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武宁县运用“5G+”手段 长效管护人居环境

武宁县运用“5G+”手段 长效管护人居环境

时间:2019-01-09 02:55:17

相关推荐

武宁县运用“5G+”手段 长效管护人居环境

九江新闻网讯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中国最美县域”的题中之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启动以来,武宁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打造“最美小城”样板区的经验复制到创建“美丽宜居试点县”上来,扎实推动村庄清洁行动、厕所革命和生活污水治理长效管护出成效、高质量、走前列。特别是在率先开创农村生态管护“多员合一”机制基础上,迈好“数字乡村”建设新步伐,引入智能化管理平台构建“事常管、景常美、民常乐”新境界,实现了农村面貌品质提升、环境洁美。获评度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全省首批美丽宜居示范县等殊荣,被誉为全省“最干净县”,在全省村庄环境长效管护考核和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考核中均位列第一。

“多员合一”接地气 开创长效管护新格局

按照“一抓到底、构建常态”的理念,紧紧围绕“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总要求,探索“力量精干化、资源集约化、管护全域化、效益多元化”的新路径。一是精心打造专业队伍。本着“依事定员”原则,按照农村服务人口2‰~3‰的比例全面整合原有分散的、季节性的、收入低的护林员、养路员、保洁员、河流巡查员、网格管理员等队伍,转化为集中的、全季性的、收入相对合理的专业队伍,实现从“九龙治水”到“专职管护”。全县生态管护队伍力量由整合前的2219人精减至800人。同时,通过集中培训与分片指导方式,全面提高生态管护员的水平和能力。对生态管护员实行GPS定位管理,利用NB卡牌技术将工作信息数据及时上报汇总调度平台,实现县、乡、村一体化联动机制,保障全县人居环境得到更有效的监管和运行。二是建立资金统筹机制。整合原护林员、保洁员补助和乡村公路养护费,县财政统一安排生态环境管护专项资金,其中生态管护员工资1760万元。同时,对管护员实行网格化管理和绩效考核,管护员收入由基础工资(占比70%)和绩效工资(占比30%)两部分组成,从以往每年3、5千元提高至每人2万元,有效提高了管护工作热情。对年度考核不合格的扣除效益工资,并予以解聘。全县总体投入由原来每年2000万元下降12%,政府既集中了工作力量,提升了工作效率,又减轻了基层负担,实现资源、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三是压实各方监管责任。一方面,建立县、乡、村三级督查机制。县生态办组织成员单位按照“月巡查、季度评比、年终考评”机制进行督查;乡镇生态办每月巡查两次以上,做到组组必到并建立巡查台账,列出问题清单,采取销号管理;各村每周巡查两次以上,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另一方面,实行绩效考核。将农村生态管护制度建设纳入全县“三农”工作考评,对年终考评前四名的乡镇分别给予20万、16万、12万、8万奖励。对季度排名后三位且得分低于85分的村,分别扣除当年管护经费1000元、2000元、5000元。

“5G服务”显洋气 构建长效管护新模式

投入2000余万元搭建“万村码上通”5G+长效管护平台,实现大数据预警、点对点监测、智能化服务,给长效管护插上科技的“翅膀”。一是实行云台统管。该平台将全县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村居民生产生活区域统一纳入一个立体空间,设置“武宁概况、研判分析、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长效管护”七大版块,综合考虑村庄类型、山林面积、公路里程、河流长度等因素,合理划分为若干个管护单元。推行“四个一”(一平台一中心一张图一个端)运行模式,运用“5G+管理”技术,实现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统一指挥调度、长效管护大数据告警分析和预警研判、长效管护综合管理服务。二是推行远程监控。在全县乡村主要交通路口人流量大的密集场所、垃圾中转箱和生活污水检测站配备500余个监控摄像设备,接入指挥大厅调度中心,实时联网并利用5G+VR技术,360度全方位展示田园山水。对于垃圾乱堆乱放、野外用火等违法违规行为启动无人机空中巡查、远程喊话告警,尽显高科技洋气。积极践行“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的要求,在罗坪镇试点建立智能垃圾监测及垃圾分类管理体系。监测数据自动上传到指挥调度平台、或GPS定位轨迹环卫车辆,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以上。三是试行终端监管。与“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政策咨询和问题投诉处理端口”无缝对接,设立县级管理员,对于群众通过手机APP在“码上通”平台发送的农村改厕、村庄垃圾、生活污水、村容村貌等相关问题实时语音、上传的现场图片,及时反馈至县级平台云端进行可视化管理和调度,由区域管护员、AI智能监控现场核实和处理,确保在24小时内登记受理,72小时内处理办结,5天内反馈情况。

“共治共享”聚人气 凸显长效管护新内涵

把长效管护作为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有力抓手,通过政府主导并发动群众参与、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共治、共建、共享”的强大合力。一是政府主导提颜值。按照 “四年扫一遍”要求,全面落实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四精”理念,将生态、旅游元素融入秀美乡村,高标准实施美丽宜居示范片建设,实现“串点、连线、成片”效果,努力打造一批新时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样板示范。积极践行“全生命周期”卫生健康管理理念,成立县乡两级农村生态环境管护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以“五定包干”为目标,融合推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奋力实现秀美乡村“从建成到建好、从管住到管好、从干起来到干得好”的转变,全面提升村容村貌,努力让广大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二是群众主体管长远。按照“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群众保洁费按每人每月1元缴纳(财政统筹、乡镇自筹、群众有偿服务按8 : 1 : 1比例分摊),用于村庄保洁设施维护和管护员奖励。探索推行“五好家庭”“清洁家庭”创评自治机制,建立“公德银行+公德超市”20家,将农户做好“门前三包”环境卫生、移风易俗等以积分制登记入册、实行积分兑换物资,量化、评比、表彰村民的文明行为,引导村民把环境管护当作自己的事,从过去的看“政府干”转变为“政府、群众一起干”,将农村“一时美”变成“长久美”。三是乡村治理走新路。实施生态管护制度以来,生态管护员队伍优先吸纳了350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他们“公示”上岗,积极做好卫生保洁、河道巡查、道路养护、沟塘清淤、公厕维护等工作,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下一步,平台将开通农村相关社会事务管理模块,引导农民群众和其他社会力量参与监管,分级分类分时段处理改厕申报等工作,丰富“卫生有人保、山林有人管、河道有人查、公路有人养、村庄有人护、建房有人巡、社会事务有人理”的管护新内涵。(武宁县委改革办 供稿)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