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许渊冲:86岁被查出癌症 医生告知还有7年寿命 现已99岁

许渊冲:86岁被查出癌症 医生告知还有7年寿命 现已99岁

时间:2023-01-11 02:50:43

相关推荐

许渊冲:86岁被查出癌症 医生告知还有7年寿命 现已99岁

19,许渊冲出生在江西南昌,一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王勃的一首《滕王阁序》捧红了滕王阁,捧红了南昌,让南昌从此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而闻名。许渊冲就出生在这样一个文化名城,不免身上从小就带有文化的气息。

他从事翻译工作有一甲子之久。试想当下有多少人盼着60岁退休,而许渊冲的翻译工作一直持续到如今的99岁,他希望自己在100岁的时候,能翻译出莎士比亚全集。

在许老86岁时,查出癌症,医生根据他的身体情况,判定他只剩7年的寿命。现如今十几年过去了,许老并没有被病魔打倒,反而每天工作到凌晨4点。也许是身体底子好,也许是人的精神能支撑起身体,许老活出了一个医学奇迹。

一、翻译学家许渊冲先生

许渊冲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他的母亲受过良好的教育,并且在绘画方面十分见长,早早的就给少年许渊冲奠定了良好的文学基础和美学素养。他的另一位表亲也是翻译家,使得许渊冲从小对英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早年的求学经历

许渊冲毕业于西南联大外文系。众所周知,西南联大是战争时期成立的。动荡年代的求学经历,历练出了许渊冲坚毅的性格,最高学府的锻造,又奠定了许渊冲扎实的外文功底。他迄今为止的翻译成果有,《诗经》、《楚辞》、《李白诗选》、《西厢记》、《红与黑》、《包法利夫人》、《追忆似水年华》等中外名著。

2、独到的翻译理论

自洋务运动以来,清政府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组织了大量的翻译人才来翻译西方的科技成果等著作。五四以后,中国新文化运动又开始大量翻译外国的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著作。大量的翻译及翻译家的出现,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翻译理论、流派及不同的标准。这其中包含了严复的信达雅,鲁迅有关于中国文学的"三美"论,意美、音美、形美,钱钟书的化境等等。

许渊冲在长期的学习与实践过程中,总结了大量前人的经验,又提出自己的见解。他对先辈们的理论作出了优化,受马克思主义长期熏陶的他认为,实践是唯一的标准,翻译应该让更多的人能够理解,达到翻译的基本要求,又能令人愉快。

3、许渊冲的贤内助照君先生

许老的贤内助兼学术"秘书"照君先生,出生于河北,原名赵军。他们于1959年结为夫妻。照君先生于6月15日在北京大学医院离世。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学术上,赵军都是陪伴了他一辈子的人。他们都从事着喜爱的翻译工作。照君先生近六十年如一日地崇拜许先生,不论顺境与逆境始终如一地支持许先生的翻译事业。

许渊冲由衷热爱翻译。动乱时期,许老曾因为翻译的事挨了一百鞭子。得到夫人的悉心照料以后,许渊冲仍然坚持继续翻译。因为他觉得翻译是自己的事业,如果放弃自己的事业,那将比挨打更难受。

有了照君先生的从旁协助,许老提出自己的"小目标",那就是翻译《莎士比亚全集》。他当时拄着拐杖来到央视节目现场,回忆自己1931年翻译的第一首诗是林徽因的《别丢掉》。当时翻译这首诗是因为喜欢一个女同学。

许老现场念起了这首诗,动情之处眼含热泪。林徽因为了纪念逝去的徐志摩而创作了这首诗,许老读完以后很感动,就想翻译出来送给当时的女同学,想以此打动她,没想到人家已经心有所属了。

二、生活中的许渊冲

许老是个真实的人,他平易近人,没有架子,气势上也不咄咄逼人。他每天还喝碳酸饮料这种年轻人喜欢的饮品。他对海洋也情有独钟,喜欢游泳。许渊冲自比魏晋时期的风流名士人们,这种自信的性格源于他深厚的中国文化根基和对祖国古典文化认同与热爱。

1、最爱吃葱油饼

有一年,许渊冲和夫人一起回到了家乡南昌。回忆起他的家乡南昌儿时的模样,许渊冲说,他最爱百花洲,记得以前东湖上有三个小岛,水光粼粼,景色十分优美,他和同学们经常放学之后去那边玩耍,在那里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

说起食物,让人惊讶的是,他竟然最喜欢吃油饼,因为当时想吃吃不到,三个同学分着吃一个。也许最初的味蕾记忆才是最准确最永久的吧。

2、翻译方面的成就

《文学翻译报》曾经发表了他翻译的《别丢掉》。陈纳德上校率队来昆明援助中国抗战,招待会上,许渊冲翻译的孙先生的三民主义,在座宾主瞬间理解。

他有中译英、中译法、英译中和法译中等著作120余本。1999年,他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获得中国翻译家协会颁发的"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许老在的时候,获得了国际译联杰出文学翻译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

许老对翻译充满了孩童般的热情,他是目前中国唯一能在古典诗词和英法韵文之间进行互译的专家。虽然已经功成名就,但仍然不放弃最初的梦想,一生致力于翻译工作。他在大学时期,明天坚持用英语写日记,并且翻译一首诗歌。

在巴黎大学留学时,他发现,除了四大名著外,其余的中国古典翻译著作很少。这激发了他把唐诗宋词译成外文的想法,他想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翻译诗歌并非易事,不但要讲究格律音韵,还要掌握博大精深的汉语基本功。他经常一句一词的斟酌,达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

就是这种精益求精、笔耕不辍的精神,才支撑许老完成他瀚如烟海的翻译著作成就,帮助他继续完成《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