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第一书记扶贫故事(延边篇)

第一书记扶贫故事(延边篇)

时间:2023-01-07 06:59:09

相关推荐

第一书记扶贫故事(延边篇)

1月,姜庆松主动申请到吉林省延边州和龙市南坪镇柳洞村担任第一书记。自此,这个坐落在和龙市165公里中朝边境线上的村子,成了他的战场。

昔日的柳洞村

柳洞村是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边境村,朝鲜族村民占到95%以上,平均年龄超过60岁。村内党员不仅少,老龄化更是严重,没有35岁以下党员。姜庆松决定首先从党员队伍建设入手,“党支部怎么吸引人,群众怎么样才想入党,后备队伍如何培养......”接下来的时间,村民在不知不觉之中都有这样一种自觉——有事去村部!

村民拿到了新房钥匙

原来,姜书记从制度建设入手,先后完善了“三会一课”制度、村干部轮流值班制度、党员分片包保制度等,规定党员每天上午八点三十分必须到村部,一起学政策、议民事、解民忧。自此村民对党支部有了充分的信任感,大事小事都想到村部说一说,找姜书记聊一聊,党支部的号召力、影响力越来越大。目前,柳洞村35岁以下党员已有4人,为后续发展储备了力量。

新柳洞,新生活

曾经的柳洞村村部和民房基本都年久失修,村内交通不便,人居环境很差。为了改变这一切,姜庆松为柳洞村的未来设计了一张图纸,每一个图标都是奋战目标,也是需要去攻克的挑战。

如今的柳洞村,退出了贫困村序列,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万事开头难,姜庆松先从村部着手,先后20多次去各个部门协调资金,经常拉着“黑脸”去监督工程质量,有时甚至直接加入到工程队伍中忙活,茧子磨了一层又一层。

在他的坚持和努力下,8月,集便民服务大厅、文体活动室、多功能室、卫生计生室为一体的360平方米新村部和30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广场终于展现在村民面前。“只盖村部还不行,还得想办法解决老百姓的住房问题。”村民住房安全都无保障,何谈精准脱贫?姜庆松每天早出晚归地出去协调争取,有时忙得顾不上吃饭,一个面包就是一天的伙食。凭着这股子拼劲,姜庆松为柳洞村争取到了第一批易地搬迁资格,还为村民争取到企业提供的价值80余万元的家用电器。

建设村内栅栏、新修道路、架设路灯……随着整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全面提速,姜庆松当初设计的那张图纸上所有标志都成为了现实,柳洞村也脱胎换骨,成为一个美丽整洁的“世外桃源”。姜庆松一有时间就在村部内翻看报纸勾勾画画,上网搜索资料,把每一条适合柳洞村村民致富、村集体经济增长的经验都记录下来。

驻村第一书记姜庆松,到贫困户家中,聊天,劳动,解决实际困难

经过他的认真梳理分析,反复和村干部、村民探讨交流,柳洞村产业发展的路径逐渐清晰。“咱们村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做到借鸡生蛋,用好用足扶贫资金项目,不能让国家的钱在我们村打了水漂。”

驻村书记姜庆松到村扶贫产业—柳洞育肥牛养殖基地,了解育肥牛生长情况,研究发展计划

农村发展缺少的就是渠道,姜庆松多方求助,最终与延边犇福清真肉业有限公司等企业搭上了桥、连上了线,带领全村采取资金入股、土地经营权抵押等方式实现村企联营。采取土地入股、场房租赁等形式,引进延边峰山食品有限公司,大力发展养殖、种植、民俗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绿色有机循环经济,为村民实现有效增收提供了稳定的来源,村民年人均收入近万元。

为扭转村集体经济“空壳”的被动局面,姜庆松多次组织村干部到其他地区学习先进经验,探索符合柳洞村集体经济增长的发展道路,建立起延边州第一个“五同”教育培训基地,建成拓展训练基地,并大力推进民宿旅游项目,推动集体经济实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飞跃提升。

自脱贫攻坚以来,柳洞村集体经济积累早已迈入百万之行列,退出贫困村序列,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穷帽子’是摘下去了,可还要继续为大家谋好不返贫的‘好路子’,再加把劲儿,要让村民们过上更好的日子”。姜庆松意犹未尽地说。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