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想让孩子更聪明 家长善用“语境思维” 激发孩子大脑潜力

想让孩子更聪明 家长善用“语境思维” 激发孩子大脑潜力

时间:2021-09-08 10:12:04

相关推荐

想让孩子更聪明 家长善用“语境思维” 激发孩子大脑潜力

文 | 草堂妈咪(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人们普遍认为,父母基因、家庭教育,亲子关系等,才是影响孩子的关键因素,但是,家长们很少意识到,父母的语言也在影响着孩子大脑的发育。

在孩子不到一岁的时候,我就经常购买故事书,在睡前读给孩子听,那时候我先生还笑话我:“小宝还这么小,你读故事可不就是对牛弹琴嘛,他能听得懂才怪呢!”“小宝最棒了,慢慢就可以听懂了呢,你说是不是啊小宝?”我并不理会先生的嘲笑,坚持“对牛弹琴”

不知是小宝天赋异禀,还是我的“对牛弹琴”多少有些作用,到了孩子牙牙学语的年纪,小宝确实比同龄小朋友会说话,作为孩子的母亲,我感到十分欣慰。

据研究,人类的大脑是在出生后还具有可塑性的器官,尤其是在三岁前。那么,父母的语言,真的在影响着孩子的大脑发育吗?

一、家长的语境思维,激发孩子的大脑潜力

这里有一组来源于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达娜·萨斯金德研究的数据:

靠救济金生活的家庭,婴幼儿每小时听到的单词数是616个工薪阶层家庭,婴幼儿每小时听到的单词数是1251个高收入的家庭,婴幼儿每小时听到的单词是2153个

不同薪资水平代表着不同的文化水平,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文化水平高的父母能够让孩子接受到更多的词汇量,三年内,孩子的词汇量差距高达3000万个。

3岁前,人的大脑会发育到成熟期的80%左右,这说明同样在大脑发育到成熟期的80%的情况下,孩子的差距却已经显现出来了。

这样的差距是什么造成的呢?简单来说,是父母的语言造成的。因为在3岁之前,孩子接触接触最多的就是父母,父母的语言是使大脑建立神经连接的条件

很多父母到了孩子入学之后,才发现有的孩子特别聪明,思维敏捷,有的孩子虽然很努力,但成绩始终不理想……当父母发现这些的时候,往往孩子的大脑已经定型了,不再如三岁之前那般具有可塑性

所以,那些“别人家的孩子”,其实并不一定是他们家境多么富有,父母基因多么好,而是他们一出生,就能够在语言丰富的环境中熏陶。

二、关于“语境思维”,家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 注意丰富交流中的词汇量

父母们在生活中常常产生一种错觉,认为自己跟孩子的交流并不少,甚至觉得话有点多,可为什么孩子的“语境思维”没有得到锻炼呢?这是因为父母们容易忽略一个问题:交流频率虽高,但词汇量却很少。回想一下,家长们是不是经常用“起床”“快点”“安静”……这类简单重复的词汇和孩子交流?

在美国,有一家老人院做了一个实验:让幼儿园的小朋友到老人院上课,让老人讲自己年轻的时候有多厉害。一段时间以后,人们惊奇地发现,这些小朋友,语言能力不输给外面的10岁的小朋友。

相比于普通的父母缺乏词汇量的交流,这些小朋友们每天听到的都是比较生动丰富、有逻辑的话,孩子的“语境思维”在这样的语言下得到有效提高。

2、尽量少用祈使句

接受词汇量少的孩子,多半生活在一个使用祈使句居多的家庭里。

父母在不经意间经常对孩子使用祈使句,比如“你去倒个垃圾”“你快去学习”……祈使句给人一种命令的感觉,孩子除了回答“好”或者“不要”之外,似乎没有什么回答的余地。久而久之,家庭生活将处于一种人与人之间没话的状态,对孩子的“语境思维”发展极为不利。

3、多些交流的耐心

许多家长面对孩子不断的询问或者稀奇古怪的问题时,常常感觉到不知道如何回答,甚至是不耐烦。

之所以家长会有这样的反应,是因为通常要解释清楚一个词,可能需要用十几个词甚至二十几个词。

所以,父母在跟孩子交流的时候,需要使用到更多的词汇,与孩子反复交流,才能让孩子对一件事物有确定性的认知。

看来与孩子解释、交流绝非易事,父母们用不耐烦、沉默、甚至用呵斥的方式跟孩子交流其实是不对的,因为孩子如果常常得不到回应,自然而然就会失去交流的兴趣,有问题不敢问,有话不想说,久而久之,孩子一天中听到的词汇量越来越少。

了解了与孩子交流中的误区,那么家长们一定很关心究竟该如何利用“语境思维”帮助孩子成长?

三、家长如何利用好“语言思维”帮助孩子成长

1、共情关注

共情关注就是要求父母要有意识地观察孩子在关注什么。比如孩子正兴高采烈地玩着玩具,兴奋地和你介绍这个玩具的厉害之处,但你却想给孩子念故事书时,家长们不妨先顺着孩子的话题讨论下去,不要强行改变孩子的关注点。

简单来说,就是孩子关注什么,你就关注什么。对孩子及时作出回应,通过语言来开发孩子大脑。

家长们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让电子产品成为“共情关注”的克星。

电子产品容易使人沉迷,对周围的事变得漠不关心,如果父母沉迷其中不可自拔,投放到孩子身上的注意力就会大大减少,孩子的话常常得不到父母的回应,这就违背了“共情关注”的原则,只有父母把注意力集中到孩子身上时,大脑发育的关注力才会产生

2、 充分沟通

不是双向的奔赴毫无意义,父母与子女的交流应该是双向的,而不是由大人主导的单向对话。同样是换尿布的情境,很多父母就只会说:“哎呀,又拉了,快换尿布。”而双向的交流是这样表达的:“我们要换尿布了,来,让妈妈把你从床上抱起来;看看,臭死了,肯定很难受吧?妈妈帮你换一个舒服的好不好?”

对比之下我们可以发现,第一种像是命令,第二种交流方式更像与孩子对话,即使孩子可能听不懂,家长也应该做好双向的交流。只有父母和子女全身心投入交流,充分交流才能发挥作用。

3、 轮流谈话

父母和孩子在交流时轮流参与谈话,它对于开发儿童的大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前面两点的基础上,轮流谈话的要领在于父母必须抛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并耐心等待孩子的回应。

类似“对不对?”“这是什么?”之类的问题,孩子的回答往往非常局限,这不利于孩子词汇的积累。相比之下,开放式的问题能够完美实现“轮流谈话”的目的。家长只需多问一些“怎么办”和“为什么”,就足以让孩子滔滔不绝。

父母的语言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大脑发育,家长们一定要尽早重视起来,切莫错过孩子大脑发育的黄金期。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这里是草堂妈咪,在这里你能发现最实用、最有意义的育儿知识想要了解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分享给更多的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