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坏情绪会无限蔓延 孩子冲动 乱发脾气 可能是“踢猫效应”所致

坏情绪会无限蔓延 孩子冲动 乱发脾气 可能是“踢猫效应”所致

时间:2022-05-02 03:12:22

相关推荐

坏情绪会无限蔓延 孩子冲动 乱发脾气 可能是“踢猫效应”所致

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看过这样一则新闻:因为爸爸和妈妈吵架,由于争吵比较激烈,使得两人异常激动,过于大声的声音吵醒了旁边正在睡觉的9个月大的孩子,于是孩子便大哭起来。

这时,情绪激动的爸爸,被孩子的哭闹声搞得更加的烦躁了,于是控制不住自己,一把抱起孩子狠狠的摔在了地上,最后,才9个月大的孩子因颅骨骨折不幸去世。事后父母居然回忆不起来当时吵架的具体缘由,只剩下无尽的懊悔。

虽然生活中比较少见如这则新闻中,孩子因为爸爸控制不住自己的坏情绪而受伤去世的严重事件,但因为父母控制不住坏情绪而伤害到孩子身心的事件也并不少见。

父母自己工作上因不如意而产生的坏情绪带到家中,迁怒于自家孩子,孩子被无辜迁怒后又只能通过哭闹发泄等等常见的事情,我想还是有不少父母是有所经历的。其实,这种因为自己的坏情绪控制不住而迁怒、伤害到自家孩子的现象,便是“踢猫效应”的表现之一。

01

什么是“踢猫效应”?

“踢猫效应”指对弱于自己或者等级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自身不满愤懑的情绪,从而产生的连锁反应。

来源于这样一个故事:爸爸在工作上受了气,回到家指责妈妈做菜不好吃,被指责的妈妈转头去训斥儿子不听话,儿子忍受不了妈妈的唠叨,一气之下摔门而出。路上,儿子发脾气地踢了一只小猫,小猫受到惊吓蹿到马路上,迎面而来的小汽车来不及急刹车,结果发生了一系列的惨剧。

02

在亲子相处中常见的“踢猫效应”

在亲子日常相处中,“踢猫效应”其实并不少见。比如爸爸或者妈妈在工作上遇到烦心事,满腹郁闷回到家后,看到孩子正无忧无虑地看电视,因为自己心情不好,便直接斥责孩子只顾看电视而没有做作业,也没有耐心询问孩子是不是做完作业才看电视的。

孩子被斥责后,带着情绪做作业,那么效率和质量也会受到影响。这种微不足道又时常发生的“小事”,相信很多父母回忆起来,肯定会有类似的经历。那就说明,“踢猫效应”其实早已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03

“踢猫效应”引起的不良后果

父母控制不住负面情绪触发 “踢猫效应”,让无辜孩子也受到负面情绪的伤害不说,长期以往,孩子因为受到父母负面情绪的感染,自己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实施者。潜意识会觉得,遇事只须暴力解决,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日常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父母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甚至乱发脾气的不良行为,时刻在给孩子做着坏榜样。孩子有样学样之后容易冲动、乱发脾气,都跟父母有着巨大的关系。

04

孩子冲动、乱发脾气,跟父母也有关系

◆父母性格易怒,暴躁

很多父母自身性格属于比较容易偏激、易怒、暴躁的类型。当看到孩子做错事时,无法保持耐心与孩子沟通交流,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甚至是采取打骂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

◆父母教育方式太过于严格

很多父母怕孩子不好管教,或是比较松散,所以一般都会采取严格的教育方式。通过压制,使孩子恐惧并屈服。与孩子沟通甚少,不了解孩子真正的想法。

◆父母对孩子管控过多

父母因为担心孩子还小,没有判断是非,自我管理的能力,所以对孩子事事包办,管控孩子的所有,孩子完全没有自由可言。导致孩子有强烈的被束缚感,并且感觉自己没有得到尊重和父母的认可,那么,孩子就容易通过乱发脾气释放、或是发泄自己的情绪。

父母的情绪在亲子日常相处和亲子关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父母保持良好的情绪将对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实施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也能更顺利。父母如何做到在教育孩子时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呢?

05

父母应该怎样控制坏情绪的蔓延?

父母应了解坏情绪的危害,并随时警示自己

其实很多父母都知道,把坏情绪传染给孩子,对孩子来说伤害是巨大的,但还是容易控制不住自己。究其原因,便是对坏情绪和“踢猫效应”不够了解,或者了解了也没有引起重视。如果父母在坏情绪影响孩子前就能想象到孩子难过悲伤的样子,或许便能控制自己的坏情绪了。

父母可以在家里选择一个地方贴上相关的“提示语”,在自己快要控制不住的时候看一下,缓解内心,从而避免伤害到孩子。

与孩子多沟通,了解孩子

在孩子犯错时,第一时间不是指责教育,而是仔细观察,并与孩子进行沟通,共同找出孩子犯错的真正原因,然后才对孩子进行指导。在与孩子的沟通中,也能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控制坏情绪。

选择正确的教育方式,而不是放任自己发泄情绪

父母要选择正确的教育方式,而不是放任自己的坏情绪蔓延,通过打骂孩子发泄情绪是最糟糕的教育方式。适当的惩戒,如让孩子自我反省等是可以用于辅助教育的,用智慧的教育方式代替打骂,不要让孩子觉得父母处理事情简单粗暴,甚至只会暴力解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难免有心情郁闷、情绪不好的时候,但没有人有替我们承担这些负面情绪的义务,孩子更加不可以。因为坏情绪而产生的“踢猫效应”不但会激化矛盾,更会伤害到孩子幼小的心灵,不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我们不能让孩子长大的同时,伤害也随着越来越大。所以,让我们共同拒绝对孩子进行“踢猫”,共同关爱孩子的心理健康。

今日话题:在日常与孩子的相处中,你有没有因为控制不住情绪而做出伤害孩子的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