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从情感变化 人物形象 镜头语言解读反思战争经典《紫日》的魅力

从情感变化 人物形象 镜头语言解读反思战争经典《紫日》的魅力

时间:2022-06-10 07:05:48

相关推荐

从情感变化 人物形象 镜头语言解读反思战争经典《紫日》的魅力

他曾说“要么不拍,拍就拍能够在历史上留得住的精品电影”,他是这样说,也是如此做的。他的“战争三部曲”《红河谷》《黄河绝恋》《紫日》成为史家之绝唱,他就是“第五代导演”冯小宁。对于《紫日》这部反思战争的经典之作,不少人都从故事内容来解读,未免过于局限。要想深入剖析影片的经典之处,还必须从多角度进行解读。 @影影曰曰

《紫日》上映于2001年,由“第五代导演”冯小宁执导,富大龙、前田知惠、安娜·捷尼拉洛娃联合主演的战争剧情片。该片与《红河谷》《黄河绝恋》并称为“战争三部曲”,已一经上映,便赢得观众喜爱、影界轰动,豆瓣评分高达8.2分。

影片荣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杰出贡献奖”、“美国夏威夷国际电影节最佳长片奖”、“中国电影华表奖评委会特别奖”、“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影片讲述了在二战后期,苏联红军偶然救下一名中国老百姓——杨玉福,在转移的过程中,与日军发生激战,杨玉福与名叫娜佳的苏联女军医侥幸逃脱之后,遇到日本女中学生秋叶子。由此围绕着中、苏联、日三个语言不通的人物所经历的纠葛展开的故事。

本片虽然是部战争电影,但与其他战争影视作品不同,《紫日》中并没有宏伟壮观的战争场面,也没有千军万马的残酷厮杀,有的只是战争背景下,小人物的生存现状以及战争所带给人类的灾难。

相对于《红河谷》的声势有余而深沉不足、《黄河绝恋》的浪漫可人而略显轻浮,《紫日》既浪漫而又不失深刻。

对于不少人从故事情节解读《紫日》,我个人认为是苍白而又无力的。今天本文从情感变化、人物形象、镜头语言三个方面解剖本片的魅力所在:

情感变化:三个不同国度的小人物,从由种种矛盾、语言障碍、立场的不同而不合,到共同携手、度过难关的亲密人物形象:杨玉福的憨厚与爱恨分明、娜娃的浪漫与坚强、秋叶子的单纯与善良,都被刻画的淋漓精致镜头语言:恰到好处的景别的运用,在自然环境中表现出主人公不断变化的心境以及给予观众视觉上的震撼

01.从主人公情感变化剖析,三个不同国度的小人物,从由种种矛盾、语言障碍、立场的不同而不合,到共同携手、度过难关的亲密

情感在电影的叙事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因为提供了深入人物内心的契机,也促使观众认同、增强故事感性力量。情感变化是推动影片发展的一条主线。

三人由开始的盟友、敌对的警惕的关系逐渐地发展成为相互依靠、不可分割的亲密的朋友关系。

起初是战争的原因,让他们只带有自己国家立场而带着“面具”来面对身边的人,最后在大自然面前,他们作为渺小的人类只能相互地依存,这是他们是作为人类而不是敌对的关系而存在着。

在影片中,秋叶子被军国主义思想迫害至深,以至于把杨玉福与娜佳带入日本的防控区,这时他们是对立的;而在秋叶子掉入泥沼时,杨和娜佳不顾安危救出了她,从这开始,他们的关系开始发生变化。

直至那场大火,秋叶子用自己的生活常识救了他们,杨把绑着她的绳索砍断之时,面带灰土囧魄的三人相视而笑了,这是死里逃生的喜悦、是战胜大火胜利的笑。

他们共同经历了生死,而后杨、秋叶子、娜佳三人过河时,画外音响起“我们三个人的命运已经在一起了”。

在他们情感不断变化的主线索下,又有三条不同的叙事线索,那就是杨、秋叶子、娜佳三人各自不同的过去。杨回忆的故事贯穿于整个影片,其中加上了娜佳和秋叶子的回忆,在这种结构下,时空的变化牵动着情感的变化,塑造出了丰富、立体的人物情感心理。

02.人物形象:杨玉福的憨厚与爱恨分明、娜娃的浪漫与坚强、秋叶子的单纯与善良,都被刻画的淋漓精致

人物形象是影视作品中重要的塑造对象之一,一般来说它是电影组成的主体。 美国作家海明威说过“小说中的人物,不是靠技巧编造出来的性格,必须出自作者自己经过溶化了的经验,出自他的知识,出自他的头脑,出自他的内心,出自一切他身上的东西。”对于影片来也如此。

影片通过人物和人物的活动以及其相互关系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影片塑造的典型人物形象,也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本质或某些方面的本质。

杨:典型的中国农民形象:憨厚而又爱恨分明。他所代表的是在当时残酷战争摧残之下的纯朴无知的农民形象,作为侵华战争的直接受害者,被日寇杀害亲人,本能地为了生存而苦苦挣扎着,心中充满了国仇家恨。

同时又因为性本善,而不杀害无辜的日本女学生,内心饱受折磨。他不会用枪、不懂打仗,从表面看他是那么地无知,然而在穿越森林时,却又显得那么“爷们”。他用自己的善良化解了秋叶子内心敌对思想。

曾有数次机会杀掉秋叶子,但他却没有这样做,正是源于他那颗爱恨分明、包容的心。在战争宣布结束后,面对战争给他带来的灾难,他也只是在呐喊:

“你们凭什么杀人?你们凭什么来我们这儿杀人?就这样完了?”

在秋叶子被日寇射杀后,他彻底愤怒了,秋叶子与他和娜佳之间已经没有国界的羁绊,他们已是最亲的亲人了。他和娜佳无法忍受秋叶子的死,于是他们又同法西斯主义者进行了战斗。

他极大地包容了日本善良的国民,顽强地打击了那些顽固的法西斯主义者,但是战争又能给他一个什么答复呢?

娜佳:浪漫与坚强:身为世界反法西斯主义同盟的代表、苏联军队的军医,同时也是一个因战争而失去儿子的母亲。

由于语言不通,她在剧中的话语少,但却不可或缺。她骨子里的浪漫为三人窘迫的逃亡之旅,增添了不少活力;同时,娜佳的坚强又使得三人在面对日寇时成功脱险。

娜佳带着国家交给她的使命和希望战争早日结束的夙愿而来到中国战场,她是世界热爱和平的象征。

秋叶子:单纯而又善良:秋叶子,是剧中人物形象变化最大的人物。她是一个纯洁的日本学生,对于事物,尚未形成成熟的判断力。军国主义的戕害深入精神,在法西斯主义的教唆下,“杀敌救国”的思想占据着她的脑海。

军国主义的渗透,使得在起初,她想尽各种办法要杀死杨和娜佳,但是在他们共同经历生死后,她的人性慢慢被唤醒,逐渐地恢复了她原有的纯真。

采野花、与娜佳在水中嬉戏,这才是属于她的生活,没有战争、没有杀戮,有的只是与鲜花为伴,与快乐为伍。

但是在战争结束她即将可以回家与家人团聚时,为阻止同胞的互相残杀,她被无情地射杀,八音盒顺着山坡滑下而不再发音,秋叶子鲜活的生命也在此刻戛然而止。她的纯真与善良使得,她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憨厚的杨、浪漫而又坚强的娜佳、纯真而又善良的秋叶子,三个不同国度的小人物,在逃亡的路上,人性在强烈地挣扎着,他们逃离的是战争,也可以说,他们追求的是和平。“远离战争、追求和平”的主旨在三人感情不断深厚中逐渐升华。

03.镜头语言:恰到好处的景别的运用,在自然环境中表现出主人公不断变化的心境以及给予观众视觉上的震撼

作为“第五代导演”,他有着那一代导演的共性——注重现实,但作为美术出身的导演,他又追求唯美主义。他所执导的影片无论是从色彩、构图还是画面都给人以享受。《黄河绝恋》的壮阔、《红河谷》的凄美、《紫日》的唯美,都给予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感。

作为电影的基本单元,《紫日》中的镜头语言也是运用的极其地恰到好处。尤其是特写和大远景的运用。

巴拉兹曾说“电影的特写消除了我们在观察隐藏的细小物时的障碍,并向我们揭示了事物的面貌,这样它就揭示了人”。冯小宁善于运用特写镜头的特有作用,将细微事物放大,完整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如,八音盒,它始终贯穿着全片,从最初它在杨苍老的手中,到最后它滚落在一片落叶上,它所代表的是秋叶子与男友之间纯真的爱情,代表了一切美好的东西。“美好与残酷在观众心中产生强烈反差,这就是美学上的意义”。美妙的八音盒被放置在残酷的战争之中,它所带来的反差都是极其强烈的,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再如,落日。它是生命的象征,然而一旦蒙上了战争的硝烟,就会改变颜色、降临灾难,除去战争的阴霾,明媚的阳光才会重新给世界带来光明、温暖、希望与生命。紫日,预示着日薄西山,一切不美好的事物也终会过去。

再如,杨的眼神的特写。从他数次湿润的眼神中,我们看到的是无尽的悲伤和无奈,亲人、同胞在眼前被日寇杀害,是何等的悲痛!何等的无能为力!何等的痛苦!有的只能是歇斯底里的呐喊、是悲愤。

大远景镜头的运用也极具特色。镜头不断地拉,使人物越来越渺小直至消失,这个画面在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感之余,更多的是使人沉思:在大自然中人的力量是如此渺小,要想生存,只有互相帮助、互相依存。

大远景下那无边无际的饱含大自然韵致的北国林莽,那迷人的浪漫的白桦林,闪烁着光亮的河水和那透着瑰丽色彩的落日,无不展现着浓郁的诗情画意、唯美至极的画卷。

影片在摄影的过程中还采用了一种新颖的构图方式,即“不平衡构图”。一般主人公有银幕的左(右)下角向右(左)上角运动的,人物所占的比例是相对较小的,大部分是山坡和树林。人被大自然紧紧地包围着,但是人始终是向上运动的,从而表现出人们不屈的精神、人性和精神是不可战胜的。

结语:

仅从“故事情节”解读这部反战争经典之作《紫日》,未免显得苍白无力,本文从情感变化、人物形象、镜头语言多角度挖掘了该片的魅力,由浅入深、从表入里,逐渐展现这部电影最深邃而又现实的魅力。

看完《紫日》,让我感受到战争残酷的同时,也在时时刻刻告诫我们要反思战争、反思人性,也许战争是残酷的,但人性却是温暖的。战争中没有所谓的受益者,都是受害者,和平才能使人类持久发展。希望每个人通过这部电影都能有所收获!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