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决战脱贫攻坚 第一书记心中有“数”——乔士华所经历的脱贫攻坚故事

决战脱贫攻坚 第一书记心中有“数”——乔士华所经历的脱贫攻坚故事

时间:2024-01-08 02:24:37

相关推荐

决战脱贫攻坚 第一书记心中有“数”——乔士华所经历的脱贫攻坚故事

在山东省宁津县长官镇西北部约5.4公里处,有一个超过1400多口人的村庄——路庄村。4月底,省委党史研究院的乔士华同志主动报名,来到这个村担任第一书记,从此,成为了路庄村的一分子,冲着群众的堵点痛点办事儿,一步一个脚印带领着村民实现全面小康梦想。

15000平方米硬化路——打通群众出行“最后一米”

“现在好了,硬化路铺到了家门口,过道再也不是风天满领土、雨天满腿泥了,干净卫生又美化了环境,这多亏了我们村的第一书记。” 路庄村一位村民高兴地分享着村里的变化。

乔士华刚来到路庄村里时,村里主干道坑洼不平,尘土飞扬,房前屋后柴草堆、破砖烂瓦堆、垃圾堆随处可见。面对出行难,他和村干部开启了农村道路“户户通”工程。

万事开头难,“户户通”工作开始启动时有些慢热,部分村民不理解、不配合、不积极,对此村委部分人员一时也缺乏主动性,一定程度上存在畏难情绪。乔士华对症下药,逐步解开村干部和村民“心结”,号召党员群众主动参与到胡同硬化建设工程中来。

在党员干部带动下,上到80多岁的老人,下到10多岁的孩子,全村都动起来了,有的运砖,有的找平,有的铺路,忙得不亦乐乎。经过一个月的紧张施工,路庄村的胡同硬化近1.5万平方米,成为全县为数不多的几个硬化面积上万平方米的村庄。路修通后,有一位从城里打工回村的村民,兴奋地特地骑三轮车把全村每条过道走了个遍,足足用了三个多小时。

有效解决农村道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通行不便问题,只是乔士华和村干部为群众解难题办的实事之一。通过召开两委班子会议讨论和外地调研,村里干部群众思想逐步解放,逐步统一,制定了路庄村至2035年发展规划,确定了“实施三大工程、建设和美路庄”的工作思路,即实施文明路庄工程、富裕路庄工程、美丽路庄工程,把路庄打造成无人机植保专业村、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省级文明村庄,最终实现“南有周庄、北有路庄”的发展目标。

2000米排水沟——消除村民“积涝心病”

村里排水也难。一到雨季,村里主干道、过道常常积水,乔士华去趟村委会都要趟水过去。为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解决群众难题,他和村干部着手启动村庄排水工程。

为把排水沟修好,乔士华多次带着党员干部到主干道确定水路走向、测量沟长、确定沟深度和宽度,同时多方筹措资金,对村庄的排水沟进行清理的同时铺设管道。

请专家出主意

在坚决打赢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乔士华带领村民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开工的第一个项目就是修排水沟。路庄村中的中心路两旁一片忙碌,村“两委”干部带领着广大群众, 不等不靠,在铲车、挖掘机等大型机械的协助下,整修排水沟。又是不到一个月,长2000米的排水沟建成,彻底解决了多年来困扰群众的老大难问题,让村民出行吃上了“定心丸”。

“原先雨下得稍微大一点,街上就积水。雨大时最深的地方能有一尺多深,四、五天才能消退,给村民出行带来很多不便。现在排水沟一修,这个问题彻底解决了。”雨季来临时,在大门口看雨势的村民这样夸赞村里办的实事好事。

在乔士华眼里,这段东西中心路两边的2000多米的排水工程,在防范大雨积水的同时,还将村庄主路扩宽至6米。一到晚上,主干道两边停满了车,全村有了免费停车场。

与干部群众座谈村庄发展大计

除此之外,乔士华还和干部一起扩建了村文化广场。在原来不足200平方米小广场的基础上扩大到了1500平方米,并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开展了美丽庭院建设,15户被评为县级、镇级美丽庭院。如今,全村正在积极创建德州市美丽乡村示范村。

20个大棚——托起村庄的“致富梦想”

“集团公司的负责人就来收蚂蚱了”。一大早,村蚂蚱养殖户就给乔士华打电话。经过一个月的饲养,合作社的蚂蚱已经完成了交配产卵,能够出售了。虽然初次饲养,经验不足,很多蚂蚱已经产卵,相对影响了产量。不过对于第二茬养殖来说,更多的卵意味着下一茬的丰产。村里了建了20多个大棚养殖蚂蚱,由公司以保底价15元每斤回收,蚂蚱一年可以出产4次,1个大棚每次至少可产100斤,1亩土地可有4000-5000元的收入,这不仅增加农民的收入,而且还更好地贯彻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

与蚂蚱养殖户交流

这边刚放下电话,那边又有村民跑到村委会大院说:“订单种植的甜玉米熟了。”乔士华和村干部从领办合作社发展“一村一品”开始干,带领村民注册了果蔬种植、中草药种植、良种培育3个家庭农场,协调政府贴息助农贷款20万元,开展水果玉米、糯玉米、时令蔬菜种植和生猪、蚂蚱等特色养殖,发展绿色高效农业。

察看玉米长势

扶贫先扶志和智,帮人先帮技和艺。“咱们没有明显的特色资源,距县城较远,如若想脱贫致富,还是要从土地上想办法,从种养上找出路。”

乔士华与贫困户结对帮扶,争取危房改造资金,把贫困户原来居住的危房改造一新。年过六旬的贫困户说:“乔书记到我家比我亲闺女还勤,帮我解决了住房这个大问题,我真的非常感谢他。”

“在决战脱贫攻坚路上,不获全胜,我们绝不收兵,不让一个人掉队!”乔士华坚定地说。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