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上传术——青年艺术家陶瓷媒介学术邀请展学术研讨会在景德镇举行

上传术——青年艺术家陶瓷媒介学术邀请展学术研讨会在景德镇举行

时间:2019-07-03 20:20:24

相关推荐

上传术——青年艺术家陶瓷媒介学术邀请展学术研讨会在景德镇举行

研讨会现场

11月2日,“上传术——青年艺术家陶瓷媒介学术邀请展”在景德镇市珠山区三宝稀客陶瓷艺术博物馆开幕。在此次展览开幕前,还举行了学术研讨会,谢长敏、沙鑫、焦鼎辉、王少杰、陈丽萍、李文奇、余孝平、龚保家、邵长宗、黎平、邱德龙、郑冬梅、陈梅、杜睿、赵立刚、尹志军、冯都通、谭丹武、赵坤、叶文治、王桂生、麻汇源、曹锷山、张嗣苹、光丽强、赵春雷、蔡峙雄、万里明、刘丹华、蒋锦琪、苗英、王晓林、谭斌、常艳芳、柳溪、潘玲霞、许亮等嘉宾及艺术家参与探讨,研讨会由孙晓晨主持。

研讨会现场

以下为研讨会实录(有删减):

孙晓晨:上传术-青年艺术家陶瓷媒介学术邀请展,是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陶瓷文化委员会青年工作部谢长敏老师第一次独立策划的展览,请到了众多青年艺术家,同时还邀请了学术嘉宾的支持。现在研讨会开始,我先介绍下特邀的学术嘉宾,坐在我左手边的是四川美术学院沙鑫老师,接着是广西艺术学院的王少杰老师,上海与艺术中心的负责人李文奇先生,其他的嘉宾接下来发言时会一一介绍,首先请沙鑫发言。

沙鑫:很高兴能够收到邀请参加这个活动,“上传术”这个展览的主题非常有意思,通过上传的方式,呈现当代视觉,以及隐藏在当代视觉中的观念和思维,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发展到今天,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陶瓷作为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最为悠久的传统文化技艺被纳入到雕塑专业的教学活动中。随着 20 世纪90 年代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学改革的开展,通过对当代雕塑材料和工艺的引进,建立了抽象雕塑体系,并实现了与传统的写实雕塑双轨并行的态势,这几乎成为了中国当代艺术创作、艺术教育共同的发展主题和改革经验。这期间,传统的陶瓷技艺开始突破其工艺性与功用性,并在当代艺术的思想观念中展开了全新的生命进程。包括对陶瓷的工艺技术的更新、艺术形式内容的探索、作为独立的当代艺术观念表达的实践等。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90 年代以来的陶瓷艺术同其他的艺术门类一样集艺术性、实用性、公共性以及当代性于一身。陶瓷艺术越来越作为既具有民族文化符号内涵,又能够以全新的视觉呈现来表达其所处时代语境的多元生存体验与价值观念。经过 90 年代的材料实验、形式探索、工艺更新与观念拓展,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在技艺传承与创新的基础上,越来越关注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知识生产与跨媒介实践、社会介入、文化身份、生命体验、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碰撞与本土价值等等,这在本次展览的艺术家的作品中均有呈现。

策展人能够发现这一问题并将当代陶瓷的现状给呈现出来,尤其是陶瓷作为媒介在知识生产、对当代问题的关注以及整个时代语境的阐释上还能有什么作为?这是此次展览最有意思的地方。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们面临全新的经验、图景以及观念的时候,当代陶瓷艺术家们还能贡献出什么新的理念,这是今后发展中应该重点关注的地方。

孙晓晨:沙鑫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结合全球背景多元文化的碰撞来阐述陶瓷文化的发展以及陶瓷作为媒介的可能性,很有启发意义,下面有请上海云艺术中心负责人李文奇先生,上海云艺术中心做的展览质量非常的高,同时对于陶瓷艺术的关注和艺术家的扶持也做了很多事情。

李文奇:感谢主持人的介绍,像主持人孙晓晨以及策展人谢长敏,都作为艺术家在我们中心办过展览。我也是通过他们的作品开始对当代陶瓷艺术有了更深的认识,我对当代陶瓷的理解更多地是从观念上以及陶瓷作为材料进行创作上来认识的。

这是我第一次来景德镇,展览作品的形式和内容非常的丰富,传统的、当代的、立体的、平面的甚至还有新媒体艺术,从中可以看到陶瓷艺术的领域非常的宽广,希望今后有机会邀请在座的艺术家们到上海来办展览,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当代陶瓷艺术的丰富性和重要性。

孙晓晨:谢谢李文奇先生,下面请陈丽萍老师发言。

陈丽萍:这里可以看到很多青年教师的身影,他们在景德镇潜心创作,不断地推出新的作品,这非常让人欣慰,尤其是他们将自己的感悟与陶瓷这种材料结合起来,可以呈现的这么丰富多元;此外发现现在的艺术家们都非常的年轻,希望大家能够在一起没有障碍的交流;最为重要的是现在我们已经有了这样一个创作的群体和队伍,所以当代陶瓷艺术未来的发展非常让人期待。

孙晓晨:陈丽萍是陶瓷大学研究生院的院长,她比较关注青年艺术家的成长。下面有请余孝平老师,他对陶瓷文化有很深入的介入,余老师的专业是外语,所以他会关注很多国外的陶瓷文化。

余孝平:我原来是学习外语的,其实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陶瓷具有悠久的历史,尤其是制陶的历史更加久远,所以我想要给青年学生们传递的概念是,陶瓷这个材质承载着人类文明史。在教学中,我更多的是从生活美学的角度,引导同学们认识陶瓷与文化的关系,当下的世界是多元的,所以我们更应该发觉和运用陶瓷的特性来表达今天的感受,在看展览中的一些作品时,一开始看不懂,但静下心来细细的观看,与艺术家进行交流,会发现其中的奥秘,所以展览不仅仅给景德镇甚至是全国的当代陶瓷艺术创作带来了一种新的思维和启示。

孙晓晨:下面请龚保家老师。

龚保家:这个展览首先它是一个青年艺术家群体的活动,而且各自代表各自的审美方审美情绪和审美方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的面貌,每个人研究的东西,都能代表自己的水平,还是从因为我上次看的作品总的作品给我的总的印象相当好,有很多新意,特别是不同的载体,这是展览的不同以往的一些推展,它的载体的呈现比较丰富,而且效果相当好。

孙晓晨:我再有请另一位专家,咱们陶瓷大学的雕塑系邵长宗老师。 同时邵老师也是参展艺术家的身份。

邵长宗:刚才陈老师提到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审美经验的转移,在当下我们如何来思考经验?有没有一种可以分之为经验的审美,审美这个词是德国的哲学家鲍姆加根提出来的,他是哲学的一个范畴。陶瓷作为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部分,发展到现在,特别是我们这些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生长的这些艺术家们,特别是青年艺术家们,我们受到的是一个东西方艺术教育的一个混合的这样一个群体,那么在当下的契机里我们如何来思考创作?如何来思考陶瓷艺术本体语言的呈现,我觉得这尤为关键。今天这个展览的作品就是一个很好的呈现,从传统的陶瓷绘画到非常关键当代陶艺的作品,他都能够在这个作品展上呈现出来。我最近一直提一个话题就是东方性跟现代性的一个课题。其实东方性跟现代性在这个时间节点,面对陶瓷这种材料的时候,我们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来看待他们?我觉得作为陶瓷创作的每一个主体,都会拿出一个相对应的一个策略,那么这种策略是不是能够反馈出我们当下今天所面临的问题?我要打一个问号,那么既然我们有上传术,那么我们是不是还会有下载术?那么当你面临到这些浩瀚的艺术资源,艺术信息上传了之后,那么你如何来在这样一个资源库当中Download?那么既然有上传之术,那么必然有一只对应的下载之术,那么下载之后你最终要变成什么? 我觉得我们可以这个问题来讨论起来。

孙晓晨:邵老师他讲的这个上传和下载,这个关系是很有意思的一个关系。因为我们现在对上传的概念划分也是基于我们说,也是基于德国学者格罗伊斯他说到的档案空间,而档案空间它储存的,它收纳收藏的。就是我们人类的精英的文化是人类有价值的文化才得以能够进入档案,但是得以进入档案的,恰恰他要收纳的是档案空间以外的空间,就是我们的世俗空间。所以你刚才讲的档案空间和档案空间之外,它会有一个互相数据游移的一个双向通道。其实你刚才讲的下载和上传其实就是这样一个通往,只是说我们换了一种按照我们现在来讲叫互联网时代,借助了互联网时代的一个词语词汇来表述收纳的行为。然后我们再有请下一位参展艺术家,咱们请郑冬梅老师。

郑冬梅:当下刚才邵老师提到的一个文化大交融的时代,那么我们从一个人类学的角度上来说,人本身就是宇宙链接和自然接轨,这样合一的一个状态,实际上从商业的角度上来说,他是去文化和地域性的。也就是说你这颗生命的种子,它种在哪个地方,它就会生长成什么样子。所以我们在上传和下载的时候可能要有一些甄选,回到我们艺术创作来说,我想说的是作为陶瓷艺术家,他只是艺术家的一个小部分,然后艺术家他只是庞大的一个人类学科体系当中更小的一个。那么我认为艺术家他不是学者,他不是哲学家,他也不是心理学家学家也不是社会学家,但是这些人的前提就是大家都是人。作为一个人本身它就有不同层次上的一个段位。那么精英或者是具有高等意识的一部分人,他可能会在某一个历史时代当中,他会拥有一个对材料或者是对艺术的一种熟练掌握的能力。对于这一部分人所显现出来、物化出来的作品,是不是就是我们要上传的那一部分精英的作品。回到自身,我们是做陶瓷的,我们是做综合材料的,或者是做艺术的,不论你是做什么的,你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具有怎样的一个文化背景的基因的一个人,都需要去客观清醒的认识自己,是在什么样的一个层面上去不断的去做,成长。然后你再物化,出来一个怎样的有价值的一个东西,它也不只是视觉层面上,更多是精神层面上自我提高,或者是跟别人互动。我看到展览当中的一些包括也有多媒体的,还有各种各样材料的。这一个很好的一个交流状态。当然也有很多值得探讨的一些问题。

孙晓晨:艺术家他不是哲学家,不是一般意义上我们通俗说的那种学者。但是艺术家他首先跟各个职业一样,他都是一个人。而你说的什么家,其实对我来讲,在我看来这个的学术背景这种界定来说,它更像是一种职业的界定。但是你说的那一点特别好,首先他是个人,所以这个人有可能同时又是艺术家,又干了艺术家的事,他可能也他可能也会去搞搞理论,或者也是一个生活家,他可能很热爱生活。所以郑老师抛出来的这个观点,我觉得又是很有趣的,也是可以值得就是说我们下次如果再有机会的话,就是在做一个新的展览主题,可以根据你说的以人为基点的概念,再展开一个探讨,做一个展览。

我们再有请黎萍老师站在法学的角度上谈谈。

黎萍:上传这个概念在我们知识产权里面,它是一个非常常见的一种现象。我们现在在数字时代互联网时代,它是种日常的行为,但是上传也好,下载也好,在今天这样一个技术时代,其实跟传统行为没什么两样。

古时人在岩壁上刻的时候,这就是上传,在我们人类这样一个整个文化当中添上一笔。下载是什么?就是我们在看岩画的时候,我们做临摹,做这种再学习,就是下载的行为。但是我们现在讲的上传下载,他无非就是一种互联网时代。刚才郑老师也谈到一个哲学的问题,作为一个艺术家,一个人也好,其实我想作为一个人来讲,我们每天都在做很多表达,对吧? 我们也要做很多解释。其实我觉得艺术家有个首要的任务就是表达。你们用这种专业符号,你们行里面大家都够用。艺术符号表达自己。那么也有些个性符号,但是表达的同时,艺术家他是不满足的,他总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看懂它能够明白,所以它要进行解释,进入一个学术的范围。艺术本身一开始我觉得他并不很学术,但是每个人表达他自己,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每个人都是艺术家。但是艺术家之所以跟普通人不一样,就是艺术家还要解释自己,所以你必然逼迫自己进到一个学术的范畴里。你可能就要解释做自己的作品,你自己要说服自己,对不对?为什么这样创作?说明自己的同时,你要把这个理解告诉别人,所以你要解释。当你解释的时候,我们这些不懂行的人就有机会参与。我们通过你的解释在看你的作品,我们可能会理解,用我们的方式去理解。 这样的话,艺术才真正我们人的生活结合起来。这是我作为旁观的人、普通人怎么去用艺术,怎么用艺术来美化我们的生活,怎么来充实我们的生活,包括我们的精神世界的方式。我觉得对于艺术家来讲,他之所以可贵,他的价值就是在不断让我们世俗的事情和精神更加丰富,更加开放,更加增加一种可能性。我觉得文化的意义在哪里?给我们人提供一种生活的无限可能性。

艺术家正好是创造这种可能性的最前面的那一批 他们最敏感。他们最能够善于表达自己。我们有小说家,小说家他弄文字,文字它肯定要一个解释。他艺术符号它可能有一个共通性,它打破语言的界限,所以艺术符号,我觉得它是我们人类最灵性,也最共通的。打破这种文化语言隔阂,所以他们是很幸运的那一批人。而我们没有这个行当,我们能够看、能够感触,能够学习,能够影响自己。所以我觉得表达和解释是艺术家这一辈子做最重要的工作。我从专业角度,因为我自己学法律,我们也研究一些知识产权,所谓知识产权这块一些问题,那么上传也好,下载也好,那么对应两个词我仔细想一想,上传它很有可能涉及到发表权,它也可能是一个发行权,甚至还可能涉及到信息网络传播权。 这些权是什么权利,这都是着作权里面的财产权。艺术家还有人身权、署名权。发表权属于人身权,还有修改权,保存作品完整权,甚至国外追续权。就上传本身来讲,它并不是单纯的对于某一种财产,他可能是人身权的发表权,也可能是信息网络传播权,还可能是发行权。这里面可能涉及到各种权利。下载就可能涉及到该行为是否合法下载,甚至可能是侵权。所以我觉得这里面有很多可以思考的问题。

孙晓晨:黎老师讲的。他刚开始是可能是站在一个具体来欣赏艺术,还谈了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和一些看法,最后又讲到了以他的专业学术背景来谈谈上传。所以我觉得开研讨会的这个时候,如果是说将来很多研讨会都能邀请一些跨专业像跨得如此之大的专业,因为黎老师我知道是法法学专业法学系主任是吧?法学系教授。

尹志军:我是学美术的,后来来写书法,作为汉字艺术来讲的话,从当下语境来讲,他已经在当下成为一个装置艺术。它把汉字艺术把它扩展化或者装置公共艺术进行来展示,所以它的外援已经扩大扩得很大。所以作为陶瓷作文本身陶瓷的载体来讲,我想这里面有无限的可能。不管是汉字还是这个绘画是吧?所以的话就是说我想我们在座的每个老师,也有他都有不同的自己的语言符号,我想未来的话,其实在座的我们年轻的都是景德镇的希望和未来。

孙晓晨:尹老师讲的是通过自己的创作,是书法。对,然后又谈到了对艺术的看法,认识,抓自己。把书法要拓展到装置。所以你看咱们陶瓷媒介的承载力度非常大,除了绘画雕塑,还有书法。好,咱们再请桂睿老师。

桂睿:上传这个词汇的话,它基本上是定义了一种方式,这种方式的定义和其他的一些话术就有很大的一个区别。上传是数字媒体时代的一种上传方式,但在此之前我们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其实也是上传。就像前面老师所谈到,我们个人的创作,将自己的精神层面、思想内容层面的东西进行物质化最后落实成一个视觉化,物质化之后形成一个作品,上传的过程就已经结束了。我在向这个世界输出我的观点,说出我的内容,说出我想表达的东西,这个上传就完成了。 这个上传的过程一定是各多元化的。就像布布里奇所认为的一个基础的观点,艺术史的创造是个人主义的创造,而不是集体。如果一个人能自由地向这个世界输出上传自己的东西,这是一件很幸福的一件事情。 但如果下达的话,我认为就未必了。当某一方面将某一个东西进行界定,告诉你应该怎么去做,我们就没办法自由的去传达自己的观点。所以我认为接着这个话题,我认为不应该考虑陶瓷艺术应该是什么样,而是让我们共同来上传这些东西,看看陶瓷艺术能成为什么样的东西。

孙晓晨:我现在发现一个问题,大家看到上传之后一定要想到另一个词汇,作为它的一个二元对立,然后大家都会来阐述自己对词汇看法,我觉得这个现象挺好,也挺有趣的。咱们再请陈梅老师。

陈梅:我是贵州民族大学的,其实贵州的手工艺是非常丰富的,我们有银丝、蜡染、刺绣、等等,所以我希望设计师他们能够更多地考虑把这些材质和我们的陶瓷发生碰撞一些交接,能够有一些这种跨界的一些作品。陶瓷和贵州的民族工艺美术,其实还真的可能会有种交集,我以前做过一个作品,其实是用蜡染这种材料做在陶瓷表面上面去,虽然说不是很成功,但是我也是在做一些这样的尝试,其实我很希望大家能够去做一些贵州的这一些民族的一些东西。

孙晓晨:跟着再请赵立刚老师,赵立刚老师。

赵立刚:我想着上传术可能就是一种创作方法,我觉得今天在座的同仁就是说与其讲一些太艺术化太理论化的东西,倒不如每个人讲一讲自己的上传术。我就讲讲我的,我一直就是用泥片的方式来创作。泥片,我是觉得它是比较有挑战性的一种方式。我本身又是雕塑专业的,我就努力的在把这个泥片跟具象的这种雕塑去结合、去表达。然后另外一个是从制作上,从表达的内容上我还是比较偏传统的,还是喜欢中国传统的文化和传统文人的这种意境,可能一直在做这样的一些创作。

孙晓晨:谢谢,赵老师。其实艺术家如果是说每个人都谈谈自己的上传术,我觉得这个也挺好。因为艺术家的特质和特点就在各自不同的商船,大家这样谈一谈还是可以。可能平时也没有说很多机会,大家要不然就喝酒了,我干嘛不能真正的去来了解。好比说李老师,我们俩有时候因为在一个单位做会,聊一下,然后还有好多老师可能不在一个单位,说平常接触不到的只是看到了作品,但并不了解他们每一个人背后创作的背后的这种东西。今天有这么一种机会,我觉得大家相互来这个也是一种相互的一种深入的了解。咱们再有请冯都通老师。

冯都通:上传,我觉得这个上传术这个词用的,感觉有点像炼丹术什么的?都听起来我比较幽默一点,像什么点石成金术是吧?我觉得上传是一种术,上传可能是一种心情的表达,和一种情感的一种挥发,大家在这里一起交流自己的作品,交流自己的创作,我觉得用一句话讲就叫酒香不怕巷子深,这个项目真的很深,但是酒也确实很香。我看了以后这些作品我也很感动,谢谢大家。

赵坤:今天我来上传术,一到这里看见这个名字,我就想到我是来下载来了。。我这几天的创作,我在想一件作品做出来是不是要有一个独立的灵魂在那里?赋予它一个独立的灵魂,然后作品才是一个完整的作品。我觉得有好多作品都是空的,包括我自己的在内,怎么样去赋予它一个独立的灵魂在那里。作品放在那里,它有一个自然形成的气场,这点是很难做到的。这不仅需要你用心去做,也要动脑筋,用什么方式方法,就像哈利波特学魔术一样的,学魔法一样的。就从开始的时候是可能天生的会有魔法,但是当你的能真正地去控制他,其实是很不容易。怎么样能够控制它来开始试用,特别是年轻一点的时候,可能从一开始就是自动地赋予它灵魂,但是到了一定的程度,好像就不可以了,必须要像小魔女什么,他们就是开始的时候可能一下就会飞了,其实扫把就会飞了,但是到最后可能中间过程中某些事情就会让他就失去了这个能力,它就没有理性去控制它。当理性能够理性控制它的时候,这个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 我觉得这一点好多人的作品里都没有看见。包括我自己。

张未知:当时赵老师讲这个赋予灵魂的概念,咱们说六法首先排第一的是气韵生动。气韵生动是什么呢?其实就是要把你艺术家的主体融合到你创作的作品中去赋予它元神。我平时我很喜欢看美剧西部世界。西部世界里面人们创造出来的这个人,人们给他一个编程系统,(机器)人就这种编码来生活来运作,被人管理。 但是随着突然间一个小小的漏洞,当然对人类来说是漏洞,但是恰恰是这个编码程序的漏洞,让这些人造人突然就有了灵魂。所以我们就说不管灵魂也好,或者是说这种特殊的这种编码也好,或者是说我们元神也好,其实都是灵魂在不同文化与进程状态下的一个具体的人,就像刚刚赵老师讲到的,最重要的那一点作品最重要的那一点。

王桂生:我在想我们作为一个陶瓷艺术创作的,要怎么样去把我们作品变得气韵生动,然后让作品更能打动人。有的老师跟我说,他说你要把你的作品做的最打动人,然后就像修行一样,然后通过你的修为,你才会更理性的掌握你的作品。这就是刚才张老师说的,你要去掌握它。我的作品主要是做我们贵州民族文化的,主要是体现贵州民族文化了,因为我们是苗族,然后很想用这个专业把民族文化做得更加的丰富一点,然后把民族故事说得更好,更打动大家。我一直在路上一直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谢谢大家。

曹锷山:我不太会上台演讲,我是报的学习是态度过来的。我没有什么,我觉得都做得很好,都挺好的,我就主要是参观学习的。艺术家。很感性。

光丽强:我刚看到上传术,我也以为是一种什么法术,根本没有往科学方面想。我认为这个上传术就是每个大家在做东西的时候,都是通过一种媒介,陶瓷什么的,上传自己的信息和自己平时看到的认识到的,或者是感动到自己灵魂的一种东西上传到了上面。其实每个人在做自己作品的时候,它本身就是一种上传,别人看到你的作品的时候,它就是一种下载。这是我自己的一种简单理解,谢谢大家。

张嗣苹:我们作为一个陶瓷的创作者站在这个时代,很多人说我们现在做的是现在陶艺,主要是算所谓现在的陶艺怎么样,作为是传统的陶艺,我个人不能给他画线,我也不知道谁能够划清它的界限。所以作为那些理论家,它太侧重于一方面,我觉得对我们中国传统的文化来说,中国的这种中庸可能还是比较畅行的,如果硬要把中国陶瓷界陶瓷现在兴起的作为一种艺术,把它划成什么是现代陶艺的,什么是传统陶艺的,这也是很难划清的,主要是我们现在应该是去上传一些什么样的内容,我们骨子里流着什么?传统的是哪些血脉,我们应该去梳理清楚的。

赵春雷:我简单的讲几句上传,我觉得作为一个艺术家,艺术创作就是个人的情感的一个表达,不是说我想要怎么样做才是好的艺术,其实没有必要这么想。在社会中,你既然成为社会的成员,你做所有的想法,你所有的那种形式感可能跟社会生活相关,离不开这个社会生活。可能就是说作为一个艺术家、艺术爱好者,他可能在下载的时候,就是在欣赏作品的时候,他也是一个艺术创作的一个过程,可能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它本身的艺术作品一种连贯性,还有一个对艺术的转变性,可能在他一生中有很大的影响,谢谢。

万里明:我也不太会说,反正我第一次参加也是学习。

王晓芸:我比较有感触是看到一个老师,他很少做陶艺这块,但是我觉得他开始接到陶艺这块,然后做的作品就会有他的认知,可能跟我们经常了解陶艺工艺的人感觉可能不一样。所以我感觉挺有意思的。我们这种青年展的一个展览,是否可以多有一些这种艺术家参与进来?因为从他们的他们的眼光来看,它可能更有一些新的东西出现。

叶文治:这次的展览我个人的感觉是非常的丰富,因为作品陆陆续续过来,不停的刷新我的观念,我觉得这些方向都是有无限的可能的,只是现在就是说有各种一个点的启发,所以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一个观点。我都比较同意这意思,就是又说冬梅老师说我们这个人,反正我是认为本身人是复杂的,有些老像赵坤老师说的,人是应该赋予作品灵魂的。我说一个作品的灵魂是作者传递的,但是我们下载这件事情,未必只是做传递,我个人这么觉得,因为说我对某一件东西的熟悉度,例如说一个器皿摆在这里,我对它似曾相识,下载的人对这个东西有感情,或者是有一定的心理的波动是这样子,所以我们很多做出来的东西,为什么大家不能完全感同身受,都是因为我们人是复杂体,我们每个人的见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他每个人也都做不到特别的全面,所以就是说在下载的时候我们也是慢慢再下载,也不是快速的跌下来,我们现在做的只是一算上传这个点。

许亮:比如说我熟悉的一些朋友,他们其实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一直在创新,像阿雄,让我大开眼界的越来越把传统的山水带入进来,然后有很多当代的当代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挺吸引眼球。因为这个展览叫青年艺术家展览,这个青年艺术家展览,有这样的展览,我觉得机会特别的好。因为一个城市只有吸引年轻人,这个城市才有活力。一个组织一个机构能够吸引这么多年轻人参与,也证明我们文化产业促进会陶艺委员会的发展,更加的欣欣向荣。景德镇之所以一千多年来靠单一的手工技术保持新鲜这样一千多年,其实就是源源不断的有一拨又一拨的年轻人来到这个地方。我看到这次展览的艺术家当中有从遥远的贵州来的,有从北京来的,有我们也有我们本地的一样这种交流互动。这种激荡融合碰撞出的一些,肯定能碰上出很多这种艺术的火花,我觉得这种形式特别的好。今天有这样一个机会,能够把这么多优秀的艺术家集合在这个地方,然后展现出这么多面的一种艺术形式有传统的,有当代的,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听有青白瓷的有各种各样的绘画的这种形式,我觉得是特别的好。呈现出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这样的一个风格,这也是当下景德镇需要有的。

王少杰:我想从一个外地人的角度来分享我对陶瓷艺术或者说对当代艺术的想法。我看到展出的作品之后,其实我很惊喜,我没有想到陶瓷这种媒介能够有如此大的一个文化体量的承载。我们可以看到有传统文化山水画的这种作品,也可以看到有视频作品,可以看到有类似于装置的作品。其实陶瓷比其他的传统形式,它的文化承载量比较大,我们就拿最典型的一个中国的中国画来讲,这些年它也在搞不断的创新,在改革、在变革,但是对于西方人来讲,我们所说的这种笔墨,可能对他们思想当中这种构建是有一个很大的差距。我想我们的陶瓷这种媒介之所以能够获得全球的认可,可能和它的历史有关,我认为就当代艺术范围内来看的话,陶瓷可能是包括国画也好,书法也好,这些传统的方式中最有可能在国际领域中得到认可一种。就它的这种历史传统而言,其他的媒介可能是不能比拟的。媒介本身就是有自己的立场,就是有自己的文化立场。

当我们用了陶瓷这个媒介后大家都知道你代表的是一种东方的一种情愫,你代表的是来自东方的一种美学,可能这就是我们在创作的时候,媒介带给我们与生俱来的立场,我们不要去做解释,我们用陶瓷去做一个纯正代表西方的一个作品,可能他不是确切、不是那么合适的,所以它是自带这种立场。从古至今在我们的历史当中。

陶瓷在某个维度上来说,它代表的就是一种最前沿最时尚的一种东西。可以说现在我们所谓的这种现代性,是因为我们生活在当下,所以我们看不到这种历史中的现代性带给我们的这种感觉。因为我们现在就生活在这个环境当中,我们现如果从一个更广泛的范围内来说,我们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具有现代性的。只是说后人认不认可我们现在所谓的这种现代性而已。所以我觉得没有必要太担心我们的这种东方性是不是现代性。只要你这个东西做得好,那么在后人看来,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现代性。我们景德镇的艺术家朋友们能够有如此多元化的一个创作,我觉得这的确是非常难得的一件事情,都非常难得。那么最后我要说一说上传术,刚才大家讨论了很多的问题,我觉得谢老师举这个题目,我首先觉得很有野心,大家都会有兴趣,因为我们想把我们现在的作品,现在我们想表达一种精神、上传上去,作为一种大家都认可的一种集体的记忆,让大家都知道他认同他,首先我就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野心的事情。那么这种时代记忆或者说是公共记忆,在以前的历史当中,其实也有类似的一些情况产生,是吧?比如说我们说什么毛泽东去安源那个话就是带着集体记忆是吧?都知道这样的事情。 但是我们现在因为我们科技的发展也好,我们所说的互联网时代也好,其实我们很多东西都把它分解掉,成为一个非常个人化的东西。所谓我们现在的上传,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的一些作品和思想放到一个大家都可以看到的地方去共享它。其实这里面它的一个不同,或者说一个觉得大家认同的一个方式,我们可以有选择地去获取它,有选择地去获取他,就在于难度 就在于选择性。有多少人愿意选择去接受你这个东西,有多少人愿意去下载你这个东西,这个可能就变成一个我觉得是比较核心的一个问题了,那么大家都需要得到一个族群的一个认同,甚至是一个时代的一个认同,那么你才可能成为一个公共的记忆。

你在可能成为一个你用上传才能有意义。我觉得是这样的一个问题,那么由于时间关系,我也还可以再讲一讲,这个作品就是灵魂的形状,因为它的确是用灵魂吹成的一个作品,是吧?叫灵魂的形状。那么从这个作品我想衍生出来我对这个作品是不是有精神性的一个问题的一个思考,我想我们一个好的作品,之所以我们说它活灵活现,非常生动,那么我觉得是一个艺术家潜意识的一种流露,是一种潜意识的流露。也就是说我可以引用公布里系在艺术的故事里面的开篇的第一句话,他说世界上并没有艺术品,只有艺术家而已,就是说其实每一个作品都是一个艺术家对世界认知的一种潜意识的一种流露。

当我们去思考这件作品,怎么能做得好,或者怎么能够获得大家的认同,怎么能够让更多的人喜欢他,是吧?甚至怎么能够卖更多的钱,这个时候他可能你与他的这种精神性是越走越远的。只有说我在不经意间把自己的一种教育的一种积淀也好,生活的一种认知也好,从潜意识里面流露给这个作品,那么他可能才是你想要的那个东西。这可能就和我们以前开玩笑说说,我只有喝得微醺的时候,才能创作出一个好的作品,我想可能有一点点的科学的道理,是吧?他可能是没有那么拘谨的,可能更容易把自己的一种内化的一种知识能够传递到作品上面,可能这是我们所说的一个作品能不能够有灵魂的一个创作的一个方式或者是核心,我是这样一个认为那么回归到我刚才我们说的上传和下载,那么以前我们的艺术观赏的时候,在艺术接受的时候有一个概念叫做召唤结构,这个召唤结构就是说,就是说当我们艺术家创作出来一个作品之后,这个时候作品创作并没有百分之百的完成。

那么只有当观众看到这件作品,并且跟他有公投的沟通的意愿和沟通的行为产生的时候,那么这个作品才百分之百的完成。因为不同的人看不一样的作品,它会有甚至是完全相悖的两种感觉,就像我看我们的照片和你们看我妈妈的照片感觉是完全不同的,对不对?同样是一个摄影作品,为什么?不同的人看会不同的感觉,这就是它所谓的召唤结构,所以有时候我们说一个艺术作品怎么叫好,怎么叫不好,我觉得可能这至少从现在的语境来看,我觉得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复杂的一个事情,我们很难去用一个很既定的一个方式去界定它,当然更不是说几个评委就能说这个好,那个不好,可能是一个和我们观众也有关系,和我们的宣传也有关系,他可能在现在更是一个立体一个多维的一个层面,可能这个是更值得探讨的一个现象。

孙晓晨:我提一个小的意见。请策展人长敏给我们解释一下对上传术是怎么理解?

谢长敏:首先我要感谢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陶瓷委员会孙秘书长对这次展览的大力支持,以及我们主办方焦总给我们这次青年展览大力帮助。这次展览主题的确定,实际上是我和孙秘书长根据当下青年部会员的实际情况,还有当前景德镇陶瓷发展的现实来确定的。

正因为每一各会员的作品都风格,创作方法都不一样。我们的目的就是为大家提供一个很好的展示平台。实际上“上传术”的概念就是个性所然的一个能量,在这个时代下的一个例证。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以后像这个活动可以多几个,跟大家更多的在不同的用陶瓷媒介这个过程当中来认知我们。在这个上传术的过程中,在我们这个时代下,在输送我们个人能量的过程里面来判断自己的位置。

原文转自:雅昌艺术网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