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影院复工后的第一部电影 就上了国产必杀

影院复工后的第一部电影 就上了国产必杀

时间:2023-05-05 18:10:55

相关推荐

影院复工后的第一部电影 就上了国产必杀

7月20日,时隔半年,影院终于迎来了它的第一位客人——《第一次的离别》。

与电影告别的日子,如同失恋。

分手当晚撕心裂肺,奔忙数月以为已经忘却前尘,对方一出现又心潮澎湃,无法入眠。

我们已经和国产佳作已经有了太久的别离。

然而世间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我们柔弱的内心,都该被好电影温柔以待。

《第一次的离别》符合所有我们与电影重逢的期待,也具备了所有吹响影院复工号角的潜质:媒体和观众先期口碑爆棚;权威电影节奖项认证;治愈心灵的情感冲击。

人民网称电影画面“美丽瑰奇”,“触达每个人心中最柔软的角落”。

国外电影节上映后好评爆棚,观众在心旷神怡的光影中“不自觉泪目”。

柏林国际电影节新生代单元国际评审团最佳影片,东京国际电影节亚洲未来最佳影片大奖

已经给出了艺术认证。

这样的电影,毕竟是要在影院看的。

剧组长达五年的用心制作才精炼出的震撼画面和暖心故事,必须要在大银幕上才能得到完整的呈现。

《第一次的离别》的每一帧,都像一幅绝美风光的宣传画。

不仅美,还美得高级。

四季流转,每一幅画都写着故事。

影片故事发生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上的一片绿洲,那里广袤的胡杨林已经听了丝绸之路上两千多年的驼铃。

精灵古怪的女孩凯丽比努尔边唱歌边采棉花,白色的棉花既是她们谋生的农作物,更寄托了她对魔法的幻想。

爸爸妈妈正准备带她搬家去读汉语学校,又舍不得需要被照顾的爷爷。

她的好朋友艾萨羡慕凯丽比努尔会被妈妈称为“小结巴”,因为他自己的妈妈听不见,还常常因为疾病走丢。

“我什么都不怕,就怕妈妈走丢。”

离别,一次次地在这片土地上发生:和朋友,和妈妈,和小羊,和家乡的棉花田……

导演王丽娜说,她尽量忘掉自己是个导演,为了深入孩子们的生活,她先进行了半年的田野考察,又持续了一年的“无介入”纪录片拍摄。

每一个“演员”熟悉了镜头的同时也淡忘了镜头的存在。

拍摄时,王丽娜没有“开机”和“关机”的指令。小演员们也都用的是自己的真名,在熟悉的家里无拘束地呈现着自己的喜怒哀乐。

生活在镜头下真实地流淌。

可以想见,在很多以幻想、战斗、甜爱为题材的电影等着市场预热再下场搏杀的环境下,谁第一个试水就意味着冒险。

《第一次的离别》有勇气率先上映,它真正的信心是:直击心灵的真实。

那是一种存在于我们体内,却阔别已久的儿童般的真实。

它没有功利,只有质朴的情感和诗意的忧愁。

凯丽比努尔担心:每次看到爸妈吵架,就怕他们离婚。

艾萨安慰:你别怕,我以后出息了当干部,劝你爸妈别离婚。

这种在成年人看来显得荒诞的承诺,从孩子的嘴里说出,却带着一种岁月无悔的纯净之美。

而我们咬牙切齿的山盟海誓,不过是影片中的人们默认的彼此信任,平常如日升月落。

电影里的人们和我们有着一样的现实困难:怎么改善孩子的学习环境,怎么对待生病的亲人,如何赡养老人……

只是在那里,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没那么曲折缠绕,心与心的沟通不需要巧思的掩饰。

凯丽比努尔舍不得离开朋友,就向神灵祈祷能带着好朋友们一起走。

艾萨的妈妈丢了,那就和朋友们一起,一次又一次翻山越岭、披星戴月地寻找。

艾萨的爸爸想把老婆送到养老院,问亲戚的意见。

亲戚说:“送走就送走吧。”

简单的交流代替了所有无效的欲言又止或者忸怩作态。

艾萨一边啃着馕一边走在葡萄架下,随手摘了一颗送到嘴里。

生活辛苦,他也有自在的快乐。

影片中的每个人都像孩子一样解决问题,面对生活。

在他们心里,离别并没有那么隆重,对他们来说,找小羊和找妈妈同是一段胡杨林中的踏叶追寻。

就像凯丽比努尔妈妈说的:“每一个人都要学会离别。”

导演王丽娜说,这部电影是她献给家乡的一首长诗。

这首诗轻柔地触摸着我们渴望被勇气、温暖、欣喜充盈的内心。

这首诗里,凝结着最简单优美的智慧,适用于我们每一个人。

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刷了我们对生活的原有认知。

我们可能会后悔为什么不早点去看看远方的风景,去看看那里的人们如何经历悲欢离合。

我们可能意识到让自己心安的不仅是物质的填补,也许只是感性而简朴的生活方式。

在这漫长的半年中,如果我们曾用眼睛和心灵去寻找过美好,曾敞开内心寻找治愈伤痛的方法。

那么如今,《第一次的离别》给了我们想要的答案。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