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像托尔斯泰一样写故事》:怎样让“剽窃”变得名正言顺

《像托尔斯泰一样写故事》:怎样让“剽窃”变得名正言顺

时间:2021-10-08 04:50:17

相关推荐

《像托尔斯泰一样写故事》:怎样让“剽窃”变得名正言顺

前几天,朋友因老公出轨一事,痛苦不堪。

她一想到自己为这个家任劳任怨、吃苦攒钱、买房买车置办好了一切,而今竟然要拱手让给小三,就心有不甘,所以她就是拖着不离。

而他老公则对她爱答不理,整天围着小三转,就等着她前脚变前妻,后脚赶紧把新人迎娶进门。

朋友固执己见,我真替她不值,所以劝她及早与渣男离婚,走出这段名存实亡的婚姻。

看她日益憔悴的脸庞,听着她日复一日的倾诉,我突然产生了要把她的遭遇写下来,作为情感故事发到网上刊载。

一来可以告诫婚后的姐妹们引以为戒;二来可以得到网友的支招,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

但这个念头一出来,我自己先打了退堂鼓,因为将朋友一地鸡毛的婚姻闹剧写成故事刊载,万一被朋友看到,那该多尴尬,另外这样“偷别人的生活”作为写作素材进行创作加工,会不会属于剽窃?

01、优秀的剽窃者,可以让借用之物升华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直到我读了《像托尔斯泰一样写故事》这本书后,这才恍然大悟。

通过看书,我发现:原来我这种想法不仅合情合理,而且还与许多大文豪的写作选材方式高度一致。

这本书的作者是英国作家理查德˙科恩(Richard Cohen),曾任英国知名出版社哈钦森、霍德与托斯顿的出版发行总监,经他之手编辑的作品,曾有多本荣获普利策奖、布克奖、科斯塔奖等,其中有二十多本曾位居英美各大畅销书榜单之首。

本书主要强调了每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无论从选材、情节、人物发展,还是从人物对话和选材视角,都为故事中的每一个元素,注入了极大的努力。从托尔斯泰到斯蒂芬˙金都是如此,本书将带着读者走进世界一流作家的脑海,看他们如何解决和处理写作中遇到的具体的、棘手的写作技巧方面的问题,从而激发写作的欲望。

比如: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的故事原型,其实来源于托尔斯泰邻居家发生的真人真事。

1872年,托尔斯泰的邻居无情地抛弃了情人安娜˙皮罗高娃,导致安娜悲痛欲绝,她不堪忍受情人的背叛,于是心灰意冷,绝望地走上铁轨,选择了卧轨自杀。

无独有偶,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的著名作品《包法利夫人》的原型,也是来自真人真事。

据说当时有一位戴尔芬˙德拉马尔夫人,她丈夫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小乡村医生,于是她不满意这样平淡无奇的生活,所以在无数次偷情之后,于1850年选择了自尽,这就是爱玛˙包法利夫人的原型。

从这些事例中可以看出,要想写出好作品,适当的“偷点别人的生活”,然后对这些内容进行自我打磨和加工,加上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完全可以写出优秀作品的。

02、糟糕的剽窃者,会让自己拿来的东西贬值

前阵子,翟天临的学术不端事件闹得沸沸扬扬,缘起是因为他的一句“知网是什么”,引起了广大网友对他学术能力的质疑。

这也难怪,作为北大博士后,竟然不知道知网,实在是说不过去,于是有好奇者开始上知网搜索翟天临的论文,结果发现空空如也。

随后,有网友爆料,翟天临在读博期间,曾写过一篇论文,但这篇唯一的论文,查重率却高达40%,这足以证明该论文存在严重的剽窃。

“剽窃”一词,指的是不经说明,直接将他人的文章,作为自己的原创作品呈现出来的一种行为,具体表现为:

直接将书中的段落照搬下来,不列入参考文献中;从各大网站直接剪切文字,并将此作为自己的原创内容;直接抄袭他人的原创论文,复制粘贴全部或部分内容。可见,将他人的想法或者作品,拿过来就用,全程没有自己的观点融入或者创新,这种行为也叫抄袭。

经查,翟天临直接抄袭了黄立华教授的论文,所以查重率才会如此之高。

这种毫无底线的“拿来主义”,让翟天临一夜间从高高的“神坛”,跌落下来,颜面尽失、风光不再。

03、“剽窃”一词,涵盖的内容非常复杂

实际上,人们历来就对剽窃行为非常厌恶,一旦被发现,将会无地自容,严重者被斥为侵权、道德低下,甚至还要吃官司。

为了检测文章剽窃与否,很多高校开始引入知网查重,利用现代化的产品,将学生所写的文章输入,几秒钟就能检测出查重率,以此来判断这篇文章原创度的高低。

尽管如此,纵观历史文化长河,可以看出,数百年来,各类艺术家、文学家,都曾“剽窃”过其他著名艺术家或者知名学者的作品,而使得自己的艺术创作熠熠生辉。

正如比尔˙布赖森所言:莎士比亚的故事讲得很棒,前提是有人先前讲过同样的故事。

但是莎翁在自己的作品中,没有一味照搬抄袭,而是在借用情节、人物和标题的基础上,重塑了其他作家的戏剧或诗歌,他的这种巧妙的做法,不但没有遭到观众的抨击,而且还赢得了观众的欣赏和期待。

可见,此模仿、借用的“剽窃”行为,不是抄袭,所以不能斥之为剽窃。

这种汲取高尚的情感或插入借用的装饰,有时可能会展示出丰富的见解,甚至可以达到等同于原创的效果。

那么,怎样才能公平、公正的评判作品?什么样的借用方式才算是正确合法的呢?

TS˙艾略特写道:最可靠的检验方法是看借用的方式。

优秀的作者让“剽窃“之物升华,或者与原创有所不同,他会将撕下来的“布料”自然地融入新的整体,给人带来不同于原语境的感受;蹩脚的写作者则将”剽窃“的文字随意安插到文章中,前后毫无连贯性。

可见,要想把文章写好,那么在借鉴他人的文字或生活经历时,就要融入自己的思想和想象力,精心安排故事情节,仔细打磨每一个细节,让剽窃的文字扮靓自己的作品。

只有这样,才能让“剽窃”变得名正言顺,成为真正的写作高手!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从2000年开始撰文,曾任《健康之家》杂志作者,专注情感、两性、职场类写作,希望与志同道合者同行!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