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1908年浙江普陀山寺庙老照片 法雨寺玉佛殿与普济寺全景

1908年浙江普陀山寺庙老照片 法雨寺玉佛殿与普济寺全景

时间:2021-11-12 05:41:01

相关推荐

1908年浙江普陀山寺庙老照片 法雨寺玉佛殿与普济寺全景

潮音洞口朝大海,呈张口状。日夜为海浪所击拍,潮水奔腾入洞口,势如飞龙,声若雷鸣,故名潮音洞。涨潮时倚岩俯视,仿若蛟腾足下,险怪百出。若遇大风天气,浪花飞溅,浪沫直冲“天窗”之上。如是晴天,洞内七彩虹霓幻现,叹为奇观。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御书“潮音洞”刻于洞壁。图为普陀山潮音洞。

法雨寺又名后寺,坐落在普陀山白华顶左,是普陀山三大寺之一。法雨寺创建于明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兴修大殿,并赐“天华法雨”匾额,故得今名。现存殿宇294间,计8800平方米。中轴线上前有天王殿,后有玉佛殿,两殿之间有钟鼓楼。后依次为观音殿、玉牌殿、大雄宝殿、藏经楼、方丈殿等建筑。图为法雨寺玉佛殿。

法雨寺创建于明万历八年,因当时此地泉石幽胜,结茅为庵,取“法海潮音”之义,取名“海潮庵”;万历二十二年改名“海潮寺”,三十四年又名“护国镇海禅寺”。后毁于战火。清康熙二十八年,普济、法雨二寺领朝廷赐帑,同时兴建;后法雨寺的明益禅师又孤身入闽募资,历时三年,将所募财物用以建圆通殿,专供观音佛像,两年后又建大雄宝殿,供诸菩萨。图为法雨寺玉佛殿内三尊石佛。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清朝廷又赐金修寺,修缮大殿,并赐“天华法雨”和“法雨禅寺”匾额,因改今名。同治、光绪年间又陆续建造殿宇,成为名动江南的一代名刹。寺内还建有安养院,老年僧人在此颐养天年。1983 年,法雨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图为普陀山法雨寺大殿 。

在普陀山梅岭峰梅福庵西行不远处,一片开阔的山顶平台上,有一对看似摇摇欲坠,实则稳如磐石的巨石——磐陀石,相传这里就是观音大士的说法处。图为普陀山磐陀石。

普济寺又名前寺,坐落于灵鹫山麓。它的前身是“不肯去观音院”。唐大中年间(847-859年),日僧慧锷请五台山观音像归国,因风阻上岸与山民张氏在潮音洞上共建此院供奉观音。后梁末帝贞明年间(915-9),由“不肯去观音院”扩大为寺。宋代先后改名为“五台圆光寺’’与“宝陀观音寺”,香火始盛。图为普陀山普济寺大殿。

明世宗嘉靖年间,普陀山的寺庙被毁,宝陀观音寺也未能幸免。明神宗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朝廷派太监张千来山扩建宝陀观音寺于灵鹫峰下,并赐额“护国永寿普陀禅寺”,寺庙规模宏大,一时甲于东南。1669年荷兰殖民者入侵普陀,该寺除大殿未毁外,其余均荡然无存。1699年修建护国永寿普陀禅寺,并赐额“普济群灵”,始称“普济禅寺”。图为普陀山普济寺全景。

普济寺东南,海印池旁立有普陀山三宝之一的多宝塔(普陀山多宝塔)。元元统年间(1333一1334年),普陀山僧孚中托钵江南,见姑苏盛产美石,便立志建塔。他住持宝陀观音寺(即今普济禅寺),以勤俭简朴著称,为兴建名山道场;多次外出云游募化,得到江南诸藩王隆重接待,太子宣让王等出资建造多宝塔;故又名太子塔。图为普陀山太子塔。

塔全用太湖石砌成,呈方派共五层,高32米,塔取《法华经》多宝佛塔之义定名。桃台石栏柱端刻有护天神狮及莲花。座基较宽,平台的转角处及四周栏下饰有螭首,作张口吐水状。图为普陀山太子塔。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