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她是非遗传承人 学唱四川清音六十载 七旬老人见证了清音从“流行”到“小众”

她是非遗传承人 学唱四川清音六十载 七旬老人见证了清音从“流行”到“小众”

时间:2022-07-18 10:17:55

相关推荐

她是非遗传承人 学唱四川清音六十载 七旬老人见证了清音从“流行”到“小众”

初见龚素清,是在她生活了近30年的家里。

客厅的电视柜上,已故先生的绘画下面,立着一张玻璃框裱好的证书,上面清楚的写着:命名龚素清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四川清音的代表性传承人。

落款时间为,距离龚素清第一次接触清音正好55年。

看着这张证书,龚素清陷入回忆之中。

她没想到,曾经的“流行歌曲”,如今却变成了小众音乐。

……

文|杨丽

图|受访者提供

96编辑器

走上唱四川清音的道路,对于龚素清而言,可以说是无心插柳。

龚素清原本的梦想是当一名川剧演员。这个77岁的老人,至今说起来都还很遗憾。“要是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还是想去川剧团演戏,哪怕多等三个月都没得关系,但那个时候等不起了。”先天的一副好嗓子,再加上母亲是个戏迷,从小就爱唱的龚素清,在没正式学习曲艺之前,就已经会唱不少听来的戏歌。

虽然很爱唱,但是没钱学。龚素清小时候家里穷,原本有七个兄妹,最后养活的只剩她和妹妹。1956年,刚刚小学毕业的龚素清,放弃了保送到成都十七中读书的机会,跟着母亲“担尿水”为生。每天早晨,天蒙蒙亮,14岁的龚素清就边唱着小曲儿,边把从水津街担来的尿水往王爷庙的尿水船上送。一次,在担的过程中,脚下一个踏空,绊了一跤,尿水洒了一身。眼看一个早上的辛苦全白费了,还整了一身尿骚味。龚素清很生气,她急忙回到家,告诉母亲,再也不担尿水了。母亲质问她,不担尿水,你干啥?她赌气地回答:我自己能找到工作。

自己能找到工作?自己能找到啥工作,龚素清也不知道。后来,好友告诉她,城里的川剧团、曲艺队正在招生,让她去试试。

龚素清一听说这个消息,惊喜万分。回家告诉了父母之后,第二天就跑去川剧团考试了。但事不凑巧,考川剧团那天,练功老师告诉龚素清,团里演员去北京演出了,要学东西,得3个月后再来。龚素清拒绝了,她告诉老师,她一天都不能等了。

随后,龚素清决定到锦江剧场对面的曲艺队试试看。到的时候已是下午,曲艺队正在茶馆里表演《天仙配》,来看的人挤满了这个不大的茶馆。胆大的龚素清钻到演出后台,找了个老师就问。老师看她声音好,告诉她晚上演清音,先来听听看。那个时候的龚素清,还不知道什么是清音。

那个晚上,月光斜照在舞台上。或许是曲调的婉转,或许是月琴的优美。这种免去了锣鼓唢呐的吹吹打打,只有人声与月琴、琵琶互相配合的表演形式,让龚素清一下就喜欢上了,她当即决定要报考曲艺队。

考试的过程很顺利,各方面条件都很不错的龚素清,毫无悬念地进入了成都市第二实验书场学艺。进去后,启蒙老师刘坤一告诉她,在这里要一边跟师傅学一边在上台演,每个月给她3元钱的工资。龚素清很高兴,要知道,在那个工资最高才几十元钱的年代,3元钱足够家里一个月的开支了。她清楚地记得,这一年,是1957年。

学艺生涯过得飞快,从最开始的跑龙套,到慢慢地唱配角、唱大戏。龚素清的勤奋和努力,得到了师傅们的一致认可。

一年后,她就被选派到刚成立的成都市戏剧学校系统地学习曲剧。师从李月秋、熊青云、邹发祥等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其中对她影响最大的就是邹发祥老师。

龚素清与其同学和邹发祥老师

“我最喜欢上的课就是邹老师的课,我爱跟着他学唱大调。”四川清音分为大调和小调,大调有8个,即勾调、马头调、寄生调、荡调、背工调、月调、反西皮调、滩簧调。小调有鲜花调、玉娥调、四季调等。相比于小调,大调故事性更强,内容更加丰满。为了能多学大调,龚素清越发的努力。她常常在课前课后追着邹老师求教,邹老师也相当地高兴,因为年岁渐大,邹老师更加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寻得一个好苗子,把自己多年的清音技艺传承下去。“那个时候的清音教学可不像现在有谱子,以前都是老师傅口授心传。师傅唱啥子,就跟到学啥子。学腔调,学味道。”龚素清用地道的老成都话说道。邹发祥老师是重庆江津人,有口音。邹老师就常告诉她,你不要学我口音,你把腔调和味道记住就对了。

在戏剧学校学习和实验书场完全不一样。实验书场不学乐理不学理论,老师们教曲目,一个曲目学会了就学下一个,往往四五天就能排出一个大戏上台表演。而在戏剧学校,每天的学习更加专业化与系统化。早晚6点到9点练功,中间时间由李月秋、熊青云等曲艺老师上大课。而就是这样紧张的学习时间,龚素清都还觉得学不够。

每天早晨5点,天才麻麻亮,左手拿着琵琶,右手扛着长板凳,身形瘦小的龚素清就到草堂寺的荷花池畔练习琵琶轮指。等她弹了一个多小时,其他同学才陆续来这里练功,这样的练习持续了近一年的时间。回忆起三年的剧校生涯,龚素清满脸的骄傲,“我可以自豪地说,就这三年剧校生活,我没有浪费一分。”

1960年,正值龚素清毕业那年,素有“成都周旋”之称的李月秋,带上龚素清去四川日报记者招待会上演出。这次演出对于龚素清而言,印象深刻。“李老师带我出去表演,喊我给她帮腔,我还是感觉多开心的。”

龚素清与李月秋表演照(右为龚素清)

“在清音这个行当,我算是一竿子插到了底。”

龚素清依稀记得,当年从成都市第二实验书场被选派到戏剧学校学习曲剧的一共有三人,时至今日,只有龚素清一个人还在不时地唱着。

“虽然年纪大了,唱得少了,但还是要唱,教学生的时候唱,出去演出的时候也还唱。”曾经唱清音使用的乐器和穿过的旗袍,都被龚素清好好的收拾了起来。没有演出,一般是不会拿出来的。

熟悉清音的人都知道,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是四川清音发展的黄金时代。1957年,李月秋受国家委派,与琴师熊青云赴莫斯科参加“第六届世界青年和平友谊联欢节”,演唱清音传统曲目《小放风筝》《忆我郎》和《青冈叶》,荣获金质奖章,使四川清音第一次走出国门。清音也成为了当时的“流行乐曲”,李月秋独创的“哈哈腔”备受欢迎。

四川清音小贴士

清音大约在清康熙年间传入四川,距今已有近300多年的历史。原名为唱琵琶、唱月琴,是四川省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因其曲调婉转,优美动听,被称为是江南小曲流落在蜀地的“小女儿”。清人吴好山曾在《笨拙俚言》中说:“名都真极个繁华,不仅炊烟廿万家。四百余条街整饬,吹弹夜夜乱如麻。”说的就是当年清音艺人演唱的盛况。

而今,提起四川清音,好多年轻小辈都不知道。

有一次,龚素清到社区去演出,穿着传统旗袍,手拿月琴,和着琵琶的乐曲,她唱了一曲传统节目《赶花会》,欢快的曲调,优美的唱词,赢得在座听众的阵阵掌声。演出结束后,几个大学生,找到龚素清,询问她这样好听的表演唱是什么形式,龚素清告诉他们,这个叫四川清音。

还有一次,也是在演出结束后,有个观众就给龚素清说,你们这个形式得改改了,现在都不符合年轻人的口味了,可以加点说唱形式来唱嘛。龚素清说,咱们的四川清音不仅有节奏舒缓的,也有节奏畅快明朗的,如《黄继光》。话毕,立马来了一段,连珠儿似的唱词一个接一个的从口中蹦出来,又有节奏又有动感,真是好听到骨子里去了!

龚素清在中国发展基金会论坛表演照

只可惜,这样极具地方特色的小曲儿,爱听的人越来越少了。

每年,只要身体还行,龚素清就会到成都的各个小学,各个社区去演出。有时也会带上自己的几个小徒弟,龚素清教徒从来不收学费。在她看来,教孩子学清音,是不希望清音这条脉断了。不论是不是非遗的传承人,她都有责任做这件事。

龚素清徒弟邓月杉

,陪伴了龚素清53年的老伴,突然就离开了人世。曾经他弹琵琶,她唱清音的美好记忆,都只能留在脑海里慢慢想了。

龚素清演唱《扯袈裟》,蒋守文伴奏

一提起龚素清的先生,这位年过七旬的老人,谈话间处处洋溢着幸福。

龚素清和先生蒋守文的相识结缘于清音。1960年,已从戏剧学校毕业的龚素清被分配到了成都东城区曲艺队(现锦江区曲艺团)唱清音。彼时的蒋守文刚刚从龙泉调过来,也被分配到团里跟着周云老师练习乐器和曲艺创作。一次排练结束后,蒋守文找到唱清音的龚素清,找她要点清音的资料。龚素清很乐意,把自己整理的许多资料,都给了蒋守文。

接触的时间长了,龚素清打心眼里觉得这人不错。两个人渐渐地就确定了恋爱关系。“遇见他之前,好多人给我介绍男朋友,还有些大学生,我都没有心动。遇到他之后,和他谈恋爱五年,纵使我母亲反对,我也要和他这一起。”那个年代的自由恋爱不容易,但龚素清还是做到了。

结婚当天,龚素清和蒋守文“约法三章”:一不离不弃;二互不干涉;三先生只须读书写文,家里一切不用管。“三约定”定终身,一直到,蒋守文去世,龚素清还告诉给为她介绍老伴的人,“我们有约的,我们有约的。”

少年夫妻老来伴,先生的辞世,给龚素清一次剧烈的打击。她得了一场大病,在鬼门关走了一遭之后,她不气了,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她将先生未发表的书稿整理好,请人出版,也找到先生之前的学生,选出先生的绘画制成画作送给亲戚朋友。先生的遗愿,她都一桩桩,一件件认真地完成。

没有了陪伴,往后一个人的生活,她说她就像回到了少女时代。自由的安排自己一天的时间,白天她学习素描和绘画。不出半年,她就绘出《(成都版)清明上河图》,来采访的记者,研究的学者,踏破了她家的门槛。“我就是想留个老成都的记忆,没想到,大家伙儿这么喜欢。”因画出名,龚素清表现得很意外。“我的好多朋友都说我,唱清音没得好出名,画画倒还画出名了。”

龚素清铅绘《(成都版)清明上河图》局部

如今,坐在沙发上的这位,有着银白色头发的老人,看上去神清气爽,满面红光。每天她都把自己的日子安排的十分紧凑,学习、绘画、教唱清音,没事儿还八卦一下娱乐圈。龚素清说,她最喜欢的艺人是赵丽颖,喜欢赵丽颖干一行专一行的劲儿,这一点和她特别像,她相信在她有生之年一定会见到赵丽颖的。

96编辑器

蓉漂人物问卷

龚素清

四川清音传承者

Q:你为什么来成都?

A:本就是老成都人

Q:你最喜欢的一道成都菜?

A:火锅

Q:你最喜欢去成都哪个地方?

A:古镇

Q:你最钦佩的人是谁?

A:邹发祥老师、熊青云老师、刁玉文老师

Q:你目前的心境怎样?

A:平静、舒畅

Q:你最喜欢的一本书或是一部电影是什么?

A:《红楼梦》

Q:你的业余爱好是什么?

A:绘画

Q:你最看重朋友什么特点?

A:大气

Q:如果重选一次,你会选择做什么?

A:演戏

Q:如何用一句话形容成都?

A:美

Q:如何用一句话形容自己?

A:乐观、大气、胆大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