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大美川南行之一:在罗城古镇 体味“东方诺亚方舟”里的桃源生活

大美川南行之一:在罗城古镇 体味“东方诺亚方舟”里的桃源生活

时间:2020-09-25 03:46:50

相关推荐

大美川南行之一:在罗城古镇 体味“东方诺亚方舟”里的桃源生活

写在前面的话——

飘浮的晨霞,将太阳托举在天上,阳光洒满绿色的群山,山顶有一块稍显平坦的丘地。雨后初晴,叶更新鲜,花更明艳。一座船形的古镇,静静地“停泊”在这新叶明花的海洋里。

这就是中国惟一建在大山顶上的罗城古镇,被誉为东方建筑史上最浪漫的杰作——“东方诺亚方舟”。

罗城古镇,距自贡市160多公里。始建于明代崇桢元年( 1628年)。古镇主街道呈现出“船形”结构,保留着明清时代的人文风貌。1982年,澳大利亚人受古镇奇特造型的影响,依着古镇的整体模样在墨尔本建造了一座“中国城”,使得罗城名扬海外。

1992年,罗城镇被授予“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现场考察之后,大为惊叹,称其为“中国的诺亚方舟”。

罗城古镇建在川南的重重山岭之中,当地朋友为让我体味美好山景,特地多绕了几十公里山路。我坐在副驾驶位置上,一路用相机狂拍。

深冬的大山里,依旧是满目绿色,重重群山扑面而来、不停变幻着五颜六色,景色诱人。

突然之间,我是说那种——迅雷不及掩耳盗铃铃儿响叮当当仁不让之势的那种突然。眼前就突然蹦出一个令我万分惊讶的路标,上书三个血红大字儿——炮房村。

司机见状,猛地一脚刹车,将路标指给大伙儿看。

车厢里沉静片刻后,紧接着便暴发出一通歇斯底里的大笑。

众人纷纷摇头赞叹:“咯老子,这个村名是啷个高人起得哟,这......这也太嗨皮了嘛!”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1982年的某天,一架飞机在川南岷江流域上空盘旋。附近山民看着这个在头顶上转来转去的铁家伙,心头不觉纳闷:难道飞机也会没事干到处闲逛?其实,这架飞机当时是在进行航空测量。然而,当飞机飞过一座兀然隆起的高山时,机上测量人员惊讶地发现:就在这座山岗的顶部,居然呈现出一片巨大的船形建筑!

这一片巨大的船形建筑,就是藏在深闺人未识的罗城古镇。

那巨大无比的船,就是古镇的标志性建筑——船形街......

这是一幅古镇入口处的一幅山水画——古镇就象是一只大船。街面是船底,两边的房屋建筑是船舷,中部的戏楼是船舱,东端的灵官庙好似大船的尾篷,西端的天灯石柱恰似大船的篙竿,灵官庙右侧长22米的过街楼犹如船舵。

古镇坐落于山顶,建成船型。船首正对南方的岷江——意为罗城将如江河之舟,乘风破浪,前程锦秀。

据说,修筑这座小城的起因十分有趣。相传明崇祯年间,一位外地秀才到此地,看到当地民众苦于缺水的情形,便脱口吟诗一首——

罗城旱码头,衣冠不长久。

要得水成河,罗城修成舟。

于是,当地人纷纷捐资修建。其结果,就是这座山顶小镇横空出世。

古镇全长2000多米,宽约650米。主街道叫船形街,也称凉厅街。船形街两侧是木结构的长排旧瓦屋,临街一面的屋檐异常宽大,形成了叫做“凉厅子”的长廊。其支撑点,则是一百多根立在长条石柱上的粗大圆木。

街尽头的古戏楼,就是古镇的中心部份,在明清时又名“万年台”,是人们比武、唱川剧的地方。古镇曾拍摄过《海登法师》《中国变脸王》《四川茶馆》等连续剧。

中央7台的《再说长江》也介绍过船形街。

船厅街是古镇最热闹的地方,街前面两边就是船蓬一样的荫廊。有意思的是:这左边的荫廊地面统统高出街地面约一米;右边的荫廊地面则与街面齐平。

两边荫廊房面一样高,全是木结构,上盖小青瓦。

另外,这两排荫廊也各有区分:左边都是商铺,右边全是茶馆。茶馆里终日生意兴旺,有很多打麻将的镇上居民,还有不少人在玩当地特有的一种长纸牌。

这些人安闲地陶醉在自已的娱乐之中,没谁会注意往来的外地游人。

一张方桌,几把竹椅,一壶开水,几杯清茶......罗城古镇“船形街”街道两侧凉厅子下,一方一方的小空间连成一片闲逸的街景。

古镇的闲逸生活完全是原生态,在这里,没有谁会大发感慨地和你谈人生、谈理想;也没有谁会无端大发小资情调。

这儿的人们祖祖辈辈都是这样——与世无争,平静地生活着。

这里有的,只是带着浓浓川味的龙门阵,还有极富地方特色的长纸牌和阵阵茶香飘起的盖碗茶......这实在是一种平淡中的安逸。

你瞧:连小孩子也学着大人们坐在这里吹牛、聊天。

噢不,我说错了——当地人管聊天和吹牛,叫“摆龙门阵”(此话一定要用四川方言说出来才够劲儿)。

这俩位聊天的老者,见到我的相机,各自表情截然不同。那太婆竟然象少女一般用手掩蔽了自已的脸,不许我拍她;但那太爷则是一脸的灿烂,笑着直视相机。

拍完后,我笑着对老人说了一句:“祝您们二老身体健康!”便转身离去。

身后,传来了老大爷的回答:“后生娃儿,谢你喽!”

古镇很美,而且很纯朴。街边喝茶打牌的,很多是老年人,怡然自得的坐在那,让人感觉到这就是最原始的幸福。

罗城古镇的当地人,都很享受这一份悠闲。你看:这些大人们、小孩们,还有狗狗门......

真格是,新生活、各耍各。

空气有风吹过,分明带着一股子蜂窝煤燃烧时炝人的气味,弥漫其间。

不用刻意去嗅,游人可以从这混杂的气息之中,分辩出当地原汁原味的小吃香味。

和同伴拣了两个茶位刚坐下,便有一个肩搭毛巾、一手托碗、一手提壶的堂倌走过来,操着当地方言问一声:“师傅喝茶嗦?”

见我们点头表示同意,对方便麻利地摆碗,冲水。茶叶在小碗中旋转,立时扬起扑鼻的清香。

拿起茶碗盖子拂弄着漂浮的茶叶,任由那清香在眉宇间飘荡,享受着一种莫名的惬意和舒畅。

街道两边的屋檐下被称为“凉厅子”,在这里我们见到了最壮观的打牌场景——几百米长的街道两边,屋里屋外全是打牌的人,至少有上百桌。

当地人多数都打一种叫“乐山大二”的纸牌,围上去瞧了半天,硬是看不懂。

漫步古镇,到处都是人群——有喝茶聊天的,赶集卖菜的;算命、发呆、抱膀子看热闹的。还有外地游客拍照的、看稀罕的......

真格是:人生百态,此处尽现。

古镇上美食种类很多,虽然川人的口味以辣为主,但是辣椒和其他佐料放得轻重不一,也使得每一家的味道各不相同。罗城古镇除了豆花等小吃外,这里的牛肉和羊肉,无一不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最爱。

越是地道原始的美味,越能获取好吃嘴们的口碑。这一条当街的小吃店儿,随便人们任何时间来吃,它都是开张着的。

因为这里美食声名远扬,使得时下最火的电视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也曾专程来此拍摄。

足见古镇美食的魅力。

镇上老人,乡下闲汉,远方来客,团团围坐;一边喝着滚烫的茶水,一边打牌下棋,一边兴味盎然地“摆龙门阵”。上前细听,他们的话题无非是把这里当成了发表心灵感受的自由天地,把这里作为洽谈买卖、商议百事的绝好地界儿。

几位闲适的老者在玩长牌,这种在川南一带流行的娱乐工具,很受当地人的喜爱。

当地人玩耍时,喜欢叼着个烟斗或是用烟叶卷成的烟卷儿,足有半尺长......

这位正在用晒干的烟叶卷着手工雪茄的大哥,见我只是一个劲儿地拍他,便不满地说:“照照照,拍完没得?拍照不收费,但是你要买偶滴烟喽!”我并不抽烟,但瞧着人家卷的烟很长、也有趣儿,便摸出五元钱买下一根。

点燃,深吸一口。顿时被呛得眼泪哗哗淌,晕得满地找牙......

许是这里离大都市远了一些,所以这儿除了镇民们坐在船形街里喝茶、玩牌、聊天、经营着日用小商品外,当地民风民情,没有受到外界过多的影响。其实,这是古镇的庆幸——这里之所以得到良好的保护,正是得益于古镇偏远,没有过多的游人来打扰它。

川渝地区的腊肉,那可是在全世界都有响当当的大名儿。

瞧瞧——流口水了。

有木有?

在古镇,想要登高而望,拍摄罗城船形街的全貌,游人必须要爬上街头古庙的楼上。

不过,想上楼拍照,得交纳20元的人民币。

几百年来,罗城人在这不怕雨淋日晒的“凉厅子”里打牌、喝酒、饮茶;听小曲、掏耳朵、抽叶子烟......

真格是享尽了人间红尘之外,那一份浓浓的清福。

发现两只小狗狗在紧张对视——它们一条生于斯,长于斯;另一条则见惯了大城市的风情。此时,它们在认真打量着对方。

这条被拴着的小花狗,仿佛是当地的袍哥老大,一直在咆啸,仿佛在喝问:“天王盖地虎。你娃儿是啷个山头滴?” 那条穿花衣的小泰迪狗则不屑地时而四顾,时而回击两声嘶鸣,仿佛在娇声回答:“宝塔镇河妖。本小姐来自成都大码头。你抓子?(四川方言:你想干吗的意思)” 大花狗一声抱歉:“失敬失敬!” 小泰迪也回一声:“彼此、彼此!” 于是,两条小狗走到一起,摇摆着尾巴相互嗅个不停,立马成为了好朋友......

罗城逢双赶场,等到赶场时,周边的很多老百姓便会接踵而至。届时,沿街的凉厅子,好坏可真是“一椅难求”——全是喝茶和打牌的人。

茶水浓了又淡,我和同伴起身离开茶座。穿过戏楼和石牌坊下的通道,汇入赶场的人群,向上节街缓步前行。脚下的街道越走越窄,而至成了曲曲弯弯的小巷。

古镇随山势而建,小巷时起时落,宛若船在风波江上行,一会儿被抛上浪峰,一会儿被跌下浪谷。起落之间,石阶相连。

建构石阶的条石许多已被踩踏磨损,静下心来视听,似乎每一块条石都在展现着它们经年累月的沧桑,述说着古镇年深月久的传奇。

行走在老街里,细数斑驳的老墙、旧瓦,回忆那结悄然流走的岁月时光,这是古镇的一道风景线。

当地人们不会拒绝游人们的拍摄,任你游人随便看看、拍拍;他们自已则照样玩的不亦乐乎。

我甚至还想:当地人肯定会从心底里鄙视我们这些游人。他们也许会这样想——格老子,这大好的时光,不坐下来打牌喝茶,不会享受。这些城里的人们哪,真格是白活喽。

哈!

相机镜头里出现一个戴帽、留胡子,年龄五十多岁的人。对方抻出两个手指,冲镜头摆出个“V”形。

瞧他穿戴架式象是个“驴子”,可这条驴子乍一个人,驴友们呢?再瞧,他又象是当地人,可当地人不会摆出这种时髦的手势呀?

用四川话如何形容我此时的心情呢?

对了,该这样说:本少爷现在是搞球不懂喽。

哈!

这小姐弟俩正在街上玩耍,我在一旁用相机对他们悄悄拍照了好多张,但都不满意。

苦思半天,灵机一动,指着左前方,大喊——“快瞧,街那边是固啥子好东西?”

闻听,这俩姐弟的眼光顿时被吸引了过去。我借机按下了相机快门。

乍样,这小姐弟俩的表情,抓拍的还行吧?

瞧着这几位闲散地大摆龙门阵的老人,脑海里不由蹦出京剧《失空斩》中,那一曲诸葛亮的著名唱腔——

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凭阴阳如反掌博古通今/先帝爷下南阳御驾三请/算就了汉家的业鼎足三分。 官封到武乡侯执掌帅印/东西战南北剿保定乾坤/周文王访姜尚周室大振/汉诸葛怎比得前辈的先生。 闲无事在敌楼我亮一亮琴音/我面前缺少个知音的人......

快瞧呵,发现一位打牌老人长了一双罕见的长寿眉。相书上讲,凡长有这样的长寿眉者,准是位老寿星。

你瞧——老人家的白胡子、白眉毛,多长。

啧啧啧!

这小狗狗跟随主人走天涯哟,一副见多不怪的模样——

镜头里出现了3个坐着休息的游客,发现那美女手拿的相机和我的一样——真是猩猩相惜呵,这也是个发烧友。于是,彼此相视一笑。

我们去的这天不是赶集的日子,人不多。走的有点儿累了,于是选一个喜欢的茶馆,叫上一壶茶,入坐品品茗、感受小镇的闲逸生活。

回味曾经的依稀记忆,真是件美好的事儿。

当地人说,来古镇一定要喝这儿的茶,茶是井水泡的,味道好得很。花十元人民币,泡上一杯当地的大叶子茶。轻啜一口,咽下。

顿时,一股子热流涌入嗓子眼儿里,缓缓流入腹中,满口生香。

瞧这位妇女——买菜回家途中,竟然也被牌桌吸引,站着直瞧,走不动了。由此可见当地人是多喜欢玩牌。

凉厅街的一边是人声鼎沸的小吃摊,串串香、豆腐脑、热豆花等摊前香气四溢,人头涌动。另一边。则是熙熙攘攘的茶馆,打字牌、打麻将、喝茶、聊天,不亦乐乎。

罗城古镇的小吃不少,游人也不少。

哇——这是啥子哟?

著名的四川麻辣鹅,这可是一道美味可口的川菜系的小吃。色泽红亮,肉质耙嫩,麻辣爽口,味香醇厚。

瞧瞧手表,已经是中午时分了。于是,我们选择了这家名叫“吴四羊杂汤”的小店,做为填充肚子打尖的地方。

餐馆内人声鼎沸,菜香扑鼻,顿令我们满口生津。罗城民风淳厚,风味小吃众多,如羊肉汤、八宝饭、熨斗粑、盐酥饼……掰着指头竟然没数过来。

不禁感叹:罗城不光是文化之“城”,也是美食之“城”。

点一个回锅肉,一个炒腰花,一个青菜汤,还有炒青菜。

在中国的几千年历史长河之中,罗城的历史不算十分悠久,它始建于明朝崇祯年间,成型于清代。当初,这里只是一处军事要地,古镇西边的营盘山驻扎着政府大兵。

在那个年代,当地土著还被视为“西南夷族”。

罗城数百年来,一直就这样默默地生存着。直到某一天,它突然出现在世人面前,吸引着人们的惊讶目光......

上海世博会期间,一段长约3分钟的罗城古镇影像资料,还有几十张反映罗城古镇民俗宗教文化的照片亮相中国馆的小城镇展区。与全国的14个古镇一起,在展区主屏幕上循环展示。

这也是乐山市唯一进入世博会中国馆参展的民俗宗教文化小城镇。

听说古镇曾有一座著名的南华宫,也叫广东会馆。向当地居民打听,得知:在镇外山坡边的菜地里。

走出镇子不多远,但见田野里有一对石狮子。这两只石狮相距十多米,造型威猛雄浑,雕刻精湛,人称“西南第一石狮”。它们背对古镇,头朝河岸,脸微微侧对,目光似乎在互相招呼,又似乎在共同向往远方。

如此看来,当年石狮子的背后,定有一座气势恢宏,香火鼎盛的大庙。 向当地人求证,果然如此,石狮子的背后一大片土地,当年都是庙宇。经过多次战乱,最后消失在文革一场大火之中。

只剩下这两只孤零零的巨大石狮,默默地见证着古镇当年的辉煌。

踩着青石板的宽街窄巷,观赏绿树掩映下的青砖灰瓦。明花映衬中的白壁粉墙,既觉似在故园信步,又如在天街云游。那些青石构筑的台基,那些古砖建造的高墙,虽然许多已经风化,图案斑驳,却正在向我们默默讲述着古镇源远流长的历史……

其实,在罗城古镇闲逛,遇见的正是整个川渝地区的缩影——那是一种闲散而又充满烟火气息的秀丽画卷。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