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打造“永远不走的工作队”——工信部定点帮扶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打造“永远不走的工作队”——工信部定点帮扶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

时间:2019-11-25 14:23:22

相关推荐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打造“永远不走的工作队”——工信部定点帮扶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

“俺们村的新支书,是从北京来的,别看人年轻,特别能吃苦,跟俺们同吃同住,教给俺们新东西,带俺们过上好日子。现在村头都没有闲逛打牌的了,大家干起活儿来精气神十足!”

“老百姓或许说不太清楚那些复杂繁多的政策名词,但是被问到扶贫以来生活的改变,都发自肺腑地感谢党。把自己放低一些,让每个人有尊严地生活,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总是可以用真心换真情的。”

一段是对村民的随机采访,一段是扶贫干部在微信朋友圈里发的个人感悟,构成了记者在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采访期间所见所感的最深记忆。

洛宁县地处豫西山区,是工信部定点帮扶的国家级贫困县。七年来,工信部积极发挥行业优势,在民生改善、产业培育、网络发展、智力帮扶等方面给予洛宁县精准帮扶,取得了显著成效,洛宁县已于5月脱贫摘帽。各任挂职干部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使命,扎根洛宁、融入洛宁、奉献洛宁,很好地履行了驻地帮扶职责,将工信部的帮扶措施落到实处,打造了一支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

教育突破强信心

传承“永不调离的帮扶队”

“我们洛宁学子终于踏进清华的大门啦!”今年高考成绩一出,洛宁人的微信朋友圈就沸腾起来。

采访期间,记者听到人们谈论最多的就是洛宁县第一高级中学的雷依礼以704分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建筑系录取,结束了洛宁县自1977年高考恢复以来没有清华生的历史。

“要知道,去年我们洛宁一高理科第一名的成绩距离哈工大还有9分。”洛宁一高校长于元伟感慨地说,“我们的老师和同学都真心感谢杨县长这一年来的帮扶,名校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洛宁教育的未来有希望了!”于校长感激的杨县长是工信部选派到洛宁县的挂职扶贫干部杨桅,现任洛宁县委常委、副县长。

杨桅原任部属高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基础学部党总支书记,高校出身的他一来到洛宁县,就格外重视基层教育。通过调研走访,杨桅发现这几年洛宁县通过激发内生动力,教育落后的局面得到了很大改观,但教师队伍整体水平还是与全市平均水平差距较大,高科技人才严重不足,乡村专业人才流失严重。

“想要继续提升,光靠自己肯定不够,还需要解放思想、突破壁垒,争取国内最优秀的教育理念、教育资源为我所用。”杨桅结合工作实践,决定探索打造“高端人才﹢高校群”的教育扶贫模式。

推动哈尔滨工业大学与洛宁县签署“教育帮扶合作协议”,涵盖师生互访、培训交流、结对互助、科普教育、参观游学、讲座报告、社会实践、爱心助学等;多次邀请教育专家团队来到洛宁,推动洛阳师范学院、河南科技大学、洛阳理工学院与洛宁县签署“美育教育实践实习”合作协议;与北京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一系列举措纷纷落地,形成了高校群协同帮扶的合力。

“如果不是杨县长在考前亲自来到学校给我们鼓劲加油,我们可能连憧憬名校的自信都没有。”今年已确定被哈工大录取的洛宁一高学生王梦鸽对记者说。“杨县长带着我们的老师到哈工大附中学习经验,联系哈工大为学校建立了阅读角,还联系企业为高三学生捐赠了护眼灯……”于校长说,“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工信部坚强有力的帮扶,希望这支工作队永不调离!”

除了县级帮扶,工信部挂职干部在乡村义务教育扶贫上更是不遗余力。

北大博士毕业的朱贵之,就来到了洛宁县,先被派驻到国家级贫困村兴华镇董寺村担任村支书助理,在此后的日子里,董寺小学就成了朱贵之的心中牵挂。去年6月,他邀请北京大学“润知计划”公益团队为董寺小学援建了一座“润知图书馆”,捐赠图书2000余册。“做梦也想不到俺们学校能有图书馆,孩子们高兴得就像过节一样!”董寺小学校长胡志兴动情地说。朱贵之还积极对接部原材料工业司资助董寺小学优秀贫困学生12人,捐赠智能电子平板设备6台、书包文具100套。

挂职小界乡石窑村村支部副书记的关子霄联系部电子信息司协调相关企业为洛宁县乡镇中学和小学捐赠了两个“学习中心”(每个学习中心配置45台教学用计算机及其配套系统和课程)并提供教师培训,总价值约80万元;改造洛宁一高15间教室照明设施,价值约20万元。在部人教司和机关党委的支持下,石岚在挂职马店镇关庙村党支部副书记期间联络部教育与考试中心为马店镇中学捐赠衣柜,在疫情期间为封闭住校的学生解了燃眉之急。

近年来,工信部将部属高校附小、附中的29门优秀课程共享给洛宁县中小学,使洛宁县农村偏远地区学校开足开齐了国家规定的课程,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工信部为洛宁县在改善中小学教学条件方面共投入资金80万元,资助49个农村学校釆购并安装交互智能班班通终端设备55套,受益学生达1500余名。

党建引领润民心

打造“永远不走的工作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扶贫开发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

杨桅认为,党是领导一切的,在脱贫攻坚中必须发挥更大作用。“基层党组织强不强直接决定了脱贫攻坚的成效。我们按照强组织、筑堡垒、压担子、指路子、选苗子、搭台子的思路,构建了‘党建引领﹢带头人’的党建扶贫模式。”

工信部的党建帮扶团队与洛宁县12个村的党支部结成对子,通过沟通交流、走访调研、党建培训、爱心捐赠等方式提升基层党支部的战斗能力和内生动力。,共投入资金120万元用于4个行政村的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改善基层党组织办公、党员活动场所,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

给钱给物不如建强支部,挂职干部们发挥各自所长,让一个个“软弱涣散”的村级党组织实现了“凤凰涅槃”。

走入董寺村,脚下是平整干净的水泥路,一侧烟田的烟叶长势正旺,放眼望去不远处一排排太阳能发电板闪着光,每走几步就会被路旁红色的党建指示牌和党报党刊阅读栏所吸引……“就在三年前,我们村还是人人避而远之的恶霸村。”董寺村村主任程相涛边走边跟记者介绍着村史,很难和眼前片片翠绿洁净、处处安详和谐的景象联系起来。

“挂职这两年,我参与并见证了董寺村从‘软弱涣散后进村’到‘乡村振兴示范村’的转型。”朱贵之一入村就把抓党建放在了第一位,“老百姓最需要的是看到真真切切的变化。我们先是自下而上推选出村民满意的村干部,选优配强‘领头雁’,随后率先垂范,高标准规划建设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三新’大讲堂和家风家训馆,营造百姓出门可见的党建宣传氛围,潜移默化,以党心润民心。”两年间,董寺村成功实现了由“乱”到“治”。“桃源真实见,党领兴万业。现在其他省份的党支部都来我们这学习参观呢!”程相涛自信地说。

“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是石岚挂职的关庙村的一大特色。关庙村盛产金珠沙梨,据石岚介绍,为了更好地发挥产业优势,关庙村成立了金珠沙梨协会党支部,并提出“关庙村党支部﹢金珠沙梨协会党支部”的“双支部”驱动模式,探索建立了将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所有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的“双培养”工作机制,使党支部真正成了发展产业、带民致富的“主心骨”“领头羊”。

关子霄挂职的石窑村是深度贫困村,去年刚刚脱贫出列。到达石窑村要经过一段弯曲漫长的山路,在路旁还能看到以前村民住过的窑洞。“这里的条件确实艰苦,刚来时发现村民夜间出行都是问题,我就通过部电子司协调企业为村里捐赠了100多盏太阳能路灯。以前村党支部办公室里只有一张破旧的办公桌,十几年没发展过党员,村民也比较懒散,更别提党建了。”关子霄回忆道。

于是他就从完善石窑村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抓起,与驻村第一书记洛阳市图书馆的董帆及驻村队员一起,帮助村支书拓展思路。按照支部引路、党员带路、产业铺路的发展思路,积极引导贫困户打消“等靠要”思想,增强致富信心。“我们现在已经发展了好几个入党积极分子,他们都说党的政策好。以后我们会更多地带动村里的年轻人来做党建,他们才是带领石窑村走向小康生活的力量!”董帆对记者说。

“我们注重以高质量的基层党建带动高质量的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创建‘三结合’示范乡镇党委,打造‘五星级’农村党支部,培训基层党员干部,选树致富带头人,强化智志双扶,打造‘永远不走的工作队’。”杨桅总结道。

因地制宜树决心

工信力量一直在路上

工信部的挂职干部们还因地制宜探索推进“龙头企业﹢十八品”的产业扶贫模式及提升“电子商务﹢农产品”的网络扶贫模式,为洛宁县脱贫作出了应有贡献。

在产业帮扶方面,注重扶持龙头企业,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就业、托管代养、资产收益等方式带动贫困群众增收。同时充分发挥洛宁县山区农业资源优势,大力推动金果、金鸡、金牛、金叶、金融“五金”产业扶贫,并根据18个乡镇的资源特点,梳理出“一乡一品”,如上戈镇的苹果、马店镇的沙梨、东宋镇的湖羊、赵村镇的牡丹、罗岭乡的陶艺等特色产业,助力洛宁县产业走上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道路。七年来,工信部共投入帮扶资金1200万元,撬动社会资金4869万元。

在网络扶贫领域,一方面积极推动贫困村宽带网络高质量全覆盖,朱贵之协调中国移动在董寺村架设全省首个真正覆盖农村地区的5G基站,建成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洛宁县人民医院实时连线的5G远程智慧医疗系统。另一方面拓宽电商扶贫思路,通过推广电子商务培训、推动农产品品牌塑造等举措协助拓展销售渠道。尤其是今年以来,为减少农产品受疫情影响的滞销数量,部扶贫办与中国农业银行等单位合作开展线上促销活动;杨桅组织系列直播活动并亲自上阵带货助销;石岚策划了洛宁县首届“云上金珠沙梨梨花节暨梨树认养助农”系列活动,打造扶贫“梨期货”;关子霄为石窑村引进“电商扶贫服务点”,提供代买代卖、快递收发、代销农资、大宗团购、充值缴费、转账汇款、代购车票等便民服务,半年内实现了全部农产品即产即销。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工信部的一任任扶贫干部已经在洛宁县这片豫西土地里撒下了粒粒希望的种子。他们不辞辛劳带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和使命而来,带着创新的想法而来,勤勤恳恳耕耘着这片土地;他们脚下有泥,心中有光,给土地提供了新的肥料,让种子能够茁壮成长!

来源:人民邮电报

记者:郭佳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打造“永远不走的工作队”——工信部定点帮扶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纪实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