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深化文旅融合 决胜脱贫攻坚——贵阳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展示省会作为

深化文旅融合 决胜脱贫攻坚——贵阳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展示省会作为

时间:2019-09-20 20:45:23

相关推荐

深化文旅融合 决胜脱贫攻坚——贵阳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展示省会作为

脱贫攻坚,在中国是一个持续了2000多年的梦想。

而今天,在贵州贵阳,成为激动人心的图景。

“贵阳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全市剩余6119户、13564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5月13日,贵阳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贵阳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晏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

纵观历史发展痕迹,“全部脱贫”其分量非同小可。

这是一个“省会城市”对人民对国家的铮铮誓言,这是一个“省会城市”做表率的脱贫奇迹,这是一个“省会城市”不负韶华、决胜脱贫的时代业绩。

一路走来,贵阳扛起“脱贫攻坚”的重任,发挥“省会城市”领头雁的作用,掀文化旅游之“潮”,造美丽红利于“民”,在壮丽的时间交响曲中,把决胜脱贫的时代业绩,书写在希望无限、前程似锦的多彩大地上,用全面小康的优异答卷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省会城市的战略抉择 推动文旅融合深度发展

“文化因旅游而兴盛,旅游因文化而精彩”,两者相得益彰,融合共生,是新时代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

在贵阳,“文旅融合”种子早就在酝酿。

作为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悟道入圣之所、布道讲学之地,贵阳是心学弟子向往的精神家园、心学圣地。贵阳生活着汉族、苗族、布依族等49个民族,民族文化悠久璀璨,多姿多彩。

立足文化资源,根据《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性质的定位,贵阳提出打造成为以生态为特色的“世界旅游名城”“全国山地旅游目的地”“西南地区和全省旅游集散服务枢纽”。围绕这一目标,贵阳市提出了“双核三带八区”的旅游格局。同时,在贵阳市出台的《关于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是贵阳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关键之年。

新一轮角逐,贵阳逐梦“诗与远方”步伐更加铿锵。

按照“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要求,紧扣“一品一业、百业富贵”发展愿景,加速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深化文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打造以生态为特色的世界旅游名城,通过举办文旅节庆活动,大力开展文化、文物和研学旅游,大力发展文化体验旅游,加快推进对外通道建设,以文旅产品与国际时尚高端消费品嫁接强化贵阳元素的世界表达等一系列措施,走出一条具有“贵阳特色”的文旅融合发展道路。

联袂拓展文旅格局——

在贵阳市云岩区,开展“清明茶祭王阳明”“红色文化漫步游”等系列“文化+旅游”特色品牌活动,打造阳明祠、文昌阁、方舟戏台等文化地标,全力做好文旅融合“大文章”;在南明区,挖掘甲秀楼文化和阳明文化等,强化文化品牌建设,不断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在观山湖区,以打造“爱心文化、民族文化、时尚文化、公众文化”为重点,春节灯会庙市和“爱心观山湖”旅游文化节成为亮点;在花溪区,大力挖掘和发展历史名人文化、孔学堂国学文化、少数民族风情文化;此外,乌当区、白云区走农文旅融合之路,息烽县推进红色文化创新发展、修文县打造“阳明文化节”……各地文旅融合个性鲜明,彰显着多彩的故事内涵,全市文旅融合大格局逐步成型。

巧妙注入文艺灵魂——

通过“发现”和“嫁接”红色文化、民族文化和生态文化等特色资源,贵阳加大培育高品质复合型文化和旅游“名优产品”,把文旅产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之一。针对已建旅游项目,通过延伸挖掘景区(点)内涵,融入贵阳特色文化元素,推动传统技艺、非遗项目展示、文化演艺活动等走进旅游景区,打造古与今、内与外、文与景的和谐之美。

如今,除甲秀楼、孔学堂、青岩古镇、天河潭、阳明文化园外,多彩贵州城、时光贵州、方舟戏台、新光里、302贵铝工业原址文创园、板桥艺术村等景区(点),讲述着贵阳多彩故事,成为贵阳市旅游打卡新地标。

传承创新非遗力量——

积极探索“非遗+扶贫”模式,将“非遗扶贫工坊”作为文旅扶贫的重要任务。贵阳市文化和旅游局要求各区(市、县)文化和旅游局切实抓好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摸查和认定,抓好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管理,实现上下联动,推动非遗工坊健康发展。同时,贵阳市文化和旅游局经常深入工坊调研指导,帮助工坊解决实际困难。此外,联合贵阳市扶贫办将认定的“非遗扶贫工坊”纳入脱贫攻坚项目库,录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予以管理,贵阳市文化和旅游局也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帮助“非遗扶贫工坊”强化技能培训、提升产品品质、扩大产品销售。

观山湖区金华镇11村民组的“蓝花叙事”,通过活态传承古老文化视像、古法绘染技艺,以本土手艺人参与研发、绘染为基点,向世界传播贵州民间艺术价值。目前,“蓝花叙事”工坊主要产品有蜡染、印染、扎染、刺绣艺术品及生活用品,包括家居用品、服装、配饰、箱包等,开发的手工艺产品有100多种2000多件,文创产品年产值达到100多万元。

清镇市犁倭镇河溪村后山坝的华雅艺创工坊,该工坊就开始生产,产品主要采用石雕、玉雕、木雕、蛋雕等技艺,开发茶具、文房四宝等非遗文创产品,现在在贵州省博物馆等相关景区已有6个销售点,带动周边村民18人就业,有10名徒弟已经能够独立操作,目前年产值可达120万元。

此外,花溪区的梅子留香民族工艺品工坊,乌当区的谷金村蜡染刺绣工坊等一个个非遗工坊,在全市文旅扶贫中贡献着不可小觑的力量。

“明显感觉贵阳变了,变得更加时尚靓丽,也更加有故事底蕴,值得细细品味。”这是许多外地游客的重游感受,更是贵阳人的直观感受。

如今,贵阳成为游客心向往之的“诗和远方”。

省会城市的责任担当 精准施策推进旅游扶贫

民生是贵阳决策层一切行动的最大主题,如何更进一步让贵阳旅游产业造福于民?

勇立时代潮头,科学研判形势,贵阳市在“精”“准”“施”“策”上下力,聚焦高质量发展,围绕旅游产业带动、文化扶志扶智,持续以“乡村旅游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和延伸、文旅消费扶贫、对口驻村帮扶”为抓手,精准施策,完善文化旅游配套设施,充分发挥文旅扶贫“扶志扶智”和旅游带动扶贫作用,推动旅游扶贫向纵深发展,为发起总攻夺取全面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在“精”上做谋划——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科学编制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扶贫规划,优先考虑全市20个低收入特别困难村和100个低收入困难村,充分利用旅游资源普查成果,因地、因时制宜培育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乡村旅游品牌;

突出乡村特色,坚持“一村一品”“一家一艺”“一户一特”,合理定位乡村旅游主题。

实施景区带动,开展景村共建扶贫工程,推进3A级以上旅游景区、3A级以上乡村旅游点、三星级以上酒店及大型观光农业等旅游项目建设。

完善基础设施,整合“组组通”公路、“四改一气”及“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等项目资金,优先支持贫困村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标准提升,按照相关标准,指导贫困地区开展乡村旅游村寨、乡村旅游客栈及经营户(农家户)评级定档工作,底前,力争评定标准级以上乡村旅游村寨、精品客栈和三星级以上乡村旅游经营户100家以上。

在“准”上下功夫——文旅扶贫“扶志扶智”

破除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瓶颈制约,打造市区“十五分钟文化圈”、城乡“十里文化圈”,做到低收入困难群体在哪里,公共文化服务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守住用好各类文化阵地。

通过知识讲座、远教课堂、能人论坛、专家技术指导等渠道,帮助群众“白天劳动,晚上充电”,使他们的观念“转”起来,脑袋“富”起来。

同时加大优秀文化产品供给,持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通过持续举办各类文化惠民活动,满足群众精神需求;继续推动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学校、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公共文化设施、体育健身设施免费向群众开放。

在“施”上做文章——“消费”和“文旅”牵手

将“消费”和“文旅扶贫”牵手,不断创新消费业态转型升级,解决卖得好问题,实施商旅文会欢乐购、商圈商街超级购、线上线下便利购、展会展销实惠购、筑城夜间活力购等五大购物板块。今年以来,全市共举办大型促销活动50余场,累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47.18亿元,同比增长4.6%,极大地带动了全市及全省产品销售,助推脱贫攻坚。

在“策”上重实效——对口驻村帮扶

持续3年推进同步小康驻村,从市县乡选派干部组建成“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实现贫困村全覆盖。

深入推进“部门帮乡、支部结对、干部驻村”工作,定期下发驻村工作要点,指导驻村干部认真抓好驻村工作,当好基层干部群众的政策宣传员、致富领航员、矛盾调解员、民生服务员和党建指导员。

除了自身的脱贫攻坚,贵阳还强化省会城市的责任和担当,聚焦贵州省委挂牌督战的“9+3”贫困县精准发力,以集中攻坚、稳定脱贫为工作重点,大力实施“六大帮扶工程”,持续推进“9+3”对外帮扶工作,重点帮扶带动望谟、纳雍、紫云3个深度贫困县脱贫摘帽和水城、长顺、罗甸、普安、天柱、剑河等6个受帮扶县剩余贫困人口脱贫,带动印江、镇宁、麻江3个贫困人口清零县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

精准施策齐发力,贵阳旅游逐步向高端发展,产业向惠民倾斜,成果向群众普及,让贵阳人民逐渐向小康生活迈步。

省会城市的精彩答卷 迎旅发共享脱贫成果

天地之气,其会也有时;山川之灵,其发也有机。

以“深化文旅融合,决胜脱贫攻坚”为主题的贵阳市第十一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将于9月29日在阳明文化发源地、心学圣地——修文县玩易窝遗址公园举行,这在贵阳文化旅游发展史甚至城市历史上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

“知行合一”是阳明心学的核心,也是贵阳城市精神的核心。贵阳按照“知行合一”的高标准,深入贯彻中央、贵州省委省政府关于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研究分析“十四五”时期贵阳文化旅游发展的形势和任务,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充分发挥生态气候和创新优势,进一步唱响“爽爽贵阳·消费天堂”品牌,推动文化旅游业快速、持续增长。

连续举办十届旅发大会以来,贵阳已逐步形成“举办一届旅发大会,打造一个旅游精品,助推一地经济发展”的发展模式,提振文化旅游发展的精气神,走出了一条文化旅游产业后发赶超、厚积薄发之路。

笔者从贵阳市第十一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新闻通气会了解到,此次活动将以现场观摩、文艺汇演、主旨演讲等形式展示贵阳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成果——

现场观摩融合典范。将推出农旅融合典型代表亲亲田园,文旅融合典范阳明文化园龙冈书院和玩易窝遗址公园,并邀请嘉宾现场观摩。

推出丰富多彩旅游活动。在旅发大会召开前后,共推出10项子活动,阳明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推介会已于8月18日在阳明文化园龙冈书院举办;贵州省摄影家协会“摄影大篷车下基层”暨“奋进贵州·知行修文”摄影创作(展览)活动、阳明文化文创产品设计大赛及展出活动正在举行;贵州猕猴桃产销对接渠道构建培训会暨贵阳农民丰收节、亲子趣味马拉松活动、全民阅读展示活动、修文县“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特色产品)展、文艺展演活动、修文县第三届乡村旅游发展大会、表彰大会等活动正有序推进。

从贫困到奔向小康,省会城市实现完美逆袭,如期交出一份无愧于时代、让全市人民满意的精彩答卷——

旅游人数增长21%

全市接待旅游者2.29亿人次,比增加0.41亿人次,增长21%。

旅游业总体收入增长26%

全市旅游业总收入3098亿元,比增加641.44亿元,增长26%。

乡村旅游收入同比增长20%

全市接待乡村旅游游客8684万人次,实现乡村旅游收入180亿元,同比增长20%。

旅游直接就业人数达153107人

全市旅馆业、星级饭店、旅游景区、旅行社等旅游企业的旅游直接就业人员达到153107人,带动间接从业人员435241人。

,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

言必行,行必果。

在绵延无尽的历史长河中,时间的刻度往往因其记载的重大事件而别具意义,发展的高度往往因为把握机遇而与众不同。置身新时代,敢领风气之先的贵阳、勇当排头兵的贵阳,终在澎湃省会城市新动能、担当省会城市使命中,昂起贵州经济龙头,在脱贫攻坚战中告捷。

责任编辑:邹琴 郭凌志

来源:中国旅游报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