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君子死而冠不免—子路 有匪君子 何问出处?

君子死而冠不免—子路 有匪君子 何问出处?

时间:2022-01-01 18:41:34

相关推荐

君子死而冠不免—子路 有匪君子 何问出处?

孔子最喜欢的弟子是谁?恐怕谁也说不清,就算是孔子自己来说,也是难以取舍。但是若论及谁与孔子亦师亦友,敢于在孔子面前说出自己的心声,就只有仲由,仲子路了。

子路

子路出身寒门,没有读过书,相貌粗犷,性格鄙陋,初见此人,谁都会一脸嫌弃,而他自己浑然不觉。《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道:“子路少年时喜欢戴着公鸡羽毛装饰的帽子,喜欢佩戴有着野猪獠牙装饰的宝剑。”这分明是一个略微有些“中二”,吊儿郎当,喜欢显摆的少年形象。

孔子

子路只比孔子小九岁,一个是莽撞大汉,一个是看似文弱的书生,两人相见当然不甚愉快。子路看着这个身高九尺六寸(春秋尺码换算为一米九)的白净男子,长这么高的个,卖弄自己的学问,有心戏弄,欺负了孔子几次。孔子却也不恼,尝试用礼仪教化来感化这个鲁莽的大汉,最后让这个穿着奇装异服在街上闲逛的男人,穿上了儒服。或许正是看着这个被自己一步步引导,还在嫌弃儒服太紧,扭来扭去的粗汉,孔子萌生了教化万民,重归西周上古时期,克己复礼的美好愿望。

子路崇尚勇武,曾问孔子:“君子也崇尚武力么?”孔子看着粗豪的弟子,笑道:“这在于是否公正合理,君子崇尚勇武却不懂要遵循公正仁义这就会引发混乱,小人崇尚勇武若是不懂得公正仁义就会成为强盗。(义之为上,君子好勇无义则乱,小人好勇无义则盗。)”

在孔子的悉心教导下,子路逐渐成长,但他绝不会无条件地听从孔子的话,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又会变成年轻时那个毛躁的汉子,所以孔子认为子路:“由也升堂也,未入于室矣。”这就代表了虽然子路经过儒学的洗礼,但根本上的一丝野性却始终没能消除。

孔子周游列国

在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时,孔子曾经迫不得已见过卫灵公的夫人南子,二人隔着珠帘交谈了一番,南子执礼甚恭,这个女人风评不好(《左传》评价:“美而淫”),子路很不喜欢这样的人。当孔子回到住所,子路瓮声瓮气地质问孔子为什么要和南子那样的人来往,这在孔子的诸多弟子中算是独一份。(子见南子,子路不说(悦))

子见南子

孔子与其说是把子路当成学生,不如说是把子路当成一个知心的友人,曾经对人说:“自从我收了子路当弟子,就再也没有不好的言乱污染我的视听。”子路学成出师后,孔子仍然常常教导他,对于他的执政措施进行点评。子路曾经担任邵地的执政官,鲁国三桓世家中的季氏要求邵地民众五个月之内挖出一条运河,这对百姓来说很难承受,子路为了鼓励百姓并减少百姓负担,主动捐出自己的俸禄与粮食给做工的百姓。孔子听闻后立刻派子贡前去,把子路给工人的饭食倒掉,锅碗打破。

子路急了,怒气冲冲地跑来见孔子,对孔子大发脾气:“老师您天天教导我们要行仁政,做善事,现今我是按照您的教导来做事情,你怎么还派子贡来捣乱呐!俺不服!(夫子嫉由之为仁义乎?)”孔子看着急出一头汗的弟子,缓缓说道:“你错了,天子掌控天下,因而爱天下;诸侯因为掌控国家,因而爱国家;士大夫也是亦然,一般民众只需照顾好自己家也便是做好自己的事了,超过了范围的仁,那便不再是仁了,而是一种侵犯!(夫礼!天下爱天下,诸侯爱境内,大夫爱官职,士爱其家,过其所爱,是曰侵官)”也就是说做人与做官是不同的,做官要紧守本分,不能逾越,否则善事也会变成招祸之源。这是孔子浸淫官场,看到鲁国三桓做大,国君不能治而收获的感悟。果不其然,事后季氏果然派人前来责问子路的做法。

子路后出仕在卫国,担任卫国大夫孔悝封地的县令,由于卫国前太子蒉聩(kuai kui)作乱,孔悝涉及其中,乱卒攻入孔悝家中。这时的子路并没有在城内,听闻这件事,竟然只身返回卫国都城,路上正好碰上了师弟子羔。子羔连忙劝他,说:“君上(卫出公)都已经跑了,你还回来干啥?”说完要强拉子路逃命,子路一把推开师弟,望着起火的都城,淡淡地说了一句:“食君之禄,为君分忧,怎可在主君遭难的时候独自逃跑。(食其食者,不避其难)。”说完,反而催促子羔快点离去,自己径直走入喊杀震天的城池。

然而子路没想到,孔悝居然是蒉聩的帮凶,这时他俩正以胜利者的姿态站在高台上指点江山。子路悲愤难掩,对蒉聩说道:“你怎么敢任用孔悝,这样的小人应当早早诛杀!”蒉聩当然不听他的话,继续沉浸在对未来的畅想之中,却见得子路寻得干柴想要焚烧高台,蒉聩勃然大怒下令诛杀子路。乱军与子路厮杀了一阵,子路一人虽然骁勇却终究不是他们的对手,连发冠都被击落在地。

君子死而冠不免

子路眼见如此,大手一挥,荡开兵器,对攻上来的乱军喝道:“我的老师告诉我,君子即便死了,也不能丧失礼仪风度,冠冕也不可凌乱!(君子死而冠不免)”说罢,捡起发冠,整理衣袍,杵着长剑,平静地看向挺戈刺来的乱军,从容而死。

孔子听闻卫国大乱,不由得仰天一叹:“嗟乎,由死矣。”他太了解这个憨直的汉子会做出什么事来,虽然子路一辈子也不会成为孔子心中所想的如玉君子,但子路的努力,却终究走出了自己的君子之路来。有匪君子,何问出处。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