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中国端午节的五种起源 最开始和屈原无关

中国端午节的五种起源 最开始和屈原无关

时间:2021-07-12 22:17:47

相关推荐

中国端午节的五种起源 最开始和屈原无关

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

端午节作为中国最悠久的传统节日之一,每个人都耳熟能详,但是能真切说明白端午的起源者却寥寥无几。因此本文的任务就是将端午的所有起源详细罗列,让天下知道只有中国的端午节才是真正的端午。

端午一词的由来。

端午在古代又被叫做:端五、重午、重五、端阳、夏节等。

“端五” 之名, 首见于晋代周处所作 《风土记》: “仲夏端五, 烹鹜煮黍。”《初学记》 所引作 “端午”。

自秦朝开始,中国一直使用的是夏历,即今天所说的农历。历法的制定依据是北斗七星中指向北极星的第七颗星的运转方位来确定。这颗星的名字叫做招摇,等到招摇走到第五个月时就是仲夏,刚好指向”午“的方位,因此将五月称为午月。秦汉时期将端午确定为午月午日。

北斗星被称为玉衡。当玉衡指向午的时候,便是夏至。夏至时白天最长,日光炙热,从夏至开始,万物从鼎盛转向衰弱,古人认为这天:阴阳生,死生分。所以很多人便以五月为恶月。

这样就涉及到端午的第一种起源。

第一种起源:躲避恶日说

古人对五月五日非常害怕,因此迷信认为连五月五日出生的孩子不能养,否则不利于父母。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就是五月五日出生。

根据《史记》记载:孟尝君田文的父亲田婴有儿子40多个,其中一个地位低下的小妾生下了田文,刚好在五月五日。于是田婴对小妾说:这个孩子不能还要,扔掉!

田文的母亲心有不忍,偷偷将田文抚养长大。

后来不慎被田婴发现了。田婴马上怒斥田文的母亲:都说了赶紧扔掉,为什么还敢抚养他。

田文当即挺身而出,对父亲施礼问道:父亲为什么一定不能要五月五日出生的孩子?

田婴说:俗谚云,五月五日的孩子长到和门一样高的时候,就会给父母带来祸害。

田文说:人的命运难道不是上天决定的吗,什么时候由门来决定了?

田婴理亏,默然不语。

由此可见,古人对恶日的惶恐。所以衍生出一系列的习俗都和此相关。

《大戴礼记》记载: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用草药泡澡,可以禳病驱邪。《风俗通》记载:午日,五彩丝系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

而今很多地方依旧盛行用五色丝带戴在手腕上。

第二种起源:崇拜图腾龙

闻一多写过一篇论文叫做:端午考。

他认为端午的节日比屈原早很多,五月初五为龙的节日。而在吴越地区民众以龙为图腾,在龙的节日这天举行包粽子和赛龙舟。粽子是为了投喂在江中的蛟龙,而船也按照龙的形象雕刻。

《水经·水注》:「如深水有异鱼。按正光元年五月五日,天气清爽,闻池中若鎗鎗钲鼓声,池水惊而沸。须臾雷电晦冥,有五色蛇自池上属于天,久之乃灭。波上水定,唯见一鱼在,其一变为龙。」《汉书·地理志下》应劭《注》:「(越人)常在水中,故断其发,而文其身,以象龙子,故不见伤害也。」

越是祝融六姓中的一个芈姓国,实际就等于六龙中的芈姓龙之后。这样说来,越人本是「龙子」,无怪他们要断发文身以「象龙子」。至于他们又称「禹之苗裔」,那还是离不开龙子的身份。

五丝带系臂的习俗也是因为五丝带和龙纹非常相似。

以上种种都可以证明端午和龙图腾的关联。

第三种起源:纪念屈原的传说

这种起源是流传最广的说法,者主要得益于文学故事的广泛传播。

最早记录屈原和端午关系的典籍是东汉应劭所著的风俗通。

《风俗通》说: “五月五日, 以五彩丝系臂者, 辟兵及鬼, 令人不病温。 亦因屈原。” 又曰: “五月五日续命缕, 俗说以益人命。”

文中说,亦因屈原,语意不是很确定。

屈原和端午的故事逐渐丰富是在南北朝时期,主要见于梁代学者的著作中,比如吴均所著的《续齐谐记》。其中记录端午说是:皆汨罗之遗风也。还有同时代的宗懔所著的《荆楚岁时记》,再加上后来的《襄阳风俗记》的衍化,屈原和端午的故事更加丰富多彩,流传较广。

《荆楚岁时记》:「端午……以菰叶裹黏米,谓之角黍。……或云亦为屈原,恐蛟龙夺之,以五采线缠饭投水中,遂袭云。」《太平寰宇记》一四五引《襄阳风俗记》:「屈原五月五日投泪罗江,其妻每投食于水以祭之。原通梦告妻,所祭食皆为蛟龙所夺。龙畏五色丝及竹,故妻以竹为粽,以五色丝缠之。今俗其目皆带五色丝食粽,言免蛟龙之患也。」

之所以屈原广受人民爱戴,和当时战乱的南北朝有些关联,屈原的爱国忠心很契合当时的文人心境,因此各种故事就会衍生附会其上。

自此以后端午起源于纪念屈原的说法逐渐被社会接受,因此而衍生的诗文更是加固了这种理念。比如唐朝著名的端午诗:

节分端午候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浩浩, 不能洗得直臣冤。

第四种起源:纪念其他历史名人

流传较广的名人有介子推。

晋·朝陆翙所撰的《邺中记》记载说,并州俗以介子推五月五日烧死,世人为其忌,故不举火食。

东汉蔡邕著《琴操》中说,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下令五月五日不得生火。

介子推主要流行在北方地区,南方一带多流传端午是纪念曹娥和伍子胥。

《世说新语·捷悟》篇《注》引《会稽典录》:「孝女曹娥者,上虞人,父盱,能抚节安歌,婆娑乐神,汉安二年五月五日,于县江迎伍君神,泝涛而上,为水所淹,不得其尸。……」《曹娥碑》:「孝女曹娥者,上虞曹盱之女也。盱能抚节按歌,婆娑乐神,以汉安二年五月时, 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

曹娥是汉朝著名的孝女,她的父亲曹盱在五月五日迎伍神(伍子胥)的祭祀活动中溺于舜江(今曹娥江)中,不见尸体。

年仅十四岁的曹娥,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二十二日也投江,五日后曹娥的尸体抱父尸浮出水面。就此传为神话。

从曹娥的事迹中也能窥见,五月五日纪念伍子胥由来已久。

《荆楚岁时记》注释曹娥碑说:曹娥事迹在五月五日,是东吴之俗,事在子胥,无关屈平也。

吴越地区还有起源于越王勾践的说法,主要记载于《越地传》中。

第五种起源:南北融合

很多学者认为端午是北方的纪念介子推和南方的纪念屈原相互交融的结果。一般北方在端午习俗多为彩绳系臂,吃角黍,南方主要为龙舟竞赛,相互融合后发展成为现在的端午节。

综上所述,端午的发展最开始作为一种时令,在夏至时期内天热干燥,万物开始转衰,因此衍生出端午,为了躲避恶日带来的灾难。

后来在不同的地方逐渐演变带有地方特色的端午节,再往后各种因素促进屈原成为了端午的代名词,并逐渐挤掉其余的历史名人。但是在今天的苏州地区,当地的端午节依旧在纪念伍子胥。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