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武汉城区最古老城楼:建在长江边 扼守两景区 至今仍是交通要道

武汉城区最古老城楼:建在长江边 扼守两景区 至今仍是交通要道

时间:2020-03-29 20:22:35

相关推荐

武汉城区最古老城楼:建在长江边 扼守两景区 至今仍是交通要道

武汉城区的建筑,尤其老城区范围内,大多经历了数次的拆迁改造,建设的新建筑风格现代,豪华入流。与新建筑的扩张不同,城区内部还有很多老建筑,有的甚至是流传千年的文物古迹,比如在汉阳区晴川大道上就有一座最古老的城楼,它建设在长江之滨,扼守两大传统景区龟山和晴川阁,本身风格复古,大气庄重,是地标一样的存在。有意思的是,这栋古城楼并非一处“死的建筑”,而是驻守于晴川大道上,至今常有车水马龙之光景走过,是区域交通要道,它就是铁门关。

建在长江边上为数不多的古城楼

铁门关位于汉阳区东北,处在汉江和长江交汇区域,附近有南岸嘴江滩公园,距离三镇中心区域都很近。简单来说,铁门关所在的晴川大道,向北过晴川桥即是汉口;向西拐弯到汉阳大道是汉阳钟家村商圈;继续绕道龟山南路,过长江大桥即是武昌。交通上的便捷不用多说,对于铁门关而言,它的独特更在于本身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作为一栋古迹建筑,而且还是建在长江边上的古建筑,在整个武汉城区都为数不多。

具体来说,铁门关是一座古城楼,在城区,类似的建筑屈指可数,像位于城区二环线雄楚大道附近有一座起义门,它也是一座城楼,但它的历史价值更大(纯真迹建筑);至于东湖磨山景区里的楚门,则完全是复建的,纯粹观赏而已。对比之下,铁门关建在江边,面临浩浩汤汤的江水,一去数千年,经历过的岁月变迁如流沙沉河,古楼本身也屡遭战火焚戮,而并未完全消失,不得不说非常幸运。

旅游必至:扼守两大景区一千多年

对于旅游武汉的朋友而言,地标景点往往不可不去,那么哪些景点是地标,代表着武汉呢?传统旅游习惯里,黄鹤楼、长江大桥,晴川阁和龟山绝对上榜,而这其中,铁门关虽然并未提及,不过,它却是扼守晴川阁和龟山的必游景点,且三者相连至少有1000多年。从地理环境上来看,龟山、晴川阁相连成线,龟山北路和晴川大道交汇一处,而这个交汇点正是铁门关。行走在铁门关下,除了感受到铁门关的巍峨,左右两边的龟山和晴川阁,近在咫尺,风格迥异,让人神往。

历史上的铁门关,始建于三国时代,是一处军事建筑,不过,随着6唐王朝在汉阳的城墙建好后,铁门关的军事属性大大降低,转而成为文化和经贸交流之地。自那以后,铁门关便与旁边的龟山和长江完全连为一体,成为系列景点。明朝以后,铁门关附近的龟山一脉被凿断,系列景点也被打破;而后铁门关遭受火灾,沦为废墟;一直到清朝重新修缮为关帝庙,凿断的龟山也被连接起来;然而民国后,铁门关再次被毁,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复建。可以看到,在漫长历史长河里,铁门关、龟山,包括随后江边的晴川阁,一直连在一处,密不可分。

至今仍是车水马龙的交通要道

对于文化古迹,一般都是注重保护,即便修缮道路建筑,也会采取“规避”的原则,铁门关是个例外。铁门关所处的位置,是汉阳区的晴川大道,它是一条靠江的交通要道,以晴川桥连接汉口,两地无缝衔接,交通优势明显。铁门关的复建,并未打断任何交通,反而与晴川大道融为一体,交通路况至此未受影响,反而使得铁门关成为道路上的一处风景线。游人沿着晴川大道步行走过,眼前的铁门关越来越雄伟,由远景的固守一方到近景的巍峨挺拔,风格一脉相承,而斑驳的城墙和城楼影子,显得厚重又有力量。

晴川大道车水马龙,铁门关完全静止,相互交错的风格和影子,让人赞叹于时光的印记。游人游览铁门关,可以从晴川大道一路走来,也可以在附近的站点或停车场下来,基本上几百米范围内都能看到它的身影。绿树掩映之中,江水滔滔不绝,交通要道车水马龙,这是三种光景和风格,铁门关早已习惯了数千年。铁门关白天来看,细节之处明朗,晚上来看,灯光响应,流光溢彩,照耀着城楼疏影,更加显得庞大。

小编对于铁门关非常熟悉,以后一直在汉阳大道的莲花湖附近工作,工作属性是要经常外出采风,拍摄各种素材。从莲花湖路步行到铁门关,有时候也会晚上过来,拍摄的素材很多,铁门关是其中一个。往来久了,也从本地土著那里了解到了很多关于铁门关的故事,复建的故事,拆迁的故事,守土和出走的故事,在铁门关和龟山之畔反复发生。那些老故事和铁门关一样,上着斑驳的色彩,沉甸的记忆,只差一壶茶和一处僻静的地方,就能娓娓道来。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