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无声告白》:由悲剧开始 再由悲剧终结 莉迪娅的悲剧源于何时

《无声告白》:由悲剧开始 再由悲剧终结 莉迪娅的悲剧源于何时

时间:2024-06-01 03:47:28

相关推荐

《无声告白》:由悲剧开始 再由悲剧终结 莉迪娅的悲剧源于何时

,美国华裔作家伍绮诗的一部《无声告白》征服欧美文坛,不仅跃升为《纽约时报》畅销书,还夺得亚马逊年度最佳图书第一名。

这部作品是伍绮诗耗时六年准备的第一篇长篇小说,《纽约时报书评》对其赞赏道:"即使我们熟知身边有这类故事,也从来没在美国小说中见过,起码,在伍绮诗之前,没有谁讲述过这类故事。这部小说写的是成为‘异类的那种负担与压力,这种负担与压力,通常会摧毁一个人,而不是塑造一个人。"

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小说以结局开头,带给我们无限思考:莉迪亚为什么死了?本以为是一本悬疑小说,可读起来却发现整本书并没有设置任何悬念。即使如此,文中的每一个字依然紧紧揪着读者的心。

莉迪亚出生在一个特殊的家庭里,父亲詹姆斯是年幼随着父母移民来到美国的华裔,母亲玛丽琳是土生土长的美国姑娘。莉迪亚是家中的老二,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不同于哥哥内斯和妹妹汉娜,她不仅继承了父亲的黑头发,还继承了母亲的蓝眼睛。

于是,家中所有的爱和期待都偏向了莉迪亚。李先生李太太认为莉迪亚一定能完成他们未完成的梦想。

然而,莉迪亚却死了。在十六岁生日后的一个夜晚,莉迪亚走出家门,将自己沉入湖中。李太太不相信自己优秀的女儿会自杀,她坚信一定是有人将她带走残忍杀害;李先生依然习惯性逃避面对这个事实。作为父母,他们真的了解自己的女儿吗?

莉迪亚像所有子女一样,深爱着父母,同时渴望被爱。可是父母的爱是那样沉重,莉迪亚的身上肩负着三个人的人生。她痛苦却不敢反抗,她害怕失去父母,努力压抑自己扮演一个他们期待中好女儿的角色。

今天我们将回顾莉迪亚的一生,探讨莉迪亚的悲剧,究竟是谁促成了她的死亡?

一、悲剧的开端:充满阶级歧视的社会中,混血儿家庭的辛酸

01 种族歧视下的父亲,自卑懦弱而渴望得到认可

美国虽被称为大熔炉,但是国会却害怕熔炉里的东西变得太黄,所以禁止中国人移民美国。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的华裔在当时社会的种族歧视下是一个孤独的群体,他们努力渴望被认可,却处处碰壁。生活在美国的黄皮肤,被当作是异类。

书中所写的华裔被美国人歧视的行为,正是本书作者伍绮诗的真实经历,这些情节不需要太多调查和想象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写出。

莉迪亚的父亲詹姆斯也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他出生在美国加州。1907年旧金山的一场大火烧掉了移民局大楼,档案全部烧毁,詹姆斯的父母借着这个机会冒用假名来到美国——这片鼓吹人人生而平等的地方。

然而詹姆斯一家却并没有得到想象中的平等对待,在他进入小学的第一天,就被视为异类,因为皮肤和眼睛颜色不同而无法融入人群中,他的童年都是在孤独和种族歧视的阴影中度过的。

詹姆斯从小刻苦用功,希望取得成绩得到认可。但是在当时白人至尊的时代,无论多么优秀都无法颠覆命运。因为无论他如何努力都无法改变他皮肤的颜色,这是詹姆斯一生的阴影,纵使命运不公,可却无力反抗。

而种族歧视带来的自卑刻在了他的骨子里,这一点在他的家庭中也有体现:面对白人妻子玛丽琳,经常是敢怒而不敢言。

02 性别歧视下的母亲,倔强努力而不甘于平凡

自殖民时期以来,性别歧视就盛行于美国,和种族歧视一样,都逐渐成为美国主流思想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他们认为女人的最高命运和使命是担当好妻子和母亲这个高贵的职责,这种思想不仅被男子代代相传,许多妇女也都深以为然,她们根深蒂固地认为命运本该如此。

莉迪亚的母亲玛丽琳从小也被母亲灌输这样的思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家庭主妇。然而倔强的玛丽琳却希望自己摆脱传统女性的固有角色,成为一名医生。

要知道医生在当时的时代是几乎被男性垄断的职业,直到1964年民权法案明文规定禁止基于性别的不平等待遇,妇女可以进入学术界、企业界、医学界等领域。

不得不说玛丽琳的天赋和努力足以撑得起她的野心,在讲师和同学们歧视的目光中她却能取得最精准的实验报告,并且每次测试都能拿到第一,足足胜于班里其他的同学——男同学,我们几乎真的相信她要成功了。

然而世俗是这样强大,一个女子,要打破传统观念的桎梏,太难了。最终玛丽琳还是走向了平凡,归于家庭,相夫教子。

03 跨种族的结合,隐藏着父母截然不同的梦想

当玛丽琳被“李”这个特殊姓氏所吸引时,她认为黑头发黄皮肤的詹姆斯非常特别。反观詹姆斯,当这个拥有纯正美国血统的姑娘向他表白时,他恍然觉得美利坚这个国家对他敞开了心扉。

于是他们结婚了,玛丽琳希望借助这个华裔男子的特殊,来实现自己与众不同的心愿。詹姆斯需要这个女子的纯正美国血统,来实现自己融入人群的心愿。

追本溯源,詹姆斯和玛丽琳的执念让21世纪的读者难以理解,可是如果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来看,便能体会到他们人生中的无奈与挣扎。

对于他们来说,相遇让他们误以为能够在对方身上实现梦想,从这时候可以看到他们的思想都走偏了。一个人想要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都必须是靠自己的努力实现的,而不是期待旁人代替自己完成。以至于后面当他们把梦想加注在莉迪亚身上时,他们都并未觉得任何不妥。

在婚后的相处中不难发现,詹姆斯和玛丽琳缺少沟通,他们甚至根本不理解对方真正在乎的是什么。他们的结合,虽然有爱,但其中参杂了各自的目的,他们的婚姻并不纯粹,这也是后来造就莉迪亚悲剧的根本原因。

原生家庭不被当时社会所接纳,甚至在部分地区他们的婚姻是违反法律规定的,而家庭内部也一直隐藏着矛盾。内忧外患之下莉迪亚出生了,莉迪亚的一生注定是悲惨的。

二、悲剧的童年:在恐惧中成长,对于父母沉重的期待只能默默接受

01 童年阴影导致莉迪亚形成讨好型人格

母亲在孩子成长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未成年的孩子还不具备完全的世界观,遇到事情他们很难理性地分析问题,而一旦走进误区,那么对他们今后人生产生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

莉迪亚五岁时曾经遭遇过母亲失踪的经历,这件事对她的刺激很大。因为母亲离开时没有留下只言片语,敏感的父亲为此而暴躁不安。在这种压抑的环境下,莉迪亚带着母亲失踪的阴影生活了两个月,这给她带来了难以愈合的创伤,因为缺失安全感变的敏感而自卑,懦弱而孤独。

幼年的莉迪亚偏执的认为一定是她和哥哥做错事让母亲失望才会离开,她暗自许诺只要母亲回来,她要实现母亲的每一个意愿。那时莉迪亚不知道,正是这个年幼无知的许诺,铺垫了她今后悲剧的结局。

后来母亲因为怀孕归来时,莉迪亚却认为是自己无声的许愿被听到了。在接下来的日子,她发现只要回答出母亲提问的算术题,她就能获得母亲的亲吻、拥抱和夸奖,而母亲也因此变得亢奋。

她知道以后的题目会越来越难,可是为了满足母亲的期待,莉迪亚只能全都接受。长此以往,为了获得母亲这种“有条件的爱”,莉迪亚逐渐形成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指一味的讨好他人而忽视自己感受的人格,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一味地取悦别人,把他人的需求摆在第一位,通过自己的行为去获得他人的认可。即使在这个过程中莉迪亚发现自己很不开心,却也无力挣扎。莉迪亚错误的认为,只要一味的讨好,就能维护这个内里已经残破不堪的家庭。

02 父母所有的爱和期待使她窒息,但她却不敢反抗

莉迪亚自己——她是全家人的宇宙中心,尽管她不愿意成为这个中心——每天都担负着团结全家的责任,被迫称在父母的梦想,压抑着心中不断涌起的苦涩泡沫。

除了当医生,莉迪亚无法想象自己能够拥有别样的未来和不同的人生,那好比企图设想太阳围着月亮转、自然界没有空气这种东西一样荒唐。

当父母发现她与其他孩子不同时,他们多年的委屈仿佛找到了宣泄,他们的爱与期待疯狂的涌向莉迪亚。至于家中其他的孩子,包括莉迪亚内心的声音都被他们忽视了。

起初莉迪亚是为这些爱而感到欢喜的,是的,我们都渴望被爱。可是当他被这些爱压得窒息时,她却说不出一个不字。

因为从小习惯接受的她没有为自己人生做主的能力,她已经在父母倾尽全力的爱中迷失了自己,她需要通过她的行为获得父母的认可。父母的期待侵占了她的人生,并为她套上了厚重的枷锁。

在莉迪亚最后活着的那些日子,母亲依然催促她争取更多的学分,父亲依然询问那些不存在的朋友的近况。这些都快要把莉迪亚逼疯,可是她依然不敢反抗。这一切都源于母亲失踪的阴影。

对于阴影,伍绮诗是这样说的:“阴影犹如难闻的味道,始终徘徊不去,时间一长,就再也无法冲刷干净。”这个阴影,笼罩着莉迪亚的一生,以至于后来莉迪亚想要反抗父母时,却时常想起母亲失踪的事情,她害怕反抗会失去他们,所以只能顺从接受。

当看到圣诞节父母送给她的礼物时——玛丽琳的《科学界的女先驱者》和《基础生理学》、詹姆斯的《如何赢得朋友和影响他人》。看到这里我忍不住在内心呐喊:拒绝啊,莉迪亚,勇敢地喊出那个字,告诉他们你根本学不懂物理化学,也根本没有朋友!

可是说出来就真的有用吗?莉迪亚的父母亲,他们只顾着自己的感受,他们从没有关注过莉迪亚的需求,他们根本不在乎她提出的问题。一面被爱一面被忽视的莉迪亚内心承载了太多痛苦,走向极端造成悲剧是必然结果。

三、悲剧的结局: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最终以悲愤的方式向父母表明心意

现在,她想起曾经优美降落在一摊树脂里的苍蝇,也许它误以为那是蜂蜜,也许它从未见过树脂。当它意识到自己犯下的错误时,已经太晚了。它挣扎扑腾,然后沦陷,最后淹死。

随着年龄的增长莉迪亚逐渐有了自己的认知,父母的爱将她推向崩溃的边缘。最终她苦苦维持的平衡被哥哥的离开而打破,她感觉自己会永远地坠入那所谓的爱的深渊。最后杰克的质问使她彻底醒悟。

所有的事从一开始就错了。她短暂的一生都活在恐惧之中,恐惧失去父母,恐惧失去哥哥。她从未为自己活过一天,为了他们的期待,她把自己假装成另一个人。

雨果说过:“只有一个办法可以拒绝明天,那便是死去。”

现在,莉迪亚终于明白了,过了16岁的她想要为自己的而活,这是她唯一一次自己做决定。为了拒绝父母的医生和交友梦想,她来到曾经无比恐惧的湖边,将自己沉入湖底。

她用行为,证明自己不再害怕,对父母进行了一次爱的告白。

臧克家说过:“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

莉迪亚死了,在她将自己的身体沉入湖中之后,也或者更早,在她五岁那年决定完成母亲每一个意愿的夜晚。如今她带着父母的梦想一起沉入湖,她终于解脱了。同时也给家人上了沉重的一课。

莉迪亚的死去看似是结束,却也是新的开始。经过死亡的洗礼这个家庭将都焕然一新,家人因为她的离开而开始审视自己,每个人都开始反思。

一切都在恢复秩序,就像莉迪亚离开之前那样,甚至有些事情已经往好的方面发展了。詹姆斯和玛丽琳之间开始沟通,他们也将目光注意到另外两个孩子身上。

莉迪亚的一生从出生就注定了悲剧,而她短暂的一生,就如同书架顶端落尘的日记本——一片空白。她的一生,背负着父母沉重的爱和期待,从没有为自己活过,也从没有找到真正的自己。

结语:

《无声告白》以莉迪亚的悲剧反映了父母对孩子过分干涉的现状,虽然当今社会不再有阶级歧视的困扰,但是莉迪亚的影子,也多少出现在每一个孩子的身上。

对于父母正依然以爱的名义绑架孩子的行为,唯一正确的解决途径是建立有效沟通,而不是无声的告白和有声的争执。

希望我们能如书中所说: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