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红楼梦》贾府的故事 映射了封建社会的兴亡 试以段落分析

《红楼梦》贾府的故事 映射了封建社会的兴亡 试以段落分析

时间:2019-12-19 21:19:41

相关推荐

《红楼梦》贾府的故事 映射了封建社会的兴亡 试以段落分析

我们要掌握《红楼梦》的结构,就必须首先探讨它的最基本的结构——段落。《红楼梦》描写的大族的故事,其实就是映射了整个封建社会的兴亡。贾府从兴盛走向衰败,正是封建社会无可避免走向尽头的趋向。不过就像书中探春所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兴盛了百年的贾府,不会一夕之间就灭亡,而是随着各种矛盾的深化,逐渐走向灭亡。

《红楼梦》

因此,贾府的衰败必然呈现出阶段性。这种阶段性,在作品中就形成了几个有联系的大段落,构成了全书最基本的结构。但是,由于《红楼梦》的内容复杂丰富,人物之间,事件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内在的联系更为紧密,所以截然划出段落的界线,那是不可能的,也是不适当的。大体来说《红楼梦》全书是由五大段落组成的,下面说说其中两个大段。

《红楼梦》

第一回至第五回为第一大段。有很多论著称这前五回为“楔子”、“序幕”。应该指出的是,它是绝对不可缺少的“楔子”或“序幕”。因为这五回不仅囊括全书,提纲挚领,有纲举目张的作用,而且事实上情节已经展开,人物已在活动,与全书有不可分离的具体联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五回的作用,是远远超过了有些作品的“楔子”或“序幕”的。关于这五回在全书结构上的意义,我们在以后作专门的讨论。

《红楼梦》

第六回至第十八回为第二大段。这一大段主要由秦可卿之死和贾元春省亲两大事件组成。刘姥姥的一进荣国府,是这一大段的开始,也是全书的开始。这一点作者自己说得很清楚。问题是作者这样安排在结构上有什么意义。甲戌本《石头记》第一回说,《石头记》写的是“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程高本《红楼梦》把这句话删去,改为“引登彼岸”云云,这是十分荒谬的。因为曹雪芹笔下的“炎凉世态”,就是对封建社会种种丑恶的揭露,所以这句话是决不能删掉的。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既然是写“炎凉世态”,那么,在《红楼梦》里,像刘姥姥这样一个芥豆之微的人物正是领受“炎凉世态”最深的可悲者。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的全部经过,正是封建社会“炎凉世态”的绝妙写照,因此,全书以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为开端,就使作品从一开始就进入了表达主题思想的轨道,看来是“来自千里之外”,实际上却近在咫尺之间。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其次,贾府的声势、气派,在第三回通过林黛玉进荣府的情节已经写了一些,但那毕竟是一位千金小姐的所见所感。通过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则写出了一个乞食者眼中“公府侯门”的“世面”,使刘姥姥——王狗儿一家与贾府这个贵族之家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生动地表现了贾府的豪富奢华,进一步渲染了环境气氛。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这两点,就是以刘姥姥一进荣府为开端在结构上的意义和作用。但是,在这一大段中,最主要的内容还是可卿之死和元妃省亲。可卿究竟是病死还是“淫丧”,这段公案我们且不去论。从结构上来说,可卿之死与元妃省亲之所以要安排在全书开卷不远的地方,都是为了说明最终一败涂地的贾家曾经是怎样的炙手可热,不可一世。越是渲染这种“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盛况,它后来的衰落崩溃就越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因此这两大事件是非安排在这里不可的,倘若放在后面的几大段中,就失去了意义。

元妃省亲

当然在后面也写了如清虚观打礁等等规模很大的繁华热闹场面,但其政治色彩则远远不能与这两件大事相比。在秦可卿的丧事中,写了“龙禁尉”这块招牌的得来,北静王对贾政、宝玉父子的奖誉,这些情节的意义,都远远超出了写一起大肆挥霍的丧事的范围,而表现了贾府的政治地位是何等的显要。元妃省亲,更直接地写明贾府受到皇权的庇护,是封建社会中最有权势的皇亲国戚之家。贾府的政治地位越高,曹雪芹的批判的锋芒所向也就越高,一段省亲文字,正体现了他对于最高封建统治者——帝王的深刻批判。

参考资料

《红楼梦》

本文乃作者独家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下次不见不散~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