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我们小时候是怎么过年的?父母总说的年味是什么味 你还记得吗?

我们小时候是怎么过年的?父母总说的年味是什么味 你还记得吗?

时间:2018-07-22 10:10:57

相关推荐

我们小时候是怎么过年的?父母总说的年味是什么味 你还记得吗?

每到过年,老人们总说现在的年没有年味了,人与人之间越来越淡薄了,那么,有年味的年是什么样的呢?

远的不说,就说70后和80后吧,这两代人都记得那种浓浓的年味,一到过年,那个欢喜!真真正正的是欢天喜地过大年,那个年味到底有多浓呢?

从腊月十五开始,人们就断断续续的在为过年做准备了,到腊月二十二的时候,正式开始为过年忙碌。

二十二那一天大扫除,全家总动员,在欢声笑语中把家里里里外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就算是干最脏最累的活,也是非常开心的,那种心情,现在再也体会不到了。

二十三过小年,这一天最开心的就是晚上。小年也是年呀,到了晚上,爸妈会包饺子,做一桌子香喷喷的菜。在现在看来,吃一桌子香喷喷的菜、一顿饺子也没什么值得开心的。但是,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过小年还是非常幸福的,因为平时吃不到什么好东西,能吃上腌萝卜、腌白菜已经不错了,鸡鸭鱼肉是稀有物品,只有逢年过节、家里来客才能吃上。

二十四就开始采办年货了,过年需要的东西都会在以后的几天陆续置办好,孩子们这几天也开心到飞起,因为可以跟着大人们去街上买点小吃,买点鞭炮,买两件新衣服,这可是非常难得的机会,因为平时什么都买不了,买颗糖还得跟大人撒娇半天,还不一定能得到。

那时候没有买春联的习惯,春联都是找村里毛笔字写的好的人来写,过年比谁家的春联写得好,也是一大乐事。

二十五、二十六就要开始蒸包子了,蒸各种菜包、豆包,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有很多孩子,孩子们都很能吃,因为平时吃不到包子,这时候就很馋,所以一边蒸一边吃,蒸好一锅能剩下三分之二就不错了,所以要蒸很多很多的包子,一般家庭要蒸两天才能蒸够。

二十七就开始炸馍了,还可以炸些其它的吃食,各家情况都不一样,这一天是做油炸食品的日子。孩子们平时吃不到这些,这一天可劲儿吃,吃得满嘴油,心里那个美呀,美到骨子里了!

二十八、二十九这两天还是准备吃食,收拾各种过年要用的食物,鸡鸭鱼全部杀好,还有杀猪的、杀牛、杀羊的,该准备的各种干菜、卤菜也都准备好了。

大年三十,万事俱备,只等过年了!三十的下午有两项特别有意思的活动,就是贴春联和上坟,妈妈把浆糊烧好,兄弟姐妹们拿着春联去贴,一个拿春联、一个贴,在吵吵闹闹中把春联贴完了,期间发生的小故事,够兄弟姐妹们拿出来笑话一辈子了。

最有意思的是去上坟,家族里男人们都带上自己的孩子,相约一起去给祖宗们烧纸钱,大部队浩浩荡荡的往坟地里进发,那个热闹呀,你在坟这边烧纸钱,我在坟那边放鞭炮,十几个坟之间来回跑。

“哎哎哎,给这个老祖宗烧一点。”“烧了,烧了!”

“你不能偏心,那个老祖宗烧的太少了,小心他今晚去找你!“

“你怎么不给二爷放炮呀,你不通知他,他不知道你来给他送钱了,钱被别人抢跑了,他怎么过年?去放炮,放完炮重新烧!”

“你看你怎么烧的,边上都烧完了,中间还没烧,你这钱到了大奶奶那里就是假钱,知道不!”

“你还没给老祖宗磕头呢,赶紧磕!”“你是大的,你得做个榜样,你先磕,你磕完我就磕!”

在嬉笑打闹中,就给老祖宗烧完纸钱了,这种热闹是现在的孩子们想象不出来的。

除夕夜还有一场豪华晚宴,一些认了干爹干娘的家庭,晚上都会去给干爹干娘拜年。孩子们上完坟后就开始焦急的等着了,一边听着电视里放的“妹妹坐船头,哥哥岸上走”,一边在家里来回的走动,不停的搓手,心里想着:天怎么还没黑呀,饭怎么还没好呀,客人怎么还没来呀?

终于等到天黑了、饭好了、客人来了,大吃一顿之后就开始有趣的守岁活动了,一堆孩子聚在一起,玩鞭炮,打升级,输了的在额头上贴纸条,一个个都扬言要决战到天亮,到最后,没有一个抗得过疲劳,天还没亮,全都累趴下了。

到了大年初一,新年正式开始了,热热闹闹的拜年生活正式拉开序幕,年味也在接下来的十几天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初一那天,全家人6点多就起床了(起床晚了是要被全村人笑话的),穿上新衣服、新鞋子,放一挂鞭炮,开始吃饭,吃完饭后,一个家族的男人和孩子就聚在一起,开始给村子里的人拜年,从早上七点开始要一直拜到中午十点、十一点才结束。

拜年也是有讲究的,要先给自己家族里的长辈拜年,然后再按照关系亲疏远近给其他人拜年,给长辈拜年是要磕头的,一个家族里所有的孩子排成一排,给长辈磕头,那场面非常壮观。长辈在孩子磕完头以后就会发红包,孩子们拿着红包,欢天喜地的再跑去下一个长辈那里磕头。

如果哪个长辈包的红包大了,就会有小孩子跑到那个长辈面前再磕一个,结果红包没得到,还引得整个屋子里的人哄堂大笑。在以后的若干年,这个笑话都会被长辈们拿出来打趣。

拜年时,所到之处全是拜年小分队,一个家族一个家族的,队伍有大有小,最多的有上百人,浩浩荡荡的,见人就说:“新年好!”,孩子们跟在大人身后玩鞭炮、吃瓜子糖果、嬉笑打闹,那种欢乐的气氛是现在见都见不到的。

同村人互相拜完年后,就开始给亲戚拜年了,这才是重头戏,那时候的人们,非常纯朴、重感情,每到一家,主人都会热情招待,中午吃饭的时候非常热闹,一顿饭能从中午12点吃到下午三、四点,席间,主人不停的劝酒,以表示对客人的喜欢。小孩子又可以大饱口福了,一边听着大人聊天,一边吃着自己爱吃的菜。

在主人和客人“把酒话桑麻”的时候,孩子们吃好了,就在主人家玩耍,实在无聊了,就拿着自己的压岁钱去街上买各种各样的小东西,无论大人多晚回家,孩子们总能找到好玩的事情来打发时间。

有时候,大人们喝酒喝多了,喝得连自己的孩子都认不出来了,干脆就不走了,晚上吃完饭再走或者等到第二天再走。

那时候拜年也有一个特点:拜年一定要一家一家的拜,每家都要吃饭,如果不在那家吃饭就不礼貌,所以很多家庭到了正月十六还在拜年。

老人们说,有这种习俗是因为很多亲戚一年都见不上一面,只有过年才能见到,见到了就要在一起好好聊聊,联络一下感情,如果过年了把礼物放下就走,那亲戚间的感情就会越来越淡,慢慢的就不像亲戚了。

而现在的拜年,更像是走程序,走到亲戚家把礼物放下,就赶往下一家,恨不得一天就把所有的亲戚都拜完,这样拜年,亲戚间根本就没有时间来联络感情,亲戚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淡薄。

老人说的年味,在小编看来其实就是人味、就是感情,过年的食物越来越丰盛了,鞭炮也越来越高级了,人却越来越少了,人和人之间的感情也越来越淡漠了,大家都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亲戚之间、邻里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少了。

少了人的参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越来越少,感情也越来越淡,这个年怎么会有味道呢?

大家小时候的年是什么样的呢?有没有给长辈磕过头?有没有被鞭炮炸伤过?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