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重庆鲜有人知道合川三汇坝深山中藏着中国矿业大学历史

重庆鲜有人知道合川三汇坝深山中藏着中国矿业大学历史

时间:2019-08-22 22:29:31

相关推荐

重庆鲜有人知道合川三汇坝深山中藏着中国矿业大学历史

三汇坝距离重庆主城60多公里,群山环绕,下高速后的省道九曲十八弯。虽然有些偏僻,但三汇镇上的居民有专属于他们的独家记忆:近半个世纪前有一所上千人的大学矗立在坝子一侧的白岩山上。镇上的老人说,“来的都是北京的高级知识分子,我们小时候经常上山和他们一起看露天电影……”

除了三汇坝的居民,合川区以及重庆主城鲜有人知道,47年前有所规模宏大的高等学府,突然“降落”在川渝的深山之处。在华蓥山南麓办学后,这所大学又迅速迁出……

半山腰俯瞰矿业大学旧址

斑驳的墙体掩盖不住矿业大学当年的辉煌

谜团

北京高等学府为何迁至三汇坝?

三汇坝,现名三汇镇,位于重庆合川东部华蓥山南麓,因老龙河、榆钱河、蒿枝河三条河流在此相汇而得名。从重庆主城区驱车到三汇坝,车程大概是一个多小时,还没下兰海高速,山区已是浓雾重重。

中国矿业大学的旧址,便坐落在被迷雾笼罩的三汇坝白岩山上。

如今长满杂草的地方,也许就是当年矿业大学的学生读书的校园。

当年的教学楼,如今成为某国有集团的办公楼。

以襄渝铁路为界,山下的小镇车水马龙,山上的学校部分旧址还住着一些煤炭行业的退休老人,大部分房子的门上还挂着老式挂锁,门庭冷落。

当年岩石裸露的山体,如今已经郁郁葱葱,半圆房顶有点像苏氏建筑的感觉。学校旧址的屋顶上,水泥瓦片长满青苔,无论是教学楼还是实验楼,屋内早已落满灰尘。采用干打垒方式建成的建筑群错落有致,石条砌成的步梯连接着一幢幢教学楼、宿舍、办公楼。两位留守的老人在楼道上推着石磨,磨豆子、做豆花。

有的建筑里仍有人居住

坏掉的门窗和墙体上长满的藤蔓植物让这里充满沧桑

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走过这个旧址中的建筑,勉强找到80年代的饭票以及搪瓷脸盆和杯子等老物件。而关于1970年到1982年之间的历史痕迹,已经难以寻找。

此前在三汇坝学校任职,目前已经退休的郭伟介绍,要了解中国矿业大学这段历史,绕不开的是那个特殊年代“华蓥山煤田大开发”大背景。

曾经在中国矿业大学担任过保卫干事的郭伟回忆当年的情况。

三汇坝是因煤兴盛。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华蓥山煤田开发初具规模。1969年,中央发出了“开发华蓥山”的号召,华蓥山煤田进一步得到开采和利用。当时的南、北、中三段分别建成了三个矿务局。郭伟介绍:“迁到三汇坝前,学校的名字叫北京矿业学院,是当时北京学院路著名的‘八大学院’之一。为了做好服务‘煤田大作战’工作,1970年,学校迁至四川省合川县三汇公社,更名为四川矿业学院。”

历史

70年代的三汇坝小镇,热闹非凡

老重庆的说法,没有山就没有坝。在重庆这片丘陵低山区里,坝就是平地。但当时的四川矿业学院并没有修在三汇坝的平地上,而是选择建在白岩山的半山腰上。

一块有点倾斜的牌子标明了矿业大学旧址的方位。

楼顶的青苔略显沧桑

8月30日,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到旧址探访时,山下的襄渝铁路复线上,火车不时呼啸而过。要上山去找学校旧址,必须跨过襄渝铁路的老铁轨。

三位学校原来的职工、教授介绍说,1970年襄渝铁路建设如火如荼,铁轨路过三汇坝正好在半山坡。学校的选址也带有时代的烙印:学校的位置“要站在革命的路线之上”,哪条路是“革命路线”?就是这条横穿而过的襄渝铁路。

曾经的学生宿舍楼,如今无人居住已破败不堪。

1970年5月15日,北京矿业学院首批教职工及家属从北京的永定门火车站,乘专列来到三汇坝。参与铁路建设的工人、民兵、采矿的矿工,再加上近千名从北京而来的高级知识分子汇聚在一起,山沟里的三汇坝一时热闹非凡。

如何白手起家,重新建校?已经退休在合川的陈志远老人回忆,他是1971年9月开始参与建校。“第一年没有房子,近千名北京来的老师、职工住在牛毛毡搭建的棚子里,冬冷夏热。当时学校招了几百名当地民工,组成民工营。教授、老师、职工、民工都一起干活。建校园、建房子首先要水泥,老师们正好是相关专业,我们就先建水泥窑,在最原始的土泥窑里烧制水泥。没砖,就用山上的石灰岩碎石;没瓦,就用水泥做水泥瓦。就这样一点点把一所大学垒起来了。图书馆、教学楼、办公楼一样不少,最后统计,我们在半山腰建的建筑规模达68000平方米。”陈志远老人回忆,他当时就在民工营。

曾经的学生宿舍楼,虽然已经废弃,但仍能找到一些当年的痕迹。

当年的学生宿舍楼,如今已经废弃。

1973年学校基本建成,23岁的陈志远留在学校机械系进修。

回忆

露天电影和舞会是三汇坝人的独家记忆

“我记得1972年9月,学校还在建楼,那个月整整下了20天的雨,当时我们住的宿舍,水排不出去,积水十多公分,我们就拿砖块把床垫起来,睡觉时被子都是湿润润的。”陈志远回忆说,如今已经很难想象当时条件的艰苦,“物资也十分匮乏,吃的少,但我们学校有水泥啊,当时水泥对普通群众来说是稀罕物,我们就拿水泥和群众换些物资,有时还能换到一点肉。”

曾经的教学楼,和操场上的篮球框都已经废弃。

就这样,从北京迁至三汇坝的教职工硬是在深山里建起了一座像样的大学,为教职工生活和招生教学创造了条件。随后,矿院面向矿区办学,边建校边教学。

1977年,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复。那一年,云南的张人伟考入四川矿业学院,成为“深山大学”的第一批正式大学生。

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通过中国矿业大学学生组织的“矿世崎缘”调研团队联系上了张人伟。如今,他已经成为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教授。

“《冰山上的来客》、《多瑙河之波》、《大河奔流》……”三汇镇上的老人和张人伟教授回忆,当时学校经常放露天电影。每到周末,坝上的孩子和居民都成群结队到学校看电影。学校偶尔组织的舞会,是那个年代坝上的年轻人唯一能追求得到的时髦。

那时的娱乐中心,每周都会放电影。每当此时,就是当年整个地区最热闹的时候。

曾经的学生宿舍楼,如今已成危楼。

张人伟教授回忆,1977年高考半年后立即进行了1978年高考。此时,风云散尽,那年学校提出在江苏徐州重建的要求已经被中央通过。搬迁至徐州的工作陆陆续续进行了4年,到1982年才全部迁出,期间约有100位重庆本地教职工未随学校搬迁,选择留在合川或重庆。

1988年,学校更名为中国矿业大学。留在三汇坝白岩山上的学校旧址,由川煤五处和十处改成后勤住房,安置退休人员。

封死的窗户里长出了绿色植物

当年的学生食堂,在某单位接手后依然是大家的就餐地点。

从1970年由北京迁至三汇坝,再到1982年搬迁至江苏徐州新校址,中国矿业大学十余年间留在这座山上的历史痕迹,已经慢慢被时间覆盖……

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 江飞波/文 钱波/图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