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传世经典!原来革命题材影片可以这样拍!肉包子炸弹简直就是侮辱

传世经典!原来革命题材影片可以这样拍!肉包子炸弹简直就是侮辱

时间:2019-11-24 17:35:49

相关推荐

传世经典!原来革命题材影片可以这样拍!肉包子炸弹简直就是侮辱

在电影的词典里,“现实”是经常性被拉伸变性的词,它常常被伪装在邪恶、黑暗、潮湿、龌蹉、史诗的面具之下。

观众心知肚明,装聋卖傻地沉浸于这类“真实”之中,选择在这样的现实中逗留几个小时,在“甜蜜的梦乡”里恢复气力,好在生活的现实世界里继续翻滚。

所以,拉伸现实的电影,常常被追捧为才华或者是风格,而关照现实的电影常常被轻视或者忽略。

在两种思维的左右下,我们的革命电影出现太多急不可耐讨好观众,其实是侮辱观众智商的杂技行为,比如“手撕鬼子”、比如最近风靡的“肉包子炸弹”......

同样是革命题材电影,讲述一个国家、民族的独立,的一部电影《风吹麦浪》,几乎可以称为所有同类型题材影片的范本。

该片出自英国最伟大的导演之一,肯·洛奇。

他被称为“新的现实主义中最重要的导演”,他的电影如手术刀般横切开社会的肌理,让你看到整个故事背后的一切。

《风吹麦浪》获得了当年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它讲述了爱尔兰独立战争背后的故事,以社会学的磅礴背景给我们呈现了在大历史格局下,小人物们的个人经历,和无法摆脱的宿命结局。

《风吹麦浪》绝对是需要看三次的影片。

它最伟大的地方就是呈现了电影本身应该有的样子。它和大多数算计观众的视觉类影片不同,它克制,从容不迫,一个镜头必须不多不少,不长不短。

故事、人物、情感,在经过计算的剪辑处理之下,达到了惊人惊讶的平衡状态。

胖哥惭愧,只能看出其中一二,依然无法把大师级的控制力彻底看透。

那些空镜头,那些所谓的叙事的冗余部分,在每一个叙事的情感高潮时刻之后,为观众留下了宣泄的片刻。

不会过度,不会不够,而是若无其事之间让故事继续,让情感流露。

大师级的分寸感,让我惶恐,自觉集中所有的注意力,珍惜体味影片分秒之间流逝。

《风吹麦浪》没有任何半秒的多余画面,每一帧画面都为故事服务,为人物而设,为主题而立。

胖哥不打算在这里围绕电影技术性来展开,而是深入影片的故事之中,让大家感受下大师级的革命题材影片的落脚点到底应该是什么。

《风吹麦浪》的故事背景是19的爱尔兰独立战争。

爱尔兰当时还在英国的统治之下,英国政治巨人,二战英雄丘吉尔当时用铁腕统治爱尔兰地区。

在19,爱尔兰宣布成立议会,要求独立。

爱尔兰和英国发生了军事对抗事件。

影片以爱尔兰两兄弟达米安和泰迪切入,从普通人的视角给我们讲述了战争背后的故事。

虽然是细枝末节的平常人的生活,但《风吹麦浪》的精密之处在于,每一个事件,每一个场景都是精挑细选,从侧面让观众清晰的认识了这场战场的始末,同时看透了这场战争背后的势力冲突。

故事中,达米安是未来一片光明的医学院学生,在他准备踏上去伦敦的学医之旅前,他目睹了同伴因为不愿意用英文告知搜查的军人自己的名字,而惨遭处决。

这期骇人听闻的事件,让达米安的哥哥泰迪极为愤怒。这起事件让观众清除得看到了英国军人对待爱尔兰人民的残暴。

但达米安依然准备前往伦敦,在他看来,为了保留自己古老的语言,而在面对强权时,不懂得退步,而遭到杀害,虽然可怜,但同时也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直到,达米安在火车站再次见识了英国军人对待火车员的粗暴无理时,他才发现,同伴的死亡不是小概率事件。

整个爱尔兰人民在英国的统治之下,都得不到公平对待。

他留在了爱尔兰,和泰迪一起加入了共和军。

故事开始了以达米安和泰迪为叙事脊梁的抵抗运动中,但影片没有陷入常规的流水账,而是选取了多个凸显主题的场景。

通过叙事和场景变换,我们看到了两位主角在身份和精神上的转变。

两位主角一个是革命的理想派,一个现实派。

在面对强权时,他们可以携手合作,但当强权抛出诱惑,当强权改变了通知的方式时,微妙的变化将在内部分裂这个团体。

影片第一个关键节点在,共和军因为抢夺当地军营的武器,枪杀英国军人而被捕后,在监狱发生的一幕。

达米安和哥哥泰迪,包括同伙生涩且害怕。

面对折磨,泰迪一个字也没有说。

而达米安以自己的学识,以政治犯的身份需求庇护。

虽然都被忽视,英国军方独断的宣布第二天统统枪决,但一群人从害怕到视死如归,我们看到了共和军的团结。

晚上,在爱尔兰籍军人的帮助下,他们侥幸逃脱。

故事的第二个转折点很快到来,达米安抓住了告发他们的地主,还有告密的同伴。

达米安先后枪决了两人。在枪决同伴时,队伍内部发生了争执,达米安强忍眼泪杀死了从小就认识的同伴。

那场戏充分展现了导演厚积薄发的场面调度水平。

枪毙地主,不过是情绪酝酿,所有人都知道难关是枪决曾经的同伴。

达米安让同伴拿出遗书,结果同伴说老年的母亲不识字。同伴继续哭诉,希望好好给自己找一个安葬的地方,眼神依然在求饶。

达米安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他痛苦的扣下了扳机,而且失控的打出了三发子弹。

看见同伴倒地后,他情绪完全崩溃,丢下手枪,匆匆逃离现场.....

镜头中,所有人都不敢直视,达米安在镜头中悄然远离,在情感就要到达沸腾时,画面黑屏。

导演给了情感宣泄的时间,但他不会容忍情绪影响叙事。故事依然要冷静的继续下去。

这场戏结尾关键,它象征着达米安彻底走上了自我封闭的理想主义革命困境中。

在枪决前,他愤怒、同时为自己开脱地说得,希望革命的结果能对得起同伴的死。

希望他违背自己良心的行为能看到他梦想中的革命夙愿达成。

不光是达米安,几乎所有在场的共和军同伴们都走进了道德的窄门之中,同伴的死与革命的结果成为了必须具有因果联系的残酷事件。

如果革命结果稍有差池,那么他们都将背负杀死同伴的罪过。

下一场戏,是共和军同仇敌忾半路劫杀英军。

影片处处以小见到,没有恢弘的战争场面,没有可以挑逗人情感的宣泄怒吼,而是保持着克制,为理性的时刻留下了充足的空间。

全片的主控思想被巧妙的安排在了前后两场内部辩论之中。

在革命高涨的时刻,泰迪为了继续得到武器,而保护了当地欺压老人的商人,而达米安显然无法认同此做法。

两人在革命态度和程度上的分歧由此埋下了伏笔。

革命局势发生了转变,英国宣布停战,口头上认同了爱尔兰的独立,同时撤出了境内的英军。但爱尔兰北部6郡依然在英国统治下,英国国王依然为爱尔兰国王,英国会排出都督出任爱尔兰最高统帅。

所以,英国只是放松了对于爱尔兰的管制,给了其更多的自治空间。

这块蛋糕却让爱尔兰共和军内部却发生了分裂。

全片用长达10分钟的时间呈现了这场象征彻底分裂的辩论。

以达米安为中心的理想派认为,革命必须坚持到底,必须实现彻底的共和制度,实现爱尔兰人人平均分配,得到彻底公平,不分阶层的社会状态。

在前一次辩论中,泰迪就暴露自己对于社会分层的看法。以他为中心的自由邦认为和平来之不易,认为爱尔兰其实无法抵抗英国,应该抓住这次机会,休养生息。

随后,泰迪穿上了自由邦警察的制服,代替英国军人,维护本地治安。

宿命般的悲剧导火线由此点燃。

达米安联合志同道合的共和军旧部前往自由邦军营盗取武器,行踪暴露,当场被捕。

几个极具讽刺的场景一针见血的道出了人性的诡秘。

一是期初是共和军的同伴,现在穿着自由邦的警服,前去曾经保护过他们的农家抓捕达米安残党。

农家人脱口大骂,说他们和穿着英国军服,杀害她儿子的暴徒简直一模一样。

而全片冲突的高点无疑是泰迪和达米安关系的结局。

泰迪一再挽留达米安,让他回去当一个前途光明的医生,重回校园,那才是属于他的生活。

只要达米安供出同伙所在地,就能放走他。

可达米安决绝了。

影片全程对准泰迪的手!

就在这个监狱中,英军曾为了套取情报,拔掉了泰迪所有的指甲,而泰迪一个字也没有说出。

现在,泰迪的手早已痊愈,可他的手伸向了其亲弟弟,在这个监狱中,他被推向了枪决自己的弟弟的绝路之上。

影片结尾以达米安枪决同伴时相同的情绪节奏再次上演了枪决同伴的戏,而这一次更加撕心裂肺。

泰迪不停的劝说,希望达米安回心转意,多次交涉依然没有结果,泰迪只能亲自喊出了执行枪决的命令。

看着倒下的亲兄弟,泰迪早已失魂落魄。

上一次枪决,是达米安无法面对同伴的家人。

而这一次,泰迪带着达米安的遗书遭到了对方妻子的痛打。

泰迪只能落荒而逃。

《风吹麦浪》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从多个细节之处给我们呈现了这场两个国家体现的内战始末。

以小见大,精密的给我们说明了这场战争冲突的真相。

两兄弟的决裂是两种价值观的分道扬镳的结果,达米安的宿命结局是革命理想派的彻底失败。

几场枪决场景前后呼应,以强大的共鸣感,震颤人心,令人心生复杂且难以控制的情绪。

令人惊讶的是,导演没有完全偏向一种价值观,虽然导演肯·洛奇以左派意见自居,影片中更多的流露中对达米安的同情,但他依然在影片中给了泰迪的妥协派足够的自我证明。

为了国家的发展,为了民族的独立,究竟那种革命程度才是合适的呢,究竟那种革命精神才是符合大多数人们利益的呢?

《风吹麦浪》没有任何杂耍般的玩弄,坚持以电影的本真方式,建构故事,同时呈现主控思想,而且还给观众留下了思考的余地。

我们没有看到情绪劫持故事,没有看到将故事极端化而阉割了主题。

所有电影的元素在《风吹麦浪》中达到了大师级的平衡状态。

所有,它足够称得上伟大!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