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弘扬运河文化 建设美丽扬州

弘扬运河文化 建设美丽扬州

时间:2021-11-29 01:05:41

相关推荐

弘扬运河文化 建设美丽扬州

江苏省扬州市作为运河名城,建设美丽扬州必须弘扬运河文化,践行“两山”理念,建设“三条走廊”,让大运河成为美丽扬州的重要支撑。

传承历史文脉,打造文化走廊

运河文化是扬州文化的本源,扬州文化离不开运河文化。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在大运河扬州段留下了众多文化资源,这些有形、无形的文化遗产是建设美丽扬州、打造扬州运河文化走廊的重要资源。

保护好运河文化遗产。要保护好运河历史文化遗迹,实施大运河扬州段遗产保护、隋炀帝墓保护、龙虬庄国家遗址公园建设,同时,做好大运河沿线古巷、古遗址、古建筑的修缮整治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整体性保护工作。要保护好运河非物质遗产资源,通过健全非遗立档、保护、研究、传承、复兴等多环节保护体系,充分利用好各级文化馆以及非遗基地等场馆资源,提升非遗展示空间。要保护好运河历史风貌,分类确定水工遗产、运河聚落遗产区划总体要求,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对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划定的管控保护区严格保护,不得擅自改变历史城镇空间格局,科学确定大运河遗产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实行分级管理。

加强运河文化传承。要通过编纂出版扬州运河文化史等文史资料、拍摄专题纪录片、编撰普及读本等手段,传播运河文化,传承运河基因,让社会各界了解大运河扬州段的前世今生。要讲好运河故事,充分挖掘运河文化的历史渊源,保护和传承好大运河沿线具有地方特色的节庆、戏曲、文学、民间艺术、传统技艺等,挖掘历史上的运河名人,恢复名人故居、名家遗迹,形成深厚的文化氛围。要加强运河文艺创作,充分运用文化等资源,创排一批反映运河文化的精品力作。要活化传承非遗产品,让运河非遗生活化融入、时尚化表达、社会化普及,开发出更多的富有时代特色、地方特质、个性特点的非遗产品和服务。加强对运河传统工艺和运河老字号的传承,让老字号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今天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打造运河文化博览城。发挥大运河作为巨型文化遗产的集聚效应,探索运河遗产保护利用新模式,营造浓厚的人文气息、文化氛围。以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为龙头,打造一馆多园的博物馆群,形成开放式的运河文化博览城。要加强运河文化的研究,深入挖掘提炼扬州段运河文化价值,形成一批研究成果,牵头建立大运河文化资源库,整合各地运河文化资源,为“运河学”奠基作贡献。要利用高校的讲台、课堂传承大运河文化,让运河学成为一门学科,引导更多学子热爱大运河、了解大运河,投身美丽扬州建设。

修复岸线环境,打造生态走廊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运河本身就是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自古以来大运河的修筑就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观,正因如此,千年大运河才能一直沿用至今。建设美丽扬州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从生态文明的高度强化大运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科学规划、高效利用运河岸线资源,打造以运河为主轴的生态文明廊道,为美丽扬州建设提供生态屏障。

保护和改善运河水环境。要优化调整空间结构,强化“三线一单”硬约束,坚持生态岸线、保护岸线只增不减。要打好断面达标攻坚战,保护好各类水体水质。要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综合整治入河排污口,防控环境风险。建立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将扬州段运河打造成城市的绿肺和生态走廊。

保护和改善水生态。要结合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实施“一湖一策”保护计划,全面实施“三退三还”。要加大湿地保护力度,积极推进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区提档升级。加强运河生态修复,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要求,加强自然保护区和生态系统养护,以保护和恢复河道水生态环境为核心,实施区域主要河道岸线改造工程,构建河道生态廊道、景观绿化带。

有序利用大运河岸线资源。合理划分岸线功能,加强岸线综合管理,推动沿河两岸产能改造提升、有序转移,腾出高端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空间,让大运河永葆生机活力。优化配置运河水资源,统筹推进水资源全域管理,切实发挥大运河扬州段在南水北调、农业灌溉、防洪排涝、航运等领域的功能,再造扬州黄金水道。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将大运河扬州段打造成河湖岸线功能有序、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农业空间绿色宜居、城镇空间特色突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相得益彰的“美丽运河”。

发展绿色经济,打造旅游走廊

建设美丽扬州要充分利用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及景观资源,注重沿岸文旅活态传承及保护,推动运河文化、生态共融共生,系统整合运河沿线旅游资源和体育资源,推进运河旅游高质量发展。通过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绿色经济,改善人居环境,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使扬州成为美丽运河中轴建设的示范城市。

发展运河旅游。根据扬州运河文化遗产廊道的特点整体规划运河旅游,注重让运河物质遗产和非遗交相辉映,妥善处理好旅游开发与遗产保护的关系、旅游开发与文化传承的关系、旅游开发与航道管理的关系、旅游开发与水利设施管理的关系。以文旅融合建设为载体,打造精品文化项目,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动能。

打造宜居城市。人民群众是美丽扬州的建造者、维护者,更应成为美丽扬州的享受者。要鼓励发展体育休闲产业,充分利用大运河沿线绿化、生态体育公园等绿道资源,大力发展运河绿道体育项目,组织一批大运河品牌体育赛事。继续推进“公园+体育+书房”的建设模式,让大运河沿线成为群众的休闲区和生活乐园,实现还河于民、共建共享,从而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建设田园乡村。以和谐共生为目标,在大运河扬州段打造一批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农民富、集体强、乡风好的特色田园乡村示范。按照城乡一体化和均等化要求,改善乡村公共服务,促进先进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利用运河良好生态,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低碳农业和循环农业,保护好运河良好生态。积极整合旅游、教育、文化、科技、康养等产业,提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发展绿色经济。利用运河良好生态,吸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引领产业升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利用扬州段大运河文化丰富、生态良好的优势,整合运河文化资源,发展运河文化产业、动漫产业等高端产业,使扬州运河文化表达更符合现代审美品位和社会需求,让大运河扬州段成为美丽中国、美丽江苏建设的样板和典范。(扬州大学苏中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姜师立)

责编:王瑞景

【来源:海外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