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陕西特色民居 留住乡土的记忆

陕西特色民居 留住乡土的记忆

时间:2020-03-04 16:06:59

相关推荐

陕西特色民居 留住乡土的记忆

一座巍峨的秦岭,划分了中国版图上的南方和北方。在三秦大地,陕南有巴山汉水的钟灵毓秀,陕北有黄土高原的雄浑豪迈,关中有八百里秦川的广袤沃野……这片热土,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陕西历史悠久,传承千年文明,民居形态迥异,建筑各具特色。让我们带您从南走到北,领略陕西不同地域的乡土风貌吧!

关中一“怪” 房子半边盖

杨舟平

你若走进关中平原或者关中山区的农村,也许会看到半边盖的房子,这便是关中八大怪之一——房子半边盖。这种独特现象,是关中地区一大景观。

这里的房子为何半边盖呢?有这么一个民间传说。

相传朱元璋年轻时嗜好赌博,输了后,只得拿家产作赌,日子一久,仅剩下半间房子度日了。那还有半间呢,也被他输掉了。后来,朱元璋得势,便提倡百姓修房子一律半边盖,以此告诫子孙后代远离赌博。当然,这个传说是否真实,无从查证。

民间有一种说法:关中的文化生活在农村,农村的民俗生活在房子,作为安身立命之所,房子的意义非同一般。

从古代关中人在“地坑院”穴居,到后来在窑洞居住,再到后来生产力水平提高了,人们伐木做椽、夯土筑墙,住进了厦房,再到如今的平房、楼房,可见关中人对住房的追求从没停止过。

传统关中民居的院落进门有一道叫照壁的墙,往里左右都是半边盖的房子,房子的结构是“人”字的一半,称厦房。关中的厦房,有自己的特点,做墙的一面近10米高,装门窗的这面则5米高,这一高一矮之间,就形成了一个个三角形的剪影,而厦房一般都是面对面建造,远远看去,像两个老熟人见面弯腰问候的姿势,体现着礼制的氛围。

有道是:“有钱住北方,避风又向阳。”就是指坐北朝南的房子。住人的房子一般都隔成“一明两暗”,明间做客厅,暗间做卧室,这种格局是关中民居的主流。电视剧《白鹿原》中白嘉轩、鹿子霖两家的房屋就是典型的老关中民居布局,满村庄可见很多半边盖的房子和院落。

关中平原地区一般是“墙相连,房相隔”,也就是说,半边盖的房子可以和邻居的房子无缝连接,这样可以节约土地。两个相邻的厦房共用一面墙,叫“伙墙”或“借墙”,不仅可以节省建材,居住的舒适性也提高了,特别在寒冷的冬天,将外墙变为内墙,室内保温性就提高了。另外,也可以看出,老关中聚族而居,和睦邻里的传统。

关中地区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土地肥沃,人口众多,但天气干燥、风沙较大,自然资源相对紧张,作为盖房子的主要建材木料并不是很宽裕,半边盖的房子最大优点是节约木料和工时,就地利用黄土盖房,经济实惠。这样的房子光线充足,防御性好,缺点是通风不畅。

有歌谣为证:乡间房子半边盖,省工省料省木材;遮风挡雨又耐寒,冬暖夏凉时运来。

关中人讲究风水,有句老话“肥水不流外人田”,关中缺水,而半边盖的房子房檐在院内,雨水流到自家,各家又有独立的排水渠道——水眼,这样财气不会外泄,也不会因流水问题发生邻里纠纷。

当然,还有厦房带窑洞的院落,这主要分布在关中浅山区和山区一带。现在,关中农村这种半边盖的院落已基本看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钢筋混凝土的平房和楼房。

老关中院落,虽然是生产力低下的产物,但我们却看到了祖先的人文历史,美观实用而又富有地域特色。房子半边盖,这是居住在关中的人们挥之不去的乡愁,是关中的根脉所在。

陕北风情 别样窑洞

康志峰

窑洞,是陕北高原上特有的住宅,在黄土的覆盖下,可谓冬暖夏凉。在陕北佳县,这里山大沟深,沟壑纵横,当地的人们在黄土断崖上凿洞而居。于是,窑洞作为民居沿袭了数千年。

最早的“土洞穴”口小、洞浅,后来人们用石块为土窑洞接口,外观看上去是石头砌成的,实际里边是土质结构。

佳县窑洞大体分4种:土窑洞、接口窑洞、砖窑洞、石窑洞。土窑洞是靠山挖的黄土窑洞;接口窑洞是在土窑洞口,从底层到顶部用石块或砖块加固;砖窑洞是在平地上用砖块砌成的窑洞;石窑洞大多依山而筑,其特点是防火、防噪音。那时候,当地一位农民辛勤劳作一生,愿望就是能修建几孔石窑洞,这才有了娶妻成家的基本条件。

窑洞,是佳县特有的民居形式,多数修在山腰或山脚下向阳之处,因阴雨天气多的缘故,为防潮湿,窑洞上面多数用砖铺设,或者用彩钢搭架。窑洞一般深7米至8米,高3.5米,宽3.3米左右。一院窑洞一般修3孔或5孔,中窑为正窑,有的分前后窑。窑口上安有木质门框,上为半圆窗,半圆窗下面中间为双扇门,双扇门两侧有小方窗,下面是窗台。窗格用麻纸裱糊,既保暖又散气,现在有的人家在窗格上安装双层玻璃,为的是隔热保暖。

在佳县,窑洞院落结构设计上,大多一户一家独院。进入窑洞里可以看见右手边的大火炕,炕头前的土火灶用以烧水做饭,同样也给土炕加热取暖。男人和女人就住在这样温馨的窑洞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怡然自乐。

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陕北人的象征,一个个窑洞浓缩了黄土地的别样风情。在这里,沉积了古老的黄土地深层文化,佳县大美石窑就是石窑建筑群,体现了佳县民俗风情,已经成为一个新的旅游景点,给佳县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大美石窑建筑群综合占地99亩,拥有陕北特色石窑洞90孔,另有陕北杂粮园、陕北蔬菜园、陕北瓜果园等配套设施。绿油油的田地里种植着绿豆、西红柿、黄瓜……蓝天白云下,肥沃的土地上,生机勃勃的农作物仿佛奏响大美石窑美丽乡村建设的幸福之歌,唤醒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回味,对红色革命的记忆。

佳县窑洞文化是特色地域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和民族精神的凝聚,体现出独特魅力的文化色彩。从佳县的窑洞里飘出了小米香、米酒香、菜肴香,也飘出了信天游悠扬的歌声……

陕南之韵 可住可观的房子

王建春 吴立志

在陕南的秦巴山区,有个县叫平利,寓意平安顺利之意。五月的平利,碧水蓝天,万木葱茏,青砖黛瓦马头墙掩映在阡陌茶桑之间,飞檐翘角格子窗浮现于潺湲清溪之上,独具徽韵的特色民居既有江南水乡的意境,又有梦里老家的乡愁,构筑了令人流连的风景线,展示了美丽乡村的生活美景。

平利在特色民居建设之初,其定位既是“可以住”的房子,也是“可以看”的景致,当年把徽派建筑风格作为平利特色民居的选择时,主要是看重民居与平利山水、茶园浑然一体的意境美,这种美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美,也具有人与文化的乡愁美,所以这种美能够转化为可持续的生产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美丽经济”。

在特色民居建设过程中,平利注重统筹推进美丽乡村目标实现,保护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低碳高效的绿色产业,积极打造城乡一体的全域景区,弘扬崇文尚德的人文风尚,创造共建共享的美好生活。

在移民搬迁中,县上引导居住在生产条件落后、地质灾害严重、求学就医困难的高寒边远山区的群众搬迁建房,坚持把全县2627平方公里作为一个大景区来打造,把每一个村庄当作景点来设计,把每一户人家当作小品来改进,继承“花屋”建筑传统,选择了“白壁青瓦马头墙格子窗”的徽派民居建筑风格。目前,全县新建和改造徽派民居5万户,构筑了“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底蕴。

群众搬迁不仅是生活空间、产业结构的变化,更是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的变革。平利深入开展法治管理、创业致富、文化特色、环境优美、服务保障“五星社区”创建活动,先后建成“五星社区”53个,对接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了一批美丽如画、功能完善的安置社区,催生了一批充满活力、特色鲜明的产业园区、绘就了一幅生活甜美、乡味浓郁的康庄画卷。

在特色民居建设过程中,平利围绕“一城十镇百村三十个新型农村社区”城乡规划布局,严把徽派民居建筑风格、色调、造型、材质、布局等具体标准,做到了村有规划、户有设计。

围绕“搬迁一户、脱贫一户”目标,平利坚持一手抓搬迁安置,一手抓产业培育,着力在发展产业、支持创业、解决就业上下功夫,实现搬迁群众城镇化、资源就地资产化、农业发展现代化,确保持续增收稳固脱贫。在产业布局上,他们聚焦富硒茶业,围绕“10万亩精品茶、10万亩绞股蓝、10万亩富硒粮油、10万亩中药材、10万头生态猪”目标不动摇,落实“一村一企一业”,确保村村有产业、户户有主业、人人能就业。

特色民居建设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改革创新为动力、社会参与为前提、党政善治为保障的全民性工程,需要全县上下思想统一、同向发力。平利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群众主体作用,强化产业支撑,坚持总部建在园区、车间办在社区,全县兴办社区工厂83家,吸纳就业6000余人,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业。他们依托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开设了42家电商企业和796家网店、微店,通过订单生产、线上外销等方式,带动940户搬迁群众在电商产业链中增收,确保搬迁群众小康路上一个都不掉队。

自以来,平利结合陕南移民搬迁,集中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历届党委、政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最大限度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群众勤劳之手同向发力,形成了美丽乡村“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格局。

在一个距徽文化千里之外的平利,连续十余年以蚂蚁垒土之功,前赴后继建成了壮观的徽派民居群。

如今,平利特色民居早已超过基本居住的功能,成为陕西省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的典范,使每一个踏入平利的游客眼前为之一亮、耳目为之一新、精神为之一振。

这正是,蓝天白云马头墙,青山碧水映茶庄,周边布满产业园,居民阔步奔小康。

【来源:西部法制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