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 服饰的主流思想 古老的服饰制度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 服饰的主流思想 古老的服饰制度

时间:2018-12-17 00:03:06

相关推荐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 服饰的主流思想 古老的服饰制度

本文乃作者小姐姐说文化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我们论述了先秦时期不同流派的思想家对服饰的认识,有的主张俭朴,有的主张奢华,而儒家则主张为礼而饰,即服饰的形制、色彩、纹样必须服从礼仪的需要,特别是要按《周礼》来确定服饰制度。以上的认识虽然各不相让,但儒家的思想逐渐占了上风。尤其是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都以儒家的思想为主导,孔子成了千年不朽的精神领袖。而上层社会的衣冠服饰也以儒家的思想为指导思想,几乎一款一式都按照孔子的标准,形成了巨大的服饰网络。如果我们从思想文化的角度来看,这个网络处处体现了儒家的精神,也因此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服饰文化内涵。

秦朝服饰

然而,中国古老的服饰制度并不是由儒家创建的,如果不算原始社会的传说,至晚在夏代已应有与巫觋文化相应的服饰,商代则有与祭祀文化相应的服饰,两者间必然有承袭关系,又会有所“损盈”。 从商至西周,则是礼仪制度逐渐完善的时期,周文王往往被认为是确立这种制度的圣人。《周礼》虽然是西周的官职表,但记载了许多周代礼仪制度的内容,被儒家视为至宝,并竭力维护和发扬这种制度。所以,儒家充其量是《周礼》的卫道士和继承者。正是这种继承和维护周礼的精神,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时代为统治者所赏识,被称为“素王”的孔子的地位也蒸蒸日上,儒家关于服饰的种种清规戒律,也就代代因袭。

西周服饰

于是形成了以“礼”为核心的古代服饰主流思想。所谓“礼”, 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的基础,古代服饰因而与儒家思想之间存在着深刻的联系,甚至叮以说是相互依存的:如果没有儒学,中国服饰难以写出如此辉煌的篇章,甚至会呈现完全不同的形态和面貌:如果没有服饰制度,儒家的礼仪也会黯然失色。因此,了 解儒家的服饰思想,对于认识中国古代服饰的文化内涵,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儒家及其持久的影响力上文已说到,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并不由儒家创始,但受到儒家的推崇,并随着儒家思想持久的影响力而广为传播,从而深深植人中国这片古老的沃土之中,甚至不断发出新芽,产生了一代又一代发掘孔子“微言大义"的鸿儒大家,依附于礼仪制度的服饰制度也因此发扬光大。这必然会引起我们的疑问:儒家的持久影响力从何而来?儒的中兴一从术士到素王关于儒学的缘起,诸多学者认识不一,甚至对“儒”字的沿革和含义也有不同的看法,但对于“儒”之称谓并不始于孔子的观点,大家看法比较一致。

古代服饰礼仪制度

钱穆在《古史辨》中提出:“儒为术士,即通习六艺之土,古人以礼乐射御书数为六艺,通习六艺,即得进身贵族,位之家宰小相,称陪臣焉,孔子然,其弟子亦无不然。”所谓术士,就是广义的儒,其职业是精通六艺的教师,同时,“丧礼是他们的专门,乐舞是他们]的长技,教学是他们的职业;而乡人打鬼,国君求雨,他们也都有所事事”。总之,作为术士的儒,不但精通六艺,深谙礼仪规范,而且知识渊博。

有的学者认为这些术士是股人的后裔,当周民族成为统治者时,殷的遗民成为被统治者,其中一部分在股商时是以操办祭祀为职守的官吏(小儒),殷亡后继续操持旧业,流落为职业的术士,甚至仍旧穿戴着殷人的“逄掖大衣”“章甫之冠”。孔子及其弟子也从事这样一种职业,从《论语》和《礼记》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片段。“乡人傩,孔子朝服而立之于阼阶”叫,是说孔子穿者朝服参加驱避瘟神的傩舞或傩戏一事。

儒家服饰

《礼记.檀弓下》则有鲁穆公遇到早灾,向孔子的弟子子县问求雨仪式的事。从儒的职业特性来看,他们不但熟知冠、婚、丧.祭、聘等礼的仪程,也必然熟知:各种礼仪所需的服装和装饰。人们向他们“问礼” ,也包括了解各种仪式中服饰方面的规范。可见, 儒家重视服饰与他们的职业特点是分不开的。但是,如果孔子仅仅是一位称职的术士,就不会有所谓儒家的思想,孔子也不会被称为“素王”了。孔子是世界上公认的大思想家,而他的思想是以西周文化为土壤而发育成熟的。没有周公就不会有传世的礼乐文明,没有周公就没有儒家的历史渊源,没有儒家中国的传统文明可能是另一种精神状态。以德、礼为主的周公之道,世世相传,春秋末期遂有孔子以仁、礼为内容的儒家思想。

早在西周之前,华夏的文明已经经历了漫长的历程。有人认为,自龙山文化时期开始,各地域文化已有融合的趋向,经过夏、商两代的发展,到西周开始定型为一精神气质。这种气质体现为崇德责民的政治文化,孝弟和亲的伦理文化,文质彬彬的礼乐文化、天民合一的存在信仰、远神近人的人本取向。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对于西周精神文化有深刻的认识。面对当时“礼坏乐崩”的《周礼》危机,他既主张拥护周礼,又主张适度改革,即“有所损益”。然而,这种“损益”实际上是礼仪节文的变化,只是一种量变,从根本上说,他是竭力维护《周礼》的。正因为如此,自西汉起的历代皇帝总是沿用《周礼》,并力图遵循孔子对于《周礼》的理解和说明来确立当朝的礼节和服饰。

服饰文化

孔子之所以成为举世闻名的思想家,是因为他把西周礼乐文化的内核上升为“仁”与“礼”的理论,即所谓“内仁外礼”的哲学。仁就是“爱人”,其本质就是孝悌,是人与人关系的基本准则。礼则是政治体制、社会秩序等上层建筑。仁与礼是互相依存的。孔子说“克已复礼为仁。”孔子又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冯友兰认为,还要加上“非礼勿思"。这种礼显然包含了衣冠制度。如孔子说:麻冕,礼也。今以纯,俭,吾从众。麻冕是出于礼的规定,但当时已改用丝作做的纯冕。因为纯冕容易做,合乎俭德,所以孔子也随着众人用纯冕。既然用什么冕是关乎礼的行为,那用什么样的衣裳、饰物当然也是礼。

孔子

因此,孔子的“非礼勿动”之中,当有“非礼勿穿”、“非礼勿戴”之意。既然穿戴与礼合为-体,在崇尚礼的历朝历代,对服饰的重视自不待言,对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推崇也就顺理成章了。因此,孔子就成了“不王之王” 的精神领袖,得了“素王” 的称号。以教书和礼仪为职业的儒,社会地位也得到了彻底的改变。

参考资料《中国服饰艺术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