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漫行佛国之旅 不可思议的缅甸旅行

漫行佛国之旅 不可思议的缅甸旅行

时间:2018-09-22 04:35:11

相关推荐

漫行佛国之旅 不可思议的缅甸旅行

漫行佛国缅甸,除了一座座古老的佛塔,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张张淳朴的面孔,也许天真无邪,也许饱经风霜,也许羞涩内敛,也许安静沉稳……

透过这一张张笑脸,您能发现缅甸独特的文化,旖旎的风情,更能看到这个曾经风雨飘摇的国家,如今,正以它不可思议、独一无二的魅力,吸引着全世界的旅行者。

面敷香楝粉

在缅甸,无论男女老幼,常常看到他们脸部涂抹着一片黄白色的粉末,这就是塔那卡(Thanakha)。

塔那卡即香楝树或黄楝树,生长于泰国、缅甸。而涂抹脸部的粉末,是由野生的香楝树皮磨制出来的粉。

传统的塔那卡磨制方法

不管是自己家,还是人流密集的寺庙、集市,您经常可以看到可以自己动手磨制塔那卡的地方,相当于我们平时的“补妆”了。

妇女手中就是制成化妆品的塔那卡

据说,塔那卡抹在脸上,会有淡淡的苦香味,不仅可以防止紫外线,还可以起到驱虫、保湿、除皱的美容作用。

除了最基本的木头,集市上也会有专门磨出来的塔那卡粉剂的化妆品。如果您来到缅甸旅行,不妨亲自试一试。

缅甸艺术品里涂着塔那卡的少女

男女皆着裙

除了标志的塔那卡,行走在缅甸的街道上,您也总会被身着传统服装的缅甸少女所吸引。

缅甸是一个传统文化保存得非常好的国家,超过80%的人还是穿着民族服装。

无论男女,下身都穿纱笼,只是色彩和叫法略有不同,男式叫“笼基”,女式叫“特敏”。

这些纱笼实际上只是一块布,因为缅甸地处东南亚,常年气候湿热,因此舒适透气的纱笼就成了最适合的装扮。

拍摄缅甸传统婚纱照的夫妇

其实,除了做日常服装,这种纱笼还有非常多的用处。在我们的大巴上,司机小弟就为我们演示了笼基的四种变式,可做短裤、可变包袱,真是相当的实用呀!

演示隆基穿法的司机小弟

据说,缅甸人的内心深处,衡量是否真属于自己本民族的标准,就是以这“穿纱笼”来决定。

“穿长裤”是缅甸人民潜意识中一度是个“贬义词”。这是因为,在英殖民时期、日本占领时期,缅甸人民暗自说的“穿长裤的”即是指这些外来侵略者。

入乡随俗的外国游客

拖鞋可登堂

与纱笼相搭配的,自然是非常休闲的拖鞋。

从婚礼现场到街头散步,您注意到他们脚上都穿的是什么吗?

这在缅甸甚至是非常正式的穿戴,上至总统官员,下至贩夫走卒,人人必备的就是一双拖鞋,而且大多数是人字拖。

缅甸国家政府会议

在缅甸,进入佛塔或寺庙都需要拖鞋脱袜以示尊重,而缅甸人又非常虔诚,很多人每日都会前往寺庙佛塔朝拜,因此拖鞋也就成了最方便的选择。

踢球的时候,当然就赤脚了

长颈也美

别看缅甸地方不大,但是全国有135个民族,其中缅族约占总人口的65%,其他还有掸族、克伦族、克钦族等少数民族。

而在缅泰边境的北部,就生活着克伦族的一支巴东族(Padaung),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长颈族。

长颈族人以脖子长为美。孩子从5至6岁起,就在脖子上套铜圈,一年一个铜圈,使脖子拉长。

脖颈最长者脖子,据说可达70厘米。洗浴时,长颈人只能把稻草塞进铜圈内拉锯般擦洗。

除了脖子,胳膊和腿也少不了铜环装饰。

虽然长颈是习俗,但是随着缅甸的逐渐开放,这一习俗也日渐消亡,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摘下铜圈,投入现代的生活中去。

出家即成人

漫步于缅甸街头,除了身着传统服饰的男男女女,衣服颜色鲜明的僧侣和比丘尼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粉衣为尼

红衣为僧

在缅甸,男孩子一般都要做剃度,使佛教事业后继有人,被认为是一件积德的事情。

对孩子来说,从此可以“成人”,受到社会的尊重,是一件荣耀的事,因此家里也会为孩子剃度举办欢庆仪式。

孩子剃度以后,一般在寺庙里当一周、两周、一个月或几个月小沙弥后可以还俗,有的从此皈依佛门,成为佛家弟子。

与之相对,缅甸人笃信佛教,很多人一生最大的愿望是捐钱修佛塔。他们一生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临死时把全部积蓄捐献出来修一座佛塔才算了却心愿。

因此,佛塔林立的风景,也唯有此处才可以得见了。

在缅甸旅行,您会深切感受到佛教影响着缅甸人的人生观,成为缅甸人的精神支柱,并伴随其一生。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