属,反倒在诊疗之外关注他们更多需求并极尽所能地给予帮助,让王熙勋在患者圈内有着不错的口碑。

王熙勋在国外知名医学院参观访问

2月,王熙勋受医院委派到英国布莱顿-苏塞克斯大学医学院进修学习,在这期间,他对国外医院的规范化诊疗、人文关怀及医患和谐沟通印象深刻。回国后,王熙勋将点滴收获记在了心里,在日常工作中他也会将自己得到的收获和团队分享,以期以协作之力给患者更多温暖。

近年来,立足学科建设与发展,烟台毓璜顶医院胃肠外科与国内一流医疗中心加强合作,邀请胃肠领域知名专家作为客座教授,定期进行学习交流,为团队建设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不断学习和引进国际最先进的科研成果,与国际接轨。

脚踏实地,刻苦肯干是烟台毓璜顶医院胃肠外一科人的集体“底色”,但这之外他们也在随时“仰望星空”,期待更大的发展和进步。在王熙勋看来,科研是一个学科发展的筋骨,没有科研的支撑,学科发展无从谈起,没有科研发展的引导,科室建设就缺少根基,没有深度,也不会有广度。因此他鼓励科室医生在临床工作之外同时抓好科研,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如今,这份坚持已有“回响”。今年,毓璜顶医院胃肠外一科已获国家青年自然基金一项、省自然基金一项,多项省市课题仍在申报中。

“愿借天地炉,炼就扁鹊身”,在王熙勋看来选择成为医生,就意味着风雨兼程,不能有丝毫的松懈与怠慢。让他庆幸的是,这一路并不孤独,有众多志同道合的“战友”们从旁协助,有患者和家属的信任与理解,即使这一程再多辛苦也都值了。与爱相伴,不断挑战技术和科研的高峰,王熙勋和他的团队也愿无愧患者和家属的期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