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建水县:强组织 点燃希望 放飞梦想

建水县:强组织 点燃希望 放飞梦想

时间:2020-02-16 11:44:16

相关推荐

建水县:强组织 点燃希望 放飞梦想

底,建水县岔科镇“带头人”李民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组建岔科源农特产品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贫困户+电商”的运营模式,“岔科源”农特产品微店很快上线,当地的土鸡蛋、土蜂蜜、油腐乳等土特产品纷纷上架。短短一年多时间,合作社和全镇9个村委会8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1户生活困难户签订土鸡蛋收购合同,微店的总销售额达到8.12万元。

“岔科源”农特产品(来源:建水县岔科镇人民政)

面对合作社的茁壮成长,李民感触万分:“从零到万的销售突破,是‘强组织’激发了村民的干事热情,也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新路子。”

村民在打包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的农特产品(朱薇 摄)

基层党组织振兴有力,乡村振兴就会蹄疾步稳。以来,建水县以“基层党建创新提质年”为契机,不断强化基层党建,通过强组织、育能人、建基地,极大地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群众组织能力,不断促进农村资源要素的有效融合,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党建引领 提速发展

李文平原本是西庄镇他广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县里脱贫政策的帮扶下,他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李文平乐呵呵地告诉记者:“种百香果划算,今年我家的200公斤百香果,就卖了2000元钱呢!”

种植户管理百香果(曹松林 摄)

“我们以党建为引领,通过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凝聚力,把党员组织起来、人才凝聚起来、群众动员起来,让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脱贫攻坚的核心力量。”他广村党总支书记李文好介绍,他广村坚持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成立村级脱贫攻坚指挥部,坚持每周一次脱贫攻坚例会、每月两次脱贫攻坚专题研究会和脱贫攻坚调度会制度。在村党总支的带领下,该村因地制宜发展产业,采取“公司+合作社+党支部+农户”的经营模式,培育以生猪养殖、百香果种植、草编产业为主的脱贫主产业,预计带动22户77人实现脱贫。

技术人员在西庄镇田间地头开展种植技术指导(来源:建水先锋)

将“强组织”作为决胜脱贫攻坚、赋能乡村振兴的催化剂,西庄镇只是一个缩影。

明确“建强帮扶队伍,夯实基层基础,发挥基地作用,健全激励机制”4个重点,建水县按照基本组织建设标准化的原则,对全县党支部开展分类定级,并围绕“五个基本”要求,引领全县各领域党支部达标创建。,建水县党支部规范化达标创建率达84.2%,党的组织优势转化成扶贫优势,为全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岔科镇农村劳动力服务协会开展主题党课培训(来源:建水扶贫)

示范带动 助推脱贫

说起姚美秀,建水县甸尾乡铁所村的干部群众无不竖起大拇指:“她是带领群众走出贫困的贴心人,是我们的好书记。”

通过引进和培育新品种,多年前,姚美秀成了当地种植马铃薯的“明星”。事业有成后,姚美秀没有忘记父老乡亲。“我一个人富不算富,要全村人都富起来才算富。”,她带领7名村民,成立福新果蔬专业合作社,开始了艰辛的创业之路。,合作社成立党支部,她不负众望又被选任为党支部书记。

姚美秀(右)向农户讲解种植技术(来源:红河人才)

在姚美秀的带领下,支部探索形成“党支部+合作社(协会)+基地+党员示范户+农户”的产业党建模式。党支部建立党员社员联系群众社员制度,积极培养种植示范户、示范点等,最终形成“以点带片、以片促村”的发展新局面。

俯瞰福新果蔬专业合作社(张舒 摄)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合作社不断成长,注册资金由最初的5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238万元;成员由当初的7名,增加到现在的171名;合作社社员人均年收入由最初的1800元,增加到目前的6200元,年收入增幅达46%,不仅有效带动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也为铁所村经济的发展壮大打下了坚实基础。

远眺甸尾乡铁所村(张舒 摄)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建水县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突出政治标准,注重基层和实践导向,不断优化干部队伍。去年,全县提拔脱贫攻坚一线干部39名,调整32名实绩突出的乡镇干部到县属部门任职,召回5名不胜任现职干部。同时,在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选派管理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上持续用力,对全县153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进行分析研判,对全县56支驻村扶贫工作队、188名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加大管理培训力度,并调整充实58名工作队员,压实4381名挂包干部责任,形成能上能下的用人导向,着力强化了基层工作队伍的战斗力和执行力。

强村富民 动能不竭

在李浩寨乡里长营村“紫陶扶贫工厂”实训基地,年青、聪慧的梁曼正在专注地雕刻着一件紫陶作品。在她灵巧双手的盘弄下,一朵牡丹花的浮雕逐渐成形、栩栩如生。“紫陶扶贫工厂一开厂,我就在这里学做紫陶,之后又到县城里跟老师边学边干。学了浮雕技艺后,我的收入也从刚开始的每月2000多元,涨到了现在的四五千元。”梁曼说:“工厂就在家门口,既方便照顾老人小孩,又能在农闲时增收,这真的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事。”

村民在“紫陶扶贫工厂”实训基地务工(朱薇 摄)

李浩寨乡地处交通要道,人多地少的矛盾一直尤为突出。为此,乡党委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引进红河奥龙商贸有限公司到里长营村设立紫陶扶贫工厂,采取“党支部+公司+贫困户”的方式,探索群众零成本投入、零风险经营、零距离就业的“三零”模式,努力形成“支部找出路,党员当骨干,群众快致富,集体有收入”的发展之路。村民们由公司派出技师进行培训,学成后做出的紫陶产品由工厂进行统一销售,既能实现群众居家就业,又能保证田间收入和做陶收入两不耽误,切实帮助群众实现脱贫致富。

李浩寨乡里长营村紫陶扶贫工厂

10月,李浩寨乡党建脱贫“双推进”教育实训基地、李浩寨乡脱贫攻坚就业转业培训基地在云龙山栖云会茶庄园挂牌成立。“茶园以原生态的方式管理,用工需求比较大,但管理工作也比较简单,农闲时过来除草修枝就可以,不会影响村民日常务农。”建水栖云会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股东吴玥介绍,“我们还向村民提供酒店管理的相关岗位,建档立卡贫困户优先录用。”截至目前,针对茶树管护、酒店服务等技能,基地已累计培训党员40余人次、建档立卡贫困户50余人次。带动1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一年增收约4万元。

李浩寨乡脱贫攻坚就业转业培训基地在云龙山栖云会茶庄园挂牌成立(来源:上善建水)

以党建脱贫“双推进”教育实训基地建设为抓手,建水县明确“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目标,突出实用、有效思路,要求各乡镇在基地设置上必须与乡镇主产业相匹配,坚决防止脱贫攻坚与产业发展“两张皮”。截至目前,全县14个乡镇均已完成党建脱贫“双推进”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设置种植养殖等示范区54个,累计培训党员干部1050余人、贫困群众3650余人。

产业扶贫实训示范基地

开展核桃种植培训

抓基层打基础,以“党建+”模式促进基层党建与重点工作深度融合,建水县不断夯实、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的“主心骨”作用,点燃了强村富民、乡村振兴的希望之光。

记者:李松华 朱薇车安达 吴富水

未署名图片由建水县委宣传部提供

责编:张哲心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红河日报(hhrb_hh)!

爆料、广告热线:0873—3055081 13808772119

投稿邮箱:hhrb3737584@

“掌上红河”客户端

头条号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