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孙权连续取得赤壁之战 夷陵之战的胜利 为何晚年成为昏君?

孙权连续取得赤壁之战 夷陵之战的胜利 为何晚年成为昏君?

时间:2020-05-14 16:08:19

相关推荐

孙权连续取得赤壁之战 夷陵之战的胜利 为何晚年成为昏君?

纵横年少的时候特别喜欢《三国演义》,经常在英语课上读三国,也因此多次被找家长,回想这些年,大学英语四级222分,现在天天解读三国历史,也当真是没谁了。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和刘备的笔墨很多,但是关于孙权的并不多,小学时候一直以为孙权是个垃圾,完全是凭借其父亲和哥哥的根基,坐镇江东。

其实,不然,后来在语文书中看到了《孙权劝学》这篇文章,他劝吕蒙读书,使得吕蒙在孙权的影响下,也喜欢看兵书、学习,成为东吴名将,由此再也不敢小窥孙权这个人物。

曹操为何会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江东政权草创于孙坚,发展于孙策,却最终鼎盛于孙权手中,孙权的哥哥号称江东小霸王,却被刺客刺杀,孙策主政的时候霸业难成,当时孙家在东吴的政权并不牢靠。

首先,孙氏家族不是世家大族,是江东一个寒族,孙氏家族发家于江西,所以江东的世家大族是不认可孙氏家族的,这是孙权面临的统治难题。

其次,孙权隔壁就是刘表,刘表有一大将叫黄祖,而孙权的父亲孙坚就是刘表的部下黄祖杀的,况且当时袁绍和曹操在打官渡之战,不论是谁胜谁败,矛头都会对准孙权,这对刚刚即位的孙权而言,实在是内忧外患。

年仅18岁的孙权就全面的接手了江东大权,对孙权而言,其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在当时能够帮助孙权的只有周瑜和张昭,孙权在两人面前放低姿态,诉诸自己的不易,两人决定帮助这个18岁的孩子。他们率先表明忠心,带头行礼。他们的表态具有重大意义,代表着与两人相关的集团会支持孙权,孙权这就有站稳脚跟的可能。 孙权他知人善用,重用吕蒙、周瑜、鲁肃,这些人物在当时都是忠义之士,不管是军事上还是政治上,他们都会认真辅佐孙权,孙权早期的成就,离不开他当初任用贤才的战略眼光。

后来孙权起兵西进,收服甘宁,围剿了黄祖,同时为了在江东站稳脚跟,联合刘备,在赤壁之战中击溃了曹操军队,又从刘备手中夺回荆州、杀死关羽、大破刘备的讨伐军等等,这就足以看出孙权的果敢和智慧、知人善用,所以早期孙权取得的成就还是很大的。

建安十八年,曹操再次起兵号称四十万南征孙权,两军在濡须口对峙月余,曹操望着孙权的军队,严肃整齐,自知无法打败孙权,因此心生感叹,说了一句:“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儿子,豚犬耳”后引兵北还。

从父亲、哥哥手中接过江东大权,并且能够在三国鼎立的局势下,守住这份基业,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对孙权而言也是很不容易。 三国鼎立之际,孙权一直都是兢兢业业、如履薄冰,即使是在波云诡谲的三国鼎立时期,孙权还能够冷静从容面对,而且取得了不俗的成果。那为什么到了孙权晚年,他却成为了昏君呢?

首先,孙权年事已高,难免昏庸

主要原因是孙权年纪比较大了,很多事都稀里糊涂,孙权去世的时候已经71岁了,这在古代算是个长寿老人了,俗话说人是越老越糊涂,而孙权到死也是一直把握着东吴的政权。

让一个“老小孩”把握着一个国家的政权、并决策所有的大事小事,孙权难免有任性妄为的时候,所以,导致孙权做的决定也并不都是正确的,但是举国上下又不得不听命于孙权,所以孙权昏庸有他年纪大了的因素。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皇帝老年之后都会犯昏庸的毛病,就像唐玄宗一样,早期联合太平公主诛杀韦后集团,任用姚崇和宋璟为相,开创了“开元盛世”。晚年重用李林甫、杨国忠为相,贪图享乐,极尽宠爱杨玉环,荒废国度,放任安禄山自由发展,最终爆发“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所以晚年皇帝会昏庸就像是历史必然一般。

其次,身陷夺嫡之争当中,没能妥善儿子间的关系

自古以来身为皇帝,必定多疑,孙权亦是如此,主要表现在他选择继承人上犹豫不决,导致孙权晚年没有合适的继承人。

在太子孙登去世后,他选择立孙和为太子,但是他对孙和并不是很宠爱,相反宠爱鲁王孙霸,这不是有意激起两人争储么?

支持太子孙和的以陆逊为首,支持鲁王的以吕岱为首,孙权知道两人夺嫡、拉帮结派后,十分生气,最后孙权废掉太子,赐死鲁王,改立7岁的儿子孙亮为太子,结束了二宫之争。

其实我个人觉得二宫之争是孙权为了掣肘孙和与孙霸,为了稳固自己的权力,否则他不会给了一个人太子位,又疼爱另一个孩子。

再次,孙权手下的文臣武将相继去世

在这场夺嫡之争当中,孙权趁机打压位高权重的陆逊,我们知道陆逊跟随孙权40多年,一直忠心耿耿,为东吴政权的稳固付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收复荆州之战,以及夷陵之战中,陆逊都有着极好的表现。

然而在夺嫡之争当中,本来想置身事外的陆逊,最终被牵连进来,触犯了孙权的忌讳,于是孙权就首先拿陆逊开刀,将自己的怒气发泄到陆逊身上,陆逊最终因为忧伤过度去世。 其实在陆逊死之前,鲁肃、吕蒙都相继离世。强国都是靠人才,但是东吴一直在流失人才,等到陆逊死后,东吴彻底失去了活力,没有统一全国的可能性了。

最后,三足鼎立局面形成后,孙权过于安逸了

另一个原因就是曹操、刘备先于自己去世,东吴疆域大致确定,政治环境相对平和,自己的前半生都在算计着过日子,没睡过安稳觉,三足鼎立的格局少了两个重要的人,孙权自然可以松懈下来了,享受帝王生活了,孙权也由此变得骄奢淫逸,丧失了原有的自我警惕意识。 就像鲶鱼效应一样,因为三足鼎立局面的存在,不安全、不稳定的因素一直存在,孙权为了生存会不停地筹谋规划、算计比较,但是一旦没有了生死存亡,鲶鱼效应就失去了意义,再也激活不了孙权的斗志,孙权领导的东吴就像一潭死水一样,没有了生机与活力。 所以,俗话说“酒饱思淫欲”,没有紧迫的局势,再加上权力的高度集中,让孙权没有了早期的意气风发,晚期的孙权,也难逃昏庸的晚年。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