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赣南师大暑期社会实践:追寻红色足迹 培育时代新人

赣南师大暑期社会实践:追寻红色足迹 培育时代新人

时间:2023-06-06 02:57:17

相关推荐

赣南师大暑期社会实践:追寻红色足迹 培育时代新人

中国江西网/江西头条新闻客户端讯 7月16日-23日,赣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组建“原中央苏区红色文化产业发展调研团”,赴革命老区于都县梓山镇潭头村开展探访交流、学习体验等“三下乡”实践活动,用红色基因孕育时代新人,见证“富美”潭头。

“红色+绿色”,小康路上的双保障

潭头村位于于都县城东面,距离县城11公里,受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长期处于贫困状态,村民生活水平比较落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如今的潭头村乘着精准扶贫政策的东风,村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年来,赣州市一系列有关红色旅游发展的举措,完善建设了一批红色旅游景点,擦亮了红色旅游品牌。潭头村作为革命老区于都县的下辖村庄,当年许多村民都自愿加入红军队伍,牺牲在战斗前线。红军也长期在附近地区开展活动,留下了丰富的红色遗产。去年,村里组建了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红色文化旅游项目发展火热。

于都县梓山富硒产业园是本地的招牌,脱贫攻坚的核心就是发展产业。9月24日,潭头村(蔬菜)入选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潭头村种养合作社新建蔬菜大棚200亩,销售富硒大米10余万斤。村里旅游公司打造了集餐饮、民俗、特色农产品、红色研学、休闲采摘、农事体验于一体的乡村特色旅游,截至目前游客量已突破37万余人,实现附加经济效益300余万元。

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红色文化与绿色产业融合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潭头村第一书记肖桂花表示,潭头村通过旅游的方式将红色文化与绿色产品结合在一起,未来村庄的旅游建设将更加完善,争取打造出融合发展品牌。“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一重要论述也是吃上“旅游饭”和“富硒菜”的潭头村真实写照。

家门口稳就业,留在村里守护温情

贫穷和落后,是农村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经商的原因,过去的潭头村也不例外。6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赣南地区在政策、资金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支持,仅潭头村投入就达3000余万元。八年来,大变样的潭头村名声大振,吸引了村民们留乡就业与返乡创业。

张忠华是潭头村产业发展、自主创业代表,他与妻子在广东务工十几年,看到村里基础设施稳步提升,产业发展势头较好,下定决心回乡贷款承包了2个大棚。由于抓住了政策和机遇,如今张忠华承包的土地面积达到了20亩,增收达10万元。调研团来到他家里时,他正在陪女儿写作业,谈到对孩子的陪伴,他说:“儿子现在对我们很有意见,认为妹妹比他得到了更多的关心,但是没办法,之前必须在外谋生。”

二十年前潭头村外出务工的青年人现在都有了一个大家庭,留在村里的他们不需要再忍受相思之苦,不仅能有更多的时间照顾父母、陪伴孩子,还在政策支持和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逐步走上致富路。

不忘红色教育,铭记时代发展底色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讲述一个红色故事,就是播下一颗精神的种子,红色教育是对革命信念的传递。调研团通过走访革命先烈后代发现,“听党话跟党走念党恩”是每家每户都有的觉悟,红色基因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了潭头人的血脉。

潭头村这两年也重视起了红色教育活动。坐落在潭头村的于都智恒研学教育基地,本着潭头村的优势,加入“红培教育+文化传承+科普教育”策划理念,为党政、企业、学校、家庭接受红色教育提供了平台。同时,村里启动了红色文化培训中心,每个月都会进行两三次的教育活动。

红色是时代发展的底色,也是培育时代新人的底色。调研团在潭头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办了“传承红色基因,与你‘童’行”主题活动,成员们给当地儿童宣讲红色故事、教唱红色歌曲,孩子们也积极参与,与大家分享自己收集到的红色故事。在孩子们成长路上的星星之火,相信未来将形成燎原的红色。

红色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红色精神因传承而发扬。作为赣南红土地上的青年学子,调研团在潭头村留下的每一处足迹,都让心灵得到洗礼。历时7天的潭头村实践之旅进一步激发了调研团成员们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添砖加瓦的决心。(刘元元、凌煜、高晓培)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