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少年的你》:重视家庭教育 别让孩子成为家长最熟悉的陌生人

《少年的你》:重视家庭教育 别让孩子成为家长最熟悉的陌生人

时间:2019-08-23 19:11:06

相关推荐

《少年的你》:重视家庭教育 别让孩子成为家长最熟悉的陌生人

所有文章均为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少年的你》讲述了一对背景截然不同的少年,如何彼此守护、相伴成长的故事。

片中周冬雨饰演的陈念是一名成绩优异的高考复读生,正在全力备考,期望通过高考改变命运;而易烊千玺饰演的小北是社会上的小混混。原本毫无交集的两人因为一起校园霸凌引发的意外事件而联系起来,从此彼此的生命都发生了改变。

截止到10月29号,电影上档仅5天,票房已经突破7亿大关。豆瓣评分8.5分,而在猫眼电影分数高达9.7分,和《我和我的祖国》、《战狼2》等一系列国产大片分数持平。

连人民日报都点赞《少年的你》带来的现实意义很有价值。

而在我看来,关注校园霸凌的背后,我们作为孩子的家长,更需要担负起主要责任。在电影《少年的你》中几个主要角色的家庭背景正是造成他们备受校园霸凌和施加暴力的助推手。

“以下内容涉及少量剧透,不影响观景体验”

一、陈念有一个指望不上的妈妈

1、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陪伴

《少年的你》中陈念是一个很普通的女孩子,她和妈妈周蕾相依为命,内心怀揣梦想,希望通过考上名牌大学远离这个小镇。

影片刚开头就交代了陈念的妈妈是一个因贩卖过敏面膜而被众人追债的状态,陈念逼不得已只能自己一个人生活。

很多家长都表白自己非常疼爱孩子,可是却连最基本的陪伴都给不了。家长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经常把孩子留给老人在外打工,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最好的教育是陪伴,最温暖的教育是亲情的浸润。父母角色的缺位,严重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

就像陈念在遭遇了校园霸凌后非常害怕,第一个想要求助的人就是自己的妈妈。可是因妈妈在外躲债无法回家,而不得已独自忍受。这才成了后续不幸事件的导火索。

其实妈妈周蕾拒绝陈念回家要求也是有原因的,她并不是不爱自己的女儿,而正是因为太爱女儿了,想要赚更多的钱让女儿过上好日子,所以才放弃了能够陪在女儿身边的机会。

但只是这种做法完全忽略了孩子的真实而急切的心理需求,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的长期缺席,成为了孩子“最熟悉的陌生人”,这才是形成校园霸凌事件的根本原因。

父母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多关心孩子的情绪变化,而不是一味追逐赚钱养家。可能孩子在父母的关爱下就会说出自己内心深处最委屈、最难以启齿的话语,这样多少个不幸悲剧可能都会终结。而这才是我们作为家长能给孩子最基本的家庭教育。

2、孩子的成长需要家长的扶持

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高考时,陈念撑着伞从家里走出去,而镜头忽然转到了路边的一束白色的小雏菊,虽然在雨中,却也非常引人注目。

这束小雏菊其实是小北绑的(因为她本子上是雏菊),因为陈念成为犯罪嫌疑人,而小北无法再像往常一样跟在陈念的身后。于是他用小雏菊帮忙传递对陈念所说的话:

我暂时没办法出现,但我依旧在你身后守护着你。

这束被绑着的白色小雏菊在我看来其实更像是影射青少年的成长更需要家长、学校以及社会的扶持,不然就会长歪或者在风雨中会随风飘摇,成长受阻。

家,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孩子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场所,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则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因而,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的起点和基点。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家庭、学校、儿童所在的集体、儿童本人、书籍、偶然出现的因素。

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家庭对孩子的思想、性格、心理、习惯、行为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

作为父母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开始,我们就要肩负起作为父母的责任,对孩子进行言传身教。

陈鹤琴曾说:“儿童的命运,将来的前途,很大程度上操在教他们的成人的手中。”

小孩子出生时都是无知无识的,他看到的、听到的和接触到的,都会印刻在他的脑海里,从而影响他的行为和心理的发展,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是最棒的老师。所以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就得先成为什么样的人。相信言传身教的力量远比耳听面命要来的更加有效。

二、小北是一个被妈妈遗弃的孩子

1、藏在心底深处对妈妈的渴望

陈念和小北刚认识的时候,两个人一起吃泡面。小北看到陈念的手机不停的在响,随口说了一句:“有男朋友还来我们家呀?”

这个地方他说的是“我们”家,足以看出即使母亲抛弃他多年,但在小北内心深处,依然把妈妈当做是自己的家人,潜意识里还把房子当做是他和妈妈共同的家。这些电影中的细节之处也不难让我们感受到小北对于妈妈的想念和对于完整家庭的渴望。

后来小北和陈念熟悉了,两个人躺在床上聊起自己13岁时被妈妈抛弃的经历:早上起来,妈妈给他买了不常吃到的肉包子,在他幸福的吃着肉包子的时候,被妈妈一顿爆打。

就因为有他的存在妈妈被一个男人抛弃,在言语中不自觉地流下眼泪,更是让人心疼小北的境遇。

很多年轻人为人父母,即使自己还是个孩子,却要担负起教育下一代的责任。在世界上的任何职业都需要上岗培训,而作为父母却无需培训。很多家长本身就是应试教育的产物,既缺乏一些基本的教育常识,又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

对孩子的教育要么是打骂,要么是身心控制,要么就是做不完的作业,要么就是砸锅卖铁的也要把孩子送到各种补习班,兴趣班,特长班等等。在各种恣意妄为的忙乱做法之下,我们是否能够先冷静下来,关心孩子的内心所想,再花大力气帮助孩子筑建真正属于TA想要的未来世界。

2、对关心他“疼不疼”的回报

陈念在高考的第1天就被怀疑是杀害魏莱的嫌疑犯,而小北却打算为陈念扛下这一切,那句戳心的台词:

“我想给我喜欢的人,一个好的结局。只有你赢了,我们才不算输。”

看到这里瞬间泪崩,想像着小北没有家人的关爱,只有伤痕累累被抛弃的过往,和整日打打杀杀、欠债还钱的惶惶不可终日。

而直到陈念的出现,才有了第1个关心“他疼不疼的人”。所以更加理解他愿意为陈念扛下这一切的决心。

影片中警察老杨有讲到:“没有一个人会为了另一个人扛下强奸罪和杀人罪。”

而年轻警察郑易却回他说:“是的,你和我不会,但是他们是少年。”

正是因为小北对于陈念的珍惜和疼爱、怜爱,充满了十足的保护欲,于是用尽全力保护自己喜欢的东西,甚至不惜放弃自己宝贵的生命和终身自由。他们是被世界抛弃的两个人,因为欺负和被欺负走到了一起,来一起抵抗这个世界的黑暗,并且想要一起肩并肩走向光明。

他们还是小小的少年,也会害怕,会惶恐但是他们会咬牙死撑,像野地里无人照料的荒草,拼了命的去生长。正因为这两个孩子都是在成长过程中缺失父母关爱的环境,所以在孤独中彼此取暖,互相成全成为了他们对世界的全部赌注。

试想一下,如果当初小北的妈妈没有残忍的抛弃他,而在他身边呵护他成长,可能就完全不会有今天的窘状。

“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

小北曾告诉陈念,他会一直在她的身后,因为他给她的不仅仅是那份安全感,还有家庭中缺失的种种。

三、魏莱在父母重压下成长

很难想象一个长相出众,学习成绩优异的乖乖女竟是整个校园霸凌事件的主角。虽然名为魏莱,却没有未来。

家庭环境的影响是一个人人格成长中的基础因素,大部分“坏孩子”都是家庭教育缺失的恶果。在第一个受害者胡小蝶跳楼自杀之后,魏莱没有一丝悔恨之意,而她的妈妈在警察调查时竟然张口说出:“是因为某些孩子心理素质较差而导致的。”

一个举止优雅的母亲,秉持着“金钱可以搞定一切”,所以魏莱才能够脱口而出:

“即使胡小蝶死了也能够拿到高额的赔偿金,而这些钱可能是她考上大学以后也赚不来的。”

托尔斯泰曾说过:“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

正因为有了妈妈对于魏莱的袒护和包庇,才让魏莱的胆子越来越大,而变本加厉的后果就是自食恶果。

在欺负陈念被监控拍下,一向盛气凌人的魏莱突然哭着向陈念求饶。在她的哭诉里讲出了父亲已经快一年没有和她说话了,她内心深处极其希望考取优异的大学来赢得父亲的肯定。

而因为复读导致父亲采用冷暴力的方式对她进行惩罚,缺乏爱和教育的魏莱,把自己遭受的一切施加在了更弱小的人身上。可是没想到结局却是以受害者也会奋起反抗,她也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父母对孩子疼爱有加,甚至到了溺爱的地步。可以说是抱在怀里怕碰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牵在手里怕飞了,他们不让孩子做家务,不让孩子吃点苦,不给孩子任何历练的机会,他们包办孩子的一切,让孩子饭来张口,食来伸手。

而这些看似对孩子“疼爱”的背后,其实是助长了孩子成为熊孩子的隐患。父母对孩子无限宠溺,没有底线和原则,孩子会变得目无法纪,冷漠残酷。

就像是上个星期,未满14岁的男孩蔡某某把同小区的11岁女孩骗到家里杀人、抛尸,而女孩的身上竟然有7个刀口。在被害女孩家属着急寻找女孩下落的时候他竟然还乐呵呵的上前搭讪,心思极恐,颠覆人的三观。

在之前,男孩曾经在小区里掀过一个年轻姑娘的裙子,而男孩的父亲则把前来评理的姑娘骂了一顿。被害女孩家属分享:

我突然明白这孩子为什么会杀人,生长在这么一个黑白不分的家庭里,出了这么一个人渣,正常了。

一个熊孩子的背后往往是一群熊家长。

如果魏莱的母亲能够早点发现自己女儿身上的问题,及时悬崖勒马;如果蔡某某的父亲能够早点意识到自己孩子的问题,提前沟通教育。相信这一桩桩的惨剧都会以喜剧结尾,至少不会以现在的这种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

我所理解的家庭教育,不是家庭对于孩子在知识认知与习得方面的教育,而是指家庭包括家长及家庭成员对孩子在言传身教,率先垂范等方面的耳濡目染、影响熏陶,其落脚点往往更多地体现在非智力因素方面。比如孩子的勤俭、勤劳、勤奋、诚实、守信、体谅、善良、懂得感恩、尊重别人,敬畏之心等等。

家庭带给孩子什么,往往就决定孩子会成为什么。孩子能够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最终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特别是孩子在品行、道德、做人等方面,在某种程度上,首先取决于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最好的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教育,没有好的家庭教育,就没有好的教育。

四、罗婷在暴力环境中求生

最后,还想再分享一下在影片中一直跟随魏莱实施校园暴力的罗婷。因为父母经常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她进行家暴,所以把拳头砸向了更弱小的同学。她以欺负别人来发泄自己被父亲暴打的痛苦经历,这就是家庭教育的悲哀。

目睹暴力、参与暴力、遭受暴力的所有人,都会把暴力的记忆传给别人,甚至是传递给自己的下一代。而很多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往往是打骂胜过说教。一言不合,拳头相向,导致孩子也经常在日常的行为中显现出暴力倾向。

教育孩子用打骂、吼叫都是最无效的方法,而且还会对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无限的伤害。作为父母要多学习一些关于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比如

如何用引导的方式让孩子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在孩子表现优异以后,我们又如何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让孩子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作为父母,要长期进行学习的课题。

总结:

著名金牌编剧张冀在分享观看《少年的你》感受时有讲到:

这部电影有特别多的特写,他告诉我们要面对这个世界;这部电影有很多背影,他让我们思考人生、社会应该怎么样;这部电影告诉我们应该去面对,而不是去逃避。

我们每个人看完《少年的你》都有不同的感受,但最重要的是让我们学会去面对未来的人生,作为父母更应当检讨自己对于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否存在偏颇之处,只要我们现在开始行动,相信孩子绝不会成为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

我是李姥姥,感谢点赞、转发或收藏。如果你有任何问题也可以私信给我,每天都会有育儿的干货更新!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