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美丽霞庄行」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霞庄村

「美丽霞庄行」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霞庄村

时间:2019-11-05 18:27:37

相关推荐

「美丽霞庄行」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霞庄村

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古称黎侯国,太行山革命老区,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是山西的东大门。黎城县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塔坡西周古墓群发掘,证明黎城县是古黎侯国所在地。在黎城县停河铺乡下辖有一个村庄,这个村庄始建于北魏时期,有1500多年的历史,它靠近县城,但并没有在县城的现代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受到丝毫的影响。

时至今日,这个村庄仍然保留着很多古代建筑,传承着它所孕育的文化。这个村子就是霞庄村。

,霞庄村被县政府命为首批民俗文化村,8月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入选住建部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1月,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我从小在黎城县城中长大,但从未听说过黎城县竟拥有一个历史文化如此浓厚的村庄。今日一见,名不虚传。

霞庄原名下庄,王廷善还乡之时,因见“白岩绕烟“胜状,隐有佛光映照之象,取生而复苏,朝霞相应之意,易名霞庄村。霞庄村中有春秋阁,李氏祠堂,王氏祠堂,关帝庙,戏台等一批保存完好的古代建筑,这些古代建筑历史悠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关帝庙建于嘉庆五年,重修于道光八年,有200多年的历史,其中供奉关帝爷,集庙台,看亭,戏台于一体。戏台建于明朝,在宣统三年重修,是黎城县最古老的戏台,具有浓厚的明清风格。

王氏祠堂建于光绪26年,王氏家族在明朝洪武年间由王应递,王应选兄弟二人由山西洪洞迁至黎城。王应选留在霞庄定居,至今已繁衍25代。王廷善是王氏第六世祖,毕业于太学,在朝做到三品祭官。他学问高深,正直敢言,被后世奉为楷模。

李氏祠堂民国二年建,民国四年李氏族人刻字立碑,院中东面墙壁上文字记载李氏在北宋时期迁来,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李祖在北宋迁居武乡,繁衍40代,遍及省外,大江南北。

每一座祠堂房屋都记录了几代人的奋斗历史,每一座建筑都凝结着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霞庄村大体分东、中、西三块,中部以老房屋,老建筑为主,这些古代建筑中含有大量的木雕,石雕,砖雕,绘图等,而且全为砖木结构。街道全部采用“丁”字格局,俯瞰全村像龟背,这种格局的街道,不仅有利于防水、防火,而且在抗战时期还发挥了极其独特而重要的作用,若是初来此地,定会迷失在村落中间。此次考察,若不是村里人带路,我恐怕是进易出难。

霞庄村的地势周边高中间低,村中心有一个大水池。每逢雨季,村里的雨水皆夹街而过,流入圆池,待圆池水满后,便自动排洪,流至河沟内。由于不流异乡,皆有“肥水不流外人田”、“财气不外溢——聚财”之称。

独特的村落格局,又为这个村子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霞庄村依托它浓厚的历史文化,以“民俗文化”的发展为中心,申请“民俗文化之旅游村”。

霞庄村素有“文风之乡”的美誉。在村子里考察时,发现村子的中心广场旁边有一堵墙,墙上写着关于霞庄村的一些故事,比如,流传于嘉庆年间的“狗看告示,奇闻传今”,光绪年间的“牧羊人授课,震惊乡绅”还有咸丰年间的“道台谢师”等。

霞庄村历史上读书人多,普及面广,秀才之多,全县皆有所闻。狗看长工手端浆糊贴告示;牧羊人王培展卷开讲:拆字解意、深入浅出,乡绅惊曰“霞庄文风村名不虚传,牧羊人亦如此精通经书”;授禄后,起驾反籍拜谒师长,徒步入村,拜见“一品老师”, 道台说“无有一品老师,何有四品道台”;七十二秀才送神,赛社活动结束后,七十二个秀才徒步80里路送龙王……

在如此多的故事中,无一例外,我们都能从中感受到霞庄村的文风之盛,读书人之多。有记载的出自霞庄村的乡生,廪生,庠生,增生,贡生,监生,太学生,解元,进士,举人有300多人,开办私塾,书馆,经院者众多。当时与霞庄村同为黎城大村的长宁村,为了克制霞庄村的文脉,在长宁村内部建了一座塔以震慑霞庄村文风。

霞庄村如此盛的文风,来自于王氏家族的始祖王应选。洪武年间,王应选从山西洪洞迁至黎城,在霞庄村定居后,开始开办私塾,兴办教育事业。从那时起,霞庄村文风渐盛。

除“文风之地”外,霞庄村还有“礼仪之乡”的美誉。进村下马落轿是民俗之一。开始于明代,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起初,本村王氏六世祖王廷善在嘉庆年间为官三品,他负责朝廷祭祀及庆典,曾说过“官居三品,不忘乡党”,于是,每次回乡探亲时,在村外落轿步行进村,此举被传为美德,在外为官者均仿而效之。除下马落轿外,身为朝廷三品祭官的王廷善在负责皇家祭天,祭地,祭祖等礼仪活动的同时,把朝廷礼仪节序引入乡里。所以,今天黎城县周边的婚丧嫁娶都极为隆重讲究,这些仪式礼节皆始于王廷善一人。

在霞庄村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关于教育、学习、规诫的一些格言和俗语。“有钱不把教育上花,天下第一大傻瓜”、“苦干不如进学堂,壮汉赛不过读书郎”、“勤学功课心似镜,苦练日久手生灵”、“火要空心,人要虚心”……从这些俗语和格言警句中,我们也能看出,霞庄村历代人民对教育的重视,对于个人思想品格的养成和民风建设的重视。

在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浸润中,霞庄村文风不灭,历代传承。

作 者 简 介

程淼楠,山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1801班学生。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